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崔彦海: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驱动力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7-04-13 23:02:26

“当代美育与传统文化高端理论研讨会”专家观点荟萃——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驱动

崔彦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与整合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承这一命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懈怠的责任。

我们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时常被标签化和表浅化。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注重培养好人,更注重培养能人。在这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做出了重要的阐述,《决定》的高明之处在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改进美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定位于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即原文所说的创新型人才。

认真总结和梳理我们能够了解到的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会发现除了我们已经在关注的那些道德元素之外,还有两个更加重要的动力引擎一直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两个引擎才是中华传统文化即驱动与内理,又整合于外形的巨大能量。

被长期忽略的第一个文化引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反传统特性。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从未中断,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磅礴浩瀚,而这磅礴浩瀚的内在驱动力恰恰是它的反传统特性。由于自身的强大,所以他可以吸收与自己相同的文化,也可以吸收与自己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文化。无论吸收哪一种类的文化,都不至于颠覆和毁灭自身已经足够强大的文化体系和文化体系中运载的思想体系。正是这一特性,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也使得中华文化不断得以更新、升华、发展。我们以对女性的审美为例,远的不说,清代的文人雅士大多认同曹雪芹红楼梦的审美取向,林黛玉的病态、柔弱、娇嗔是很多人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到了民国,由于西方和日本文化的渗入,人们对女性的审美趋向于风雅、时尚、妩媚,社交圈子里的女性渐渐受到追捧,这一时段,女人行不露足,笑不漏齿的儒家传统被彻底颠覆。到新中国成立,妇女翻身,成为半边天,对女人的审美也逐渐改变,尤其到了文革后期,健壮能干的女性逐渐受人喜爱,铁姑娘一时成为男人们择偶的新标准,“高个子媳妇门前站,什么不干也好看”流行于那时的城市乡村。改革开放以来,对女性审美的标准渐渐趋向多元化。而且,中产阶级和平民百姓在审美上各有好恶。中产阶级更看重女性的知识层面和精神气质,而平民百姓更看重女性的身体健康,因为高额医药费用已经成为百姓们择偶的一大禁忌。

中华文化在这样的发展变化之中并没有消亡或发生本质上的变异,这正是因为中华文化自身的强大之所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审美上的变化,也正是中华文化在反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的文化元素,不断生成新的文化筋脉。纵观我们所经历过的许许多多曾被我们不屑甚至诋毁的时尚文化,最终也演变成了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远的不说,三十年前的流行歌曲在当时曾遭到多少攻击谩骂,记得包括姜昆和许多名人明星在内也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嘲讽或否定过哪些被称为通俗歌曲的作品以及他们在演唱风格上的一些特征。可是,在当下被确定为新中国经典音乐作品的曲目当中,我们无法回避那些被写入其中的通俗歌曲作品,而且,那些当时感觉很不舒服的声音,今天听起来却感觉好多了。那么。在未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当中,所谓的通俗歌曲必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也是中华文化在反传统的过程中依靠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吐故纳新,自我更新,自我扩展的最好见证。

至于中国文学更是反传统的重点观景区。仅以诗歌为例:见于书籍最早的诗歌形制是四个字为一句的《诗经》,到了汉魏后期,诗歌逐渐向每句五个字发展,到了唐代,感觉五个字依然不足以表达人们逐渐丰富的情感世界,于是,诗歌进入七个字的新时代,宋代又觉得每行固定的字数还是很局限和死板,诗又与歌进行了分枝,中国文化的诗歌进入了诗和词的双轨发展,元代又增添了散曲小令,一直到民国时期白话诗的兴起和散文的加盟,中国诗歌也是在不断反传统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传统。这方面还可以展开来谈的更多。可惜时间关系,只能先说这些。

被长期忽略的第二个文化引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词,叫优秀。如何才叫优?优应该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给予客观遴选和比对的结果,它注重的客观性;秀,是主观审美的结果,它注重的是主观性。只有经得起客观遴选和主观审美的考验的中华文化,才是真正的优秀的中华文化。当然,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和优秀,大多的文化传统是依靠“优其中的一点而获得传承。从这一点引发开来,我个人认为,儒家文化,优有余而秀不足,他的很多教化缺少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升华的空间,同时,过于直白的教化也就失去了教化本身应有的美感;道家文化,秀有余而优不足;由于大量的玄学思想使道家文化在接地气方面受到局限,与寻常百姓的联系逐渐疏远;至于佛家文化,也是秀有余而优不足,因为他的优让凡人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和企及,比如佛家的诸多戒律和禁忌等等;他的秀是活人在现世无法看到和体验到的,但那个西天极乐的世界仍能够让挣扎在现世苦海中的人们还有无限执着和向往。但这些或是各有千秋,或是各有不足的宗教文化,都因为占了优或秀的某一优势而绵延至今。如果把这一漫长过程拆解开来,我们同样会发现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更新,这些演变和更新的内在动力之一就是审美。

包括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曾制定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但是,这些标准或教义大多夭折在审美这个门槛之上。所以,我们有了一个更准确的用词叫“美德”。我们来不及考证美德一词是何时何人最早使用,也不知第一个使用“美德”一词的人是说美与德相结合,还是说,德必须是美的,但无论怎么理解,都不妨碍我们得出美与德互不可分的结论,在这方面,四川外国语大学王毅教授,中国音乐学院丁旭东博士都有这方面的研究和论述,在此不赘。但我要阐述的是,凡是能够得以传承的中华美德,其重要的属性就是这个必须是美的,或者说,这个德必须有美在其中。无美之德,即是没有水分滋养的树木,总是要因干旱而死。同样,没有美的道与德也就失去了被世人追随和传承的基本条件,必然被历史所淘汰。如果我们今天还在坚持“君为臣纲”,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我党一贯倡导的民主和自由?如果我们还在坚持“夫为妻纲”,我们妇女的人格独立和政治自主又何从谈起?之所以这些东西被历史所淘汰,正是因为他们的本身缺少美或者是不美。美,是人内心的愉悦,而上面所说的恰恰是人性中的压抑和痛苦,所以,他们的失传是中华文化自我扬弃,自我更新的自然结果,更是审美的结果。

为节省篇幅,本文只说干货、观点,不搞引经据典。总之,没有反传统的特

引擎,中华文化将因僵化、保守、呆板而这折断在历史的某一个节点上,所以,反传统正是形成新传统的必要前提,它确保中华文化能像蚯蚓一样,断而复生;而审美却是反传统机制中的重要识别系统,类似于现在的“二维码”。没有这个系统,传承就变成了遗传,即遗传好的,也同样遗传不好不美的。我们今天的传承,有必要借鉴和考虑本文所阐述的这两个内在引擎,把与时俱进的反传统和审美为先的承传统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以此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及核心价值观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