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郭声健 聂文婧:高校美育教材建设:政策导向、现实诉求与创新思路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3-08-31 08:57:15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家层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和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这两个高校美育专项文件的相继印发,高校美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然而,作为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重要抓手的高校美育教材建设,正面临着诸多现实诉求,比如学分有限,需求多样,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与教材;师资有限,专业细分,教师如何开课与编写教材;强化实践,学科融合,教材如何体现这一全新理念等。为此,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建设要想取得新突破,就需要从宏观层面深刻领会国家有关政策精神,切实提高对教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教材编写理念与思路,进而构建出适应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材新样态。

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学校美育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美育研究也随之出现井喷式发展,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总体上看这些成果主要还是聚焦于基础教育阶段,高校美育研究还相对薄弱。随着2019年、2022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高校美育意见》)和《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课程指导纲要》)这两个高校美育专项文件的相继印发,以及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可以预期,高校美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美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和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托,课程的目标、理念、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教材得以呈现与引领,教育教学质量也与教材质量息息相关,因而教材研究必将成为高校美育研究的首选问题之一。

《高校美育意见》指出:“高校美育要以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个重点领域,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教学。”这表明,艺术教育是高校美育最为重要的方面,而高校艺术教育主要由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三大领域构成,其中普及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公共艺术教育①;而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则是培养职业艺术工作者和艺术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教育。为了对高校美育教材有一个更清晰、准确的界定,在这里需要先澄清如下三个问题:一是高校美育课程虽然是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但不只是艺术课程,美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环境、艺术展演等都属于美育课程的体系范畴,因而高校美育教材并不只是或等同于艺术课程教材,但本文所探讨的只是高校艺术课程教材;二是既然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属于高校美育的两大重要领域,其所编写和使用的专业教材自然也属于美育教材,但本文不涉及此类艺术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三是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大学生虽然其专业为艺术,也有专属的专业课程教材体系,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再需要美育,也不意味着其专业课程教材就能取代公共艺术课程教材。基于此,本文中所探讨的高校美育教材是特指为面向包括艺术专业学生在内的全体大学生所使用的公共艺术课程教材,并主要从政策导向、现实诉求与创新思路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建设的政策导向

有关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建设的政策精神主要来自四个文件,即两个国家层面的全口径美育文件和两个教育部的高校美育专门文件。

2015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国办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首个国家美育专项文件。《国办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强调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要求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特别是明确了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上述要求是对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美育课程全口径要求。对于高校美育课程,《国办意见》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

《国办意见》有关美育课程的上述要求对高校美育教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了艺术课程是学校美育课程的主体,提出了学科融合与课程综合理念,给高校美育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其次,强调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意味着实践活动正式纳入美育课程体系,这为高校美育教材建设提供了改革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最后,提出了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任意性选修课程的构想,为《课程指导纲要》所提出的三种类型课程提供了基本思路。

2020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两办意见》)。该意见把“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作为专列部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美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于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两办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树立学科融合理念,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特别提出了高校落实美育教材建设主体责任,探索形成以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艺术实践类为主体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体系等要求。此外,《两办意见》还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

虽然《两办意见》并非高校美育专项政策,但它为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绘就了发展蓝图、明确了改革思路、提出了具体举措,特别是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的育人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学科融合理念,构建了清晰的三模块课程与教材体系,夯实了学分制管理及其具体要求。从本文的后续分析不难看出,《课程指导纲要》就是对《两办意见》中有关政策的具体落实,是切实贯彻《两办意见》“不断完善课程与教材体系”精神要求的一个行动方案。

《高校美育意见》对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教材建设提出和重申了如下要求:一是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二是规范公共艺术课程,加强公共艺术课程教材建设,修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三是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四是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跨学科特点,针对学生美育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高校美育意见》基于问题导向,澄清和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明确了学校美育工作不只是美育或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它还包括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等方面,是一个“四位一体”的有机整体,美育教材建设必须考虑课程教学与其他三个方面的对接与融合;其二,明确把公共艺术课程与教材建设、修订课程指导方案排上日程;其三,明确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行学分制管理,并重申了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的毕业学分要求;其四,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的育人目标与内容要求。

如果说上述三个文件分别从宏观层面对新时代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学校美育和高校美育工作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为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建设明确了改革发展方向与目标,《课程指导纲要》则为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建设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指明了路径与方法。一是在课程目标上,明确了“构建面向人人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课程建设目标,以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的课程育人目标;二是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了“公共艺术课程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种类型课程”,并对三类课程的具体设置提出了建议;三是在教材建设方面,不仅提出了指导性原则与工作要求,而且还提出了“逐步形成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为主体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体系”这一教材建设目标;四是在学分管理上,不仅重申了2个学分的毕业要求,而且还规定2个学分在三类课程中的占比,即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必须取得1个学分,同时还提出了“建立校外艺术实践体验等活动的记录制度,并探索纳入学分管理”的要求。

学习领会上述四个美育文件精神,我们可以大体概括出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三大关键词:一是育人为本,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宗旨是提高大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育与激发创新能力,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二是注重实践,实践性和体验性是美育的主要特征,艺术实践体验活动是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艺术鉴赏课程与教材“一科独大”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艺术实践将成为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的重要内容和实施载体;三是学科融合,美与艺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课程与学分有限,唯有树立学科融合与课程综合理念,整合与优化课程与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才能全面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审美需求,全面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可以说,育人为本、注重实践、学科融合,将是我们探讨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建设改革必须重点把握的三个基本点。

二、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建设的现实诉求

毋庸讳言,高校美育长期以来不受重视,基础较为薄弱。早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就已经明确提出要求:“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然而,17年过去了,应该说无论是学分要求还是师资配备要求都远远没有全面达到,这便是包括《两办意见》在内的近几年国家与教育部美育文件都反复重申2个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毕业要求,以及《课程指导纲要》再度提出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人数应“不低于在校学生总数的0.15%,其中专职教师人数不低于艺术教师总数的50%”的教师配备要求的原因所在。

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建设正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是现实诉求,也是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破解,高校美育教材建设就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期盼与需求。概括起来,高校美育教材建设的现实诉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分有限,需求多样,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与教材  

可以说,2个学分的要求,只是高校美育课程实施的一个最基本要求。让学生拿到2个学分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促进手段和倒逼机制,是要倒逼没有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高校把课开起来。只有2个学分,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艺术课程的育人目标与培养要求,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真正满足学生的审美生活需求,2个学分是不够的,因为它就是一门常规课程而已,是一个底线要求。一般来说,16课时1学分,而高校公共课程开课通常都是每周1次、每次2课时,一个学期开课32课时,就可拿到2学分。而且基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案中学分分配永远都呈现紧张态势,公共艺术课程能够确保2个学分就算不错,对于许多高校来说,开设2个以上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并不现实。这就意味着,学生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就可以达到2个学分的要求;除非一门课程只开16课时,学生才可以选择两门课程,否则学生在四年大学期间只能选修一门公共艺术课程,只能选择一本美育教材。

另外,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按照《课程指导纲要》所提出的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三种类型课程体系构想,学生只能在其中选择某一类课程中的某一门课程。很显然,这根本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因为许多学生既希望学习一点美学或艺术史论的知识,也对艺术鉴赏和评论有兴趣,还很期待亲身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而在众多艺术门类当中,许多学生可能对音乐、舞蹈、戏剧更感兴趣,有的可能更喜欢美术、影视、数字媒体艺术,还有的可能喜欢书法、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的课程与教材无论是在课程类型上还是艺术形式上都是界限分明,独立而单一存在,学生只能选择其一,那么就根本不可能满足学生的美育课程学习需要和审美生活需求。这便是高校美育教材建设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如何破解课程学分有限与学生需求多样的矛盾?如何编写出学生爱学的教材?

2. 师资有限,专业细分,教师如何开课与编写教材  

《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人数应“不低于在校学生总数的0.15%,其中专职教师人数不低于艺术教师总数的50%”的这一教师配备比例,意味着眼下绝大部分高校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如果按照这个比例配备,一所拥有2万在校学生的学校,至少要配备30名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其中专职教师要达到15名以上。尽管还找不到权威性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的统计数据做支撑,但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高校即便有也是屈指可数,教育部提出的这个要求既是一个基本要求,也是一个理想目标。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队伍的配备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是设有专业艺术学院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任课教师大多由来自专业艺术学院的教师兼任,由学校的美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统筹管理教学,这种情形下的专职教师即便有也是很少量的,是不可能达到50%的;二是没有设置专业艺术学院的高校,可能设有专门的如艺术教育中心等独立部门,或在某一个相关学院下设一个美育教学与研究机构,其中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但距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0.15%”的教师配备要求还很遥远。上述两种情形下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基本上都属于专业教师,他们可能精通某个艺术门类中的某一个专业甚至某一个方向,而且往往专业艺术教育观和技术化思维很强,能够胜任专业艺术课程的教学却不一定适合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除非公共艺术课程的师资队伍庞大到可以开齐三类课程中的各门专业课程,否则是无法满足学生依据自身兴趣喜好选课的需求的。这便是高校美育教材建设面临的第二大难题:如何破解任课教师配备不足、专业性强且专业化思维固化与公共艺术课程面向人人的通识性之间的矛盾?如何编写出教师好教的教材?

3. 强化实践,学科融合,教材如何体现这一全新理念  

实践性、体验性是美育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学校美育还是社会美育、基础教育美育还是高校美育,概莫能外。可以说,没有实践体验的美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对于公共艺术课程而言,艺术鉴赏、艺术表现、艺术创造是最能体现实践性和体验性特征的三类活动形式与内容,其中表现与创造尤为突出。

既然如此,为何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把鉴赏类课程确立为“限定性选修”课程(事实上的必修课程)呢?这主要是基于当时高校美育的现实状况而做出的选择。17年前,提出高校大学生必须修满2个学分的公共艺术课程方能毕业的要求实际上是比较高的,所以才进一步提出如下分类要求:“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上述课程。其他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23年的努力尽快予以开设。”也就是说,当时要想全面推进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开设艺术鉴赏类课程,因为鉴赏类课程可以采用大班制、讲授式、讲座式等形式,对教学场地设备、教师专业技能等没有特别高且专业化的要求,而且在教材编写上也比较易于操作。显然,这只是一种现实的无奈选择,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科学和合理的。艺术鉴赏远远不是美育实践体验的全部,艺术表现与创造同样甚至更有可能是学生美育实践体验的首选与期待,鉴赏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实践体验的需求。另外,在高校美育领域,学科融合理念还很少被人提及,并没有形成共识,更具倾向性的观念与思维是各艺术门类有着自身独特和独立的艺术表达语言和形态,人们看到的更多是彼此的个性而不是共性,特别是各艺术门类、各专业界限分明且细密,因而无论是课程设置也好,还是教材编写也好,学科融合的意识和理念都是陌生与淡漠的。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课程指导纲要》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的三类课程,即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这一分类把艺术鉴赏从艺术体验和实践中独立了出来,我们可以理解为这里所指的体验和实践类课程是特指艺术表现与创造活动。上述三类课程的体系构建,以及强化实践、学科融合的新时代美育理念的实施,可以说对高校美育教材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要求,这便是高校美育教材建设面临的第三大难题:如何在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教材中凸显美育的实践性特征?如何在一本教材中融入不同艺术门类的内容?如何编写出真正体现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理念与要求的新时代美育教材?

三、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建设的创新思路

针对上述诉求,我们不仅需要有点对点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而且也需要从宏观层面深刻领会国家有关政策精神,切实提高对教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教材编写理念与思路,进而构建出适应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材新样态。

1. 领会政策精神,把握教材改革新走向  

我们已经对四个美育文件精神进行了梳理分析,提炼出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的三大关键词,即育人为本、注重实践、学科融合,这就是高校美育教材建设的新走向。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高校在美育教材建设方面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主体责任。《两办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落实美育教材建设主体责任,做好教材研究、编写、使用等工作。”这表明,高校美育教材建设的主体是各高校,高校在教材研究、编写、使用等方面有自主权,开设什么课程、编写什么教材,要由“高校根据自身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跨学科特点,针对学生美育的实际需要”来确定,但同时也必须承担主体责任,国家不会规定开设哪些具体课程和编写哪几本教材。因此,《课程指导纲要》在课程开设方面只是以举例的方式,提出美学与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类课程分别“可开设”哪些具体课程。“可开设”只是建议,不是硬性要求,还意味着并“不局限”于此。因此,新时代美育教材,将不再是全国一盘棋的那几门艺术鉴赏课程教材,各高校百花齐放、特色发展将会是新时代美育教材的新走向与新常态。

二是准确理解“三艺教学模式”的内涵,明确高校美育教材的内容重点。《两办意见》提出:“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这是对大中小学美育提出的共通性要求。它明确了包括高校美育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美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可以说是高校美育教材编写特别是内容选择上的重要遵循,对于高校美育教材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启示一:高校美育教材在内容上必须与上述“三艺教学模式”相对接,既包括艺术基础知识等理论层面的内容,又包括艺术基本技能等实践层面的内容,还要设计学生参与艺术审美体验和专项特长展示的实践活动。但对于高校美育而言,有一点必须明确:不管中小学美育做得怎么样,不管大学生审美素养基础如何,我们的教材不能再定位为“补课”性质的教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补课”可以理解,进入新时代,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已有了长足发展,美育还要在大学从零开始“补课”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尤其是基本常识性的艺术基础知识,不应该再成为高校美育教材的主体内容,许多内容可以说是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在重复,这显然不妥。高校美育的理论性内容,应该是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内容,而不是百度一查就知道的基本常识;高校美育的技能性内容,应该是凸显大学特色与大学生个性的内容,而不是像中小学那样全体学生吹竖笛与跳集体舞;高校美育的艺术审美体验与专项特长展示活动,则应该是彰显大学生自主创意实践品格与能力的活动,而不是比拼高超专业技能的活动。

启示二:美育课程教材编写以及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我们衡量一本教材编得好不好,试金石是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艺术活动主要包括欣赏(鉴赏)、表现(表演与展示)、创造等三大活动形态,尽管这三大活动与核心素养并非一一对应,而是综合发挥作用的,但是这三大活动对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有明显侧重的。比如说,鉴赏活动重点指向文化理解与审美感知、表演与展示;创造活动重点指向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同时也指向审美感知。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想表达如下观点:我们编写的新时代大学美育教材,无论是内容、活动、评价、体例等各方面,都要以提高学生艺术核心素养为依据和目标,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必须关注到。由此看,2006年教育部提出的8门限定性选修课程(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肯定是过时了,是不适应新时代高校美育发展需求的。它的明显不足是忽视了对学生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最近两年,各地各高校、各出版机构掀起了一股美育教材编写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走的这个老套路,编一套鉴赏教材,再冠名新时代。可以预料,这样的教材虽然上马快,编起来容易,但不可能受到学校特别是学生的欢迎,也不符合国家有关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2. 聚焦育人价值,提升教材认识新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表明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重要属性,凸显了教材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对教材工作的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美育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与途径,高校美育教材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建设要创新思路,首先还是要创新认识思路,提高认识水平,特别是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认识高校美育教材编写所承载的重要意义,不断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不仅要创新高校美育教材的编写理念,而且要通过教材编写引领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

以往编教材,我们可能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样好编就怎么编,以教材为本,以内容为本,为教材而编教材,主编拉出一个大纲或目录,大家照此编写就好,至于为什么要这样编,可能考虑并不多。然而,教材本身并非目的,我们是用教材去教学、去育人、去学习、去成长,教材是否适合教师教学,是否满足学生需求,是否具有育人成效,这才是我们更要去思考的问题。由此出发,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索:教师到底需要怎样的教材,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教材,怎样的教材最有育人效果,这些都是我们最需要在教材编写之前弄清楚的问题,就是要以使用者为本,以育人为本。所以,编写高校美育教材说容易很容易,以教材为本,依样画葫芦,去编就是;说难非常难,以育人为本,则在编写之前要对高校美育当下存在的问题、需要破解的难题、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等明白透彻、了解于心。所以,教材编写者绝对不能是一个纯粹的写手,而首先应该是一个高校美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实践者。

长期以来,高校美育不受重视,这也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从业者们很难有培训进修交流的机会,到底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应该怎么搞才是好的、先进的,是符合国家政策思路的,大家都不是太清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高质量的美育教材,实际上还承担了引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使命与责任。通过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学内容、活动设计、作业评价等,执教者就能够基本领悟新时代到底需要怎样的美育教学。由此我们可以考虑把教材编写与教师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以教材为切入和引领,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操培训,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方面的研讨。这样的培训,无论是对于提高教材育人成效,还是对提升教师素养,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3. 创新编写理念,构建美育教材新样态  

领会国家政策精神,把握教材改革新走向,聚焦美育育人价值,提升教材认识新高度,最终目的是创新教材编写理念,构建美育教材新样态。那么,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的理想样态是怎样的呢?我们尝试用四句感性的话来表达: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是凸显育人的教材、学生爱学的教材、教师好教的教材、开放融通的教材。

第一,凸显育人的教材。育人需要怎样的教材?我们认为这样的教材至少需要满足如下“一二三”个基本要求。一即“一聚焦”: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的目标定位必须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必须全面关照与平衡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不可偏废。二为“二板块”:就是从教材内容上看,包括两个大的板块,一个板块是理论,包括美学、艺术史论与艺术评论,另一个板块是实践,包括鉴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板块要相互渗透与融通,相互依存与促进。其中,理论板块要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与凸显中华优秀文化主体地位;实践板块要平易近人,与学生现实审美生活相对接,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融合,与社会艺术资源相协同,切忌高高在上的专业化与枯燥乏味的技术化。三是“三活动”:就是从教材结构与呈现形式看,可以考虑以主题统领教材,依育人目标确定主题,依主题选择艺术作品,将史论原理、艺术特色、育人价值、知识技能等融入作品鉴赏、表现、创造活动之中,设计好鉴赏、表现、创造三项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深化文化理解。特别要强调的是:教材不能为知识而知识,为理论而理论,知识与理论的呈现都要尽可能结合在作品的鉴赏、表现、创造活动之中。

第二,学生爱学的教材。学生喜爱怎样的教材?我们归纳为“三好”教材。一是“好看”。首先强调好看,是因为这是美育教材、艺术教材,教材本身就应该成为一件艺术品,从视觉上就应该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多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美,音乐教材的首要追求》的文章,文中分析了音乐教材的美的要素,其中包括了设计装帧美,强调相比其他学科教材,美育教材要更好看、更美观,要图文并茂,设计精美,赏心悦目,看上去就有一种美的享受。可以说,“好看”是美育教材的基本特质与必备品格,教材呈现样态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隐性美育。二是“好读”。美育教材要可读性强,这不仅要求文字表达优美,也要求内容不要太理性化和学术化,不能咬文嚼字,故作高深,美和艺术本来是一种感性的表达,是充满情感和情怀的。前面说的图文并茂,不仅是增进美感的需要,也是增强可读性的要求,一本美育教材,如果像其他学科教材那样,从前言到结语黑压压一片的文字,那一定是不受学生待见的。三是“好动”。就是学生觉得教材所设计的艺术实践活动好参与,不管自己艺术专业技能水平如何,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展示的项目与机会。这一点十分重要,可以说是美育教材最有可能吸引学生的关键点。教材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艺术个性特长、创造性和创意灵感的平台,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提升艺术学习获得感。教材设计的活动既包括课堂的即兴展示活动,也包括课后的艺术社团活动,还包括课程考核评价的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要接地气,有趣味,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冲动;另一方面也要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与创造勇气,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第三,教师好教的教材。教师欢迎怎样的教材?简单一句话,就是好用好教,这样的教材具备“三有”特征。一是有全新的理念。如前所述,美育教材承载着引领高校美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使命,这是因为教材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理念的传递,使用教材其实就是一种培训学习。比如说,如果我们依然编写的是纯美学理论教材和艺术鉴赏教材,就有可能让执教者认为高校美育就是美学的教育,或就是上艺术鉴赏课。如果我们编写的教材理论与实践并举,鉴赏、表现与创造融合,凸显体验性、创造性、实践性,课程评价以创意实践为主,重点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这就体现了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的新理念,对老师们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引领。所以,教材编写遵循什么样的理念,将直接影响教材使用者在教学中秉持什么样的理念。二是有实用的设计。理想样态的教材,其体例设计与教学设计是基本吻合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体例设计、内容分布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教学的实用性和便利性。当然,教材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教案设计,但至少教材整体结构布局、章节划分、内容组合等,既要考虑本课程的课时总量与学时分布,也要考虑每一节课的节奏张弛。比如说,某一堂课的内容可能就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直聆听;另一堂课则是学生一动到底,教师一直旁观,这不符合美育教学规律,教材设计就不理想。三是有丰富的资源。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教材上所呈现的有限内容延伸开去,通过诸如嵌入“二维码”等手段,在严格遵守版权法的前提下,既为教师也为学生提供通往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影剧院等的门票、绿卡与钥匙,而这些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教材好不好教的问题,实际上还涉及一个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问题。很多人担心,我们的教师往往都是某个专业、某个方向的专业化人才,如专业是声乐中的美声、器乐中的民乐,或是油画、版画,或是美学理论等,现在教材又要求学科融合,那我们怎么教这样的教材呢?对于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转变观念。如果我们依然把高校美育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或专业理论课程,而不是通识素养课程,那的确没有人能够上。但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按照新时代美育改革发展理念去编写教材,注重引导学生亲身参与艺术鉴赏、表现、创造活动,并在活动中适当融入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文化理解,注重为学生搭建艺术展示与创意实践活动的平台,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我学习与展示的主动性和获得感。一句话,尊重与相信大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永远都把教学理解为老师教学生的单向输入活动,像对待小学生那样去对待大学生,那么,不仅是某方面的专业老师能够胜任教学,即便是具备一定艺术素养的非艺术专业出身的高校美育工作管理者也可以用这个教材,那样的话,就不存在谁来上、谁能上的困惑了,而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好用好教”的内涵之一。

第四,开放融通的教材。如果说凸显育人、学生爱学、教师好教这三点在某种程度上看是对各学科教材的共通性要求,那么,开放融通则是高校美育教材体现新时代特征、践行编写新理念、构建教材新样态的主要创新之所在,同时也是回应现实诉求、破解矛盾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如前所述,一方面,高校美育课程与教材存在着学分有限而学生需求多样、师资有限且专业单一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高校美育教学改革强调学科融合与注重实践的全新理念。可以说,无论是破解老问题还是践行新理念,教材都责无旁贷而且大有作为,而开放融通则是教材改革的必然选择。

高校美育教材的开放融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材体系的开放融通。《课程指导纲要》明确了高校美育课程教材体系由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构成,且要求前两类必须确保1个学分。在学生获得2个学分便可达到毕业要求、一般高校也只能提供2个学分的现实背景下,指望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课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是根本就不可能的。因此,一方面,三类课程教材必须突破传统壁垒,彼此开放融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即学生无论选择哪门课程教材,即便只有2个学分,都可能接触到美学与艺术史论、艺术鉴赏与评论、艺术体验和实践。另一方面,除了上述三类课程教材之外,各高校还应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结合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发美育特色类课程教材。二是教材内容的开放融通。这一点主要通过学科内容之间、领域内容之间的融合而实现。其一,各门艺术学科之间要融合,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也要融合,三类教材都要尽可能多地融入多个艺术学科,尽量不要以某一艺术学科的单一内容出现,至少可以做到以某个学科为主,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如音乐鉴赏、音乐史论与评论类教材,就可以融入舞蹈、戏剧、美术等其他艺术学科的内容。其二,教材内容还要关注美育四大实施领域之间的融合。高校美育是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有机整体,虽然教材是为课程教学而准备的,但其内容也要尽可能关联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与艺术展演等方面,通过教材实现四大美育领域的开放融通。三是教材形式的开放融通。随着线上教学的逐渐普及,网络课程教材已经成为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提到的利用诸如“二维码”嵌入等信息技术手段与方式打开纸质教材通往网络教材的通道,就是教材形式的一种开放融通。尤其是高校美育教材,各类艺术形式都需要借助视频、音频、图画等才能真正呈现,纸质教材与网络教材的融合互补更是不可或缺,人工智能介入教材成为必然。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创新教材表达形式来打造开放融通的美育教材。比如作业设计,它既是教材的有机组成,也体现课程的评价方式,我们强调无论是课程还是教材都要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课程与教材是否实现了这一育人目标,完全可以通过创新作业设计来进行考查与验证。如基于“测评学生应用美育课程所学解决审美实践活动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应用题”作业形式,就可以通过鉴赏应用题、表现应用题、创造应用题等,把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实践活动形态,以及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融会贯通,让育人为本、注重实践、学科融合的新时代美育改革发展理念真正进入教材,灵活贯穿教材。

编教材容易,编好教材不容易,编高质量的高校美育教材更不容易,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观念转变难。新时代高校美育教材建设要想取得新突破,关键是要切实转变观念,敢于探索创新,勇于从传统固有思维中走出,各方参与者都能够真正站在育人的高度来理解美育教材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努力探索构建适应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材新样态。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编写出凸显育人、学生爱学、教师好教、开放融通的高校美育教材。

注释:

①注∶为了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中的“公共艺术课程”表述相一致,本文依然采用“公共艺术教育”而非“普及艺术教育”的表述。

注:参考文献已省略。

郭声健,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聂文婧,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