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李丕显:“以美育代宗教”的现代意义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4-08-02 10:36:11
【李丕显】“以美育代宗教”的现代意义
上传: 谢秋晓     更新时间:2013-4-5 16:19:34

 

       蔡元培先生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时人论之已多。但一般都是说它既有合理性又有偏颇之处,对它的现代意义往往估价不足。我认为,具有现代世界意义的一个紧迫课题就是如何塑造艺术化、审美化的人生,以解救和提升经常失落理想的现代人的灵魂。面对这一课题,首要的和根本的当然是社会实践中的创美活动。而艺术、审美活动本来是现实创美活动的集中反映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倡导以美育代宗教,主要通过艺术、审美活动建构人的新感性,对于塑造艺术化、审美化的人生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而“以美育代宗教”亦应看作是颇具当代价值的重要命题。一

现代西方世界出现了一股强劲的持续不断的人文主义、反理性主义思潮。这些思潮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性质是显而易见的。多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只要是远远地 望一下就足以作出“彻底批判”和“全盘否定”的姿态。但是,如果不是仅仅停留在那些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前面,而是深入其理论大厦的内部,那么就会发现,形形色色的现代西方思潮自有其存在的某种现实依据,种种论说之中亦有其部分的、片面的合理性。从总体上说来,这种人文主义、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否定性的价值在于对理性专断、文明异化的抗议,它的肯定性的价值在于对于个体、感性、生命的尊崇。它能给予我们的重要启发是:这种思潮之所以连绵不断,实质上是触及到了具有现代世界意义的重大课题——“上帝死了”,怎么办呢? 人类的精神出路何在? 怎样对待物质文明和道德衰退的历史悖论? 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妥善地解决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平衡发展问题? 所有这些,今天看来都有理论上的与实践上的双重意义。但是,西方学者往往提出某种极端的主张以作为异化的对抗,因此,他们所开出的灵丹妙药,在其现有形式上是既不灵也不妙的。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把整个世界看成地狱,认定人便是吃人的狼,人类相互间都成了恶魔。因此他提出极端的唯意志论企图对抗地狱似的世界,可是到头来仍旧只能陷于悲观主义。尼采说,上帝死了,于是他要重估一切价值,他要教人们作超人。然而,尼采的“超人哲学”尽管意在颠覆传统的道德理性和伦理价值,却不能挽救他所说的人类的“颓废”。柏格森极力高扬生命冲动,既把它看作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把它说成创造世界万物的客观的宇宙意志,一方面陷入主客二元论,一方面又充满反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

海德格尔向传统的形而上学和伦理学提出挑战,从根本上取缔所有哲学、伦理学上的独断论,通过拷问、显现“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试图解决人的肉体与精神分裂的问题,高扬人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建构起原始伦理学。可是他又把人的生存看成是偶然性的、毫无理由、毫无根据的“被抛状态”,难免有对于死亡的恐惧感和荒诞感。萨特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他人就是地狱!”因此他特别强调个人的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这虽然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却忽略了个体存在和社会群体的辩证统一关系。沿着这样的思路,实际上是根本无法冲破所谓“地狱”的。

若是信服“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以美育代宗教,以艺术、审美代宗教,大约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解放。西方现代思潮的积极意义和正面价值,大抵也在这一方面。陈炎先生《反理性思潮的反思》一书评述现代西方哲学美学及其代表人物,每一章的归宿和落脚处往往都在美学和艺术,比如康德的“美的把握——判断力批判”,叔本华的“美学意义上的世界——理念”,尼采的“肯定生命的美学思想——悲剧精神”,柏格森的“生命艺术论——美感与滑稽二元”,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诗意的栖居”,萨特的“艺术存在的根据——自由”,正是准确地把握到了他们的现代意义,亦且一一给出精深独到的阐释。[ 1 ] (P1 - 3)

例如,在尼采看来,只有“用美感反映来对抗痛苦”;“唯有用审美的名词, 才能证明生活的意义。”[2 ] (P24 ,7)柏格森推崇的是直觉:“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 3 ] (P137) 这就是说,人们要通过内心的直觉体验,通过对自身的反观来直觉宇宙的本质,实质上也就是通过直觉体验审美对象。而萨特所强调的艺术创作的自由、艺术欣赏的自由以及二者的对立统一,更是涉及到了艺术存在的依据和审美的本质。看来,海德格尔十分推崇的荷尔德林的名言确乎可以作为解决人生价值意义、摆脱现代精神危机的出路,那就是:“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至于叔本华所描绘的主观与客观的完全的融会化一的“直观”,那是只有经由艺术和审美才能达到的主客融合;也只有经由这种艺术和审美的主客融合,才可以寻得暂时的解脱。正像叔本华所描绘的那样,把人的全副精神能力献给直观,浸沉于直观,并使全部意识为宁静地观审恰在眼前的自然对象所充满,不管这对象是风景,是树木,是岩石,是建筑物或是其他什么。这时候,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忘记了他的个体和他的意志。[ 4 ] (P149 - 150) 这样一来,不管是从监狱里还是从王宫中观看日落,那都没有什么区别了。[ 4 ] (P275) 我认为,以上这些才是西方现代人文思潮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因为在我们看来,艺术和审美恰巧能够体现自然与人、客体与主体、个体与社会、感性与理性等多层面的和谐统一。

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其根源本来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但是在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中,两者的和谐统一达到了更高的自由程度。从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和现实,那是一种超实用、超功利的、使人得到心灵解放的态度。在艺术创造中,更是达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和谐。这也就是孔夫子所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在艺术欣赏、审美欣赏中,的确常是物我交融,往复交流,进而物我两忘。每一次真正的艺术欣赏和审美欣赏,都是一次心灵的解放。这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高度的和谐统一。

就一个个体而言,在现实活动中,在尘世烦扰中,或者受着感性的束缚,或者受着理性的束缚,总是难能得到心灵的解放。而在艺术、审美活动中,理性暗中规范着感性,感性中潜在地积淀着理性,感性形态化的理性与理性功能化的感性浑然交融,这是多重心理功能综合统一、协调运动的“审美活动”。因而单从个体心理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说,它同样是一种自由的心灵解放。

就社会发展而论,唯有共产主义方可进达那高度的多层面的和谐统一,但在艺术和审美中却能够得以“提前”实现:它“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5〕(P73)回应现代世界课题,回应西方哲学思潮,通过艺术、审美以建构人的新感性,通过美育来建构人的新感性,从而充实和丰富人之为人的本质,这完全吻合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因为在艺术、审美中,人的多种心理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感觉、知觉、表象、通感、联想、想象、情感、理智等等综合统一,协调运动,进达审美愉悦。它以“情感”为核心,同时将“知”与“意”潜在地融会于自身,成为高级的精神享受。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的辩证的统一,是哲学上的自由境界。这种自由新感性的建构,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讲的“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所讲的“新人”、“全新的人”。就政治社会学的角度说来,共产主义革命“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而从美学说来,每一次真正的审美活动都使人获取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恰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6〕(P147)二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