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科研>
阅读文章

王鸿 :小学语文美育的实施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3-07-20 13:41:37

美育课题中期交流

小学语文美育的实施

                        作者: 王鸿                       

                        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余家湖中心学校

                 

 

人们把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的活动称之为审美活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活动,即美育,就是将美学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美,评价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提高语文教学效益。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美育的渗透呢?

一、依靠媒介感知美

审美感知是人对能够引起心理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美育过程的起点阶段。儿童天生就有喜爱艳丽色彩与和谐声音的倾向,根据这个特点,充分利用音乐、挂图、多媒体等媒介创设意境,让学生直接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运用谈话法教学《五彩池》的两个片段(导入新课阶段):

片段 = 1 \* GB3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到过什么地方?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生:(简要介绍到过的地方。略)

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一个地方去旅游观光。这就是美丽神奇的“五彩池”(板书课题)。

片段 = 2 \* GB3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去游览观光。听说那里有一个神奇的景观,你们想了解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先睹为快吧!(在腾格尔优美动听的歌声《天堂》的衬托下播放幻灯:五彩池照片。)

生:哇!(一片赞叹)

师:这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五彩池。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五彩池”游览观光吧!(板书课题)

显然,片断 = 1 \* GB3 只是运用“谈话”这种相对单调的方式导入,对审美对象缺乏形象性、具体性,“激趣”后学生仍然目中无物,提不起多大兴趣。片断 = 2 \* GB3 克服了片段 = 1 \* GB3 的不足,以口述、音乐、图片等多种媒介形式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情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对审美对象产生无穷的遐想和神往,恨不得马上进入到课文里面去美美地享受一番。片断 = 2 \* GB3 灵活运用丰富多彩的媒介引导学生对对象进行审美,为新课的教学确定了浓烈的情感基调,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学生在具体、形象、可感的事物面前总是表现出积极的一面。教师要善于通过音乐、图画、实物等审美媒介,充分调动学生听、视、触、嗅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对象的美

二、品词析句鉴赏美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主要通过艺术形象来进行。因而要力求借助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感受到美的愉快,还要引导学生经过深入思考,进行鉴赏和评价,揭示美在哪里,为什么美。这样的审美活动通过品词析句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壮丽的青春》一文中,作者在描写欧阳海面对受惊当道的战马和风驰电掣的火车就要相撞的时候,这样写道:“上去,粉身碎骨!不上,车毁人亡!”。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要么自己一个人“粉身碎骨”,要么整个列车“车毁人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选择!但是,欧阳海“箭步飞身”,“抢上”路心,“拼出”性命把战马“推离”轨道。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把英雄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壮举描写得淋淋尽致。试问,在这车毁人亡之际,还容得下欧阳海去深思熟虑寻找安全可靠的法子来营救列车吗?不!欧阳海之所以“箭步飞身”挺身而出,完全是他自己长期以来舍己为人的必然结果。又如,《狼牙山五壮士》中有这样两句话:“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在这里,“斩钉截铁”比喻说话做事坚决果断。五壮士已经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但是他们不走那条很快就可以追上连队的路,而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走上棋盘陀。这是为什么?是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也是为了更多地歼灭敌人。班长“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战士们“热血沸腾”地紧跟上来,这表现了五壮士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圆满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表现了五壮士保护人民、歼灭敌人的决心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这是一种临危不惧的美,这是一种舍己救人的美,这是一种崇高境界的美,是一种壮美!这种美是从文章的词句中品析出来的。课文无论是表达自然之美,还是社会、艺术之美,都蕴含在语言文字当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精神实质,悉心揣摩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品味领悟出美的所在来。

三、感情朗读表达美

美育总是离不开情感的,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达情感。大凡名篇佳作,无不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完美地把文章的情感表达出来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力求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住作者跳动的情感脉搏,在思想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通过感情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杨其力对“五彩池”的形状有这样一段描写:“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这段话着重描写了五彩池形状的神奇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几个“像”字把五彩池千奇百怪的形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指导朗读这句话时,要提醒学生把喻体部分读得慢一些,轻一些,要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浮现那神奇的“五彩”瑶池。读到省略号的时候要有意拉长,要读出让人遐想无穷,心驰神往的味儿来,因为省略号里面还暗藏着许多形状不为我们所知的彩池。通过这样的指导朗读,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神奇,鬼斧神工,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壮丽的河山,热爱伟大的祖国。

美是需要表达出来的,美的情感也是需要表达出来的,否则,就不为人所发现,不为人所体会,当然也就无所谓美了。

四、生活实践创造美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和表达美以外,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美。即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把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内化和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照各自的审美理念去创造美。

创造美的语文教学主要体现在作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和迁移,培养训练学生的审美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写作并不只是叙述清楚某个事物或某种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淋淋尽致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作文教学中创造美的问题。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所教的一个五年级学生的习作——《游舞阳河》片段:

船在舞阳河的水面上缓缓前行,两岸的景物不断地向后移去。突然,一面陡立的悬崖出现在游船的右边,崖顶上矗立着三块石头,酷似三个人的形象。导游介绍说,“这是‘唐僧师徒峰’,崖顶上的那三块石头分别是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那孙悟空呢?”不知是谁问了一句。导游说:“孙悟空驾着筋斗云上前探路去了。”真有意思!

舞阳河的景物不仅多,而且美,导游介绍得口干舌燥,我们却看得津津有味,一点都没有疲倦的样子。不知走了多远,看了多少美景,突然,前方远处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游船也慢了下来。导游说:“前面挡住我们去路的那座大山,大家仔细看看,猜猜它像什么?”这个问题激起了所有游客的兴趣,大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那不是一头大象吗?我把我的答案告诉了导游,导游还夸奖了我呢!导游继续介绍说:“这个景点叫做‘大象饮水’,它多像一头长途跋涉的大象,口渴了,把长长的鼻子伸进舞阳河里喝水,白色的悬崖就是它的眼睛,两边两座小山就是它的耳朵……”

舞阳河的自然景观是美丽的,小作者通过游览舞阳河以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文字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美,实质上就是对美的生活的再创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美的生活,或者向往美的生活,才能写出美的文章;反过来,只有美的文章才能表达出美的情感,激发创造出美的生活。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运用语文学习中掌握的美的知识,确立健康的审美观点,收集丰富多彩的表现美的内容,选择与内容相统一的美的表达方式,从而不断完善对美的生活的创造。

从美育的意义上讲,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美的现象去启迪学生,用美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用美的思想去熏陶学生,用美的灵魂去塑造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感知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句话,语文教学是塑造美的心灵,创造美的生活!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