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沙家强:新文科背景下学科美育交叉融合的内在理路与实践探索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2-03-17 09:36:46
新文科背景下学科美育交叉融合的

内在理路与实践探索

沙家强

摘要:新文科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间打通融合,注重人文精神价值引领、现代技术运用、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助推现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当前,高校美育实施中存在问题主要有新文科理念滞后,美育模式单一,美育知识价值引领不足,教育改革创新不到位等。高校美育实施的有效路径最终应挖掘蕴含课程的美学美育元素,向课堂要质量。即从注重新文科理念更新、稳步推进课程美育、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引进现代技术与美育教育深度融合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学科美育交叉融合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新文科;学科美育;交叉融合;顶层设计;课程美育;价值引领;现代技术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高校教改重点项目“财经政法类高校素质教育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大学美育课程建设为视角”(项目编号:2017SJGLX073)的结项成果。原刊于2022年第3期《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沙家强,男,河南固始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教授,文学博士,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美育团队负责人,中宣部“学习强国”《大学美育》慕课主讲人,主要从事高校美育、文艺评论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研究。

当今是创新驱动的新时代,既有科学技术的创新,也蕴含基于高等教育改革思想文化引领策略上的创新。“新文科”正是迎合这一时代需求而提出的新概念。其重在学科融通,打破学科壁垒,无疑是一种人才培养、学术体系建构及知识效用发挥等方面的创新理念,这对拓展高校美育创新思路很有价值和启发意义。新文科理念给美育实施提供了新的路径,即学科美育交叉融合。学科美育体现的是学科的跨界与融通,具体落实到各门课程中,突出课程背后的人文思想及社会担当。

一、新文科的提出与育人机制的创新

(一)新文科提出的背景及特征

新文科的提出与当今时代紧密相关。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发生快速演进,这既是全球协作、融合的机遇,也可能会让全球因激烈竞争而陷入分裂甚至冲突的风险之中。“融合”与“冲突”的实质还关涉到文化问题,即具有什么样的全球视野和竞争意识往往决定着这个世界存在的样态,决定着各国间彼此的关系。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落到教育上,落实到培养什么样人上,高等教育尤其是文科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由此,就要基于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来衡量和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和新发展趋势,科学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格局。2019年,教育部等13个部门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就是其中一项战略目标,新文科建设渐趋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关注焦点。纵观新文科提出的背景,新科技是其重要诱因。新科技快速发展催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运用新技术进行人文社科跨界研究,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可见,新文科显示出一种思维方法的革新,本身突显出科学性、创新性和融通性等特征。

(二)新文科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育人的突破

新文科建设愿景的提出,对如今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诸多迫在眉睫的改革要求。一是要突破传统学科界线,拓宽视野。传统学科文理界限相隔分明,甚至壁垒紧固,视野狭隘。这种学科发展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很大弊端,已不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而传统界线分明的的高校分科教育难以实现这一育人目标,需要以更宽广的全球化视野,进行学科改革以重建人的全面性,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科发展模式。二是要实现学科专业融通,打造新时代创新人才。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及人为壁垒,目的是实现学科交叉和文理融合,新文科以跨学科思维逻辑,最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合作精神的新时代文科卓越人才。三是要主动求变,运用新技术手段,进行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新文科是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提出的,技术革新逐步渗透于教育系统各个环节,大势所趋,主动运用“互联网+”或“AI+”等新技术进行教育手段创新或研究范式发生转变,是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四是要注重价值引领,培根铸魂,提升文化软实力。事实上,无论打破界线,还是技术革新,其目的还是围绕育人育才这个重心,以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由此,新文科建设要求高等教育应注重中国人文时代精神的塑造、民族担当精神的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可见,站在时代前沿及全球化高点上,新文科建设的育人导向更加鲜明。

二、新文科背景下学科美育实施的内在理路

(一)新文科建设与学科美育交叉融合的可能性

新文科建设对当今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给文科适应新时代需求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样,也给重在提升大学生审美及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精神的美育,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反过来说,高校美育实施若要取得理想的育人成效,就要秉持新文科跨界融合思路,方能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基于新文科建设思维,学科美育交叉融合存在的可能性在于,一是各学科都存在人文元素、具有人本实践维度,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都不可或缺,而美育作为心灵塑造教育,在引领健康向上生活方面与这些学科存在着天然关联,在各学科间进行美育交叉融合教育时,与新文科的跨界融合理念相一致。二是美育在培根铸魂、以美培元的价值取向上与培养复合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美育可以说比其他学科更注重育人育才导向,更加注重民族时代精神的塑造及文化基因的传承,更适合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中实现价值引领的渗透,这些都与新文科育人宗旨一致。三是美育实施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灌输,还需要新技术的支撑,做到现代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方能收到理想的成效,这些正体现了新文科的特质。

(二)学科美育交叉融合的基本内在理路

一是要自觉进行新文科思维模式创新,更新人才培养思维模式,做好美育顶层设计。新文科本身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而基于此的学科美育实施就要从教育理念上实现创新,从传统单一的美育认知框架,探索蕴藏于各学科中的美育新空间,构建更具宽广视野的课程体系,探索创新教学手段,从顶层上做好新文科美育交叉融合的体系设计。二是打破学科界线和学科壁垒,推进学科间融合与渗透,落实课程美育,挖掘其中美学美育元素,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注重社会责任和人文价值的引领,真正实现美育融通和“三全”育人。《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3]。这里实质强调的就是美育的交叉融合,而课程美育正是学科美育交叉融合的一种实践,也是未来高校实施美育的一种可行趋势。三是构建育人体系,突破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美育知识更新与知识效用发挥,体现美育的中国气派。新文科学科美育是一种文科知识再生产的新形态,核心要务之一就是构建各专业课程中的美育知识体系,以美育知识的哲学深度实现价值引领,由此可见,美育“知识化”倾向具有一定必要性[4]。四是切实推进美育教改创新,实现现代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导向,体现美育校本特色。新文科视野下的学科美育需要互联网等新技术支撑,且应从学生角度彰显美育的个性趣味化[5],从而提高育人效果。

三、新文科背景下美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文科理念滞后,学科美育人才培养体系未能健全

2019年“新文科”跨学科概念正式被提出,至今时间不长,高校对之理解和接受还不到位,这种新的思维方法、育人模式目前还未能被广泛接纳,导致整体上新文科建设理念滞后。新文科要求打破学科界限,提倡学科间的内在交融,推动不同学科间对话,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及育人评估体系,培养真正具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创新人才。这些对已长期运行稳固的传统教育是一个冲击,彰显出鲜明的前瞻性,但在现实中无疑会遇到诸多障碍。就学科美育而言,这种体现新文科特色的育人模式,事实上是倡导打破传统美育的局限性,同样在现实教育语境中无法被大胆实施,这不仅仅需要师资或资金,更需要自觉打破学科壁垒,以更宽广的视野和使命担当精神,制定出体现跨学科特色的学科美育人才培养体系,从顶层设计上进行科学规划,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二)美育模式单一,未能在跨学科中深入推进课程美育

新文科方法要求跨界的宽阔思维多重交叉渗透,而不是固守一方不愿革新和突破。当下,高校美育实施的形式主要有艺术教育(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实践基地体验、校园文化建设等,突显美育的实践倾向这一方面值得提倡,但更多的是在课堂之外的某一类体验模式,与新文科跨界融通思维存在不少差距。我们赞同在一定语境下,“艺术教育是循序渐进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最有效的途径”[6],但很显然,这与不同学科进一步课程融合不足,有时离课堂还较远。但实质上,学生最经常、最具规约性的学习方式还是课程学习,课堂才是育人的主渠道,学校教育往往要通过课程才能完成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美育知识价值引领不足,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新文科强调知识形态的重新构建,强调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注重民族时代精神的塑造,这些最终都要落脚到价值引领和培根铸魂上。美育与这种宗旨是相通的,但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深度和高度的知识升华,需要知识的点亮,需要引导、触动心灵,然后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此来建构现代人格。从这一方面来讲,美育的知识化、思辨化和理论化很有必要,但目前美育实践体验模式的单一化,让人更多的是在课堂之外的自我想象和感受,缺乏及时且富有深度的课堂启发和引导,育人的效用往往不足。新文科理念启发我们,美育不再局限于陶冶性情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更需要的是美育知识,进一步说是哲学思辨的价值引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美育就要落实到跨界课程上、落实到课堂中,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效用。

(四)教学改革创新不到位,现代技术与美育教育未能实现深度融合

新文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得以提出,这促使高等教育要进行自我革新,进而推动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新趋势催逼我们,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学手段方法上,都要自觉进行教改创新,尤其是在现代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上,要跟上教育革新步伐。目前看来,教育技术已不仅仅是多媒体、电脑影像剪辑、PPT创意制作,还应包括大数据、互联网线上线下沉浸式教学、云技术、VR虚拟实验,甚至包括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最起码制作慕课技术的使用已渐成为常态,当然利用网络资源技术来实施美育也逐步引起更多关注。这些技术虽然在打造“金课”方面发挥较大作用,但更前沿的现代技术与美育教育仍然未能实现深度融合,无法更大程度满足广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是客观事实。

四、新文科背景下学科美育交叉融通的实践探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法学为主干的省级特色学科建设大学,其中也有文、史、哲、艺等学科,这种学科特色更适合进行学科美育交叉融合发展。为此,学校秉持新文科建设理念,积极进行学科美育交叉融通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积极以新文科理念创新美育教育,做好美育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学校制定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细则》《学校课程美育教学规范》等制度,科学做好符合本校特色的美育方案顶层设计;调整全校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大学美育”为全校通识必修课,2个学分;加大学校美育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组建20名专兼职大学美育课程教师团队。分别科学设计好“大学美育”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美育建设规范,做到有章可循,以收到切实成效。

(二)主动跨界融合,稳步推进课程美育

学校重视把美育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主动打破学科界限,稳步推进课程美育。在大学美育课程体系设置上,注重美育同经济、管理、法学等优势学科的融合,设置了经济精神与美育、管理美学与美育和法治文化与美育等课程美育板块;在学科课程美育建设上,先行选定了五个试点学院共近25门试点课程美育建设点,相继召开学科美育座谈会、课程美育教学规范研讨会,精心帮扶各专业教师挖掘不同课程所蕴含的美学美育资源,指导教学案例设计,举办“课程美育教学创新竞赛”,助推课程美育有效开展。

(三)注重美育知识的价值引领,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学校充分重视美育知识的重构,从美育基本理论入手,结合时事热点案例,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课堂管控,吸引学生深度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切实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向课堂要质量;注重新时代中国精神以情动人、以美育人,让每个知识点都最终落脚到“育人”,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新人这个基点上,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审美力,切实实现大学生中国人文时代精神与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审美与人文素质的提升;特别突出大学美育课程及教材《大学美育十六讲》知识化倾向的价值引领[7],以“美丽人生”为红线贯彻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健康心灵的塑造,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四)注重教改创新,加强现代技术在美育教育中的融合

学校美育课程教学团队依托省重点教改项目,秉持新文科建设理念,主动求变,积极适应当前教育技术革命,不断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重视现代技术与美育教育深度融合,教学手段实现技术化。2018年完成《大学美育》慕课制作,严格课堂翻转,切实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极打造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金课”,充分满足学习者主体参与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鼓励在学科专业课程美育实施中,引进新媒体技术和数字化理念,使用VR等虚拟技术提高育人效果,切实推行创新性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马骁,李雪,孙晓东.中国大学教学[J].2021(Z1):21-25,34.

[2]龙宝新.中国新文科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向[J].南京社会科学,2021(1):135-1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Q/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4]王德胜.美育要克服“知识化”倾向[N].中国美术云课堂,2020-03-16.

[5]胡泊,冯兰.新文科时代学校的新美育建设[J].中国美术,2021,(1):71.

[6]杜卫.当前美育和艺术教育关系的若干认识问题[J].美育学刊,2019,10(3):1-6.

[7]沙家强.大学美育十六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