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王福阳:“双减”新政后增强学校美育之思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2-02-18 10:56:46

2021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增强体育、美育 (以下简称“双增”)这两个“五育”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推进“双减”有效落地,拥抱素质教育,把学生综合素养提上来等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下面,我结合实践思考, 尝试对当下中小学如何更好地做好学校美育工作, 提出一些学理性的建议。

一、全面认识“双减”与“双增”的站位指向

若不能在全面认识并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一系列决策举措来讨论今天的“减负”问题,很可能就会落入用形式主义落实减负的形式主义。如果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反复强调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在工作中都要予以关注,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从这一认识论基本观出发,“减负”与“增强”就不再是减与增表象形式,而是面对世界百年之变局之时,中国人必须培育好民族强盛之基,在此过程中立的 是人的“德性”,指向的是育人的“全面”。

当前自上而下地深化教育改革及整顿教育培训行业,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细分领域的政策问题了,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高度角度去理解我们就可以看到,房地产、金融、资本、人口四大因素都是国家的大政治,而教育不仅本身就是大政治,而且是将所有这些因素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只要教育与其相互作用,就会影响到国家发展的大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党的十九大把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作为我们党奋斗目标,就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所以,为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均衡,“五育并举”没有形成合力的缺项、弱项,已然是大政治中的大问题,必须从最高的政治站位角度去理解。

二、全面理解“双减”背景下学校美育的目标维度

所谓“双减”,是减少学生的两大负担,一是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负担。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减’其实是对体育以及美育教育的‘双增’。 无论是‘双减’还是‘双增’,其目的都是要改变‘唯分数’的现状,减少家长的教育焦虑。”国家严厉打击学科类培训,并将艺术、体育类科目规划为非学科类,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艺术、体育教育的地位,补齐美育与体育的短板。比如,在美育层面,孩子们可以利用艺术实践创新思维、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让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辅相成,进而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达成“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孩子们在校内有了更多精彩的艺术课程,同样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参与校外美育活动,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增加了不少。 前不久,《人民日报》 发表文章,肯定了校外艺术培训对于孩子成长和加强美育的积极作用。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司长俞伟跃也提出,校

外艺术培训其实是对校内课业的正向补给。“双减”政策的发布,并不意味着对于孩子的培养可以掉以轻心,相反,这恰恰是给了孩子更多自我提升的空间。因而,我们不能简单把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当成一种课堂上的教学,而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要把实现最基础的艺术实践活动、艺术体验活动,作为美育教学目标最重要的基础,充分认识美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所谓的素质与修养,正是美育的范畴与维度。

最近,我再次跟踪调研了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闽北的松溪和闽南的厦门海沧。在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我看到了在校长办公室和公示栏中张贴的 2021-2022 学年校内新引进的校外科技类、素质类、体育类、艺术类社团活动 60 个项目的安排总表。在松溪县,郑墩乡中心小学探索科学化的幼小衔接,将美育作为一个关键的融合点;花桥乡中心小学和城区的松航小学则在课内课外、室内室外、墙内墙外共同探讨改进学校美育的可行路径。在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艺术的愉悦。    

“双减”政策的实施,让学生们得到更多美育熏陶的同时,也为教师创造了施展平台为校外非学科培训教育机构规范健康发展张拓新机遇,为学校品牌特色创建打开了新视界往深里看在巩固发展好形势同时,我们还须对尚未达成的目标任务进行再设计、再推进。

一是持续完善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测评结果要“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我们应通过着力推行素质测评以及考试评价改革,进一步深化学校艺术教育稳定持久地向优质均衡方向发展。

二是让美育融合渗透个学科中,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体,首先要积极开设不同学段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艺术、书法等丰富多样课程和实践活动。同时主动招呼,伸出手,让“美”交更多的朋友,把看客拉到舞中央,不同学科教师不缺爱美人才,缺的是参与的勇气。同事就是在大目标下的同路人,价值观下的归宿者,欣赏对方已有成就,发展双方共育成果,携手创生美育新成就。

三是加强美育的资源供给。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美育师资及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为学校美育资源补上欠账、补齐短板。同时,我们还应积极探索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团体合作开设美育课程;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并将其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

三、“双减”之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

20131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历史性首次在党的决定中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党中央对当时我国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均衡,这是党中央针对当时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均衡,提出的改进方向。2014年、2015年国务院、教育部和福建省政府、省教育厅相继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和举措,全省各地在补齐短板,改进美育薄弱环节取得重大进展,改革成果和影响力长居全国各省前列。但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时隔7年,202010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再次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全面”“加强和改进”等关键词仍然是今天的主题。

首先,新时代学校美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关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对人的言谈举止和礼仪规范具有磨作用。美育又是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和创新的形式来实现的,它与人的创造性思维又有着直接的关系。美育在体现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同时,又鼓励艺术实践活动用全新的方式去进行,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强化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必须要从思想观念上认清美育的地位和价值。

其次,认真规划和设计好让孩子们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样的方式巩固学的效果,才能够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达“五育并举”。部分学校工作不能有效推进、不能取得预期成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认识到美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用用一个近期很形象的比喻:美育是教育的磨刀石。为什么是磨刀石?就像声、音、乐这样递进的过程,美育是把人的所有的欲望、愿望、梦想先打磨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再朝更加高尚的道德层面去打磨惟其如此,才能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铺垫“健康底色”,打牢思想之基、价值观之基。

再次,如何用美育打好健康底色?如何真正实 现美育的价值?我想,既要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美育知识,又能通过知识技能习得对学生的心灵与综合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作用。这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不仅要重视没有超过全部课程 10%的艺术课堂教学,还要适应“常态化”的常演机制。在操作层面,我们先要帮助孩子们掌握一门艺术技能, 可以因人因地多种多样,但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掌握;而后,在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理解艺术的内涵,进而外化为实践行动。因为从教科书以及媒体获得的通用知识原理,只有经过体 验实践才能够融合形成令个体终身受用的智慧。

四、落实“双减”,美育大有可为

当下,开足开齐上好美育课、师资、场地器材不足,评价督导还不到位资源及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社会协同共育重视程度不够等,存在亟待解决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永久不的困难,只有久久为功的担当

可以这样创设。“减负”后减下的时间重新设计个填补方案,一是对新增课程的安排列入学校课程总表,列入学校年度工作安排计划,明确新增项目。新增课程内容应拓展延伸学校原有音乐美术两科外的其它艺术门类,可选择本地文化特征、民族特色明显的内容进行课程再设计、再创新。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教育特点,以适应不同学段学生校内可操作、可完成、能见效的项目。定期让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当是不可或缺的刚性指标。

可以这样整合。把现有师资、功能教室、设备场地进行重新规划,做一个最大效益化的整合,可以将一些使用率低的场地和空间充分利用起来。例如,不少学校将校史陈列馆、荣誉室、功能厅、楼道、门厅加以利用。例如,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交错使用校内一切可用的空间、时间, 不仅使校园充满生机活力,而且使新增的多项艺术活动获得充分的施展空间。

可以这样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例可鉴:泉州洛江区奕聪中学以民间印染设计为主题,联合了语文、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从植物种植、染料提取、造型设计、艺术表达、产品应用等方面,让校本课程融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福州四中与铜盘小学跨校合作开展“以伞为媒,共创福伞工作坊联盟”,各取不同学段所长,教师所能,把福州民间工艺油纸伞巧有机地与语数、文理、音美、劳动课融合再生,形成美与艺术、美与科技、美与社会、美与生活生态化特色品牌。

可以这样解困。对教师不足我们可以更多的采用政府购买形式,引进当地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少儿艺术宫以及和社会艺术教育机构,还可引进当地非物质文化艺术传习所传承人、社会艺术团体的专业人员、民间艺人、高校艺术专业大学生志愿者、退休艺术教师来学校当任指导新拓展的美育活动教师。这些校外艺术机构教师和机构团体在“减负”政策实施后,呈现出他们在找新机遇、我们在拓展新生机的互利共赢新样态,我们应该主动考查了解、选择引进适合学校新增美育活动的人才和特色课程。

可以这样保障。“减负”后的“新增”一要从组织上对教师以及外聘人员的保障上给予适应的支持,在聘用条件、课时经费等可依据《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关于协同推进中小学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通知》(闽教师〔201734号)文件。对于教师课时外的艺术实践活动、社团组织、课外辅导应计入课时量,纳入评先评优和职称评聘的条件之一。学校要形成正式管理文件保证教师创新活动、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和资金,保障新增内容所需器材和消耗用品。要对场地使用做出定时、定点、定人的明确安排,列入课程与活动总表,形成长效机制。

“双减”之后,更应加强宣传,凝聚共识,营 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探索制定规范学校美育工作的法规制度,为学校美育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使学校美育工作有据可循、有规可依。

“双增”之时,更呼唤新时代教育者以自身的素养和行动,夯实这份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系福建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