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丁旭东:以为美育等于艺术教育?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7-09-22 22:07:29

2017-09-22 周彩丽


专家介绍:


丁旭东:北京美育与文明研究基地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国家美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美育论坛执行总监,中国人生美育研究会副秘书长。

1
美育是不教而教的教育

美育是席勒创造的一个名词。席勒认为,在人性分裂和异化的时代,审美能够恢复人性的完整,能够在道德伦理的国度实现主体受动性与能动性的同一,使人取得内在与外在的自由。

美育不仅是促进人性完善、全面发展和生命和谐的手段,它更是在我们这个强调理性的世界里,实现精神自由和生命美好的有效路径。达到这一效果的美育,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更不是很多人简单理解的音乐课、美术课教育,而是一种不教而教的教育。

对美的追求和享受,是人的一种天性,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由于人们喜欢这种美的外在形式,所以对其所承载的任何内容,都很容易在不觉中或愉悦的体验中接受。

不教的另一重含义是美育效果应该实现对受教主体审美探索与求知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从而形成学习行为的主动与自觉,即使施教主体不存在,其学习行为也会持续。

不教还有一重含义,就是它注重氛围、环境的熏陶。“蓬在麻中,不扶自直”,就是说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人是会自然成材的。这里的环境不仅指自然,还统摄人文。美育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美育不能阈限于艺术,还要关注世间的各种美好。

但美育还是要教的,其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审美反思与审美鉴赏的引导方面。这就要谈到艺术技能教育与美育的关系。

目前我国美育十分注重学生艺术技能教育,认为通过高水平的艺术专业实践是发展学生审美素养的有效途径。这一点,从一般逻辑上来说没问题的,但有两点易被忽视。首先,要发展高水平的艺术鉴赏力,学生必须要对具有典范性和体现技术卓越性的艺术进行审美感知,而且这种感知不能仅仅是针对艺术模象,更要亲临艺术现场。要知道,在画册上观赏世界名画和在美术馆、博物馆观摩真迹是不同的,在唱片里聆听世界名家名曲和到音乐会现场观摩也是迥异的,这种不同发展出的人的审美鉴赏力将会有云泥之别。所以,艺术美育应强调经典与现场。其次,高水平专业艺术技能教育普及的不可能性。对艺术上的普通人而言,人生的主要目标是成为社会公民,担当各种社会角色,而不是成为艺术家。美育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增添一种生命的丰富和美好,是锦上添花,所以,只能有极少的时间来接受美育,很难发展出高水平的艺术技术能力。

因此,我们不要过于强调学生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技能的教育,应注重发展人的审美反思与审美品鉴能力,培养艺术“美食家”,从而让审美同情成为人的自动化能力,藉此洞觉并体验到艺术与其他各种事物的美妙,并从内心产生欢喜,形成高蹈的品味或格调,从而摆脱低俗与干瘪乏味,践履生命的美好。

2
美育工作有很多困境

美育极为重要,国家现在也极为重视,但是当前美育改革也有许多瓶颈。

第一是美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目前,我参与了教育部委托课题——美育协同机制研究,这是专门针对“北京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美育发展”(简称“高参小”)项目进行研究的专项课题。“高参小”项目2014年开始施行,为期6年,投资50个亿,是有史以来对美育工作直接投入资金最多的。

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城市,拥有丰富而高端的社会艺术教育资源,来自专业艺术院团和高校的艺术家与艺术专家走进一线,为学生量身创作作品,并由艺术家手把手地进行指导,这是很多地方根本不具备的资源条件。放眼全国,目前最高水平的艺术团体、艺术院校及艺术人才都集中在我国的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至于偏远的山区、农村地区,几乎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专业艺术人才。即使随着目前美育改革的规划,农村偏远地区师资都配足了,但这也是表面的数量上的均衡,实质上的质量上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得不到根本解决。

第二是跑偏的问题以技艺竞技比赛来衡量美育效果的做法其实和提出美育的初衷相距甚远。席勒最早提出美育时,受到卢梭泛爱主义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主张面对所有人的教育,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宗教信仰。显然,现在广泛流布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成果评比活动,所考量的只是少数精英儿童的艺术能力,而不是普遍的。现在通常情况是,一个学校要成为艺术教育先进校,只要能特招到一部分具有天资的儿童并对其进行重点训练就可以实现了,这显然是有违泛爱思想的,是不能体现社会教育公平的。所以,美育改革如果没有一种特别坚定的原则立场,很容易重回故辙。

第三是纯粹审美的缺失。美育之美的原意是“伊斯特惕克”(Aesthetic),拉丁文的词根原意是“感性的”,既包括对美的感知,也可以包括对丑的甚至恶心的感知。因此,美育不能只限定于“美的艺术”,而应该把那种具有强烈观念性表达的、看起来未必好看听起来未必好听的艺术也统摄其中。这种艺术对象在不断挑战我们已经习得的审美趣味的同时,扩充我们的包容心,同时扩展人类的文化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这是美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如勋伯格的《一个华沙幸存者》,那种尖锐的、恐怖的、无调性的音乐,体现的是战争中唯一幸存者面对死尸时的感受。这种音乐很多人是不可忍受的,但是听完以后,你会对人类的悲剧有更深的体悟。所以,审美不仅应给人带来慰藉,带来希望,更应该带来深刻反思。我们现在整个中小学的美育中缺少深刻、有意味的东西,缺少这种纯粹审美。

第四是美育对人道德培养的局限性。有显著感性品格的美育,虽然能激发人一定程度的行为自觉,但归根结底,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取决于他的价值立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也特别强调美学或者说美育,拍出了《意志的胜利》这样让人血脉贲张的法西斯主义美学影片,影响一批批德国国民奔赴战场。今天我们还是要反思二战这一惨剧,问一问美和美育到底应该是什么?

诗人N•扎波洛尔茨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究竟什么是美,为什么人们对它竞折腰?它是空空如也的器皿,抑或是器皿中火光闪耀。”美的本质是外在的、表层的、形式的,但它有着承载内容的功能,可以放入“真”“善”,也可能放入“假”“恶”,因此,我们在宣扬美育时,一定要先弄清楚“美”这个器皿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当前强调以艺术教育方式实施美育甚至等同于美育的做法要有所反思。至少,直接通过艺术教育是无法直接实现美育立德之目的的。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系统化的解决,那美育改革的成果有可能难尽人意。

/记者 周彩丽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