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从专家的角度谈美育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7-03-22 01:37:5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年9月发布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在文件发布一周年之际,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美育研究会、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最近组织了高校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现刊发研讨中的部分论述,以供参考。——编者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论美育的功能

谢嘉幸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9月15日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开宗明义提到:“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这段表述,已经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美育的功能,说明了美育在立德树人过程的功用与价值,以及美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内在本质。

以美育人

美育当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第一个将美育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提出来的是德国的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他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他还说,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但美育更本质的意义则在于对整个教育过程的贯穿。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教育的过程、人格塑造的过程,是一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过程,高度评价了美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作用。那么,美育与其它几育——如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关系如何呢?又是如何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呢?

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一些教育家在论及教育的几个方面时,其排列顺序和我们通常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例如德国近代教育家洪堡在谈到人的整体教育时,是按以下顺序来排列的:

体育

美育

智育,包括数学教育、哲学教育、历史教育等。

洪堡没有单独提德育,而一百年后的德国教育家施普朗格在其设计的人格类型中也没有单独提到德育,他们没有把德育与其他几育并列的原因,并不是认为德育不重要,而是基于下列两个原因:1、德育太重要,因此不能与其它方面相并列,应作为全人格、全人生价值升华出来的总体。2、德育不等同于说教,它只能在体育、美育与智育中有机生成。而教育的完善过程,应该是体、美、智、德顺序发展的过程。

显然,从教育规律出发认识的“体、美、智、德”的关系,和我们从重要性角度来认识的“德、智、体、美”的关系是有区别的。在“体、美、智、德”的发展过程中,美育在人的价值观形成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启蒙运动思想家和教育家康德认为:人的审美判断同时具有认识和道德双重属性。一方面,审美是经验世界中的感性认识,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情感需要,人们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形象,促发情感来理解和体察对象世界;另一方面,审美又是一种高尚的情趣,是一种自由的鉴赏,美作为一种理想中的目的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联,“美是道德的象征”。因此,当人们把美作为目的和理想来追求的时候,就可以在真与善、认识与道德、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之间架起由此达彼的桥梁。

以文化人

美育的另一个功能即是以文化人。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其关键在一个“化”字。如何理解这个“化”字呢?康德提出,从自然界向道德世界过渡的关键在于自然向人的生成。康德认为,要使受本能驱使的自然人转变为能够自觉运用社会规范来支配行动的道德的人,不能单纯靠道德规范来约束,更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对美的追求,也就是通过文化的熏陶,使人摆脱自然欲望的束缚而变得富有教养,从而塑造出“文化道德”的人,并由此使整个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这就是康德提出的自然向人生成,本能向道德过渡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是康德对于人的本性、人生目的和教育目标看法的哲学基础,而且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石。正是立足于自然向人的生成,康德用其美学和目的论为纽带,把认识论和伦理学沟通起来,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美育把智育和德育沟通起来。波兰哲学家英伽尔登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美育独特的“化人”作用。他说:“悲剧的、神圣的,或崇高的品质……体验这些品质提供一种对人生的领悟,而这种知识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艺术作品的充分的生动性而获得。”

因此,“化”的另一种确切的表述即是陶冶,陶冶在“体验,表达和理解”中完成。德国教育家、美学家狄尔泰(W.Dilthey1833—1911)针对学校教育中的纯科学偏向,针对“感性认识是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才是高级阶段”的片面观点,强调了“体验”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认识科学中人文科学(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他强调认识主体的有血有肉的知情意活生生的统一与无生命的死“经验”的区别,他认为,“我们不能只是把自然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直接移植到我们人文科学的领域中来,这丝亳不能表明我们就成为大科学家的真正的人。我们必须使自己的知识适应于我们的研究对象的本性。”他强调要研究“人这一整体”的事实,提出了“体验,表达和理解”的认识途径,提出了经验与体验的根本区别。他认为,在对外物的经验中,主体与客体处于一种二元对立的外在关系中,主体将对象作为一个东西、一个“物”来对待,这种单纯的认识关系,是传统认识论主客关系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要害所在。而“体验”截然相反。这是一种主体和对象之间关系,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主体全身心地进入客体之中,客体也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构成新的关系。狄尔泰因此说:“只有当体验,表达和理解的网络随处成为一种特有的方法时,我们的‘人’才成为精神科学的对象”,提出了陶冶、爱的教育,总体生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这正是美育以文化人,通过文化艺术陶冶达到生命和谐的过程,一种生命塑造的过程。

古人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看到了美育以文化人形成风尚的功用今天我们亦可以说传承文化莫善于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包含经典教育又包含传统艺术与民俗文化。如果说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那传统艺术与民俗文化则是她的“血肉”。只有真正认识到美育以文化人的功用,我们才能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美育。(中国音乐学院)

美育的新发展与美育的再认识

王旭晓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邮编:100872

20159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的重要部署的具体落实与明确要求,是一个在我国学校美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美育的全面加强必定给美育带来新发展。

而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美育的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最主要的意思是:从总体上看,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在美育面临新发展的大好时机之时,对美育的再认识还是有必要的。

美育之所以是“薄弱环节”,是因为现在所提的党的教育方针中“德智体美”四个字,“美”是最晚写上去的。具体时间可追溯到1999年3月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和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而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在党的16大、17大、18大报告中提到,并且在2013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具体化为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所以,与前三育相比,美育从时间上看就是最晚倡导的。因此对美育的独特目标、功能以及实施方案必定有一个认识的过程。美育现在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的主要表现为: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等等,都与对美育的认识不到位相关。

在新形势下对美育的再认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美育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美育的独特目标。美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已经得到了共识。在这全面性中,美育又是在哪个方面对人的完善起作用,却是一直在讨论的一个问题。人的本质与本质力量是多样的,大致包括肉体的与精神的,肉体的即体力的,而精神则包括了感性与理性。德智体关注到了肉体和精神方面的理性,而美育的倡导,则是提醒人们关心和发展人的感性。这是美育的独特目标。美育无疑可以作为德育、智育甚至体育的手段,但不能因之抹煞了美育自身的独特目标与任务。

其二,美育实施方面需要进一步厘清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以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实施途径与手段,是我国美育的现状。但现有的艺术教育无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专业技术教育和作为美育手段的艺术教育当艺术教育是一种专业技术教育时,并不具有美育的本质意义,它不可能完成美育陶养性情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的任务。除此之外,现代社会中与美有关的现象太多了,对人影响极大,也是艺术不能全面涉及的领域,却是美育一定要进入的领域。

对以上两大理论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我们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科学地构建美育课程体系,改进美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进一步完善美育管理机制,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中国人民大学)

美育濡染人心德化大众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无疑是国家高度重视美育的一次强化体现。《意见》成为2015年一系列高端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新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美育濡染人心、以德树人方向的明示,成为新的阶段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意见》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显然是国家高度强调在新的文化建设趋势中人的精神素养和美育之间的重要连带关系。《意见》强调要加强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美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系列把握美育重要性的清晰认识。美育的时代之变既是一种需要对待的难题也是需要调试的机会观念认知最为重要美育固然是学校教育,但也是一种特殊的人本精神教育即通过催发人的本质情感而实现自发追求美善的目的因此审美教育是依赖熏染沉浸和身心感悟引发对于美的向往感受。它不只是知性的教育,而是感性的诱发,所以,对于灌输的疏远和对于感悟的亲近,是美育的基本精神。面对现实境遇和网络时代的影响,克服对于美育的成见,开拓美育的新局面,需要复合措施。但美育实现的不是偏向技能而是靠近精神情感触发的教育,其高雅和神圣的性质,不可改变。无疑,我们迎来了美育高速促进的良机,而到2020年,要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的规划,更为激动人心。

的确,《意见》指出了以往不尽如人意的问题: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所以需要站在高点上来强化。从理想的角度看在市场经济占据上风的时代审美教育更加需要高扬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的审美教育欲求应当更为强烈而网络媒介时代审美教育的迫切性和应用价值更为凸显在这里美育不能被时代抛却更不能自己失去修正时代的勇气而实际上美育的观念认知日渐重要——这就是非以传统框架而自得的美育封闭体系,而是要开放适应时代需要的审美认识,强化媒介转变时代的美育新途径,坚持根本性的人本教育的美育观念。

中国的美善合一精神传统,在当下一定程度的缺乏,影响着许多人的精神素养。立德树人的重要侧面,不能不和美育紧紧相连,否则就可能延宕或者影响真正的德行之人的培育。美育从宏观上看,是完善社会的人的全面性提升的必要之举,从教育的角度看,美育是人的素养教育必备的基础,也是教育全面丰富性的不可或缺部分。实际上,站在小康社会和世界大国的精神面貌呈现上看,美育越来越具有与经济发展匹配的文化生态要素的重要构成;而美育是一种独特意义的“以德育人、以美化人”的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对象。在社会文化角度,美育的价值在于培育人们对于社会情感认同的人文精神,是学生认同精神文化和认知生活正确观念的思想品德基础,通过美育让人们理解人际关系的情感原则处理个人和他人集体利益和个性意识的平衡关系等等都具有教育文化的独特功用。这样看,美育功莫大焉。(北京师范大学)

美育研究者需要承担的使命

王毅 傅晓微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教育大政方针的部分,以“改进”表述了对美育的要求。这一点,既批评了美育在德智体美教育方针中长期滞后和薄弱的现状,也体现了党中央对美育不可替代社会功能的期待和复兴美育的决心。

作为美育研究者,我们看到:在造成美育薄弱的诸多原因中,有一个来自美学/美育研究者的积习:我们总是习惯于将美育薄弱的原因归咎于上级重视不够,社会支持不够,具体部门支持不够,却几乎无人提及,这些“不够”的根本原因,恰恰是美育理论研究的肤浅和薄弱。为此,我们不妨对美育在中国五千年传统中的盛衰轨迹做一简单的回顾。

先秦时代的“礼”是德育,“乐”是美育。而“乐教”自尧舜到夏商周三代教育的“六艺”中,地位和权重都大大超过其他教育成分。乐教衰落而被礼教所取代,大约是在春秋之交,诸侯们各领风骚几个月的现实,使得他们偏爱立竿见影的“礼”而冷落需要长时间浸润和修养方见成效的“乐”成为必然。

这种“重礼轻乐”的趋势几乎笼罩了孔子之后2000余年,没有实质性改变。但即便如此,历代有识之士仍不时发出关于:“墨子非乐,异乎先王,然后儒亦未闻以乐化天下(魏源《默觚上》)和“礼乐废坏两千余年”(《朱子语类》)的叹惋。蔡元培说:“挽近人事,太把美育忽略了”,就是对美育衰落到谷底的叹息。

由此可见,“以乐(美育)教化天下”,既是中国优秀传统和美育的优势和最重要的文化土壤和复兴美育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美育之所以至今薄弱,不仅并非始自今日,甚至是上千年的积重难返。对“美育”的误读,也影响到当今并非个别的美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有的美学家为了附和“重礼轻乐”理念,甚至炮制出“美从礼中涌出”这类既违反常识,也不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理论……而自三中全会以来,期刊网上讨论“立德树人”的文字已届千篇,但几乎“一律”以《左传》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为“立德树人”的出处,人为地造成了“立德树人”就是“立德育”树人的错觉。

那么“立德树人”的“立德”出处何在、该怎么讲?“立德树人”的出处,应该与教育相关。如:“别而履之,和而从之,礼乐之道,可以立德而成行矣”(《子夏易传·卷八》)。而在这个语境中不难看出,德育和美育共同分担着“立德”的重任!《礼记·乐记》的“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也辅证了“立德树人”的“德”,不是德育的“德”,而是包括了德育和美育在内的,覆盖面更大的母概念。所以,“立德树人”这个“德”的内涵,恰恰是德智体美教育方针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佳写照。

今天,如何把上述理论问题梳理清楚,介绍给大众,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实体提供“改进美育教学”的思想武器,从而提高和增强对美育的认识,是美育理论家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四川外国语大学)

什么“美”,怎样“育”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美育工作上接“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下连学校艺术课程,提出了总体构想和原则。具体工作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美”、什么样的方式来“育”。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强调的是人本主义的感性论,而中国文化传统则强调天人合一的超感性论。西方艺术审美多见他娱自娱方式,而中国文化传统则有独特的“自况”方式。中国特色由中国历史所决定。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学校美育工作上就要以中华美学思想为指导。要用超感性之美,采取实践体验方式来育人。例如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中国代表作的古琴,具有“弦上声”的淡雅感性和“琴中趣”的玄妙超感性特征。只有将古琴超越世俗的精神继承下来,古琴文化才能得到活态传承和保护,学生也才能走进大美大善的世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况的体察践行,修身养性,超越世俗情和欲,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真善美的统一,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也获得身心和谐发展。通过这样的美育途径,立德树人的同时,有望改变社会风气,重塑中华民族灵魂,整合现代资源形成中国特色,提高国家软实力,鼎立于世界多元文化之林。中国古代诗歌、绘画、戏曲等艺术文化,也都有相通的特征和性质。(中央音乐学院)

舞蹈美育是张扬生命激情、肯定生命价值的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家艺术形象研究中心

舞蹈是人体生命最高表现,精神生命最高象征。舞蹈自身的品格、品位决定其是最生动的、最动情的、最有表现力的艺术。舞蹈是从审美的角度认识人体世界、认识生命的一种艺术,它让人张扬生命激情,肯定生命价值,认识生命的美好意义。它的目的是激励人的积极健康精神,温润人的美好心灵,开拓人的博大胸襟,提升人的审美趣味,培养人的高尚的审美情感。启真、导善、益智,以感觉器官及其动作促进心理发展,以全脑教育促进心理发展,以律动性的形态促进身体健康,以审美的运动方式塑造身心和谐,实现人的能力、魄力、魅力的全面提升,柔韧度、平衡感、灵敏性、爆发力、协调性、准确度、耐力等方面全面发展。所以舞蹈美育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心灵的唤醒、身体的塑造,身心合一的修炼。可以说,开展舞蹈美育就是开展“三高工程”,即弘扬高雅艺术,培养高超技能,陶冶高尚情操。

现在北京学校舞蹈美育现状是 “五多”,即舞蹈专业院校多,舞蹈活动多,舞蹈社团多,舞蹈比赛多,舞蹈获奖多;“三高”,即师资水平高、技艺水平高、参与度高;“三大”,即覆盖面大、平台大、视野大。尽管北京学校舞蹈美育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它依然是学校教育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有:第一,思想上对舞蹈美育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校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轻视舞蹈美育作用,难以实现舞蹈美育的普及性。第二,条件上缺乏资源支持和制度保障。一些学校现有资源很难满足舞蹈美育的发展需要,普遍缺乏专业舞蹈师资和舞蹈设施。课程设置随意、零散,没有系统性与完整性,影响了舞蹈美育的开展。第三,教育上沿袭“精英教育"的惯性思维。“精英化"的影响仍然存在,“舞蹈特长生的重点培养”现象依然普遍。第四,训练上以技能为主。重视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多于艺术思维能力的发展,肢体上的训练多于思考性的训练,舞蹈技艺与思维、知识不同步。

学校舞蹈美育关键在于师资,舞蹈师资明显不足会影响北京舞蹈美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大力培养舞蹈师资是舞蹈美育工作重心,特别是要让舞蹈师范生树立舞蹈审美意识和美育自觉,在他们心里种植舞蹈种子,在他们的学生身上开花结果。师范大学应培养 “三才”式即“舞蹈教育人才+舞蹈管理人才+舞蹈创新人才”的舞蹈师资。具体方法是加大舞蹈师范生的招生数量,改革舞蹈专业课程的设置,做好舞蹈师范生的培养和储备;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教育教学的课程学习,打通专业渠道,做好职前培训;提供舞蹈师资继续教育和后期培训教育,开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未来学校舞蹈美育的开展,其一 提升对“四性”价值追求,即提高舞蹈美育的普及性、生成性、纯粹性以及主体性的价值理念的认识。其二,构建“四位一体”的驱动机制,即形成一种以培育师资队伍为核心、以培养艺术骨干为关键、以发展社团为平台、以开设课程为载体的“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其三,实现“四化”目标。即舞蹈活动制度化、舞蹈实践经常化、综合训练专业化、社团活动群体化。

未来,舞蹈会在美育园地灿烂地舞蹈!(首都师范大学)

文化创意可以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王文革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对于高校美育来说,要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这实际也指出了高校美育的实施路径和发展方向。

笔者以为,在高校开展文化创意教学实训活动,是审美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创意,顾名思义,就是提出一个主意、产生一个设想。文化创意,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一定的文化资源,提出创造新的作品或文化产品的设想的活动。文化创意有偶发的,也有自觉的。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方式,我们倡导和开展的是自觉的文化创意活动。文化创意是文化的创意,其材料是文化资源,其产品是文化产品。在利用文化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意的时候,创意者也不仅仅是对文化资源的简单利用,而是加入了个人理解,加入了时代元素。这样的利用,就不同于纯粹的学习与接受,而是带有创新与发展的意味。文化创意要遵从善美的原则,要以人为本,要以文化人。文化创意的过程,对于学生或创意者来说,就具有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的作用。

文化创意是文化创造的前奏。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人能在观念中预想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是人区别于蜜蜂的地方。但对于创意者来说,仅仅预想已经存在的东西是不够的,他还可以预想生活中没有的、不存在的东西。文化产品的创新创造不是重复、摹仿现有的文化产品。要突破、超越现有的文化产品,没有预想是很难想象的事情。文化创意从观念上设计出新的产品或设想出新的目标,让人在动手之前即已“看”到未来的产品,从而激发其创造的激情,引导其开展创造活动。可见,虽然创意只是关于一个作品或文化产品的设想、“虚构”,但却是创造一个作品或文化产品必有的前奏。

创意的特点,是新颖性、原创性。创意是一种意念的创造,是心动(欲望、冲动),更是动心(思考、实施),甚至还有动手(制作、完成)。创意往上关联文化,往下关联产品和生产。在当前中央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文化创意有其特殊的价值。对一个人来说,仅有爱美之心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文化创意要遵循善的原则和美的尺度,文化创意活动因而使学生或创意者成为善的表现者、美的创造者。

相对于其他教学或生产活动来说,文化创意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广义的文化创意具有宽广的领域,学生或创意者可据自身条件或意愿进行力所能及的文化创意。文化创意也符合学生或创意者的意愿,能让学生或创意者体验到游戏、制作、动手的快乐。文化创意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或创意者对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也能使学生或创意者培养创新创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也能使学生或创意者对自身的创造性产生自觉和自信。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文化创意实训是一门受学生欢迎、既是审美教育也是专业教育的课程。

(王文革,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学报副主编,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美育研究会秘书长)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政策解读

丁旭东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从哪里来?是什么?到哪里去?是我们对问题思考的三个核心向度。

一,它从哪里来。

从政策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下同)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的问题(改变美育薄弱状态)提出的要求(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在意见中予以了重申。二是遵循了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意见”贯彻了其中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教育方针。三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意见内容体现了对其中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工作要求的落实。当然也不限于此,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及其他系列讲话中提到的温润心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完善政策、健全体制”等在“意见”中也得到了鲜明体现。

“意见”突出的问题意识来看,其源于实际调研。如意见中提出的“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等问题,没有调查是说不出来的。

“意见”中对美育概念的提法来看,其采纳了部分重要学术成果,如席勒的审美教育说(德文AsthctischcErziehung的译名)梁启超的提升趣味说”“精神教育说、蔡元培的陶冶情感说”、朱光潜的提升道德说、叶朗的人文教育说,等等。

二,它是什么。

综合以上方面,我们认为,“意见”是现阶段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是对美育工作的部署性文件。其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阶段性,即是现阶段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具体化;二是针对性,即针对目前学校美育问题而做出的措施应对与政策回应;三是选择性,即针对当前美育工作任务而有选择性吸收了学术理论,对美育内涵和外延做出的界定。

三,它到哪里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推测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学校美育工作将面朝三个发展路向。

一是学校美育会保持现有的基本格局,进行外延式发展,如艺术教育仍作为主体,但艺术的选择将音乐和美术两科更大步的走开去;会注重薄弱环节的补强,向城乡均衡化方向发展;会在体系化建设上持续着力,等等。二是走过快速发展期,学校美育将走入发展瓶颈期。因为当艺术教育充分发展后,可能会出现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之间的错位,而目前的美育理论储备将难以引领美育走出发展的困局。三是将更加重视艺术美育研究,侧重于实践的结合。因为,目前的美育理论难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和艺术教育手段内在统一与逻辑的贯通。而侧重道德人格美育主要在我国古代教育中有所体现(当前学术研究的薄弱环节之一),如《礼记·学记》载: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亲师”“七年取友等教育目标都是做人的德行标准;儒家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将美育贯穿始末等。所以,针对实践问题,加大研究力度,实现中华品格的美育理论建构才可能带领美育走出未来的实践困境。(中国音乐学院)

呼唤完全美育,打造美育中国

中国美育网

可以说美育的崛起取决于美育自身的强大,而美育自身的强大取决于美育自身的健全充实和完善,持续、开拓与创新,拥有高超的教育力量,并且能在教育和文化的全领域出现,体现美育自身的壮大与发展,而这至少要见诸以下各方面:

一是万美入教的博大与包容,美育的美是一个大概念,是人类文明世界万事万物的万象之美亦即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的各种各样之美的总称谓,而不是专指哪一种美。而万美入教在事实上乃是取万美中的那些最有代表性的经过历史检验且素有定论的典型美入教,其主要来自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和人的美,包括孔子说的“里仁”之美,庄子说的天地之大美,习近平说的“崇高之美”、“信仰之美”,真善美价值体系中的美等等。这万美入教体现了美育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博大胸襟和气度。

二是科学美育的全面兴起,各个专业学科本身都蕴含着各种专业性的美,诸如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字之美和文学艺术之美,数学学科中的数学美,物理学科中的物理美,德育学科中的人的心灵美和人格美,体育学科中的人体美、运动美、速度美、动态美等等。在各种学科的教学中能够发现、开掘、展示并讲解和传达它们的美,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这种美,唤起对这种美感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发挥出这种美特有的育人作用,这就构成了各种学科美育。

三是走进教育的全领域全过程。这体现了美育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也体现了美育自身的充实和完善。而这一点,需要三个方面来支撑:一、走进各种教育诸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特殊教育和各种社会教育并形成既有一切教育共性又有该教育个性的美育实践体系,包括它所需要的美育教师、美育教材、美育教学和相关的美育活动。二、走进从幼教、小教、中教到大教的教育全过程,并形成了既有美育共性又有其不同阶段的个性的美育内容、美育方式、美育形式和美育途径并找到了不同阶段之间内在的纵向衔接点和推进点,从而出现了幼儿美育、小学美育、中学美育和大学美育。三、走进入学到毕业的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致使学生在学校教育至始至终都有美育相伴随,包括美育教学和美育活动,亦即始终都处在美的教化之中,处在美感内化积淀的过程中。

四是创建各种形态的文化美育。人类文明的最高标志是文化文明,任何一种文化之所以是一种文化,都在于它体现一种文明,是文明的产物。每一种文化都有一种美,即文化之美,而这美又是文化的文明品质和文明形象的显现,并且是其消除了各种不文明的丑陋之后才有的显现。因此,中国《易经》所说的“以文化人”实质就是以文化化人。而能以美化人并见诸于实际活动就构成了一种美育,即文化美育。而这种体现在各种具体实在的文化之上就构成各种不同的有个性的文化美育。诸如,以中国的书法艺术之美化人的书法美育,以中国礼仪之美化人的礼仪美育,以中国的服饰之美化人的服饰美育,以各种影视之美化人的影视美育,以各种网络之美化人的网络美育。

五是将艺术教育提升为美育,作为普通教育中艺术教育而不是艺术专业的教育中的艺术教育,虽然仍不能完全排除艺术本身的教授,但其主旨却不在于艺术技法本身而在于以艺术的美来育人,发挥艺术的育人作用。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种最动人的美,美与艺术融为一体互为彰显,这美既有艺术反映出来的人类文明世界的各种美,包括各种人的美,各种社会现实的美和各种自然的美,也有艺术自身创造艺术美。

至此,如果上述诸方面都能够完全落实,那就会看到我们的美育已经完全充分地实现了完全的美育自我,看到一个健全的强大的新型的美育在中国各个领域各个时段上鲜活地崛起,致使中国时时处处都有美育,构成了全民美育、全国美育,从而打造一个美育中国。(中国美育网)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