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丁旭东:解码:先秦儒家的乐之道(礼乐课堂5)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7-04-13 22:53:14

解码:先秦儒家的乐之道(礼乐课堂5)

 2017-04-08 丁旭东 丁博士的音乐研究视界
点击「丁博士音乐研究视界」可关注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宗周以血亲宗法为基础建构的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出现,国人暴动事件的突发,平王东迁,社会政治格局发生巨变,和平时代已经终结,诸侯国际之间军事竞争、吞并与反吞并的军事冲突以愈演愈烈。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处于割据状态的多方政治实体,纷纷举贤为能、变法革新,也造成了士阶层文化的崛起,并带来社会人文思想文化的活跃繁荣。其中,对宗周乐教文化的反思也置入了诸子百家唇枪舌战的争辩议题之中,突出体现在儒、法、墨三个流派的学术争鸣之中。


儒家是对宗周乐教持有认同态度,并力争将其继承发扬的学派。其学术成就及影响最大者,当属孔、孟、荀三子为代表。


孔子的乐教思想

孔子对乐教有深刻的文化体认,他曾经“学琴于师襄”(《史记·孔子世家》)“问乐于苌弘”((《史记·孔子世家》)“删诗”乐正”(《论语·子罕》)践行《乐》教。


提出放郑声”(《论语·卫灵公》)、“合雅颂之声”(《论语·子路》)“尽善尽美”(《论语·八佾》)的乐教用乐观


提出“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之道”(《史记·孔子世家》)乐教修身观


提出“乐亡降(隐)情”(《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十二章)、“广博易良”(《礼记·经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乐教思想观


提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乐教政治观,等等。


总言之,孔子的乐教思想主要可归为两方面:


一,对个体,成就君子仁德

二,对社稷,实行仁德政治


可见,孔子一方面继承了宗周乐教政治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把乐教引入到君子人格的培养方面,从而完善和发展了宗周乐教理论体系,并成为后世儒家乐教思想的基本要旨。


孟子的乐教主张

孟子对宗周乐教中的礼制观念摒弃甚多,发展了孔子非主流乐教观念——游于艺,提出“今之乐犹古之乐”,能“与民同乐则王矣”“乐民之乐也,民亦乐其乐”“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尽心上》)等乐者乐(le)也的人性乐教论,所以孟子不介意俗乐,而是抓住了最根本的问题——仁政就是要与民同乐。


这种观点对于把人性从乐教的礼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有重要意义的。


从非主流的传统乐教人性论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道德四端”说,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与《孟子·告子上》),从而生成了中国式“道德情感论”,为提拔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然,孟子虽然不强调,但也不反对仁德乐教观,也认可“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也深”(《孟子·尽心上》)。

荀子的乐教理论

荀子基本全面吸收了宗周以来乐教思想,是先秦也是儒家乐教思想之集大成者


但,荀子和孔子重视实践和体悟的学术研究方法不同,他更强调逻辑思辨,所以他的乐教学说更具有逻辑完整性和观点的说服力。


他接受孟子的乐教人性论,在《荀子·乐论》开篇即言,“夫乐者, 乐也, 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后又言“夫声乐之入人也深, 其化人也速”。


他接受孔子“乐正”的乐教内涵观,认为要选择“正声”教习之,“音乐有正声和奸声之不同,人情亦有顺气与逆气之差别;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乐论》),并提出“禁淫声”(《荀子·王制》)“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荀子·乐论》)的乐教避禁原则


他继承了大司乐乐德之和说,指出“乐合同,可以和人心,谐社会”。“乐合同”是荀子乐教思想逻辑阐述的起点他认为“和”是乐的本质,“乐言是,其和也”(《荀子·效儒》)“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 “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荀子·乐论》)。


由此,荀子提出了乐教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使“君臣和敬”“家庭和亲”“上下(级)和顺”。他说,“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荀子·乐论》)


他认同宗周礼乐教化思想指出“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荀子·乐论》)“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


同时,提出社会乐教实施要 “修宪命,审诗商,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荀子·王制》),即颁布法令,乐官要把好作品关,大力倡导《雅》《颂》之乐,禁止低俗民间音乐进入社会文化系统,不能让郑卫这样的靡靡之音污染了雅乐的文化环境。


同时要“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即诸侯王要把礼乐教化提高到治国战略的高度,普及礼乐教化,以端正人们的品行,敦化社会的民风民俗。


 不过,我们必须要指出来的是,荀子是乐教思想理论家,同时也是乐教思想与实践的革新派


如他提出“故非礼, 是无法也”(《荀子·修身》),这种理性的法家思想


从人性本恶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所以,人要学(人为),因为“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荀子·性恶》) 反之,如果人不学(人为),“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因此,只有“化性起伪”才能 “积善成德”


他甚至提出了征诛灭(伐)的乐教观,““故乐者, 出所以征诛也, 入所以揖让也, 征诛揖让, 其一义也。”(《荀子·乐论》)


这些体现荀子对乐教理论发展性的观念,从积极的方面来说,适应了战乱纷飞的社会环境,衍生出法家思想学说,但从消极的方面来说,也加速了乐教作为道德感性实践的终结。


节选作者原文《宗周乐教与诸子之辩》,刊发于《学术交流》,2016年第八期。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