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张洪良:小学初段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探析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0-11-26 12:08:21

小学初级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探析

张洪良(西南大学文学院)

  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是其他的教育无法替代的。而语文与美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之一。这里主要从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讨论小学初级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关键词小学初级阶段,美育,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学生

 

    自席勒的《美育书简》诞生以来,美育就开始得到世界各国关注。1902年王国维将“美育”译入中国,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他认为,在学校的范围内,“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还是戏剧,都蕴含着无尽的情感,而语文就是这些情感的载体。因此,语文是和美育联系最为密切的课程之一,语文课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

这次主要是探讨小学初级阶段语文教学中蕴含的美育,小学初级阶段,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的是1-2年级,学生的年龄在7-8岁左右。所谓美育,则是一种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即通过审美实践活动,运用美的事物对人进行关于审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李天道著《美育与美育心理》)蔡元培认为美育,“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本论文主要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探析美育,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讨论:一是语文教材方面;二是从语文教师方面;三是从学生方面。

一、语文教材方面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认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在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小学第一学段的孩子大约七八岁,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多彩,感性强,并非常善于模仿,让他们阅读一些简单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符合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让他们与白雪公主游戏,和七个小矮人玩耍,感受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惊奇,徜徉在童话的王国里,快乐的生活、学习,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于美的喜爱,并且养成融于美的心灵,欣赏美的世界。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里有闪亮的先秦繁星,有皎洁的汉宫秋月,有高山流水的知音;语文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是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冰心的《繁星》,是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前苏联教育家斯密尔诺夫认为:“作品的朗读占着我们工作的大部分。假如我们认为朗读的材料是第一流的作品,那么这种作品的艺术方面:色彩、形象、语言的生动,必须用这样的方式来教,那是保证学生对美的了解。作品读得越好,学生就能懂得和受它感染。”(《苏联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小学第一学段的选文,必须符合这一学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选择一些他们爱读的童话、寓言、儿歌等等,还应该继承传统语文的优秀传统,古代蒙学阶段主要是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现在我们也可以让这一学段的学生读一读这些优秀的蒙学教材,他们应该会有另一番美的收获与惊喜。

在语文教材里充满了审美引导、审美解读:“在语文教材里,你们会在阅读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分享同伴的快乐,学习做聪明的孩子……还要用学到的词语写自己想写的话”(《语文》二年级(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用美的语言引领学生去寻找、发现人生的美、自然的美、世界的美,去编织属于他们的五彩斑斓的童真、童趣。语文教材的编写遵循着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的立场,具有滋润性灵,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审美效应。

二、语文教师方面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认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美学的角度讲,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仔细体味,学生必定在语文的世界里享受到美的滋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语文与美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滋润、美的升华。

柯伦认为:“优秀的教师是艺术家,是人类关系的艺术家,是人的问题这个艰难领域中的美的创造者。”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位艺术家,来塑造美的心灵的孩子。皮亚杰认知心理学认为这一阶段的孩子,理想思维不足,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有自己的美好世界,教师就要针对孩子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语文教师要有一颗孩子般的心,用孩子的眼睛,站在他们的立场,来观察各种现象,用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对待,这些天真的学生。在教学中用优美的语言,与学生欣赏春雨的色彩,和小松鼠一起去采野果,数一数夏夜的星星,带领着小壁虎去借尾巴,问一问月亮有什么心愿 ,看一看聪明的曹冲是怎样称大象的……小朋友们会发现原来语文的天地是如此的美妙。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须知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的心理上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了。学生们善于通过老师的表情动作,特别是眼神变化去揣摩教师的内心活动。”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心灵会更加的敏锐,善于捕捉老师的一举一动,常用儿童般的“狡黠”的眼睛回应老师的举动。语文教师要永远有一颗关爱孩子的心,时常关注学生所观所想,与学生交流沟通,与学生一起朗读。恰当的表情,丰富的内容,准确生动的解释,营造温馨的氛围,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美的环境里接受身心的熏陶。著名语文教师于漪在她的《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追求语言:“生动亲切,词采丰美,鲜明的和谐的语言节奏和纯净严谨、富有逻辑性”,在课堂上让学生爱听老师的讲话,对老师的语言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应该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三、学生方面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是美育的主要任务,而学生既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语文教学审美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学习,也是完成学生美育的关键之一。

小学初级阶段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心理上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进入正规化的学习阶段。而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语文教师必须了解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审美水平,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自己的审美水准和特征,逐步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这一阶段的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之下,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各种语文学习活动,认识到语文的美,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有单纯的感性达到理性和道德的状态。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因此,儿童正常的生活,是朝气蓬勃、兴趣盎然的生活,他爱,他很,他探索,他行动,他创造。积极进取,努力向上,茁壮成长就是他们的生活,语文就是要给儿童创造这样一种氛围,一种风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作用,生活的乐趣。

小学初级阶段的学生怎样获得审美,得到美的享受?学生的审美心理是通过各科的美育逐步培养起来的,而语文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科。语文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美丽,是白雪公主与小矮人的童话,是李白《静夜思》的惆怅,是“谁知盘中餐”的辛苦,是闪亮的先秦繁星,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适,是杜甫的离人泪,是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冰心的小桔灯,是朱自清的《春》、《背影》……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

美育对于学生如此的重要,而语文又中蕴含着无尽的美育资源,与美育息息相关,所以必须从各方面充分的发掘,充分利用语文资源,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审美水平,教师提供的审美必须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符合,能够让学生学有所获,感受到快乐,让语文成为美育的温床,培育出美丽的花草。

参考文献:

[1] 赵伶俐 汪宏  百年中国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月第1

[2] 余立新 语文课堂教学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2月第1

[3] 王毓龙 郭涵  课堂美育设计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月第1

[4] 李天道 美育与美育心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月第1

[5] 宋其蕤 语文教学美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1月第1

[6] 郭开平 语文八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2月第1

[7] 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月第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