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赵聪:向美而行 协力共进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4-02-03 10:58:26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八条有力的工作举措,对进一步推进美育改革发展、建构美育育人体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多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美育的重要性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各相关领域对具体的举措和办法仍处于摸索阶段,并未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通知》的发布,着重“行动”,强调“部署”,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工作的具体落实明确了方向,也为美育工作者带来新思路和新启发。

《通知》在“校园美育文化营造行动”中要求“建立国家重大演出与学校社团的活动交流机制”,在“社会美育资源整合行动”中要求“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学校与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交流合作与双向互动”,这些要求明确指示出艺术院团与学校在美育共建方面大有可为的空间。比照指示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对《通知》精神作进一步领悟和解读。

一、《通知》要求“校内”与“校外”并进

由原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倡议和扶持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坚持了十几年的大规模活动,这一活动的受益面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值得持续浇灌。高校反馈希望增加国家级艺术院团和地方优秀院团的巡演场次来惠及学生。为此,中央民族乐团就在“后疫情”快速复苏之后迅速组织力量进入校园、力所能及地加大巡演频次,拟定了在京42所高校公益巡演和国乐艺术课堂计划,切实助力美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走进校园是主导模式,“校外课堂”则是另一种延展。毋庸置否“美育”的基本属性和特点是感性教育,因此感官体验是第一要素,以民族音乐为例,音乐会对演出的硬件条件要求较高,演出质量的好坏与场馆条件直接挂钩,它不但影响听赏者的审美体验,也很大程度影响演奏者的现场发挥,因此,共享场馆美育资源应该成为一种具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比如,中央民族乐团民族音乐厅就开放了“星期音乐会”,坚持每个周末进行公益性和低票价的惠民演出,一年间,我们针对性的自主策划了二十余场音乐会,周边北京联合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院校尤其是在校音乐社团的成员成为了民族音乐厅的“常客”。再如,乐团还与深圳市南山区联手将对蛇口影剧院进行设计改造升级,计划实现民乐普及、沉浸体验、元宇宙概念文化综合体的建设运营模式,以打破美育场馆资源壁垒,促进美育方式的转型。

二、《通知》倡导“线下”与“线上”齐行

《通知》具有前瞻性的提出了“美育智慧教育赋能行动”,这一要求提示我们,要把握当前美育现状及其未来,就需要考察当前越来越不可回避的数字化、数字全球化时代等相关问题,进一步说,需要正视数字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其对当前语境下美育方式的影响和重新形塑。

相对而言,线下模式较为成熟,“线上”美育当然不只是将线下内容移植到线上的简单操作,亟需改进的是美育工作者的观念和方式。中央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就经历过这样一次思想的转变,乐团率先联合抖音集团仅用66天时间完成139位艺术家集体入驻。起初艺术家们对直播是持有负面情绪的,但通过链接公益项目慢慢转变观念,通过“山河国乐•公益星期二”活动关闭打赏,为网友提供聆赏学习窗口,通过链接「大山里的音乐课堂」为山区孩子捐建音乐教室,短短数月乐团已经挂牌10个网上音乐教室,累计直播1346场,直播展示次数9594万,进房看播次数1195万。在乐团的引领带动下,整个抖音平台的民乐直播数据更令人兴奋——据《2023抖音民乐直播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平台上的民乐直播场次超过414万,累计观看人次突破128亿,同比增幅均超200%。相当于每天都有1.1万余场民乐演奏会在抖音上演,平均每场观众3100人。通过这一组数据,可以欣喜地看到我们已经通过网络平台大大提升了美育受众的覆盖面和便捷度,经由网络,我们触及到了以往线下演出触及不到的村镇学生。

因此,依托网络云平台将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覆盖到资源欠发达地区,并与学校既有美育资源相互补充,推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美育教育共同发展,使各个地区共享美育资源,是发展美育的必要举措。最重要的是,国家艺术院团和学校应该对“内容”和“传播”本身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三、《通知》鼓励“经典”与“创新”同在

“创新”是《通知》中的高频词和关键词,这进一步说明中国美育也应该成为既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又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既有深厚历史底蕴又不断创新发展的学科领域。还是以“高雅艺术进校园”为例,为学生展示和传授传统和经典乐曲固然十分重要,但我们需要做到“有效”传播,而不是填鸭式的给予,归根到底,我们传授的传统文化需要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只有使之适应现时代发展,传统文化才能得到传承、延续生命、永葆活力。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喜爱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中央民族乐团同样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比如,我们在“进校园”活动中,派出“俪人行”“青山渡”两支由80后、90后青年演奏家组成的室内乐团,这些演奏家形象较好又充满活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节目内容上不断更新,为“进校园”量身打造了一批既延续传统又开创新风的作品,我们运用传统资源,演绎流行元素,重新定义国乐,再造当代文化,在年轻观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通过这样的实践,让我们看到更新美育教育方式和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认为,在未来美育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在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取向,运用新的演绎手段和呈现技术与他们的实际需求相契合,又要寻找切合点,通过正向的引导深化美育效果。

综上,《通知》的发布恰如其时,它应该成为我们现阶段美育工作的行动指南,我相信,随着“美育浸润行动”的不断深化,我们定会形成一个聚合艺术家、媒体、学者、智库和各类基层力量的“美育共同体”,全面推动我国美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中央民族乐团 赵聪)来源:教育部网站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