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科研>
阅读文章

课题申报资料4:大庆市兰德学校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2-10-29 10:33:56

多学科实施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三、子课题研究方案

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实验研究目标、任务、重点和研究方法、预计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负责人及参加者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研究计划(按年度)和措施。(字数在4000字以内。)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从人类对现实产生审美关系起,迄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美学思想。美学能指导人们进行美的创造和欣赏,在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方面能起重要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美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美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场、戏院、音乐厅、美术馆,而是更为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尝试从美育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研究中。美育的感受、想像、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基础教育阶段的美育课程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新的课程将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美育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并使美育学习更有趣、更容易,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根据这一现状,我们“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课题组充分发挥课题组教师教师的特长,致力于如何提高教师美育技巧,营造创新美育氛围,培养学生在教学中及生活中的美育化思维研究。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也要不断改革,才能彰显其活力和魅力。但对于美育如何改革,看法不一。有学者指出,美育改革要树立具有整体性、全育性、多内涵、高功能的美育理念;建立完整、开放、互动的美育体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教师的言行中渗透美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有学者认为,美育改革首先应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美育管理体制;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第三要重视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第四应增加资金投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要充分发挥优秀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还有学者在对美育发展历程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美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美育理论系统化,美育地位法规化,美育对象个性化,美育内容多样化,美育手段现代化,美育标然时代化。

纵观近十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的研究,虽然众多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关于美育的本质、特点、功能、课程设置和实施途径等具体问题的研究却存在着大同小异、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缺乏既符合学生审美发展特点又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颖独特的理论,影响了这个阶段美育科学化的进程,制约了美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美育研究必须注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要对已有成果做进一步深化研究,而且还要不断拓展其新的研究领域,如美育的结构问题、美育的过程与规律问题、美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问题、美育的模式与方法问题、美育的师资培养问题、美育的科学评价问题等,从而使美育理论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又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方法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论发展的主要标尺。任何理论观点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研究方法上的细微差别。反思近十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微观研究,即从某一视角、某一侧面进行研究,而宏观和整体性研究则相对缺乏;理论研究、经验总结研究较多,但实证研究则比较欠缺。研究方法的相对陈旧和单一,已成为制约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研究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注重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以美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带动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单纯进行美育研究走向义务教育阶段美育的整体性研究,从而推动其研究的深入有效开展。

在学科发展日益专门化和学科壁垒日益高固的学术界,这种交叉学科多维聚集的思维方式无论对于一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还是专业领域的研究者,可能都是有启发的。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页)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的善。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美育的内容:

艺术美: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   

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   

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   

科学美,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   

的表现形态主要包括以上的几种美,这就要求美育需要从这些领域入手,使学生们充分感知各种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生活情趣。而不应该把审美教育理解为专门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因为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一种提高人文涵养的素质教育

中小学美育的内容包括:艺术教育,如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建筑电影、摄影、网络等;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新突破)

在中国,美学是作为启蒙心智用的,现在美育所起的作用也是一样的。要对心灵进行教化,提高道德修养;美育对智育和德育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也就是说“题材是传统的,眼界是是当代的”因此除了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常规标准外,更重要的是以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视域来透析中华文化的深刻意蕴。

教育相关部门于1999年6月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美育并不仅仅只是美术教育,虽然美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的实施方法,但是广义上的美育是美的教育,是运用美学理论和美的现象,在审美关系中实施教育以培养人爱美、审美、创美素质及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拥有的美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感知、审美想象等),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问题。能够研究在进行美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品质的形成问题,以便更好地选择美育手段,达到预期的效果。强调偏向于科学化、量化的研究,把美育目标所体现的观念意识和知识分解为一系列的行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在懂得和了解基本的美学、美育知识的同时,掌握运用美的规律去进行自我人生的理想设计、形象设计和生活设计的方法。

课题研究通过深入2个地区(萨尔图区、让胡路区)的城市中小学教学一线,对庆地区美育的群体(学生、老师、家长、校方、教育机构、相关单位)共几千名调查对象的美育价值观和美育认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对比性分析。对研究内涵的理解新颖独到,阐述做到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融汇。这与课题参研者参考大量翔实可靠的研究资料是分不开的。因此,提供新鲜、贴切、生动而丰富的实践例证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而,有效地针对庆地区城市中小学美育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四、研究目标和任务

1、总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美育化教育的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的方式与实施途径。

2、具体目标:

1)建立完善的美育教育网络,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课程资源。

2)培养一批掌握美育教育理论及技术的班主任队伍,进而影响学科任课教师,使之在本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3)提高学生美育水平。

4)丰富学生家长美育知识,改善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

5)结合社会需求和社会道德标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美育标准。

五、研究思路(结合学校实际或学科特点)

美育的理论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如何把理论返回实践,去指导实践,使实践达到更高的水平,是美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美育不能简单套用美学、艺术教育的模式,而应该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教学模式。联系身边我们欣慰的看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美育的本质和功能等理论命题的研究中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一种回归,也是今后美育理论工作者的用力之所在,但同时还要看到,有关美育的具体实践问题研究,亦是十分薄弱的领域,应引起美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美育不只是艺术教育,也可以把美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于培养学生长远的理想和完善的人格,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目的。对美育的界定主要包括:美育是包含着美学理论的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包含着美的价值的教育和美感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

1、教师通过课题学习、思考、实践等研究,学习掌握有效的教学技艺,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优质课堂的教学设计,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建优质的课堂。

2、通过学习和培训,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信息素养,探索出符合教师个人特色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课题研究和实践,打造学校的科研型教师队伍,进一步形成既有研究热情、又有一定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科研队伍。

4、借助课题研究和实验,形成如:学案集、教案集等研究成果,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科研轨道。

六、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搜集、鉴别、分析、整理、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优质课堂和现代教学技艺等的文献资料,从中选取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处理,以达到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研究,了解本课题研究现状,寻求有关问题解决的理论依据,形成对问题的科学认识。

2.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调查了解学校优质课堂中教学技艺的现状,教学研究者本人深入教学第一线或走进课堂,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真实的教学情境,获得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堂中学生学习的能力与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材料好信息,并通过诊断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方法的一种研究方法。

3.个案分析法法

通过对学校典型教师的访谈、分析,整理影响小学各学科优质教学技艺实施出现的问题、状况,从而提炼出各学科优质课堂教学技艺资源使用的有效策略,构建各学科优质课堂教学技艺资源有效使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4.对比研究法

把实验后的教学模式和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出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5.行动研究法

运用该方法研究各学科优质课堂中教学技艺,在课堂教学中寻求解决课题实施途径、方法、措施。

6.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依据课题研究的进程,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与成果。

七、负责人及参加者研究水平

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分别是美术教育、美术学、音乐教育、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教学中他们都是各学校教学业务骨干,都在教学一线工作且都进行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循环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教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具有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技术优势好实践经验。学术研究中,有三人都是国家级课题主要研究者,其他教师也都有省市级课题研究经验。

八、实施步骤

1.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以科学的理念指导研究。

美育理论研究通常采用哲学思辨、逻辑论证、理论概括等方法,但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仅仅采用传统的定性分析是不够的,需要借用社会学的问卷调查、经济学的模型分析、自然科学的实验分析,才能发现问题症结所在,从而解决问题。科学化首先意味着数字化,即现象的数据化和按照数学模型进行推论,从而找出规律或结论;其次意味着实验化,所有关于原因和规律的假设都必须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2.建立行之有效的常规制度,加强研究过程的规范性管理。  

1)研究过程科学化  

    课题组成员曾参加过多次的课题研究,具有比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融合教育学、美学、文化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交叉新开学科体系课题组成员认真查阅和学习了大量的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生情况调查,梳理归纳了研究数据的综合性、互动性、虚拟性与复杂性等特征,多角度阐释了研究对象的典型特征,分析当下审美化的复杂性。在了解教坛动态的同时,根据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修正了研究的具体方案,认真制定每学期的研究计划,一丝不苟地做好阶段性研究的分析、评价、总结工作。一方面体现了参研者宽泛的知识面与深入钻研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本课题研究内容具有较广的普适性

  (2)活动形式多样化  

    课题研究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交流课题研究信息。在不同的年级开设教学研究课,使课题研究始终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相结合。开展优秀教案的评比和教研论文竞赛活动,强化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  

  (3)研究手段多样化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了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促使课题研究步步深入。  

  (4)资料积累规范化  

及时搜集、分析、整理各类研究材料,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进行分类建档。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写出与课题相符的课题结题报告。

3.具体实施方案

2011.10-2012.12课题组成员《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实验报告。

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论文、课件、影像资料

第一阶段:2011.10-2012.1

第二阶段:2012.2-2012.7

第三阶段:2012.8-2012.12

实验项目: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主题班会。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活动、家庭生活。

第三阶段:课堂教学、社会实践。

实验内容:

第一阶段:实施人文精神与知识技能整合的综合实验,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强调学校课程与人文性的观察。学科教学中进行美学、艺术心理学、生活美学内容的融入。

第二阶段:在正常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注重教学中的公民文化素质与美育的渗透分析。进行审美对象的纠正:美、丑、真善美、生活美、社会美、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自然美、艺术美、幽默等等。

第三阶段:寓美育于教育的各环节之中,拓宽美育的实施途径;依托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倡导优良传统,学习文化经典,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美育促成的人文与文化积淀,从而使学生开始形成公民的文化素养和民族素质。

实验对象: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教师、家长。

第一阶段:1-3年级(大庆市兰德学校、大庆市新潮学校、大庆市龙北二小学、大庆市龙北四小学) 6-7年级(大庆市兰德学校、大庆市新潮学校)

第二阶段:4-5年级(大庆市兰德学校、大庆市新潮学校、大庆市龙北二小学、大庆市龙北四小学)  8-9年级(大庆市兰德学校、大庆市新潮学校)

2013.1-2013.8课题组成员《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回顾反思。

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论文、课件、影像资料

第一阶段:2013.1-2013.4

第二阶段:2013.5-2013.8

实验项目: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主题班会。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活动、家庭生活、社会实践。

实验内容:

第一阶段:研究立足于开发美育渗透的基础课程,争取把美育开发成校本选修课程。此课程需要系统地阐述美学及美育基础知识,搜集国内外的美育实践案例。开发校本课程是为了把美育理论及美育实践进行推广普及,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美学及美育基础知识,为美育实践提供课程指导,是实施美育实践的依据。

第二阶段:深入思考当下人文与人的现代化关联,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研究者探索在现代人才观的理念下美育对义务教育学生的教育作用、形成系统而科学的美育目标实施体系。从个体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美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优化审美趣味;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品格;特别是能赋予高年级学生人文关怀,建构精神家园;开始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从而促进和谐发展。另外,基于美育本质的认识,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本质上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目的的文化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它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修养的培养与训练;作为一种个性教育和发展教育,它的宗旨不在于传授谋生的本领,而在于帮助学生探索和寻找一条发展之路、向上之路,使其在精神的自我建构上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

实验对象: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教师、家长。

第一阶段:1-3年级(大庆市兰德学校、大庆市新潮学校、大庆市龙北二小学、大庆市龙北四小学) 6-7年级(大庆市兰德学校、大庆市新潮学校)

第二阶段:4-5年级(大庆市兰德学校、大庆市新潮学校、大庆市龙北二小学、大庆市龙北四小学)  8-9年级(大庆市兰德学校、大庆市新潮学校)

    四、预期研究成果(二0一一年至二0一四年)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1.8-2011.10

《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实施方案

刘珂

赵慧琳

2

2011.10-2012.12

《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实验报告

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论文、课件、影像资料

课题组成员

3

2013.1-2013.8

《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回顾反思

论文、课件、影像资料

课题组成员

4

2013.9-2014.1

《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结题报告、论文集

结题报告、论文集

刘珂

赵慧琳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1.8-2011.10

《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实施方案

刘珂

赵慧琳

2

2011.10-2012.12

《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实验报告

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论文、课件、影像资料

课题组成员

3

2013.1-2013.8

《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回顾反思

论文、课件、影像资料

课题组成员

4

2013.9-2014.1

《美育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结题报告、论文集

结题报告、论文集

刘珂

赵慧琳

(本表必填)

六、课题承担单位意见

1、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

    2、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是否适合于主持和参与本课题的研究;

    3、承担单位是否能提供完成课题所需时间和条件:

    4、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是否承担本课题的管理工作。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