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科研>
阅读文章

课题申报资料10:上海市普陀区树德小学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2-10-29 10:51:55

“仁爱文化”润泽下的美育化课堂建构

 

二、研究基础和研究保障

近五年来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与投标的课题情况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级别(全国规划、省级、市级)

批准时间

是否结题

1

《小学数学课堂中互动生成教学策略的研究》

2006

2

《小学数学互动教学中教师应对能力培养》

2008

3

《我成长我快乐》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2005

4

《学校自主性督导评估机制研究》

2010

5

《生命安全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全国

2011

近五年来作为负责人及主要参与成员参与科研的代表性研究成果(限10项)

序号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发表刊物及时间

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或被采纳情况等)

1

论文

《我成长,我快乐—《成长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20086

“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赛一等奖

2

论文

《落实“两纲”要求   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品社课堂评价》

2009.6

中国教育系统优秀论文全国评选一等奖

3

论文

《生命与美邂逅,成长和快乐同行》

20099

中国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课题优秀论文一等奖

4

论文

《实施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20099

爱满天下杯第八届全国教师教育论文大奖赛上海市三等奖

5

论文

《塑造学校德育文化,丰富主体道德体验》

20105   

“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一等奖

6

论文

《缤纷阅读High起来》

2010.12

长三角教育创意区一等奖

注:1.公开发表的成果须注明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刊名及刊期;内部研究报告须注明提交单位及时间;

引用、转载须注明引征著作或刊名、刊期;获奖情况只填政府奖;采纳情况填完全采纳或部分采纳。

三、子课题研究方案

     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实验研究目标、任务、重点和研究方法、预计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负责人及参加者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研究计划(按年度)和措施。(字数在4000字以内。)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学校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需要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推广之后,我校面临着问题:课堂改革向何处去?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了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信和挖掘学生潜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真正达到“低碳、高效”的效果。

2. 学校已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学校前几年以教研组位单位开展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确立了学校主题听课的“四格关注”活动评价表。通过教研组集体活动亮相展示,取得了较好的影响。我校开展了多次“每字系列”的,以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校本培训,特别是在近两年,以“精品百课”的形式聆听学习了多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全校教师对“让课堂充满文化的气息”的(优质化)美育化课堂的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

3.学校阅读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我校开展的“阅读文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并形成了书香校园雏形。学校完成了《悦读小集》的校本阅读课程的开发,完成了“文化”宣传氛围的布置。为了把“仁爱文化”思想推向课堂教学,我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结合我校实际,搭乘教育部规划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生态课堂案例研究”总课题之东风,发挥我校已有的课堂优势,开展《“仁爱文化”润泽下的生态课堂案例群研究》,为我校课堂改革和深化找了一个可行的方向。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仁爱文化:

“仁”来自于孔子等圣贤思想,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思;仁,还有仁心、仁慈、孝敬、宽恕等多重意思。本课题所体现的“仁爱文化”,是指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师生相互“理解、沟通和关爱”,力求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课堂教学生态场。

美育化课堂:

   美育化课堂是充满优质教学的课堂,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师生和谐互动地、民主合作地、开放多元地、探究体验地、个性创造地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的课堂。师生互生互长,实现共同进步。

“仁爱文化”润泽下的美育化课堂:

指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能够运用优质教学技艺发挥教师的教学才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相互“理解、沟通和关爱”,力求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课堂教学生态场。构成教学最高境界的快乐课堂。它是整个优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单位和支点。

美育化的课堂就是成为一种美育的优质课堂,它由美育化的优质教学构成,其最高的美育化成果就是生成了本课题提出的教学美育和课堂美育。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新突破)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以下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生态课堂理论、和谐发展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仁爱”文化思想。生态课堂的理念已经为中国基础教育界熟知。但是,如何更好地实践生态课堂,实现课堂真正地“生态化”,则有待于教育界深刻学习和扎实体会。

作为教育部十二五重点课题《用现代教学技艺构建美育化的优质课堂》下的分课题,该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以实现课堂的生态化来改善教学状态,优化教学理念,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实现师生“双赢”的教育新局面。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抓手,融入“和谐”理念,把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做到“放水养鱼”,实现“教育即生活”的理想教育状态。

四、研究目标和任务

1.形成具有“仁爱文化”特色的美育化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2.美育化课堂下师生评价机制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结合学校实际或学科特点)

以构建“快乐、自信、低碳、高质”的课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预习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轻松、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交流、合作、反思、改进、提高”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通过师生交往中的相互“理解、沟通、关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勇气,张扬学生的个性,奠定学生的自信,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

1.具有“仁爱文化”特色的美育化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基本要求:

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构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其具体过程为:个人备课,教师提前一周研究课标、教材、教学设计以及其他参考材料,依据实际情况修订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提示,修订教学设计中的不恰当环节,增减相关的内容等,将具体的指导、启发与点拨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用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备课组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按集体意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二次备课:个人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对“教学设计”再次进行认真细致修改(二次备课时要求用双色笔修改)。

主要措施:

课题组成员现行探讨,在我校原“讲学稿”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讨,形成“教学设计”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一段时间后,所有学科参与研究。教务处加强常规检查力度,及时查看各教研组上传电子稿,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优秀教学设计展览和评选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2、美育化课堂下师生评价机制的研究

基本要求:

建立一个有效课堂教学的师生评价机制,其目的是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基本要求:

一是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四凡四不”,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

二是要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

三是优化课堂教学程序:

1)明确学习目标,预习课本知识,小组交流互助。操作:学习学案上学习目标,自学教材文本知识。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一步学习学案上知识点,并进行讨论、解答。时间约10分钟。步骤:(1)教师可联系前面所学知识,介绍本节学习重点和目标;(2)学案可提前发给学生,让自觉的学生可以对课本知识提前有所了解;(3)可阶段性对学生预习进行检查,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4)学生对学案上知识都要进行学习和解答,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解答,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惑。注意事项:要加强学法指导,对知识要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联系,初步形成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技巧和讨论学习程序,逐步形成“兵教兵、兵学兵、兵强兵”的良好局面。

2)课堂分组展示,实现思维对话。操作:学生分组轮流展示,互相纠正,归纳总结,教师可适时补充。时间约15分钟。步骤:(1)学生分组展示,查找错误、更正结论;(2)教师适当讲解、提问。注意事项: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展示所学知识,尽可能暴露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找出原因,更正答案;教师讲解点评简练准确规范,注重以下问题:面上都不会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引导学生将关联知识串联成线、成体系,对知识适当延伸和联系实际。

3)总结与反思评价。操作:当堂检测达标情况,总结、反思本节学习成果。时间约20分钟。步骤:出示或发放检测题,学生做教师巡视,当堂反馈。注意事项:习题要典型,数量要适中,题型合理搭配,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学生要对学习结果反思与归纳。

主要措施:开展各学科、各学段、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等活动。开展全员性的高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课堂。

六、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对比法和行动研究法的综合运用。

在相关的理论观点指导下,通过深入课堂教学实际观察体验和评价,组织各学校教学实验的对比、交流和实验教师教学体会、认识的总结之总和,得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七、负责人及参加者研究水平

本课题负责人梁青云同志是区美育协会成员,有思想、有专业素养的,长期从事与本课题相关的美育、美学、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家、市区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学术研究水平和课题研究经验

八、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约三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10月——11月为筹备阶段。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领导,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成立美育化课堂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二)学习宣传、统一认识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美育化课堂的培训,深入学习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美育化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开展具体操作层面的讲座,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等方式,认真学习先进课

改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低碳高质”的教学模式,明确美育化课堂中具体的教学流程。

第二阶段:201112月——201312月为研究阶段。

(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我校“构建美育化课堂” 活动按照如下四个层面、十个步骤和要求进行实施:

第一层面:领导层面

第一步:合理分工。在学习、借鉴先进学校课改经验基础上,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进行大致分工:梁校长:整体负责、调控;陈副校长:实施高效课堂工作中的制度建设、协调管理;唐珊、马婧教导:课堂上如何具体操作;肖主任:课题中的信息技术问题等。

第二步:外出学习。领导小组成员分别到相关学校(课堂教学比较成功的学校)调研学习,结合事先分工,各人重点学习相关内容,如教学设计编制、教学流程、合作学习小组分配、评价机制确立、制度建立和实施美育化效课堂的管理、咨询研究等。 

第三步:(分管领导)个人思考。在认真学其它学校经验基础上,结合事先分工和自身工作,逐步摸索制定出一套适合我们学校的美育化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层面:教师层面

第四步:全校动员。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分析目前我校存在现状、构建的美育化低碳课堂的背景等客观事实,对比传统课堂与高效课堂利弊。编印相关材料提供教师学习。

第五步:学习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听专题讲座、开展培训等方式,让所有一线教师倾听、观看和亲身感受、体会“美育化的课堂”。

第六步:课堂实践。每位教师根据外出学习、自我反思、课堂中实践,逐步摸索出符合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摸索、改进、提高。学校组织课堂竞赛活动。

第三层面:教研组长层面

第七步:教研组长会:如何编制教学设计、如何使用教学设计等。

第八步:组内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课堂实践,以教研组长为主,让每位教师上一节自我感觉良好的课,并且学校领导、本组所有成员都要参加听课、评课、探讨、修订,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课堂亮点。

第九步:形成模式。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教研组长组织召开本组会议,专题研究本学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制定出本学科的新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重新进入课堂实践、修订,最后形成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四层面:学生层面

第十步:推广实施。在各学科形成自己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后,各教研组推选一名素质高的教师报教导处,执教一节本学科的“学科高效课堂示范课”,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学科示范课”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评价、推广,形成学校相对统一的美育化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20141月——20144月为结题阶段。

1、撰写本课题研究报告。

2、推出实验研究成果。

3、参加总课题组的结题大会。

    四、预期研究成果(二0一一年至二0一四年)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112

---

20126.4

“仁爱文化”润泽下的美育化课堂建构

中期报告

陈  琦

2

201112

---

20144

形成具有“仁爱文化”特色的美育化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论文

唐  珊

3

201112

---

20144

美育化课堂下师生评价机制的研究

论文

马  婧

4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112

---

20144

“仁爱文化”润泽下的美育化课堂建构

研究报告

梁青云

陈  琦

2

3

4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