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段茂南/杨留兵/段晓静:百年中国美育的回顾与前瞻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0-11-26 12:06:32

百年中国美育的回顾与前瞻

作者:段茂南/杨留兵/段晓静  主题类号:G1/教育学

20世纪中国美育,走过一条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道路。幸运的是,最后20年终于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随着新世纪的降临,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条件下,回顾总结百年美育的经验教训,勾勒未来美育蓝图,对于建构新的艺术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将有一定的意义。
一、百年美育之回顾
(一)美育观念的自觉与学校美育的发端
早在清朝末年,受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美学思想影响,著名学者和教育家王国维(1877—1927)在我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美育主张。
1903
年,王国维在通州师范学堂任教时发表了《论教育之宗旨》一文,指出:教育之事业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他接着又说: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在这里,王国维强调德、智、美、体四育,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其终极目标则是培养出完全之人物。那么,什么是他所说的完全之人物呢?王国维的解释,即是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的人,而美育则有使人之感情发达的作用。
后来,王国维在清政府学部图书局供职,又把目光投向美育,关注美育的实施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写下《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1907年),文章说:就小学校设此科之本意言之,则一、调和其感情,二、陶冶其意志,三、练习其聪明官及发声器是也。也就是认为音乐有熏染情操及开发智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王国维看来,主要依靠音乐自身的美来实现,如他所言:则唱歌科之辅助修身科亦在形式而不在内容。音乐形式美包括音高、节奏、曲调、旋律等要素,它们构成相对独立的声音美;内容在这里是指与音乐形式相结合的歌词。但他并不从根本上否认内容的重要,所反对的只是那种徒以干燥拙劣之辞,述道德之教训,要求于声音之美外自当益以歌词之美,即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则应承认音乐形式美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王国维还进一步考察了艺术形式美在美育普及方面的作用。他认为:古雅(指艺术形式美)之能力能由修养得之,故可为美育普及之津梁,虽中智以下之人不能创造优美及宏壮之物者,亦得由修养而有古雅之创造力。又虽不能喻优美及宏壮之价值者,亦得于优美宏壮中之古雅之原质,或于古雅之制作物中得其直接之慰藉。故古雅之价值自美学上观之,诚不能及优美及宏壮,然自其教育之效言之,则虽谓其范围较大,成效较著可也。1 ]这就从实践方面肯定一般人能够通过艺术修养获得对艺术形式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承认艺术形式美有独立于优美、壮美之外的审美价值,且具有在大范围普及的成效。显然,王国维对艺术形式美的认识和探讨,在当时是比较深入的。
差不多与王国维提出美育主张的同时,中国留日学生沈心工和曾志@在东京开始从事音乐教学研究活动。沈心工于1903年归国,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小、龙门师范学校任教,次年编写出版了《学校唱歌集》初集,曾志@也在东京编写出版了《教育唱歌集》,李叔同则于1905年到东京学习音乐、美术并从事话剧演出活动。以后,沈心工又陆续编写出版了《学校唱歌集》与《国民唱歌集》共十余集,创办了乐歌讲习会美育音乐会,将学堂乐歌活动推向社会。在学校美育方面,时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的李瑞清,曾为艺术学科建设作出开创性贡献。1905年的两江师范学堂规模宏大,学生多达六七百人,按照清政府学部规定,只设图画、手工、音乐的课程,无艺术学科的建制。李瑞清本人擅长书画,眼光敏锐,故呈经学部批准,增设图画手工科。图画包括中、西画及用器画、图案画等,手工包括各种工艺美术,这两门是主科;并以音乐为副主科;再附加各种普通科为副科,以教育为总主科,每周上课42小时之多。由此可见,20世纪开头,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美育和学校艺术教育,几经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总算有了一个正式的发端。
(二)美育的启蒙与艺术教育学科建设
辛亥革命胜利后,蔡元培担任了民国政府首任教育总长。他在1912210发表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将美感教育列为五项教育主张之一。以后,蔡元培又专门就美育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和论著,申述他的美育思想观点,表明他对美育的高度重视。
作为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的蔡元培(1868—1940),他的美育思想带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早在1917年北京神州学会的讲演中,蔡元培就提出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要求舍宗教而易之以纯粹之美育,他在五四运动浪潮发展之际,大声疾呼,吾国之患,固在政府之腐败与政客军人之捣乱,而其根本,则在于大多数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而毫无高尚之思想,惟提倡美育足以药之。2](P218 )一针见血地指出政治的腐败是国家的心腹大患,又从根源上揭示多数人中存在的思想痼疾,认为只有实施美育才能医治病根,培养国民的高尚情操,进而改造国家与社会。这在当时真是振聋发聩之言,明显具有启蒙主义性质。在蔡元培的各项美育主张中,他谈得最多的是美育的精神陶冶作用,而陶养的工具主是要艺术。他这样说明艺术对人的思想情感的影响:感情兴奋之时,非理智所能调节,感情沉滞之时,非理智所能活泼也。孰调节之?孰活泼之?曰艺术。艺术者,超于利害生死之上,而自我兴趣,故能养成高尚、勇敢与舍己为群之思想者,非艺术不为功。2](P529)又说:艺术能养成人有一种美的精神, 纯洁的人格。2](P219)从艺术能给人多方面的精神影响出发, 他还论证了艺术可以激活人的创造精神这一极有价值的理论观点,指出:美术(当时即指艺术)所以为高尚的消遣,就是能提起创造精神。……因为美术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展个性的自由。所以沉浸其中,能把占有的冲动逐渐减少,创造的冲动,逐渐扩展。2](P330—331)又说:占有欲属于物质生活,为科学之事。 创造欲为纯然无私的,归之于艺术。……大学院设立艺术院,纯粹为提倡此种无私的、美的创造精神。[3](P220)关于艺术为什么能提起人的创造精神,在当时还是人们很少触及的话题,蔡元培以其远见卓识较早进行了探讨,无疑是难能可贵的。
由于蔡元培从民国初创就参与了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因此,他的美育主张基本上被吸收为国家的教育指导思想,通过政权的力量,加上他本人的身体力行,付诸教育实践,在教育界产生很大的影响,推动了美育的实施和美育机构的建立。例如,19129—12月间, 民国政府教育部先后颁布小学、中学、师范规则规程,明确将国文、手工、图画、音乐列为必修科目。短短一、二年间,竟出版各类教科书40余种,蔚为大观。191612月,蔡元培担任了北京大学校长,在他的直接领导与策划下,原北大学生社团音乐会1918年改名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后又改为教学机构:音乐传习所,以敦重乐教,提倡美育为已任,聘请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来校任教。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的新思想、新文化,给我国美育吹来一阵阵清风,新的艺术教育学校和机构不断涌现,北方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于1920年开设音乐体育专科。南方则有艺术大师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等人发起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分设图音、图工组,又成立了中华美育会,刘海粟等200多人参加,连续出版《美育》杂志7期,公开鼓吹艺术教育,改造枯寂的学校和社会,使各人都能够得到美的享受。到1925年,上海又陆续诞生了美术专科学校(原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改名,内设音乐系)和艺术大学、国立音专等,使我国学校美育迈上一级新台阶。
1927
10月,蔡元培再度负责全国学术及教育的行政领导工作。他仍然对美育,尤其是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给予极大关心,组织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及中小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萧友梅委员曾对艺术课程教学目标提出建议:以能辨别形式美恶,并领会其所表白之意,并有鉴赏名家作品之能力为最底限。4]在上述目标下, 课程设置及教学朝着审美方向有所倾斜,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得到更多重视和加强,不断取得进展, 如黄自等编著的《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六册, 1935年初版至1941年再版达21次,引起世人瞩目。
20世纪开头十年到30年代后期,在蔡元培等人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下,我国美育和学校艺术教育的历史进程逐渐加快,经过不断的改革、充实,艺术教育学科建设趋于系统化,从专业设置、师资培养、课程建构、到教材编写,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三)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结合
重视艺术与社会人生的联系,是中国审美教育的传统特点之一。早在辛亥革命胜利不久,鲁迅就曾强调美术(当时即指艺术)之目的……是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拟播布美术意见书》,1913年)此后,民国政府教育部对社会美育和艺术教育逐渐有所关注,191412月颁布的《整理教育方案草案》中提出:学艺的社会教育,以广施教化,增进全国国民之学艺为目的,其具体内容之一为增高审美思想,如设美术馆、美术展览会、改良文艺音乐演剧等。在推行这一方案的十余年间,各省市纷纷成立了艺术馆和民众教育馆(下设艺术部),将社会美育和艺术教育推进了一大步。30年代初,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魔爪一天天伸向我国,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难之中,全国人民开始兴起抗日救亡的热潮,广大教师、学生纷纷走出校门,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爱国主义浪潮汹涌澎湃,抗日救亡歌咏、街头戏剧以及木刻版画活动应运而生,成为当时强有力的号召手段。有鉴于此,国统区以及革命根据地各市县教育主管部门都要求加强音乐课、图画课的地位,高初中由每周一课时改为两课时。课外则组织各种形式的歌咏队、戏剧队,训练音乐、戏剧人才,编审歌咏、戏剧教材等,以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发扬军民团结与进取精神。
这一时期,学校美育冲破围墙与社会美育打成一片,社会上的美育活动刺激与助长了学校中的美育空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如在山城重庆,陶行知主持的育才学校师生就曾与市民一道举办了千人合唱音乐会,成为中国美育史上一桩盛事。更值得大书一笔的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设有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系,成为革命根据地进行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核心;鲁艺秧歌队名闻遐迩;鲁艺学员实行在校学习和分赴抗日根据地实习相结合,它有力地帮助了群众性美育活动的开展。尤其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各革命根据地的美育和艺术教育朝向纵深发展。《讲话》指出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同时,又说:我们的文学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墙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通讯文学。我们的戏剧专门家应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小剧团。我们的音乐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歌唱。我们的美术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美术。一切这些同志都应该和在群众中做文艺普及工作的同志们发生密切的联系。这无疑对推动艺术家重视社会美育,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参加抗日战争的热情,起了极大的指导作用。据当时的统计资料,在陕甘宁边区的绥、米、葭几县可平均每乡有一班秧歌队,各地学校秧歌活动,更形成群众秧歌活动的核心。(见1944822 日《解放日报》)这大约是革命根据地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相结合的一个缩影吧。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艺术教育,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基本陷于停顿不前的状态。
(四)美育的失落与回归
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1950年就明确规定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教育方针,我国学校美育得到大规模发展。经过1952年院系调整,专业艺术院校相对集中,培养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艺术人才,成为我国美育骨干力量。各省市音乐、美术系科得到加强,布局更加合理,为中师和普通中学输送了大批艺术教育师资。当时,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外美育活动(学生文艺社团及展览、演出等)可谓丰富多彩,社会上的美育活动(扭秧歌、腰鼓舞、大合唱、美术展览等)也搞得有声有色,省、市、县以及部分乡镇的群众艺术馆、文化站、电影队相继建立,美育和艺术教育开始向农村地区普及。
不幸的是,这样良好的美育环境和势头没有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从1957年开始,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导致美育和艺术教育偏离它的价值本体。政治化代替了美化。1966年,一场空前的文化灾难洗劫中华大地,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遭受严重摧残,造成美育的失落。19769月,文革结束,春回大地。两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接着不久召开的全国艺术教育会议,又使人们重新认识到美育的重要,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回归校园,美学热钢琴热20世纪80年代中国家庭和社会中波澜叠现。
但是,美育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在形成公平竞争选拔人才的合理机制时,也出现了应试教育的偏颇:千军万马挤上一根独木桥,家长、学校一齐把目光盯着升学考试。升学率成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因而德育、体育被漠视,美育在整个教育领域被逐渐淡化,有识之士为此感到忧虑,大声呼唤美育的再度回归。
为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时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新将美育列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地位及实施做了精辟的阐述。这就不仅为恢复美育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世纪的美育与艺术教育
(一)转变观念,深刻认识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21
世纪是一个发展迅猛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激烈挑战,国力的竞争更突出地表现在创新知识和有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被赋予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被置于举足轻重的优先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适时提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从应试教育专才教育的模式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那么,在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中,美育有哪些重要作用呢?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美育在提升人的精神品质,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理想方面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一般说来,德育和智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而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它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精神、气质,是其他各育所不可替代的。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很多大科学家都指出,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理,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彭加勒指出: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美育培养人的直觉、想象力和发现力,即形象思维(和人的大脑右半球相联系)的能力。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美育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加强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一些商品的审美价值逐渐超过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而成为主要价值,21世纪商品的文化含量和审美情调,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提高生产、管理人员的审美素质,加强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十分必要。加强美育也是改变应试教育的禁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人的个性发展是感性和理性均衡发展的结果,而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片面追求理性发展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学生失去了丰富的感性和情感,变得呆板,严重束缚了个性的和谐发展。只有加强美育,才能促进个体的感性和理性的均衡协调,发挥个性自由和独创精神。
(二)艺术教育的结构层次与突破传统教育实践
美育在学校里并不是一门课程,它的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传统艺术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忽略审美创造的倾向,即重技轻艺。本来,艺术教育的内容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a.基础的技能训练,b.艺术知识的积累,c.艺术体验与感受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认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老师往往将三者割裂,对认知、技能领域情有独钟,而对情感体验方面却缺乏关注;老师在课堂上花去大量时间讲解枯燥的乐理或绘画基本知识,对学生有无学习兴趣却不感兴趣。例如音乐教学,据芜湖一中学生中进行的452份问卷调查,98 %以上的同学热爱音乐,但不喜欢学校开设的音乐课,87%左右的同学均认为音乐课本的部分内容过于陈旧,没有时代感,不动听,从小学高中,不停地重复这些熟透的歌、乐曲,实在是没有新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
因此,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必须有所突破,首要的是在教学观念上应该明确:从单纯知识、技能的培训转变到艺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实现这一艺术教育的本体目标,往往涉及多项教学内容,不只与某一门课程或某几位老师有关,但人文艺术课程(如:中外艺术史、艺术概论、文化人类学、文艺心理学、美学及艺术欣赏等)应得到充实而不是削弱,应从面向艺术作品到面向艺术文化。其次可考虑选择开放的教学过程模式。这种模式把课程开放成为教育对象探索、发现并获得经验的动态过程,着眼点更多放在学生的兴趣和自由探索精神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艺术创造活动的全过程,以发展自我。教师不再充当学生好与差的裁判员,而是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其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会艺术,而是教学生会学艺术
艺术教学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根据授课年级、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灵活选择。如已有人总结出适于中小学不同阶段音乐教学的游戏情景模式活动参与模式体验评价模式,就不能不问对象一刀切
再次,突破传统艺术教育,需要强调实践性,注意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的动手能力。多年来,由于高师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基本沿袭专业艺术院校的专才模式,毕业出来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没有把自己定位于的位置,而是竭尽全力向艺术家靠拢,搞油画的不熟悉国画、版画,对儿童画、雕塑、粘贴艺术、手工制作、工艺设计等更是知之甚少;能弹钢琴的不一定会即兴伴奏,能唱歌的不一定会演奏,如此等等……。因此,我们在艺术教育课程结构改革中,应考虑建设大、中、小学衔接、配套的课程体系(包括教材),高师艺教专业在必修课之外,要适当增加选修课(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专业选修课的要求,应是拓宽学生专业和文化知识面,体现系科特色的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一般安排为80%:20%左右。据了解,目前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的选修课开课率严重不足,教师学生普遍重视不够,而且主修课占用课时过多。今后,高师艺教专业要取消主修课,强化通才通识教育,以适应广泛的社会需求。在这方面,德国包豪斯学院倡导学生从纯艺术走向实用艺术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引入这种教育思想与实践。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农村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更显得薄弱,艺教师资的缺口很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九亿农民,全国中小学生的85%在农村。为支持农村学校开展美育与素质教育,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勇敢地进行了培养复合型两用(音乐、美术双学科)人才的尝试,已经培养了五届(250人)毕业生,绝大部分到农村中学担任艺教师资。 这种一专多能的人才,颇受农民欢迎,尝试取得了初步成功。
(三)在创造中学艺术与艺术中学创造——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着重点,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
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艺术(这里主要指音乐、美术)学科,在其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与以智育为主要目的的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后者以理性见长,前者以感性和情感取胜。
发挥艺术教育的情感和感性作用,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特点,就是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双方展开良性互动,互相交流,教师要精心营造一种宽松自如的课堂环境(例如,座位形式可不拘泥于插秧式),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愉悦情绪,通过艺术体验和欣赏,让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和勇于探索精神释放出来。教师还要善于鼓励学生即兴创作或讨论,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或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充分发挥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因子,也是创造的前提。不仅艺术创作离不开想象,科学创造同样需要想象,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通过艺术欣赏、体验或即兴创编,让学生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发展形象思维和直觉,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极其有益。
当前,学校美育主要依靠每周一、二学时的艺术课,相当普遍的教学形式是教学生画一幅画或唱一首歌,内容仅限于知识、技能范畴,远远达不到审美效果。成功的艺术教学经验应当超越文本意义,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唱《我的家乡日喀则》时,结合欣赏董希文油画《春到西藏》,并载歌载舞地示范,让学生感受藏族舞蹈的风格,进一步了解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拓展了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空间。此外,教师应当从课内活动走向课外活动,进而打开学校大门面向社会实践。现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极强,如通过电视、广播、因特网等现代媒体的传播以及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听音乐会等等,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和审美信息。因此,组织课外、校外各种艺术活动非常必要,我省合肥、芜湖、安庆、淮南等城市每一年或两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主题合唱节(如拥抱明天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迎接新世纪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凡有条件的地方应把组织艺术活动当作一种审美文化载体来抓,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审美视野和创造能力。
总之,新世纪的美育与艺术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转变观念,走改革之路,使美育更好地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为支持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服务。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