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科研>
阅读文章

上海市洛川学校课题组课题科研报告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5-10-02 12:11:27

以“数字化”课堂建设打造和美课程

课题科研报告


前言:

当今社会全球化日益加剧,传统的教学技艺已无法满足于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学习环境,因此,基于新课程的标准,我校希冀依托自身学校原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在有别于传统教学技艺的“数字化”领域展开新的教学技艺探索。

此次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实验研究专项课题,历时将近四年时间(2011.11---2015.5),级别较高,专业学术性强,因此学校特聘上海普陀区学校美育研究会顾问邹荣老师任客座专家进行课题指导,带来了美育方面的前沿信息,使课题的进展如虎添翼。

2015年结题之际,更是收获颇丰!学校教师的论文集,数字化故事,电子技艺多媒体成果,案例课堂教学实录,经典教学案例不胜枚举,可谓是以实际行动来实现了“数字化”课堂打造和美课程的理念。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启示。

一.背景阐述

依托“数字化”创设和美课堂的意义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机器,因此课堂上所发生的教学情况是任何人都无法准确预料的,教育的施教者教师身上所具有的专业学科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很容易想象一个没有任何“数字化”技术的课堂在遇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时,将会呈现出多么被动的一种状态,基于此,我校依托了自身优势将现代教学技艺定位在了“数字化”之上。有别于传统的数字化,现今教育课堂上的“数字化”很大一部分已经摆脱了往日的一些教学局限性,现在课堂的“数字化”不仅在“实课堂”(通常意义上教师所准备好的教学安排)有意义,更是将空间与时间延伸至了“需课堂”(即快速满足学生一切的知识容量需求),因此,怎样令学生最大限度的在“实”课堂中得到最大的“需”,达到课程的“和”以及学生的“美”,即是此次课题研究的最大意义。

二.课题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运用“数字化”的手段,不仅使课堂能够活起来,并且让课堂中真正的主人——学生,不仅要学,而且乐学。

因此,课题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将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认知的工具、交流的平台、管理的手段,运用于和美课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推进和美课程的实施,拓宽和美课程的内容,加强我校“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拓展学习与“数字化”的和美课程有机融合,逐步实现“启智现在,领跑未来”分项课题的核心研究价值。

教学技艺不能一味的因循守旧,教学技艺的成功与有效在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积累,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数字化”课堂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对传统教学技艺模式的冲击意义无疑是深远的,传统教学技艺模式急需变革,传统教学课堂也需应势而导。本子课题的运用正是基于这一发展契机,从而显现出了其不可估量的优势。“数字化”课堂的合理运用将有利于形成一套管理科学、行之有效的新教育模式。而走在时代前沿的一批领跑者们也必将引领时代的脉搏。

成果一:“数字化”教学的接受度受到肯定

“数字化学习”是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它在若干数字化移动终端形成的网络环境中,学习活动参与者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展开的学习活动。它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性化的学习。“数字化学习”的个性化不同于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学习,它是一种具有动态化的个性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对自我学习的反馈不断地调整学习的方向,使得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具有动态生长性。

第二,跨时空的学习。“数字化学习”促使学习空间由传统的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虚拟网络学习延伸至社会空间,并将这三者有机结合。是全时空的学习方式。

第三,对等互动的学习。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摆脱了“接受者”的角色定位。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可以根据自我学习的需要,利用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与其他同等环境下的学习参与者展开互动式学习。

第四,协作共享的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出者。学生根据自我学习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软硬件、网络资源。与此同时,学生在具有典型个性色彩的学习交流中,完善已有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内容在协作中创生的可能,从而能够在已有的共享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新的学习资源。

“数字化学习”所具备的上述四个特点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我学习的既有基础、采用优化的学习方式、在有限的时间里传达与接收更多学习信息,从而推动学生能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和完善。

成果二:全体师生响应号召,加入到了“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中去

“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在洛川学校并非只是停留在了口头语研究中,而是真正实践到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普及“数字化”技术,做到了每个教师会“数字化”技术,会运用数字化,会开展“数字化”教学。

 

三.课题研究评价意见

自我评价

上海市洛川学校是全国领先的使用数字化进行教学的首批“新优质学校”,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下,敢于为天下先,是极其不容易的。小学阶段,率先使用iPad进行课程教学,“按按按”进行课堂快速检测教学情况;初中阶段,使用pc笔记本进行教学,上传作业等“高级数字化“系统进行试验尝试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也正是基于此,才吸引了很大一批国内基础教育学校来我校进行参观取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专家评价

英特尔INTEL®未来教育项目专家潘裕翼:本项成果研究扎根于以“数字化”为特色的新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注重师生参与度和时效性,设计基于不同学科的课堂互动策略,建设师生培训课程,总结有效教学模式,推动新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为普及“数字化学习”提供实证依据。项目的总体设计体现与时俱进,项目的研究过程清晰而科学,项目以课堂互动为基本形态,将研究重心置于“策略”层面,设计了四种“互动策略”进入操作领域,实施不同的方式,并且分别以注重个别化学习的案例、注重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关注关键事件的跟踪观察等方式手段,形成许多相关的实施模型,便于推广。

实践工作者的评价

青年语文教师成婷婷:此次的课题研究在上海市洛川学校激起了很大的反响,众多一线骨干教师参与其中,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凝聚团队。作为年轻教师的一员,能够有幸参与到此次的课题中去,感受颇深,无论是前期的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乃至于最后的结题报告,都参与其中,感受到了教师们想做科研,想做好科研课题的热情氛围,现代化,数字化的教学才刚刚起步,需要克服的困难还有很多,但是,此次的课题研究无异于一次很有分量的“抛砖引玉”,相信它所创造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课题研究,更是在于作为一位领路人,带领了一批前赴后继的实践者们。

四.终点又是新起点

此次的课题结题,并非是课题的终点,反而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1)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建设和管理

“数字化”学习使教与学的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这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对教师如何为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适当的教学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如何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笔记本电脑作为学习工具,避免各类资源信息的负面影响,提高21世纪技能培养的效果,这成为了我们下一阶段重点研究的内容。学校关注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的长期主动的发展,关注利用新技术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

2)适度拓展“数字化”学习的应用

随着课题的开展,我们将适度、适时将“数字化”学习拓展到更多学科、将课堂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堂外的学习、从学校的学习转移到家庭的学习;进一步发挥其便携、移动、无线和11交流的优势。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全面变化,拓展学习时空,深化泛在学习。,使这一课题更具广泛、更具价值。同时,不断总结、积累,形成系列典型经验,为有效推动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案例。

3)培养学生成为技术专家的校本课程的建设

学生在“数字化”移动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的前提条件就是新技术的学习。学习笔记本电脑的基本应用、无线网络的应用、搜索引擎的应用、QQ\MSN的应用、概念图的应用……要实施有效地数字化学习,就得在学生团队中培养出一批“技术专家”类的领军学生。

4)研究关于“文化建设”、“教学管理”等策略建设

在本课题的研究后期,课题组除了继续互动教学的策略的研究外,还将研究增强互动教学的数字化学习的文化建设、课程培训、学习纪律和软硬件管理的策略研究,旨在全方位的推动“数字化”学习提供多种适合的策略指导。

课题的结题并非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研究不会停止,亦如繁星不会消逝,在“数字化”课堂教学技艺的研究理论上,笔者会与自己的团队,不断耕耘,不断再前进,不断再出发。

五.结题报告附件

1)课题组成员列表

子课题单位和学校承担课题的背景资料

子课题名称

以“数字化”课堂建设打造和美课程

子课题负责人

   

刘爱武

 

性 别

 

 

年 龄

 

44

 

民 族

 

汉族

谷丰

40

汉族

   

   

校长、中高

学历

研究生

住宅

电话

52901316

副校长、中高

本科

 

工作单位

上海市洛川学校

办公

电话

56613845

上海市洛川学校

56613845

通讯地址

 镇坪路17740702

移动

电话

13817675121

  武宁路300161005

13701707051

   

200065

E-mail

liuaiwu@yeah.net

单位

网址

www.sh-luochuan.net

主要

成员

姓名

年龄

职务职称

学历

研究分工

联系电话

 

70

中高

本科

美育指导

13041656680

王文静

43

中高

本科

组织管理

13661717073

 

40

中高

本科

技术保障

13601982381

 

40

中高

本科

实施推动

18616892212

 

44

中一

本科

实施推动

13816053666

李文婕

41

小高

本科

实践研究

18621890982

成婷婷

24

中二

本科

实践研究

13818123287

 

35

中一

本科

技术保障

13501988136

2)论文发表及得奖情况

主成果出版:

l  主成果《数字化学习成就精彩课堂》(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成果丛书)于20134月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成果形成中的论文发表:

l  E动点亮生活智慧E家共成长》发表于200912月市教科院普教所负责出版《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案例》

l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工具的应用》发表于20118月《上海教育》

l  《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课程项目建设》一文发表于20117-8期《现代教学》

l  《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变革》一文发表于20121122日《青年报》

l  《洛川:数字化学习改变一所学校》一文发表于20133B《上海教育》

l  《互联课堂下的英语教学优化》一文发表于20136月《现代教学》

l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教学流程改善和重构》一文发表于20136月《现代教学》

l  《运用协同工具提升自主阅读能力》一文发表于20136月《现代教学》

l  《学生活数学 过数学生活》一文发表于20136月《现代教学》

2012926,在由中央电教馆、英特尔公司承办的变革中的课堂——信息技术实践应用创新论坛中,刘爱武校长介绍案例《用角丈量世界》;

l  20121217 日,刘爱武校长、若干名教师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普陀区教育局承办的“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成果展示会上做了题为“数字化学习成就精彩课堂”的专题展示。该会议同时作为上海市首批25所新优质学校之一展示会;

l  2013412,刘爱武校长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为主办的“第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上海教育信息化展”上,做了题为《数字化教与学成就精彩课堂》的发言;

l  2013515,在普陀区教育局主办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刘爱武校长作了题为《数字化教与学启迪美好人生》的专题发言;

l  20131129,刘爱武校长在由国际标准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部等主办,教育部、工信部、信标委指导等承办的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国际论坛上进行题为《数字化学习 如何扎根于中小学课堂?》的主题报告。

 

l  本项成果被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  采纳应用,并作为其系列丛书出版发行;

l  在市教委、英特尔公司主办的信息技术主推学校转型 英特尔教育变革及技术整合研究项目中推荐应用前移后拓的数字化学习模式;

l  本项成果被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上海教育博览会教育信息化展高峰论坛《信息化助推教育转型》采纳;

l  本项成果中若干案例被现代出版社《互动反馈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小学卷)》采纳。

在成果形成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注重与高等院校、兄弟学校以及其他地区的经验交流,并多次在大型教育技术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成为将最新教育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的、为数不多的中小学校之一。四年来,在各区域、各层面上进行的成果辐射活动达47项,现将部分信息列举如下

l  实践课展示

2009328,洛川学校参加“天津互动反馈技术交流大会暨应用现场赛课”活动(展示课程:语文《一千张糖纸》、英语《Insects》);

2010311,上海市第一期“1:1数字化学习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在洛川学校举行(展示课程:英语《鹅和金蛋》);

201238,上海市第二期“1:1数字化学习项目课堂教学评估会”在洛川学校举行(展示课程:语文《秋天的怀念》、科学《自然界的水循环》);

2012516,洛川学校举行“1:1数字化学习项目”课堂观摩活动(展示课程:语文《生命的舞蹈》、科学《环境保护》);

2012927,“1:1数字化课堂教学项目研讨暨阶段教学展示会”在洛川学校举行(展示课程:地理《社区土地利用的现状与优化》)

l  交流研讨会议

20100517全国教育技术“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结题会议在洛川举行;

  20120319全国特色课程转化体验研修校长班来洛川学校观摩学习;

121031分享、协作、创新——洛川学校参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小学协作研究会第23届年会;

121128《国际合作数字化环境下科学课的教与学探索实验》教学研讨活动在洛川学校举行;

130415江苏省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代表团莅临洛川学校访问;

130626普陀区“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实验项目J课堂微视频研究”第三次推进会在洛川学校举行;

131107“数字课堂启迪人生、新优质造就和美洛川”学校办学特色的汇报;

131108洛川学校参加2013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小学协作研究会第二十四届年会

 

 


3)致谢

此次课题的开展与实施离不开特聘上海普陀区学校美育研究会顾问邹荣老师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他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思路像一阵清风吹散了前进道路上的迷雾,使我们更加能够接近研究课题的本真。

特别鸣谢上海市洛川学校刘爱武校长对于课题研究的鼎力支持,以她的个人魅力凝聚了这样一个愿意为教育课题研究尽全力的团队,使得课题研究如火如荼的开展,获得了累累硕果。

在此,向邹荣教授,刘爱武校长一并提出感谢。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