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科研>
阅读文章

课题是那种了21: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2-10-29 11:15:26

小学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

 

三、子课题研究方案

     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实验研究目标、任务、重点和研究方法、预计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负责人及参加者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研究计划(按年度)和措施。(字数在4000字以内。)

一、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当前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在情感、意志、性格、能力、志趣各种心理特征上都得到充分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美育不仅能愉悦人心,丰富人的知识,还可以优化心灵。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气质,高雅的情趣,而且能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在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的也是值得研究的教育课题,这必将丰富和推进美育领域的课题研究。

随着现行教育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弊端日益显现,审美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美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做到以美辅德,以美促智,以美健体,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谈及美育,人们往往认为只是艺术学科的事情,其实不然,在中小学的各学科教学中都应该而且可以渗透美育,这是美育在各项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美育有利陶冶学生情操,其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内化;其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其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美育着眼的是整个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它对学生具有审美、启智、求真、德育的综合作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因此本课题对于美育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美育研究的问题,已逐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国内已经有一定研究,而本课题将从多学科角度结合具体活动进行研究,研究方向有所拓展,方法有所创新,具备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美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育;审美;学科教育

1.美育

美育有家庭美育、社会美育、学校美育,本文主要讲学校美育。美育,主要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美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这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方面。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智育、德育和美育处于对立统一之中,美育能“以美启真”,“以美引善”。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家已经认识到了。然而有不少人对美育的理解过于狭隘,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只要对学生进行音乐、美术教育就算是完成美育,有的把学校美育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教育来施行,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既不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也违背了美育自身的规律和目的。

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美育,指审美教育。广义的美育,是指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美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通过美学理论和审美经验的传授,学生审美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情操,并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主要包括艺术教育、美学基本理论教育,课堂教学中实行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包括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巧教育、艺术精神教育,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技艺,增强对艺术的感性体验,提高艺术修养。美学理论教育包括美的本质、美的范畴、美感等方面的教育,它主要从哲学的高度,培养学生运用美的标准和规律观察世界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操,帮助学生塑造理想的人格和优美的灵魂。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美育,是指教师将美学知识自觉运用于教学活动中,通过美的形式、美感的激励和陶冶作用,使学生乐于去求真、求美、求善,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美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2.美育与各学科教育

为了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美育应从狭义的美育向广义的美育发展,因为让每个学生都去学习音乐、绘画等艺术专业是不现实的,也没有那个必要。美育对其他学科的渗透不仅是美育自身发展的途径,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比较容易与各学科教育相结合,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之中去。各学科都蕴涵了丰富的美育因素,各学科教师如能发掘并传播这些审美因素,将美育渗透到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既拓宽美育的途径,也能提高学科教育的教学效果。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非常重视美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他认为美育就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美育要以教学过程为主要途径,要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书与育人目标的高度统一。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充分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在教学的各环节力求渗透

美育内容,给学生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实施美育。大量教育实践证明,讲得好的课,往往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那些能充分激发美感,师生双方都乐于去求真、求美、求善的学科教育都可以说是美育,美育应该是所有学科教育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3. 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

学校要提高各学科教师的美育素质,使他们自觉地将美育渗透到各学科中,促进各类学科课程与美育的有机结合。为了发挥教学阵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3.1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知识的审美因素。

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它是无处不在的。蔡元培先生认为,没有一门课程不与美相关,他这样说道:“数学中数与数带有巧合之关系。几何学上各种形式,为图案之基础。物理、化学上能力之转移,光色之变化;地质学的矿物学上结晶之匀净,闪光之变幻;植物学上活色生香之花叶;动物学上逐渐进化之形体,极端改饰之毛羽,各别擅长这鸣声;天文学上诸星之轨道与光度;地文学上云霞之色彩与变动;地理学上各方之名胜;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与事迹;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上各种大同小异之结构,与左右逢源之理论;无不于智育作用之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兴趣。”可见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中都不乏审美因素。如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语言表现的美,感受、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并积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创造美。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人体的运动美、力量美、姿态美,在自由、舒展的运动中表现美、体验美;地理教学,让学生认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激发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激发学生振兴民族、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学科学的结构美、匀称美、秩序美、和谐美,数学中的黄金分割比,很多美的事物符合这一和谐美妙的比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点拨学生发现知识美的闪光点,引导学生进入美的鉴赏和领悟之中,那么必将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在课堂教学中要实行审美化教学。

所谓审美化教学实质就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愉快求知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要鼓励教师进行审美化教学,按一定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各门学科内容与审美的联系,创设审美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美感体验,在知识传授中,化抽象为形象,化平谈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美是让人赏心悦目的感性形象,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美育是感性形象的教育,因此在审美化教学中要遵循形象化的原则。在审美化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具体可感的形象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来,也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机、录像机、实物投影机、录音机、多媒体等,给学生造成鲜明、生动的视听效果,使学生兴味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之中。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温文尔雅的仪表美、生动幽默的语言美、活泼开朗的教态美、师生关系的和谐美也都是一种无形的美育,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如坐春风、兴味盎然,使学生在审美快乐中掌握知识。

3.3教学中要创造自由、愉悦的课堂气氛。

美是自由的象征。审美是观照人的本质力量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它是想象、理解、感知、情感各种心理功能自由、和谐活动的结果,它不带任何强制性,它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美感有亲历性,是要靠审美主体自己去体验,别人是没有办法代替的。美育也是一种自由的教育方式,美育对受教育者不能带有强制性,受教育者是自由自愿的,也是轻松愉快的。德国美育家席勒说:“从感觉的受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能动状态的转变,只有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才能完成。”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才会有自由、自主的心境去感受美,使学生的想象、理解、情感、感知这些心理因素处于自由愉快的状态之中,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美学修养、饱满的精神状态、乐观开朗的性格、民主宽容的胸怀等等。

总而言之,美育和学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它既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渗透于各学科教育中。美育是各科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美育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提高,又保证了美育的发展。只有正确认识了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把美育思想融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各个学科之中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 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新突破)

研究重点:

1、各学科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研究;

2、活动课美育渗透的研究;

3、校园文化美育渗透的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教学资源,包括课例、课件、教学设计等。

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1. 在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体现校园文化的美育渗透功能。

2. 采用问卷调查法用当前学校教育中美育教育的现状进行量化分析,采取对应的方法,加强在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美育的渗透。

3. 提出在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应该如何渗透美育的具体措施。

四、研究目标和任务

1.了解国内关于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的相关理论观点和研究现状。

2.通过对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的一般方法的探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通过对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的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进行研究找出当前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得出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的创新与成果。

5.提出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一般性建议。

五、研究思路(结合学校实际或学科特点)

1、加强课题研究相关理论及课程整合相关的理论学习,统一课题组成员的认识,转变观念,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封闭的理论学习,不定期检查课题组成员自学情况。

2、加强培训和交流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整合能力,主要采用下面几种方式:一是到外地外校参加相关经验交流会,取“经”借“宝”,为我所用;请颇有建树的专家到校讲座,作专门的培训。 

3、认真落实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每月召开一次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的课题实施情况通气会,各研究子项和小组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调整和落实下阶段课题研究方案,并将相关信息发送到校局域网的课题专用网页上,便于成员的交流和查找。

4、强化整合实践,要求课题实验教师每月至少上一节经过精心准备的整合实验课,并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评价与反馈作好记录,特别是在教学设计、实施、反馈过程中涉及的整合方法和手段进行认真的研究。

5、作好课堂记录与观察。每节整合课均由课题组成员作好课堂实录和课堂结构性观察,便于课后总结与反思,及时保存和归档各类资料和数据。

6、作好课后分析、反思工作。每节整合课后,课题组成员结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生反馈的相关信息与要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并形成书面资料。

7、作好总结。每学期在课题组内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工作,每年参加学校的课题总结和交流。

8、协调学校各方面力量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进行支持,特别是信息化设备、设施及教学资源的支持,经费的支持,对实验班级的支持。

9、借助外力联合研究。与一些高校进行联合研究,获得理论上的指导和支持。

六、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

1.文献法

通过查阅文本和网络文献资料,一方面了解国内外关于“优质课堂”和“教学技艺” 教学案例已有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了解本地的“优质课堂”和“教学技艺” 教学案例的运用优势。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方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包括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校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教师和学生的情况,进行研究。

4. 对比研究法

对比研究法就是把一组具有一定相似因素不同性质的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安排在一起进行同质或前后对照比较,得出研究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教学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不同之处。

5.个案研究    

通过典型的整合课例作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炼相关结果。个案研究可贯穿在其它的研究类型中,以使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

七、负责人及参加者研究水平

负责人刘亚男校长出版专著一部《好习惯养成》在国家省刊物、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获得省、市级多项荣誉。并在国家级课题《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研究》中期成果汇报交流会上做中期成果汇报。

参与人员中两人为教育学硕士学位,其它参与人员均大学本科学历。各参与人员均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理论研究水平突出。并都曾经在国家级、省级、市级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

八、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约需三年左右,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4月——2011年8月(筹备阶段)

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任务,组织并建立课题研究队伍,落实各项工作。

1.收集文献材料,成立学校课题研究小组。 

2.相关文献资料疏理

对国内外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的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并进行文献综述,为后面的访谈提纲拟定,问卷编制,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013年12月(研究阶段)

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落实课题的研究任务。

1.积极组织并开展学习研修活动,不定期组织参与研究教师进行教师培训活动;

2.积极探索并做好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的实证研究;

(1)问卷编制

本次研究的的问卷编制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各学科教学及活动中渗透美育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其中问卷包括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种,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对比情况调查。

(2)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研究抽取每个学年的一个普通班和本学年的实验班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3)统计分析

对问卷中的封闭式问题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3.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严格整肃科研纪律,改善科研氛围,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第三阶段:2013年1月——2014年4月(结题阶段)

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做好结题汇报工作。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