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王文革:美育不仅仅是心灵鸡汤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2-12-07 23:27:48
 

倡导美丽人生:美育工作者的职责与挑战

王文革

“美丽中国”的理念包括美丽人生、美丽社会、美丽环境等方面内涵。某种程度上讲,美丽人生是实现美丽社会和美丽环境的重要前提,而美丽社会、美丽环境则是为美丽人生服务的。美育工作者应当倡导美丽人生,发挥美育的特殊作用。

较之其他门类的教育,美育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与感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活动。美育不是抽象的、理性的教育,主要不是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它是通过感知、情感的活动来熏染心灵、陶冶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以情动人。因而美育是从人的最基本的层面来影响人、塑造人;即,在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中产生对真善美的欣赏,并发自内心地生起对真善美的向往(其反面便是对假丑恶的贬斥),从而丰富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塑造健全人格。这当是美育的第一个作用。有了这样的倾慕之心,才会有这样的追求之意,才会有这样的付诸行动的实践,也即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真善美。这即是美育要达到的第二个作用:激发创造。创造是人主体性的体现和实现。欣赏也是一种创造。在与对象的相互作用中,如果主体能够“看”到一个“意象的世界”(叶朗),这就是审美的创造了。这个意象的世界不仅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本真,还让我们获得极大的愉悦。因此,能欣赏、能发现世界和生活的美,就是在创造美丽的人生。当然,这种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因为,再美的音乐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也是没有意义、不起作用的(马克思)。创造的另一个含义,是创造出新的“作品”。通过具体的实践和行动,主体将自己的愿望、情感、态度、意志、想象、智慧、技巧、能力等等诸多因素都灌注到、实现于自己的作品(这里的“作品”,是就其最广的意义来说的,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中。借用郑板桥的话,如果欣赏中所“创造”的是“胸中之竹”,那么,实践中所创造的就可谓之“手中之竹”了。主体将在创造的过程和结果中看到自己、满足自己、欣赏自己。这样的意识和感受,就可以说是审美的意识和感受。这样的创造就是审美的创造。审美的创造可以渗透、融贯到生活、人生的各个方面,从而构成美丽人生的重要内涵。

可见,美育不仅仅是心灵鸡汤,给紧张、焦虑、痛苦的心灵以某种慰藉;它更重在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感知来培养对真善美的欣赏、向往、创造,从而塑造健全人格、倡导美丽人生。这当然也是美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履行这样的职责,在当前语境下面临诸多挑战,比较突出的有:1.现实学习活动功利性的强化导致美育的被遮蔽。学生都面临着升学、就业、生存、发展等的直接的刚性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压抑了他们的审美需求。2.现代后现代各种思潮的影响导致美育的被轻视。学生的权利意识、个人中心意识、求新求变意识等等空前高涨,他们往往对于老一套的美育乃至其他相近相似的教育方式表现出一定的漠视乃至逃避的现象。3.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美育自身的不适应。新的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现实生活,新的现象、新的问题不断涌现。美育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就会被学生讥为out了。

美育如何贴近现实、深入生活、走进学生心灵,是美育工作者要克服的难题,也是美育发挥其特殊作用的路径。作为一项没有实际功用的教育活动,美育要发挥其“无用之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意味着美育工作者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

(王文革,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校办副主任,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邮编100144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