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科研>
阅读文章

课题申报资料5:重庆市合川区久长街小学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2-10-29 10:42:06

构建美育化优质课堂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研究

三、子课题研究方案

     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实验研究目标、任务、重点和研究方法、预计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负责人及参加者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研究计划(按年度)和措施。(字数在4000字以内。)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课题的提出):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人才培养的主体就是有强大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科技产业化的复合人才群体,这就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表述:中小学艺术教育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审美发展为根本目标,它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艺术本身,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利于学生积极灵活地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的变化,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学会生存。 因此,加强艺术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使当今教育把注意的焦点指向了艺术教育,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在传统教育中被忽视的六种智能,均可以在艺术教育中得开发和锻炼。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郑小筠也曾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教育,更应当成为提高包括德育和智育在内的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艺术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有利于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审美情趣的培养,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这意味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应该发生在艺术教育领域。

现在,艺术教育基本上沿用西方传入的艺术教育传统模式,迄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需要尽快改进才能有利于发展我国的艺术,跟上国际发展水平。此外,艺术教育基本上以传统艺术为主体内容,而跟当代艺术生活(现代艺术、流行艺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这容易导致艺术教育与社会需要的脱节。西南师范大学赵伶俐教授对“大美育”的实施进行了研究;市外许多学者对艺术学科教学、艺术教育综合化、艺术课外活动、艺术与其他学科间渗透等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如何利用城市学校教育的资源对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实验研究相对薄弱。艺术教育资源如何开发利用,这是时代对艺术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目前,人们对艺术与文化、情感、科学,艺术与人才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充分的认识。艺术教育以单一学科教育为主,强调技能技巧的培养,忽视受教育者的兴趣,缺乏艺术氛围的渲染。因此,即便是美的教育,也成了苦的体验。特别是我校地处城中心,这里也是经济、教育的中心,家长的育人意识较强,望子成龙心切。据调查有80%左右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门特长,于是,许多家长花掉大量的精力去让孩子学舞蹈、器乐、美术、语言艺术等,以求孩子在艺术的道路上有所建树。但最终大多数人因缺乏艺术氛围而半途而废。学校的艺术课程比较单调,无法满足孩子审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城市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我校是“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单位”“重庆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科研实验基地”,“重庆市十佳特色文化校园”,在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方面,我校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我们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总课题承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中心)之专项课题《运用现代教学技艺构建美育化的优质课堂》的子课题“构建美育化的优质课堂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也是为了重建学校课程文化特色,将学校近年来在学校美育上取得的一些成绩作进一步的总结与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升学校形象办学的特色。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明确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堂,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人都爱美、追求美、渴望美,这是人的天性。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培养人的教育当然应当是符合人性的教育。如果我们的各项教育工作都能与美的感受相结合,如果我们的思想教育,知识学习,课堂教学都能寓于美的享受之中,那末,我们就是找到了一种符合人性的最适合人的教育方式。这样,学生就会在精神愉悦中、在审美享受中接受教育;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索研究,其本身就含有着美。”前苏联的美学家叶果洛夫指出:“在科学论断中也有令人折服的美。”物理学家狄拉克在评价爱因斯坦相对论时说:“信仰这个理论的真正理由,就在于这个理论本质上的美。”以上这些论述向我们深刻地说明了科学理论不仅是有美可言的,而且它蕴含的审美因素也是丰富的,审美价值也是多方面的。

所谓优质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和修养。是指具备艺术的基础知识与审美能力,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新突破)

1加强艺术课程整合,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与交融,促进小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

2、积极开展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形成艺术能力

3、加强艺术学科和非艺术学科的连接与沟通,让艺术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4加强艺术手段与科技手段的结合,对自然、环境、生命科学等内容进行艺术创造和表现,促进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连接与互动。

5充分挖掘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加大艺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研究目标和任务

1、运用现代教学技艺构建美育化的优质课堂

2、改革艺术教育课程,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艺术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3、培养小学生艺术特长,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4、通过实施艺术教育,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

5、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培养出一批踏踏实实搞科研的教师,切实培养教师业务能力和研究水平提高。

五、研究思路(结合学校实际或学科特点)

1加强艺术课程整合,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与交融,促进小学生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

1)艺术课程内部的整合:在音乐课程中,将日常音乐教学与多种器乐、舞蹈教学等有机结合;在美术教学中,将书法、动画创作、手工制作、电脑绘画等有机融入其中。

2)加强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与交融:充分利用各艺术学科中教学资源的结合点 

2、积极开展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形成艺术能力

1)组建各种艺术教育活动兴趣小组

2)定期在校内开展“我是小小艺术家”展示、竞选活动。

3)举行每年一度的学校艺术节,充分展示活动成果,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教育的兴趣。

4)充分发挥家长的艺术才能,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在“亲子系列活动”中利用家长影响孩子……

5)加强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结合,充分利用广场、文化宣传场所、各种社会活动等城市资源,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张扬他们的个性,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感受艺术教育的魅力。

6)与电视台等宣传媒体联合开辟艺术教育展示专题栏目,在活动中引导孩子、家长、社会对艺术教育的正确认识。

3、加强艺术学科和非艺术学科的连接与沟通,让艺术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1)把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本的美育观念融入教育过程。把艺术教育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教育全过程,克服当前教学方法单一、死板的弊端,实现教学方法改革朝着人文化,生活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2)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普通教育把美的规律贯穿到德育、智育和体育中,使科学教育中枯燥的公式和定律化为美好的形象,把死板的记忆化为生动的想象,把师生之间单方面的灌输关系变为平等的相互交流关系等。审美教育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相互补充和配合,造就一代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趣味和道德修养以及有多种爱好和广泛知识的新人。

(3)学校中各类学科的课程教学,不论是社会学科还是自然学科的课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传授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4加强艺术手段与科技手段的结合,对自然、环境、生命科学等内容进行艺术创造和表现,促进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连接与互动。

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并了解某些科学家的艺术素养对科学成就的联系,了解文化历史等;

(2) 科技手段欣赏乐器演奏、摄影的图片、服装设计、舞台设计、石头雕塑、建筑风格等,让它们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3)尝试运用媒体制作简单的道具、制作动画,进行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舞台布景等。

5充分挖掘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加大艺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充分挖掘现有艺术教师、有一定才艺的教师、具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艺术教育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2)与社区艺术教育人才及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家长建立广泛的联系,积极配合学校进行艺术教育。利用市内图书馆和学校的文艺书籍、音像资料、杂志报刊等,不断积累综合艺术教育的资料,建立艺术教学模式库。

3)利用学校校园环境、教室、走廊布置及校内文化活动设施、乐器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六、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2.自然实验法: 3.个案研究法: 4.文献法: 

(实验研究)

1.编制问卷,对城市小学生审美意识、能力等艺术素养、学生成绩等智力因素现状进行前测

   2.实验研究

1)“六结合”的研究。将艺术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按照艺术教育从普及到提高,从整体到个体的发展思路,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为主渠道,做好六结合:艺术教育课程的整合;艺术课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相结合;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相结合;艺术教育与学校环境建设相结合;艺术教育与社会、家庭相结合。

2)、课程设置及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在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的基础上,加强艺术类课程内容改革,充分挖掘城市艺术教育资源(学校、社区、家庭),开展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改革教学内容。使之更有利于城市小学生艺术素质的发展。

3)、构建小学艺术教育模式研究。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研究,构建新型的小学艺术教育模式。 “先一步、高一层、促改革、求发展”,开拓城市小学生学校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3.对城市小学生审美意识、能力等艺术素养、学生成绩等智力因素现状进行后测。

(教师培训通过专家报告、外出考察、互动反思、个案研讨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学习,还制定“课程专家阶段指导制”“学科专家月跟踪制”“实验教师周研讨制”,加强课题过程的督导与检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选取典型个案研究)对在艺术方面有潜能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形成对学生个性化指导案例。

(研究的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注重差异性原则  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七、负责人及参加者研究水平

(课题研究的条件)

1、 领导十分重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坚信“学校上台阶,科研是关键”的理念,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学校领导亲自担负起课题实施的组织领导工作,建立学校、科研室、课题组的三级管理机制,实行层层负责。

2、 建立健全课题管理制度,建立了科学、规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措施

进一步完善《久小课题实验管理办法》《久小课题实验人员职责》《久小课题实验成果评价制》《久小课题实验成果奖励机制》等一系列课题管理制度,以保证实验课题正常进行。我们努力通过专家报告、外出考察、互动反思、个案研讨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学习,还制定“课程专家阶段指导制”“学科专家月跟踪制”“实验教师周研讨制”,加强课题过程的督导与检查。并定期进行总结,以书面形式上交科研室备档。

3、负责人及参加者研究水平

学校是“重庆市教育科研基地”,有较为先进、完善的教育科研的设施、设备以及丰富的教育科研参考文献资料。学校作为主研单位,曾参加过多项国际、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级、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同时在课题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教育科研骨干力量,形成了具有相当研究能力的教师群体。此课题由学校书记兼校长陈卓同志和学校分管艺术教育的教导主任杨小超亲自负责,学校的12位各学科的带头人共同参与实施。其中陈卓同志是重庆市数学骨干教师、合川区十佳校长,全国科研优秀教师,杨小超老师是重庆市音乐特级教师,重庆市名师、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杨汝鸿老师是重庆市美术特级教师、区美术教研究员,其余参研人员皆为重庆市级、合川区级骨干教师。他们先后承担了国际“ 中国---澳大利亚音乐教育实验”课题、国家“城市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重庆市九五重点二级子课题“小学自然课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研究”“主题性德育观指导下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合川市“城市小学生闲暇时间的教育与研究”等课题的负责、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校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科研基地”、“重庆市艺术示范学校”、“合川市音乐特色校”“合川市美术特色校”、“合川市信息技术示范校”、等称号。现有重庆市特级教师1名,重庆市骨干教师3名,合川市骨干教师17名。杨小超等主编的《城区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培养与研究》一书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刘红撰写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与研究》主体报告获全国心理健康论文一等奖。杨小超撰写的论文《加强音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探索》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在《中国音乐教育文选》,2003年获全国少儿文艺政府最高奖“蒲公英”银奖,《浅谈少儿电子琴教学》由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出版在《中澳音乐论文选》。杨汝鸿的《少儿素描初探》由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并获全国少儿文艺政府最高奖“蒲公英”优秀奖,论文〈加强少儿素描训练,促进素质全面提高》刊登在香港大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优秀儿童美术教育论文集》。另外的几名参研人员分别在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等方面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4.有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设施

几年来学校班子大抓发展,学校建起了校园网络,建立起了与外界互通信息的信息高速公路,培养了一大批科研能力强的、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技术的青年教师,对该实验的顺利实施,在设备、科研手段上提供了先决条件。

5、有专家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还拟聘请总课题组的专家和本地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作指导顾问,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专业上的引领。

6、有必要的实验经费和研究设施作保证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经费方面,学校划拨科研专项资金3万元以保证课题的完成

八、实施步骤

实验周期:二年(20129------20148月)

第一阶段:(201268月)实验准备(课题的启动和科研队伍的建立工作)

a确立课题,进行论证,收集资料,制定实验方案。

b建立课题领导机构、实验教师,组建好科研队伍,举行开题会。

c做好调查问卷,对全校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等艺术素养进行前测。

第二阶段:(20129—20143月)实验实施阶段

根据方案组织好实验研究。

a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归档。

b做好阶段成果的展示、总结与反思。

c做好个案分析。

d做好实验中测,

第三阶段:(20124---8月)实验总结阶段

a做好实验后测。

b编辑校本教材、整理音像资料、收编论文集、个案集

c课题组做好结题报告。

d总结、评比、表彰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