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科研>
阅读文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契合性及融合路径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3-07-18 14:53:55

【摘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等。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如教学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可以互相融合、教学方式可以互相补充。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的契合性,进行了二者融合路径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美育;高校;教育融合

  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道德素养、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高校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政治觉悟、文化素养。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加强美育工作,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审美素养。这一要求的切实落实,需要大力改进教育工作,特别是美育工作,须将美育贯彻到高校教育主要方面、重点过程,推动美育高质量发展。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将二者有机融合,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领悟真善美的旨趣和内涵,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一世界、了解人生的意义,发现世间的美;同时还能丰富大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精神境界,从而培养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性格。

1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内在契合

1.1具有一致的育人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有着共同的特征,即都想要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不论是美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学生为本,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建设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通过美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崇高的审美感和杰出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学生道德认同精神、文化素养。美育崇尚真善美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为了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素质水平,从而培育出具有全方位发展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二者在教育内涵上相互渗透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如对人生的认知、世界的看法和生活的意义,它是一种将思想理论教育融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行为。在美育过程中,可以用对美好的东西的鉴赏力来提高大学生的美学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在美育过程中,还能对深入探讨并研究何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涵盖了许多思政元素。因此,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是互相渗透的。在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审美是一种对人的心灵之美的要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形象、通俗、生动的教学。美育可通过艺术展览、音乐剧、电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1.3二者在教育方法上相辅相成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政治信仰等方面的教育。审美教育强调对人进行的一种隐性的教育,是对人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因而审美是指被教育者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氛围中,有意识地进行的审美活动。美育十分重视情感体验,提倡依靠美的形态来感受美,通过欣赏美实现调动学生的美学情绪,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性格。将美育的方式与作用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提高教育的效果,创造出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使其更容易被人所理解。因此,思政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审美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和美育相结合,才能让人在审美中既能全面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又能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中国人的审美教育观念源远流长,发端于西周,以文人推崇“礼”“乐”为主要内容。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孔子的审美教育思想。孔子高度关注乐教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诗为本,以礼为本,以乐为本”,认为诗、礼、乐对提高人的综合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既要强调对人自身品格的修炼,又要对各种不同的知识进行全面而广泛地学习,使诗、礼、乐三者结合在一起,发挥对人道德品质的最大促进功能。

2.1融入美育,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性

  美育可以提高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使人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美学修养,引导大学生对“美”这个词的深度理解,提高大学生的美学欣赏水平,有利于拓宽他们的思考角度,提高他们理解和改造世界的技能和水平。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们更加坚信自己对社会主义的高尚理想,并将其付诸实施,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精神,使学生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模范执行者、积极传播者;将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力,有助于引导学生成为志存高远、胸怀理想的人,积极投入到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之中。

2.2融入美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可以让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环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能够提高学生素质水平,推动社会持续进步;能够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劳动创造能力;能够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融入美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品格和审美趣味,还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追求优良技术、追求崇高的审美志趣,树立积极正向的人生观,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3融入美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美”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一种现象,美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其他的教育方式不同,美育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们产生影响,相对来说它是一种自由的教学形态,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在形成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育可以拓宽眼界,跳出思想桎梏,同时也可以发挥德育的功能,使人的品德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相融合的路径探讨

3.1坚持党对思政教育和美育的政治领导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基础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最基本的特征。坚持党的思想、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积极探讨德育和美育的共同之处,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合理有效地融入审美教育,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严格把好自己的政治导向,确保履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职责、完成培养时代新人重任。

3.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融入美育

  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好课堂这一主渠道、主阵地,并坚持不断改进、不断加强,保证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课堂,是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一个主要途径,它可以推动学生的生长与发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通过对“审美”因素的发掘,将思政教育元素与“审美”因素相结合,可以达到净化“心灵”、升华“情感”的目的。斯宾塞是一位著名的教育者,他相信,一个没有美学的教育,其“善”的教育,将丧失其“善”的半边天。将美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可以使其内部的吸引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来看,课堂是迸发方式美感和内容美感的过程,方式美:通过运用形象法、情感法等教学方式将审美教育元素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艺术鉴赏、朗读与讲授、图像再现、音乐渲染等方式直观地展现思政内涵,升华学生情感。内容美: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审美内容,发挥美育价值,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命力、更形象生动,形象化教学便于学生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3.3提升思政课教师审美素养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学的关键,在高校课堂上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需提高对教师审美素养要求。第一,结合政治性和审美性。意识形态属性是艺术作品的特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强调,超阶级的艺术、为艺术的艺术、与政治相互独立或并行的艺术是不存在的。第一,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情怀的陶冶。提高自身对美的向往、对美的感知、对美的追求能力,教师只有先提高自身审美素养,才能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播撒美的种子,深层次地打动学生心灵。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需要用美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从而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自觉发现,引导学生破除不良社会风气,形成正确的认知。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拓宽自身的文艺事业,需加强熟练运用各类艺术教育的感性层面,带入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作为两种教育元素互相叠加,更不要为了进行审美教育而美育。

3.4创建富有美感的校园环境

  校园物质环境富有美感可以从视觉上为学生带来美感冲击,形成美的向往、美的追求心理。第一,校园环境传承了大学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特色文化,蕴含了大量的人文内涵,能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力,激发人的以美立德之心。因此,在学校的建筑中,如公用的、文化的配套的、软性的都应尽可能地做到和谐美观,富含美育元素。第二,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创建优良的校园学风,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元素为校园艺术风格设计主题;学校应该组织一些富有趣味性、具有引导性、思想性的教学活动,并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同学们在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教育启发。第三,注意营造良好的审美教育环境。政府应发挥指导监督作用,激励社会正能量传播,引导媒体平台弘扬真善美,并加大对整个社会的治理,同时对互联网的内容进行强化。此外,可积极创造优美的校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大学生进行美学教学创造有利的环境。大众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也需联动社会媒体,大力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加大正面信息的传播,以实现素质教育全方位建设。

3.5构建美育与德育融合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

  人才的培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必须要有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博物馆、美术馆、社区文化中心等都是促进美育、思政教学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将学校、家庭、社会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教育格局,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们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的一个关键点。面向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家--社”合作育人应该发挥其自身的教育特点,注重审美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多元文化相互交流,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仰,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合格的接班人。

结语:

综上所述,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将二者有机融合,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领悟真善美的旨趣和内涵,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一世界、了解人生的意义,发现世间的美;同时还能丰富大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精神境界,从而培养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性格。二者的融合路径包括:以党的政治思想为导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有机融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创建富有美感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追求美、向往美;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主渠道,合理融入美育元素,用美育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余德淼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