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美育与社会改造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4-10-15 12:47:08
美育与社会改造
2014年10月13日 15:06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6期 作者:高建平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22

美育常常被人们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广义的美育指对人的性格的全面培养,造就健全的人,从而造就健全的社会。狭义的美育指对艺术和自然的审美教育,主要指对艺术欣赏能力的教育。

席勒写过一本《审美教育书简》,他所关心的,是广义的美育。在现代社会,美育这个词常常被人们用来指狭义的美育。艺术欣赏需要培养能力,人需要成长为一个能欣赏艺术的人,这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美学观。这种美学观是说,人的艺术能力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是要通过学习获得的。这种学习,可以包括有关艺术知识的学习。如绘画中关于线条、色彩和形体的知识,音乐中关于音乐调式、和声等方面的知识,文学中关于文体的知识,关于诗歌的韵律、小说的叙事方式、戏剧的结构等,这些都是艺术理解的重要因素。我们过去有一些文学概论和艺术概论类的教材,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对文学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孤立地学习上面所说这些知识,而是要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培养欣赏能力。这就好比学习一门外语,抽象地学习几条语法规则,对于理解这门语言没有什么帮助。相反,大量地接触一门外语,在读写听说的活动中,浸泡在这门语言中,即使对这门语言的语法知识不够丰富,没有很高的关于该语言的语法方面的理论知识,也能达到对该语言的理解。所以,理解艺术,需要从历史到社会,从哲学到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说艺术是一个小宇宙的话,那么,对大宇宙的理解,也就成了对小宇宙理解的前提条件。对艺术的理解,是与对生活的理解联系在一起的。对生活、对社会有着深入理解的人,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的人,才能在对艺术的理解方面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这么说来,能懂艺术不是一件易事,要经过长期的学习,与各方面的知识有关,也与人生的阅历有关。

在美学史上,曾有一种将艺术欣赏等同于趣味判断的观点。我们知道,英语中有“趣味无争辩”的说法。这种观点很容易滑到一种关于艺术欣赏的相对主义上去,即认为每个人的趣味都是平等的。你喜欢莎士比亚,他喜欢福尔摩斯,你和他的趣味平等吗?你纵论神圣的荷马,他在说哈里·波特的故事,你们的趣味是在一个档次上吗?于是,争论就开始了。

趣味说会带来一种看法,认为艺术欣赏不过是对于客观对象的主观欣赏而已。一些人认为思想深刻的伟大作品味同嚼蜡,而喜欢一些惊险恐怖或者滑稽荒诞的故事,那么,让他们做喜欢做的事好了。假如他们这么做,对别人无害,对自己能提供快感,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那也不错。这是一种想法。与此相反,人们从趣味说中,又总结出另一种看法:作品与作品不同,趣味与趣味也不同。一位小学生看儿童画报,可以津津有味。给他讲讲黑猫警长的故事,或者看米老鼠唐老鸭的动画片,他觉得趣味无穷。但当他长大以后,就不再满足那些儿童故事了。他要开始读更复杂一点的作品。我们能说,这位小学生不是在进步,而只是变化吗?显然不能,他的进步是明显的。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他的艺术欣赏能力也在提高。这不否认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和欣赏水平人可以欣赏不同的东西,他们的审美要求也有权得到满足。但是,既然人的审美趣味与教育水平挂上了钩,再说它们之间无高下之分,就很难成立了。文化教育水平高的人与文化教育水平低的人,在欣赏趣味方面的不同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时,人们实际上就已经不再坚持“趣味无争辩”了。实际上,人们并不是不争辩,而是一直都在争辩。他们聚在一起,说新出的某部电影好或者不好。在他们之中,某些人似乎更能说服别人,使他们的趣味得到更广泛的接受。一些批评家写批评文章,说服别人也接受他们的观点,其中一些人成为著名的批评家,他们的批评为大众所看重,也让艺术家敬畏三分。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心照不宣,都有一个共识:艺术作品是有高下之分的。作家艺术家和其他的艺术从业者们生产着不同类型的文学艺术产品,艺术行业的管理者们对它们进行着分类管理,并在这种管理中显示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就是对高下不同的艺术进行区别对待。从事文学艺术研究的人,也在进行着选择,将他们总是“有限的”篇幅,留给他们所认为的最重要和比较重要的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所有这些,都表明人们在对趣味进行着争辩,并宣示这种争辩的结果。

作为这种争辩的继续,他们确认,人与人的艺术欣赏能力有高下之分。碰到我不懂的艺术品,不能不懂装懂,不能觉得我已经在别的领域有了成就了,或者有了社会地位了,就自然成为艺术方面的专家。我仍然需要通过学习,变得懂一点,懂得多一些,慢慢看出门道,看出味道。

以上是说狭义的美育,这种美育的目的,是培养懂艺术的人。广义的美育则不同,要培养心智健全、全面发展的人。人们的学习,常常被直接的目的所引导,从升学考试到职业培训,都具有直接的目的。这些直接目的,常常使人片面地发展,只发展有直接效用的技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常常在生活中学会一些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学会应付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所有这些,也都具有直接功利性。怎样在这些能力的片面发展之上,获得人的知识、能力、性格和修养的全面发展,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怎样使艺术能力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随着教育被日益专业化,学术被日益学科化,人的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成为职业分工,这些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古代社会,艺术的教育始终都是与培养人、使人全面发展、使社会获得凝聚力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说“君子不器”,《乐记》讲“礼别异,乐和同”,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古代中国将“六艺”列入教育科目之中,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不仅包括礼和乐,也包括像射箭、驾车这样的身体锻炼,还包括书写和算术的训练。在古代希腊,戏剧成为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出现了辉煌的悲剧和喜剧。这些都说明,所谓美育的狭义和广义,其中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长期以来,美学家们都将对两者进行清楚的辨析看成是自己的使命。他们要区分真善美,在知识的学习、道德的培养与美和艺术的欣赏之间作出理论上的区分。然而,在实际上,美育理论正是在真善美的连接处展开的,美育研究者要看到的,是这三者在教育实践中的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而不是它们在理论辨析中的区别。

自从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以后,这个口号在中国已经相当流行了。在蔡元培那里,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是反对迷信、反对宗教的偏执性,同时肯定宗教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或者说通过情感教育来影响人的功能,并将这种功能抽取出来,用普遍性的审美来取代片面性的、在教派区分的支配下使人们各执一端的宗教。这些思想,我们在今天读来仍觉新鲜,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然,蔡元培所提出的只是一个审美的乌托邦而已,这是从席勒开始的种种审美乌托邦的继续。我们一方面可以说,在世界的一些地方,生活中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人们仍然庆祝宗教节日,保留了宗教传统所带来的生活习俗和伦理观念的痕迹,但是,宗教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成为审美意味的东西了。宗教画像和雕塑从原来具有神性的图像,变成了艺术欣赏的对象。宗教音乐走出了教堂,人们仍喜爱它们,但这种喜爱常常已经超出了其中具体的宗教含义。宗教经典文本被许多人从文学的角度来阅读,并由此而获得超越某一宗教派别,超越民族、国家和文化的普遍性。

从另一方面看,艺术和美育是否具有取代宗教的巨大力量,学者们仍会各执己见,见仁见智,继续讨论下去。黑格尔排出的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顺序是艺术、宗教和哲学,宗教代表着一个比艺术更高的精神发展阶段。这样一来,如果说美育、艺术、审美能够代替宗教的话,那么,似乎就会出现一种与黑格尔不同的新的顺序观。这种新的顺序观还可以用来驳斥当今流行的艺术终结论,从而提出这样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甚至哲学,也可以被艺术所取代。当哲学由于思辨而变得软弱,缺乏生命力时,宗教乘虚而入,以其生动的形式和思想、情感与活动结合的特点,赢得人们的支持。当宗教由于其偏狭和排它性,在相互纷争中消耗了其力量时,艺术重新使人们团结起来。这种乌托邦式的对艺术的见解,也可以说下去,也会对人们有启发。

历史总要比哲学复杂得多,如果我们接触到实际的情况,就会发现,黑格尔的三段论,美育代宗教的构想,都远不如真实发生着的生活过程复杂。

在近代中国,更加现实的存在,更流行的趋势是“科学代宗教”。科学来到世间,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它改变了人的生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对世界的态度。这里所说的科学,应该区别于古代作为纯粹推理形式的数学和一般实用性的技术。它主要是指过去几个世纪,特别是从17到18世纪才在欧洲形成的对自然的实验性研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将世界划分为我们可见到的,变动着的现象和存在于现象背后的,不变的本质,前者是感觉的对象,后者是理性的对象,数学从属于这种揭示对象本质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古代世界的这种本质与现象,理性与感性的二分,到了中世纪有了根本的改变,这时,理性中的数学因素被伦理因素所压倒,形成了伦理与现实的二分,即来自于上帝的道德要求与人的世俗欲求的二分。文艺复兴以后的哲学,从恢复古代世界所尊崇的理性开始,从而再次形成理性与感性的二分。欧洲近代的实验科学,打破了这种古代与中世纪所形成的本质与现象的二分。科学带来了一个观念,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再局限于通过对变动着的对象的否定而达到不变的本质,而是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寻找变动着的对象的变动的规律。

由于有了科学,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许多现象的认识被彻底改变了。这也迫使宗教不能与之争锋。科学形成了对世界的种种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取代了过去宗教所赋予世界的种种特性。科学认识了自然,就揭开了宗教所赋予自然的神秘面纱。科学形成了巨大的改变世界的力量,而这些力量过去是归结于神或上帝的。于是,相信科学,反对宗教迷信,成为一个时代的口号。对于从事美学和艺术的人来说,科学与宗教之争,是一个他们正在经历的大的历史过程。他们所能做的事,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定位。科学与宗教之争留下了许多的空间,需要去填补。现代生活的复杂性,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并不是万能的。这种在实验意义上的科学,并不能解决一些与社会和人的心灵有关的问题。艺术在这方面大有作为。艺术并不是要使宗教复活。宗教自身就在寻找着复活的时机,并力图在科学遇到困境时,在科学带来问题时,发挥自己的作用。艺术所能做的是,提供另一种可能。在科学事实上并不能代替宗教,从而使社会和人的心灵再一次出现两极化时,起一些建设性的作用。

在当代中国,美育所能起的作用,实际上要比“代宗教”重要得多。它应该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全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的体系之中。中国的教育长期被一些升学考试指挥着,从中考到高考,年轻学生要过一道又一道的关。这些关过不了,就无法升学,无法享受国家的教育资源,以后的就业前景也黯淡。当一个学生终于熬到大学毕业时,考试并没有完,一切才刚刚开始,他还要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当然,升学考试是目前阶段维护教育公平唯一的手段,无法替代;各种证书考试是竞争上岗的有效手段,想出更公平的办法也难。但是,由此带来的教育片面化,的确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于是,我们培养出了在考试中长大的一代又一代人,我们培养出了一个善于考试的民族。

笔者曾听到一位年轻母亲与其女儿的对话。女儿大概在上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朗诵刚学到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母亲问:“‘白日依山尽’与‘黄河入海流’之间是什么标点符号?”女儿回答:“是逗号。”母亲高兴地说:“对了。”那么一点大的孩子,一定要知道两句诗之间的标点符号吗?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想这两句诗所提供的意象的美,而不是中间用什么标点符号。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学校里只能那么考。填个空,做个名词解释什么的。其实,我们的各种知识的学习都是如此,注意力都放在可考查性上面。对学生的要求,是朗声给出一个背诵得来的标准答案,而不是培养出思考力和想象力。

在巴黎一些博物馆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群群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到博物馆参观。孩子们坐在一些世界名画前,听馆里的专家讲课。课讲得生动活泼,孩子们不时举手提出问题,专家耐心地解答,那场景真使人感动!这样的教育潜移默化,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那里也有不少中国游客,他们只是在罗浮宫里找“三件宝”,即《米洛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像》,找到后就拍照片,使到此一游的心理得到满足。在无数的重要艺术杰作前,他们匆匆走过,视而不见。看了真令人气愤。后来一想,气愤也没有用,这些游客能进博物馆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是那些博物馆的巨大名气感召的结果了,他们平常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是从来不进博物馆的。

在“考分代美育”的教育环境下,我们能说什么?做什么呢?我想说这样几个意思:

第一,美育对人的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无法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说什么。但是,我还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在中学生中进行美育,并不一定是浪费时间,只要处理得好,美育与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不给学生出这样的题,问他们在“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之间是什么标点符号,而是引导他们欣赏这两名诗的意象美,词句的美,使他们对一些优秀的诗歌产生爱好,这是我们能做得到的。用音乐和美术丰富他们的生活,从而使他们在视觉的形体和色彩,听觉的乐音和韵律的接受能力,知识与情感的协调发展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也是我们能做到的。

第二,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强调大学的理想。大学不是技能培训班,而是培养人的地方。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学文的学生要懂一点理科的知识,学理的学生要懂一点文科的知识,所有的学生,不管是学理学文,还是学医农工商,都要学一点艺术,形成对艺术的爱好,这就能使片面的中学教育有所弥补。

第三,近年来在中国,有一个话题很流行,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当然是一件好事,人人都爱美,我们居室、环境和生活方式都体现出美的趣味,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本来很好的一种对生活美的追求,在一些学者那里却被弄得恶俗不堪,将美感等同于快感,追求高档生活享受,高额消费,声色犬马的追求。溯其本源,还是教育,特别是美育的缺乏。

从席勒提出美育乌托邦到今天,已经二百多年过去了,这期间出现了无数主张教育救国、教育救世的主张。谈到社会改造,过去有根本解决与逐步解决之争。社会的改造是一种建设,它与经济建设一样,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可能一下子来一个根本的变化。社会翻一个底朝天,就会将许多丑的东西翻上来,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打扫干净。社会的改造需要美育。我们要建设美丽的乡村和城市,如果不知道什么是乡村与城市的美,就只能造出一些恶俗的形象工程来。我们要建设美好的自然和社会,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自然和社会的美,只能是破坏自然,毒化社会。让人们受到美的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审美修养,这是建设美的自然、美的社会、美的国家、美的世界的前提条件。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