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中国当代美育的回眸与求索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0-10-10 20:48:23
中国当代美育的回眸与求索
来源:中国音乐报

                    中国当代美育的回眸与求索
                                        ——2010中国美育论坛述评
 
    目前,我国学校美育工作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出大量的社会极缺的高端创新性人才;社会美育工作如何科学实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家文化经济快速发展是当前美育工作亟待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为此,2010年5月23-2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化部支持下,北京现代音乐节组委会主办了“2010中国美育论坛”。
       国内外一些著名的美学学者、文化学者、艺术教育家应邀进行了主题演讲。如,国际上的杰出美学家、德国耶拿席勒大学哲学教授沃尔夫冈·韦尔施先生,美国著名作曲家切斯特·比斯卡迪先生,国内的学者如:著名美学家、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曾繁仁教授、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纲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著名音乐学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高建进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晶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教授,音乐学家、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教授等。与此同时,主讲嘉宾和与会代表进行了高峰对话,内容主要涉及日常审美理论、审美与社会发展、美育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校美育实施的有效途径等重要话题。
       本次论坛举办在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30年后,在当前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具有特别而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本次会议虽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和系统化的美育实践方略,但在与会专家代表的激烈争辩和深入探讨中,发现了问题,深化了认识,形成了共识。如假以待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能更加重视美育问题;学术科研机构对当前问题进行针对性深入研究;艺术教育等美育实践机构能开拓性探索实践;那本次论坛将会为我国审美教育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一、 美育的实质及其意义
       “美育”,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音乐和美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1] 这一认识是美育论坛之前得到广泛认可的,比较统一的说法。其中“审美”可理解为“体验美”,“情操”是“由感情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
       在本届论坛中,与会专家或多或少的针对“何为美育”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周海宏教授虽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却间接性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应该同时拥有以下四种素质。第一,理性素质;第二,情感素质;第三,感性素质;第四,身心素质。”他进一步阐释说:“从个体的角度讲,没有感性素质就没有体验生活美好的能力。促进每个人感性体验能力的提高,是提高社会生活幸福感的前提。”“提高全社会感性素质是创造高水平物质文明的前提。”“感性素质的培养只能通过艺术教育实现。这是国家大力倡导艺术教育的深层意义所在。”周海宏先生的这一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周荫昌先生说:“周海宏的演讲发出了对真正美育的迫切呼唤。”杨燕迪教授则从Asthetische一词词源——“感性”的追溯中肯定了周海宏的观点。
       曾繁仁教授同样肯定了周海宏的观点, 同时对当代美育内涵予以进一步阐述。他说:“美育的发展必须牢牢坚持‘人文教育’的方向。美育从其一开始提出就与人文教育紧密相关。那么‘人文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目前有着各种阐释,我个人将其归纳为四个层次。第一是人的最基本的文明素养教育,各种文明礼貌生活规范的养成等,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第二是人的尊严、权利与平等的教育,使人活得像人;第三是对于他人的关怀的教育,表明人的社会属性,确立人应有的品质;第四是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的教育,这是更高的要求。最近张世英教授将审美作为人生‘更深、更高层次’的境界,应是对于美育人文教育的更深层的阐发。”
       王一川教授对美育的时代使命进行了总结,他指出:“美育说到底是活生生的人的教育,假设人有五种感观,那么艺术教育它分别管不同的感观,美育就是人们说的第六感观,是活生生的完整的人的教育。它要通过社会美育、自然美育的手段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活生生的人。但是活生生的人、完整的人在每个时代内涵不一样。比如席勒时代面对的是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创伤,变成机器上的碎片。我们现在是在全球化多元价值冲突和对话当中实施美育,面对世界上多种音乐价值的冲突,在我们今天的价值标准的基础上来统合溶化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给我们留下的艺术审美品味。所以美育是一个大熔炉,把价值观在这重新溶化,化为这一代他们所认同的理想的生活方式。”
       叶小纲教授则从艺术创作者的审美经验出发,对美育实质作出探讨。海德格尔曾借荷尔德林的诗对人的理想存在言说为“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2] 叶小纲先生对此作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话语方式的引申与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诗乐一体,其诗的精神实质就是乐,那乐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呢?我用十六个字概括,就是:五音调和,和而有序;八音相谐,和而不同。其中和谐、有序、不同、兼容而构成的‘和’的精神成为我国传统主流审美文化的核心。”最后,他总结中提出,审美是达到“诗意栖居”的主要途径之一。叶小纲所提出的——以艺术审美途径实现人类的诗意栖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艺术美育的本质和终极目的,是我们今天倡行美育的意义所在。
          2010中国美育论坛所涌现的美育观念思潮,相对于我国美育先驱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思想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发展。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行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3] 而从本次论坛来看,美育不仅仅陶冶情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感性素质。美育、德育、智育、体育,犹如人之手足,缺一而残,虽然常常相辅而行,但彼此独立,不能相互替代。其培养指向中的各种素质,是构成完整的人,完善的人的必须。 马克思说:“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促进人全面自由的发展”。笔者认为,缺少真正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永远都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想。

二、我国当前美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会美育体系的缺失。
       张晶教授认为:“除了学校美育,社会美育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当年蔡元培先生就已说过:‘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所以又要有社会的美育。’[4] 在今天看来,真是极切实际的美育思想。”“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形成了某种审美假象,使人们满足于表层的浮华和炫目,认为这就是美的展现。其实恰如韦尔施所指出的,‘我们不能忽略这个事实,这就是迄今为止我们只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美的整体充其量变成了漂亮,崇高降格为滑稽。’[5] 这在某种意义上恰是社会审美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它并非真正的审美。我们也许无法否认这种到处都存在的肤浅的审美经验,我们也无意株守康德的‘审美无利害’的信条,然而,随着审美的泛化带来的是审美的滑坡,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张晶先生又以大众传媒为例指出,“当前,我国粗制滥造的节目为数不少,为了迎合某些人的低俗欲望,为了得到更高的收视率回报,无聊的东西在荧屏上也时有出现。久而久之,对于人们的感官多有侵害,对于人们的心灵多有麻痹!面对这些我们身边出现的种种不洁的迹象,我们尤为深切地感到社会美育是必须郑重提出的。”
       学校美育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王一川教授说,“当前,泛审美语境取代了过去的纯审美语境,现在处处都可以寻到审美与艺术环境。当前,学校美育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泛审美环境下展开新的立美教育。”“当代大学生目前存在着一种隐性的双重文化人格或多重文化人格①。例如,当代大学生本来少有接触京剧、中药、刺绣等古代文化遗产的,而且他们自己未必喜欢它们。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选中国文化符号时颇富理性地选择了它们,而此时,他们自己的日常感性喜好则被暂时隐匿了起来或者干脆放弃。他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喜好什么呢?根据俄罗斯研究者的旁观,‘当世界越来越钟爱营养健康的中餐时,中国消费者却对汉堡包、炸鸡腿和用转基因土豆做成的薯条趋之若鹜。’”[6]最后,他总结说,“当代大学生与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有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人格特征。如果说,80年代大学生有着一种固体型文化人格,其表露在外的言谈举止与内心理想之间可以大体稳固而一致,宛如那明确、坚固而沉稳的固体物质;当代大学生则具有一种流体型文化人格,其外在言谈举止与内心理想之间可以形成灵活而流变的多重关系,恰似那流动起伏、变化多姿、随物赋形的流体物质。我们当前学校美育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面对多重人格和流体性人格的教育对象,如何切实实施美育。”
       音乐教育家高建进教授指出,当前学校音乐基础教育普遍存在智育化的倾向,而违背了音乐教育的本质——美育。她说,“当前学校音乐教育主要问题是存在智育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音乐教学内容知识化,过于强调认知;不强调审美体验为主旨的歌唱教学等艺术实践活动,而是采用欣赏音乐都以非审美体验的教学方式。二是音乐教学手段的知识化。这种方法违背美育审美性原则,忽视美育作为感性教育要以体验和感受为主体的教育特点。”谈到这种非美育化音乐教育结果,她说,“这必然会抑滞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感性素质的提高。”

三、倡导实施真正的美育
       美育是教育实践,美育问题是实践问题,解决美育问题同样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马克思持有同样观点,他认为,“要通过实践来创造着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7] 显然,马克思所说“感受力丰富的人”是指具有较高的感性素养的人。培养这种全面的人,当然要通过美育,不是我们目前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强调技术化,突出知识性的艺术教育,而应是真正的艺术美育。这一观点成为本次美育论坛最众口一声的口号和倡议:我们缺少真正的美育,我们要重视真正的美育,我们要实现真正的美育!
       如何实现真正的美育?  
       曾繁仁教授认为:(一)要进一步把握审美教育智性与非智性二律背反的特殊规律,不断提高美育水平。审美与艺术的基本特点就是无目的与合目的、无功利与功利、非理性与理性的中介,处于两者之间从而形成一种张力。正是由于这种张力,才使审美与艺术具有了特殊的难以言说的无
穷魅力。艺术的这一特点就决定了艺术美育也必然处于人文与科技、智性与非智性、功利与非功利的中介。对于这一中介性特点把握的好就能较好地把握艺术美育的规律,促使其健康发展。(二)面对当前正在蓬勃兴起的消费文化、大众文化、视觉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新形势。美育工作要学习、适应这种新的美育环境,然后才是引导,这样实施真正美育才会变得可行,才会有利于一代新人的培养。同时,在泛美的环境下,要提高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辩反应能力。培养这种能力,才能实现当前美育育人的目的。(三)美育内容要选择经典。只有经典的东西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显示价值,但经典不代表过去,还应包括现在的大众音乐、流行音乐、流行的美术等,只要反映人类美好心灵的,人类美好追求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都属于经典。
      张晶教授认为:(一)大众传媒在视觉和心理上给人的超真实的特征,使之在美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大众传媒中有大量的活生生的美的因素存在着、活跃着,这使得大众传媒理当成为当代社会美育的最为主要的途径。(二)要提高大众传媒从业者的审美水平和感性素质,因为负责对节目等内容的选择、加工和创作,实际上决定了大众传媒的审美品位和审美价值。 


       高建进教授从音乐教育现状出发,提出五点建议:第一,突出歌唱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针对当前中国中小学的音乐状况,我们应该明确提出“回到歌唱去”;第二,组织编写突出音乐实践的音乐教材;第三,增加中小学音乐实践的量;第四,改革音乐教学管理方式,不以音乐知识的考试为衡量学生音乐的标准;第五,改变音乐教师的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实施人文教育的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国近年来文化战略的重要支点,这方面的著名专家田青研究员从这个角度来切入美育的论题,他提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列入美育教育的课程。他说:“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可以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对家乡和祖国的概念有直观的了解,培养出深厚的感情,而且可以使我们民族精神的DNA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中华文化在不断的传承中发扬光大。”
       当然,笔者认为,真正地实现真正的美育这不仅是一个学术上的命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实践中的问题,理论家的观点对我们美育实施有重要的启发,但是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从科学发展的观点出发,要真正把美育落到实处,首先需要通过研究找到人的感性发展的科学规律;其次研究要立足于实践,我之所以对理论家的观点提出质疑,不是他们的说法不合理、不正确,而是因为他们的理论更多立足于学理探究而不是实践研究;一些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建议,不能说不有效,但由于缺少调研数据的有力支持,其普适性的范围缺少明确地界定。因此,美育科学实施,国家需要建立一个权威的美育实践研究机构,立足于美育实践研究,科学制定国家美育发展规划,不断引领提高国家美育发展水平。
 四、艺术目的是不断提升人们生活的品质
       本次美育论坛身后的背景是北京现代音乐节,论坛是音乐节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几位专家的发言同时涉及的艺术美育的论题,其中对艺术价值的明确界定,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概括而言,分为两点。
       一是,艺术能不断改善个人的生活品质。
       易中天教授说:“在我看来艺术就是情感的交流与传达。什么叫交流呢?说的白一点是我的情感给我,我的情感给你,这叫交流。什么叫传达呢?就是借助一个中介体验相同的情感。体验相同的情感为什么借助中介?因为情感都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是每一个人自己内心深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体验。”“好比如说我要请你喝水,一般我要请人喝水得有一个东西,得有一个杯子。艺术品就是这样一个杯子,杯子里装的水就是艺术家的情感,有了艺术品这个杯子艺术家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传达给欣赏者,就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传达。”为什么人有了情感交流就会提高生活品质呢?笔者认为,欣赏者与其说是与艺术交流对话,不如说是与艺术的创作者(包括作曲者和演奏者)进行交流对话。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就是在这种交流中,承载着真情无限、大爱无垠的艺术作品,就会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温暖的拥抱,让人的感情世界丰满起来,不再孤独。当然艺术审美选择很重要,只有经典,才会有“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升起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②
       叶小纲教授则从一个艺术创作者(包括二度创作)的角度对艺术提升个体生活品质的论断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说:“人类高品质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不幸福的生活根本谈不上品质。幸福来源于健康的身体、有保障的经济收入(即有生活保障)、无负面情绪困扰的精神世界。在全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前两者很多人已经实现,而   
影响人们幸福的恰是最后一点,其中有五种负面情绪对人影响最大,即‘畏、愤、怨、侮、忧’。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尤其是艺术表达时,人们就可以把这种情绪投射到表达的过程之中,从而使负面心理情绪得以宣泄和排遣,从而使心情平和,拥有和谐的心灵,保持人心理的阳光与健康。从这个角度上讲,艺术实践是最好的美育途径。此外,艺术不仅仅可以表达情感,还可以体现气氛、表现情趣。如音乐的瞬间、音乐小品等,艺术创作者要表现出这种生活的意趣,就需要敏锐的感知力、细腻的洞察力、平和的心态、高雅的趣味,总之,只有那些具有较高感性素养才可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察觉到生活的乐趣,即使劳作一天,也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俊逸,即使物质匮乏,也能够‘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拥有自在心灵,发现生活的意趣,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二是艺术不断提高社会生活的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沃尔夫冈·韦尔施教授说:“艺术并非局限于艺术本身,甚至可以说,主要不是艺术本身,相反,它主要和适合的生活方式有关。美学和伦理学关系密切,它们是一对双生子。艺术品以及我们接触艺术品,其意义在于这将帮助我们过上更好的人类生活。”他进一步地解释道:“交响乐的乐章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一致,成为一个连贯统一的整体。这和社会伦理学要求一样:个人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不能以牺牲集体利益为代价,相反,相反应该为社会整体做出贡献。”“这种整体性特征是古典美学所要求的一致性,或其所指向的和谐。”最后,他用弗里德里希·席勒的话总结了自己的观点:“艺术并不是指艺术形式,而是关于改善‘生活的艺术’”。
       谢嘉幸教授则从中国传统道家“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进行了考证。他说:“‘天人合一’是指主观与客观的世界通过人类的实践而相互联系的过程。通过由‘感’及‘悟’的认识方式最终达到主客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实际上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
       易中天教授则从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发现了艺术与社会礼仪之间的关系。他说:“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为什么会将二者并放到一起,那是因为艺术和礼仪关系非常的密切,这一点中国古代最早的美学和艺术学著作《乐记》中说的非常清楚。‘乐自中出,礼由外作’,礼是管外面的,乐是管里面的。人与人真正做到心心相印还得靠艺术。”所以,在易中天看来,古代“礼乐”是密不可分的,是硬币的两面,人类的双足。

 

结语与讨论
       举办美育论坛,原本是想为当前美育寻找一条实施的途径,最后,发现摆在面前的是多重维度的多条路径。一是以周海宏教授、高建进教授、杨燕迪教授等追本溯源,回到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科学的本体,指出当前学校、社会美育工作的异化现象,感性教育缺失和国民感性素养落后问题,提出我国美育应归本扶正,回到非功利化的国民感性素质培养中去。二是曾繁仁教授、王一川教授等基于当前泛审美化环境、青少年呈现多重化人格的现实,提出美育要坚持“人文教育”“完人教育”的方向,但要面对现实,在美育内容上做到“时尚和经典融合”“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互为”的实施策略。三是张晶教授基于我国当前社会美育自发无秩序的缺失状态,提出以提高大众传媒从业者审美素质为入手,积极实施社会美育,从而净化社会风气,引领社会风尚。四是叶小纲教授、韦尔施教授、谢嘉幸教授等从古代传统文化哲学中汲取智慧,紧扣时代发展主旋律,积极倡导艺术美育,重视艺术实践与情感表达与交流,从而丰富人的感情,提高人的幸福指数,提升人的生活品质,构建人的和谐心灵;与此同时,积极发挥艺术的教喻功能,引导人们共建良好的社会伦理秩序,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美丽社会。
       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美育工作关键要做到三点。一是切合实际,比如泛审美环境下,“教育对象”呈现“流体性”人格时,美育工作如何科学有效实施的问题;美育如何解决国民感性素养普遍缺失,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国产产品审美价值的问题;社会美育实施渠道与工作方法,等等。二是贴合时代,当今时代器乐(声乐)演奏(唱)技术已十分复杂完善,已经不是“千日管子百日笙”的时代。艺术学院学生即使经过小学6年、中学6年、本科5年(合计17年)的专业技术训练也未必能够达到专业演奏家具有的演奏技巧水平,艺术理论知识也十分丰富,即使到了博士阶段还有很多艺术专业知识需要学习。所以,笼统地在大众教育中把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办法,已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在大众美育工作中,提出“艺术美育”,从而以美育为导向,仅仅传授和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演奏技能,才是符合时代美育特点的。三是贴近社会。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发展主题是“小康”“和谐”,所以重视美育对社会伦理教化功能,重视美育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幸福指数功能和实施途径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之,当前我们不仅要重视美育,重视真正的美育,更应该把建设完善当代中国社会美育实践及理论体系及贯彻实施,作为目前国民美育工作头等任务。

注释:
       ①人格(personality)一般被视为一个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特征性模式,以及这些模式背后的或隐或显的心理机制。从心理学上说,双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种形态。一般把一个人具有两个或以上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对立的亚人格称为多重人格,而双重人格正是多重人格之一种,体现出一种内在分离和矛盾的心理障碍。而文化上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则又不同。我们所谓隐性的双重文化人格或多重文化人格,是指大学生个体并存着两个或以上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对立的文化认同取向。
      ②这句话引自2006年1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5版.商务印书馆2005:930.
[2]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35.
[3][4]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156.
[5]沃尔夫冈·威尔施.重构美学[M].陆杨,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6.
[6]雅科夫·贝格尔.中国:没有围墙[G]. 袁殿池,海外望神州——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7.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80.
[8]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7.

 
上一篇:什么是美育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