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崔彦海、张建梅:美育功能与学校文化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8-07-16 16:18:08

美育功能与学校文化

崔彦海、张建梅


前几天,杭州发生了一起由享受较高待遇的保姆实施的恶性纵火案,保姆的雇主对保姆是关怀有加,连保姆买房子,雇主居然会借款十万元。可是,保姆没有感激雇主,反而屡次偷盗雇主家的财物,最后为了掩盖罪行而纵火烧死了雇主的妻子和三个孩子。此事在网上引起一片声讨,而声讨的核心是保姆不知感恩,恩将仇报。今天,我们就从感恩的角度谈谈美育。

感恩这个词,几乎也是国学教育和宗教教义中常见的词汇。言外之意,只要他懂得了感恩,他就不会在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可是,我要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反思,保姆问什么不懂的感恩呢?感恩是一种知识吗?是一种技能吗?只要把这个知识和技能学会了,就懂得感恩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感恩不是一种知识,更不是一种技能。感恩是一种充满善意的情怀,是一颗能够被恩情所感动的心灵。就像一台电视机,你原来就没有给他安装某个电视讯号的接收天线,你却要求她能够接收这个电视讯号,这可能吗?同样,你没有在学生心里培植善根,却要求他懂得感恩,他知道恩是个什么东西吗?他心里的那台电视机就没安装这根感恩的天线,他怎么会感受到你的恩情呢?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用近乎逼迫的方式来教会人们感恩。这样的教育或者说是德育,似乎看不出教育的效果有多大,反而,恩将仇报的事情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阶层屡屡上演。为什么呢,我们来尝试分析一下:

一、没有美育的德育将劳而无功

我们的德育忽略了人要首先有一棵善根这个前提,因而,盲目的、生硬的、照搬的道德教育既立不了德,也树不了人。为什么?因为没有美育的参与和协作。在学校教育中,美育最大的功效在于它可以潜移默化中在学生心里培植善根。善根,顾名思义就是善良的根。心里有了这个根,人才会感恩,才会施恩,才会报恩。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德行品质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美育就是这棵树的根须所需要的土壤和水分以及其它养分;而德育就是这棵树的枝叶所需要的阳光和空气。为什么这样比喻呢?我们来看:美育对人的人格德行的养成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它更像潜埋在地表下的水分和土壤;而德育不用这样麻烦,他直接就告诉你,你应该怎样做一个好人,应该怎样去做好事。所以,美育是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去影响他的人生成长,引导他的价值认知和做人观念。而德育是从外在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人生发展,对学生的人生弱点和缺点具有强制性去除和改造的功能。只有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立德树人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也才会在相互助力的过程中收到:既启迪人生,又扶持人生;既温润人生,又引导人生;既呵护人生又矫正人生的多重功效。

稍有一点国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孔子的儒家学说中最主要的是“礼教”和“乐教”两大部分。礼教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德育,乐教也相当于现在的美育。那么孔子是怎样论述美育和德育的呢?《论语·礼记》中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他说乐教的乐是从人的内心呈现出来的,礼教的礼是在外面发挥作用。这与我们刚才的阐述是基本一致的。

二、从识别美与丑走向区别善与恶

一个低龄儿童,他可能会选择拒绝善,因为行善可能会代表付出和辛苦,比如把自己的玩具送给别的孩子,比如为别人去做什么事情等等,但是,他不会拒绝美。他会为了能看到一本画册而拿出自己的玩具来交换,他会为了能参加一个节目的演出而哭闹不已,他还会为了拿到看动画片儿的遥控器而答应爸爸妈妈让他先完成作业的要求。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善根还没有发育好,还有待时日来滋养培植。当一个孩子能够在看动画片时为片中人物的死而流泪的时候,他的善就开始萌芽了。当他看到爸爸妈妈辛苦一天回家时,能自觉地为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事的时候,他的善根就开始成长了。那么,这个善根是怎样成长的呢,是在美的熏陶下成长的。往往低龄儿童是在从内心喜欢的美中渐渐有了美与丑的识别,在美与丑的审美体验中,逐渐走向对善与恶的识别与倾向。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子就懂得善与恶,而是应该先让他知道美与丑,这才是我们的教育应该遵循的规律。

以往有人认为美是从善中产生的,也有人认为善是从美中产生的。我个人的理解不是这样,善和美就好比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你说世界上是先有男人还是现有女人呢?说不清楚。当然我说善和美好像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并不是随便说的。据我所知,古人最早解释美和善这两个字的时候,这两个字早已经诞生很久了,也就是说,古人对这两个字的解释也并没有征求创造这两个字的人同意(说你这样解释正是我们创造着两个字的本来意思),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来对这两个字做一番推想式的解析。我们抛开什么甲骨文什么金文,我们就来解释这两个经过简化的汉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美是编着两条大辫子的女人,善就是长了一口胡须的男人。美字上面是两个羊角髻,美字下面的一撇一捺,就是两条辫子,她就代表了女性的美;和美字相同的上半部,下面却换成了一个口,这个口不是指嘴,而是指嘴唇周边的胡须,为什么长了一口胡须的男人就是善呢,因为一个男人在经历过磨难,尝试过失败,吃尽了苦头之后,也就到了长出胡须的年龄,这时候的男人,心会变得平和,不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也就学会了与人为善,所以,他就成了善的化身。美和善可以是相互催生,也可能各自独立存在。就像人一样可以结为夫妻,也可以各自单身。当然,我并不是说,我这样解释美与善是科学的正确的,但起码他让人更容易理解美与善的关系,让人感受这两个字与我们的距离是多么亲近。

我们回想一下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在家长大人的夸赞和褒奖声中开始学习善和践行善的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试试看:

一个低龄儿童,抢了另一个小伙伴儿的玩具,那个小伙伴儿自然是大声哭喊。这时候,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他至少有两个选择:第一种选择:厉声呵斥抢玩具的孩子,强迫他还回玩具,甚至要他当面道歉,说对不起。第二种选择是:温和地对他说:哇,你的玩具上画的是大老虎啊,多威风,多漂亮啊,小朋友,你说是小松鼠好看呢还是大老虎好看呢?这种情况下,孩子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玩具,会重新发现自己玩具的美。他会在老师的劝导下很不情愿的把抢来的玩具还给人家。这时,老师开始夸奖这个孩子说:这个宝宝真懂事,不是自己的玩具就会主动还给人家,真是个好孩子,小朋友们,来为他鼓鼓掌吧。

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别的选择,但我的能力只能分析到这两种可能。

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两个做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第一种做法:严厉的训斥还让他当众道歉,首先是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其次是给孩子心里留下恐惧的阴影,这个阴影或许会影响他一辈子。第三点是,这个孩子很可能会把被批评教训这笔账算在那个被抢了玩具哭闹的小朋友身上,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会报复。这实际上是间接助长了孩子心里的恶念,很可能使这个孩子变得更坏。这个结果是最可怕的。

再来看第二种方式:第一,在让孩子交还抢来的玩具时,是从孩子最在意的美与不美入手,让孩子对自己的玩具有了新的美感。第二,还了玩具之后受到了表扬和夸奖,还得了全体小朋友们的鼓掌,这就让孩子产生了内心美感的享受,这种享受既温馨又快慰,很舒服。从此,他会为了得到更多这样的美感享受而自觉的去做好人做好事,而且也将在老师和家长的赞美声中逐渐长大。成为一个能够自觉抵制恶,自觉追求善的人。实际上,孩子所抵制的恶,在孩子的内心未必知道那是恶,而是会认为那是丑。人的善恶观(道德观)往往是在美丑观(审美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综上所述,没有美育的德育除了作用不会明显之外,有时甚至还会激活起孩子内心深处的恶念,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表面上的德育成为实际上的恶育。

三、儿童的生理表现与心理发育

有美学家说,快感是美感的萌芽,没有快感,就不会有美感。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快感和美感是分别作用于两个不同的方向。快感是作用于人的身体器官,产生的是生理反应。美感是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产生的是心理反应。所以,有快感不等于就会有美感。

我们从一个孩子出生后来作一番考察: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我们这里先不谈人格,只谈快感,说到快感,就有两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和肛门期是重合的。

一个孩子的快感首先是从吮吸母乳时,在嘴唇和舌尖产生的那种苏爽和快慰,这与母乳本身没有关系,因为,即便孩子已经吃饱了奶水,他也仍然不舍得放开嘴里的乳头。甚至睡觉的时候,也必须含着一个人工奶嘴才能入睡。这种纯粹作用于口唇部位的快感,与我们说的美感是没有关系的。当孩子被断奶之后,孩子会变得焦躁和愤怒。尽管断奶之后还有似乎更好喝的奶粉或新鲜牛奶之类,仍不能在短时间里缓解孩子的情绪。原因不是来自于孩子的饥饿,而是来自于孩子对吮吸那种快感的依赖。这样的事情不可避免的发生之后,孩子的生理本能会不自觉的寻找新的快感来源,那接下来就是孩子的肛门快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大约在两三岁左右,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对排便格外有情趣,有时即便已经完成了排便,孩子仍然不愿收场,期待着还能继续排便。这是因为孩子在排便的过程中,使肛门内外和周边产生一种扩张和挤压的刺激,这种刺激会使孩子感到舒服快慰,这种快感与我们说的美感也是毫无关系,它仍然是作用于人体部位的生理反应。孩子在四五岁以后会度过肛门快感期,而重新返回口腔部位,我们暂且叫他“齿舌快感期”。但与开始的口唇期不同,这次的快感区是整个口腔而不是局限在嘴唇和舌尖,而且还有一个新的特征是,这一次的快感不仅仅是来自于唇舌的触觉方式,还来自于咀嚼过程中舌头味蕾上的味觉方式,这是人体生理的进化和发育的结果。到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孩子特别的馋,男孩子被家长昵称为小馋鬼,女孩子被戏称为小馋猫。这个时候,孩子应该在四五岁以上,他们对好吃的东西已经有了分辨意识,有了分辨意识之后的口馋,应该说这就超越了纯粹的生理欲望,进而有了一定的心理作用,有时候这个东西并不是孩子在此时此刻必须需要的,但他还是会去吃,甚至会去偷吃。这是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了对美味食品的占有欲望,潜意识里觉得只有吃进肚里才会安心。

比齿舌快感期更具有心理因素的是之后的凌辱快感期,这个阶段,用成年人家长的话说,孩子的手特别欠(有的说特别贱),总想去打这个人一下,踢那个人一脚,如果说打人是为了手掌和手指部位的快感似乎无法确认这一点,但此时孩子的心里一定有一种快慰感,这是来自于本能意识中的一种攻击性快感。这种快感就具有了明显的恶的成分,我们的法律和教育只能在外围对这种孩子给予压制和驯服,但这种来自本能的恶念会像病毒一样产生变异,这种变异可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也有可能向更加邪恶的方向发展。

在凌辱快感期之后,孩子才会逐渐进入性器官期,与弗洛伊德说的不同,这时期的孩子是在玩弄或抚摸自己性器官的过程中产生异样的快慰感,而不是害怕被阉割的恐惧感。但由于社会伦理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孩子在这个时候反而会自觉地回避异性的伙伴,并会认为性器官的快感是很丢人的事情(也就是很丑的事情),这种来自于社会伦理和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的外在影响,也同样会使孩子的这种本能欲望产生变异。我不敢苟同弗洛伊德说的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人的“里比多”也就是性欲望被长期压抑而变相生成的另一种特殊能量的释放。但我相信人的欲望是可以转移和转化的,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异化的阐述。

其实,在齿舌快感期之后,人的快感和由快感引发的欲望就已经开始了向多方面的转化。转化特别巨大的人,就会成为在人格品德以及行为风度上比较完美或接近完美的人,也就是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君子。而转化不够彻底却又明显保留了善根的人,就表现出与他幼年所痴迷的快感相近似的行为,比如,有的人一辈子把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身穿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却把手里仅有的几个钱拿去买一壶酒,酒杯子在嘴唇上被嘬得滋滋响,而喝酒的人就是为了陶醉于这样的时刻,这样的人一辈子都被“解馋”这两字捆绑着,纠结着,无法摆脱。(举例)还有一些人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本能的欲望没有得到有效和有益的转化和改良,这样也就铸成了他的悲剧性人生。比如:有的人打骂凌辱别人的恶习难以改掉,变得更加粗暴蛮横甚至由打人升级到杀人,最后关进牢狱也仍不知改悔。

由于社会舆论和教育引导的作用,人的本能欲望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会更多,比如:馋嘴的人长大后成了优秀的厨师,喜欢打人的人后来成长为优秀的拳击和散打运动员,还有的转化为优秀的军人或警察等等。因贪吃美味而产生的占有欲和为了生存而偷窃偷吃他人食物的人有很大不同,旧社会穷人为了活下去而偷窃或抢夺他人的食物,主观的动机很明确就是为了活下去,而现在的孩子偷嘴吃可能仅仅是为了不让别人吃到自己认为好吃的美食,这就是私我之心的作怪。那些喜欢把别人打哭了而站在一边嬉笑的孩子,或许是一种内心自卑演化出的另一种形式的宣泄和实现,也许是一贯自大的心理膨胀出的快感升级,也就是说无论是自卑还是自大,都会酿成人生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习惯,如果都按适用于成年人的法律来审判的话,孩子的罪可能会更重一些,因为他是在没有生存压力的情况去偷嘴,没有受到攻击的情况下去侵犯别人的。由于他是孩子,也就不可能判罪,但这并不等于孩子无罪,而是成人社会对孩子的宽容和宽恕。从这里我们也会引申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孩子的快感欲望与成人的罪恶行为之间的距离是最近的。快感是最有可能引发犯罪的重大诱因,因为它来自于人的本能意识的最底层(弗洛伊德把它叫做潜意识),具有超越理性的短期能量。


四、美育就是用精神美感转化人的生理快感的过程

与快感相对应的是美感,美感的生成条件可能是多种多样,但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或多或少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孩子最初的美感不是自然生成的,是家长或亲人们培育和熏陶来的,比如,还在摇篮里的孩子,母亲会在摇篮上方悬挂各种色彩的气球,让孩子从对颜色的识别中产生视觉美感,同时,孩子还会在母亲吟唱的摇篮曲中获得听觉美感。稍大一些,孩子还会从长辈讲述的童话故事里获得美好情感的培养和丰富,最终升华为体验性美感。美感与快感最大的区别在于快感总体趋向于恶的方面,而美感总体趋向于善的方面。我们的教育有个误区,我们总是想用善直接去抵制和改造恶,而忽略了恶的根源在于作恶的快感,就像当年两个日军杀人狂魔从上海一直杀到南京,两人之间展开杀人竞赛,看谁杀的人更多。杀了人还要提着人头拍照,这就是原始兽性的快感本能的使然,他们的病态心理使他们感受到杀人的快乐。这样的人心中已经没有善念,更没有善根,对这样的人进行善的教育已经为时太晚。

对于孩子的教育,或者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在施教过程中把握运用美感教育的方式和理念。让美感教育更先于道德教育,在美感教育的基础上实施道德教育。这就是说,要先用学生心中产生的美感去克制他对生理快感的依赖和迷恋,逐渐用美感替代快感,或将快感通过适合的方式升华转化成美感。这种转化和转变只有运用美育的手段才能实现。

从理论上讲 ,由于快感和美感是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区域。一个作用于生理部位,一个发生在精神领域,用精神上的美感取代生理上的快感这是南辕北辙不可能的事情。但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却意外地发现这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在用美感代替快感的过程中要过一座桥梁,那就是情感,将美感加入情感,它的力量就会成倍率的增长。

有人会说。美感里面难道没有情感吗?我想美感里面肯定会有情感的成分,情感里面也会有美感的参与,但他们毕竟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我看过一个教学案例,一个小学班主任,发现班里有一个女孩子每到课间休息的时候,总爱发出尖叫声,声音高亢却又刺耳难听,而且她很喜欢看着同学们捂着耳朵狼狈逃串的样子,那样的时刻,她真是开心死了,班里的同学们都不愿靠近她。班主任就问这个女生为什么这么喜欢尖叫,她说,自己尖叫的时候周身都会震颤,特别舒服。于是班主任就找学校的音乐老师,问他这样的孩子能不能培养成歌唱家,音乐老师听了这个女生唱了几句歌曲之后摇头说,当歌唱家首先要有乐感,五音要正,可她一样都不占,没什么希望。但是这个班主任没有放弃,她跑到文化馆向声乐老师讲述了这个孩子的情况,文化馆的老师说,无论能不能成为歌唱家,都要先让她喜欢上唱歌才行,只有她从内心喜欢唱歌才可能产生成为歌唱家的希望。于是,班主任每天放学后都要教这个女生唱歌,无论她唱的多难听,老师都会为她鼓掌,夸她有进步。孩子大多数是不禁夸的,一夸她她就来兴致了,唱的更来劲儿。这时老师把她带到文化馆,在那位声乐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逐渐克服了跑调和跟不上节奏的毛病,在当地的全市中小学校园歌曲大赛中,这个女生领唱的合唱歌曲获得了全市二等奖。班主任在全班为她开了庆功会,把他们演出的剧照贴在墙上。从此,这个孩子迷上了唱歌,在唱歌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内心里的那种愉悦,这分愉悦就是美感。班主任问那个女生,你现在还想尖叫吗,女生回答说,有时还是想叫,但每次尖叫的时候,原来的那种舒服的感觉没有了,也就没意思了。老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用自己的真情和执着把学生尖叫时的快感转化成了歌唱时的美感。这在美学上很近似“移情说”的观点,只不过美学上的移情说缺少教育学的内涵与特征,更缺少教学实践和审美体验上的规律性。

工作在第一线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都会发现孩子们中间总是不乏有那么一部分喜欢尖叫和嘶喊者,这里会不会也有相关的情形在其中呢?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的老师让爱搞小动作,爱打人的学生去练习拳击散打,或者打排球,或者去学习某种击打乐器,总之就是把他的原始快感转化成能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艺术美感或生活美感。

原始快感本来就具有阵发性的特点,有时暴露,有时隐蔽,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的本能特征和兴趣特点,并对症下药,加以疏解和转化,使负能量向正能量转化。

还要说明一点,我们有大多数孩子会在从幼年到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由于不断接受各种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教育和影响,已经逐渐将自己的行为快感转化成了某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兴趣爱好,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之后,已经基本看不出她们生理快感的表现,而是由这些原始快感演化和转化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当然也包括一些行为上的怪癖。我们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在表达或实践自己的兴趣时,感受和体验到其中的精神美感,一个学生只有他有了精神美感之后才会产生学习的自觉,生活的自觉,道德和修养的自觉。也可以说,精神美感是人从偏重自然属性向偏重社会属性转变的分水岭。当然,这并不是要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立起来,人,永远都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只是不同时期各有偏重而已。

我们再回到关于善根的培养,只有孩子的心里有了精神的美感,善的意念才会逐渐在心中停留,直至在心里生根和成长,而且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一直都有美感的陪伴与呵护。这条善根就是能够感受别人给予的恩情的信号接收天线,有了这根天线,才会有感恩、报恩、施恩的美好情怀。

联想到当下的许多丑恶现象,我们也能从美育的缺失找到根源。

有些明星,明明臭名昭著,但却粉丝千万,连她没有化妆就出门的事都被称之为素颜,意思是,比化了妆还要美丽。还有一些官员前腐后继,甚至越贪越多。这里面,一方面是前些年我们过度重视经济指标,过度倡导发家致富,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价值观扭曲又导致了审美观畸变,审美观畸变又导致了世界观的颠倒。举例。

有人说价值观如何就会直接导致世界观如何,其实不对,价值观与世界观之间还隔着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审美观。至于人生观,应该是价值观、审美观、世界观最后导向于人的自然结果。

举个例子,远古的时候,我们的先民们深感自身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脆弱,于是,她们从内心渴望自身的强大,所以,从审美上来看我们的远古神话,无不是以塑造巨大、强大的人物形象为价值取向。像夸父追日,能一口喝干大泽,这得是多么巨大的人;盘古开天,一个顶着天。踩着地的巨人形象,女娲补天,什么人能有那高,可以伸手补天;后羿射日,能拉动多么巨大的神功,射出多么巨大的箭头才能射下太阳来?等等很多,不一一列举,这些神话无不是人类对自身发展强大的渴望和追求。正是有了渴望强大的价值观,才有了巨人神话的审美观,有了以大为美的的审美观,就有了超越自身渺小,创造自身强大的世界观。

这方面可能没有时间再展开来谈。下面我们来探讨,美育怎样才能走进学校的灵魂深处,怎样获得长久的发展。

五、学校文化与美感教育

我们的教育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个人觉得应该称之为“应事教育”或“应世教育”)的转变。这个转变早在十年前就有人在呼唤,但一直没有被教育的主体所重视,在教育的实践中也一直在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打转。但近两年来这个趋势开始向教育的前沿和基层逐渐推进,育人的观念开始回归教育的使命之中,这就明显有别于先前的教书为主要使命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的主旋律。对于学生而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做人的品质和人生价值取向的学习与培养要比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加重要,知识与技能会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中被淘汰与更新,但做人的德行却是学生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感受美、追求美、传播美、创造美的能力就是对所有知识和技能的最好整合与完善。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转型,其实是一场漫长却又剧烈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我们的教育可能又在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看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化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出台的一些相互配套的文件哪里说到推进和普及素质教育要从改变传统的学校文化开始,好像没有看见过。要知道,一个学校的学校文化决定了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追求、培养方向、育人特色、校园文化、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等等等等,这是一个学校的思想纲领和总体意志。学校文化应该是这场变革最先受到冲击的关键要害,这个关键没有松动,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下发再多的文件,配齐再多的美育教师,课程安排再怎样变化都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要想真正推动美育的发展,就不可能绕开学校文化这个关键所在,必须在这里撕开口子,施加影响,使之发生不可逆转,无法复燃的方向性变革。

我有一个亲戚,是一所县级市唯一的高级中学的校长,我跟他谈美育就像对牛弹琴是一样的感觉,任你怎样说,他都不会接受。他告诉我,“我能当这个学校的校长,就是因为我抓高考升学率一直排在全地级市的最前列,如果放弃了应试教育,我连半年都过不了就得被赶出学校了。我们的学校文化也是不得已的产物,老百姓要升学率,政府更是要升学率,素质教育能保证我的升学率吗?美育能提升我的升学率吗?”我说,如果运用科学的美育思维和方法,美育当然能够提升你的升学率。他摇着头说:我也相信能,但我没有这个勇气来做这个试验,因为一旦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付出的代价将非常惨重。学校的文化就是我这个校长的文化,我这个校长的文化,就只有三个字“升学率”。没有了这三个字,什么文化都是废话。

我问他,在你看来,育人和升学哪个更重要?他回答说,当然育人重要,但我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育人,这符合当下现实的要求。

我们可以设想,全国像他这样的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大约有3万多所,像他这样想法的应该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学校的学校文化应该也都是“升学率”三个字。可想而知,要把学校美育真的落到实处,在学校文化的构建中赢得一席之地,形成普遍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还有多远的路程要走。

现在,教育部已经与将近20个省签订了学校美育发展备忘录,正在制定学校美育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是不是签了备忘录,制定了考评机制,美育教学就会落地生根了呢?不见得,这边的素质教育吃紧了,学校会向这边倾斜一下,一旦应试教育那边吃紧了,他还要全力去抓考试成绩。

要想从根本上促使学校文化的美育化变革,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教材研制入手引领学校文化的重构。最近,国家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兼任主任,刘延东的讲话里明确提到委员会要服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今后的教材编写,教程的安排,教学的设计,都势必要服从于教材的引领,学校文化在育人宗旨,育人方式,育人文化上也势必服从于教材的引导。

二、从升学考试着手推动学校文化重构

我们这些年一直在指责应试教育对育人根本的扭曲,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也只有考试才能是各阶层家庭的学生一次平等竞争的机会。取消考试未必科学,但考什么,怎样考,确实可以改革和创新的。如果我们未来的升学考试不再把书本上的死知识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而是从做人的品德修养和思想见解以及创新能力上寻求突破,形成可以体现在考核载体上的动态内容,那么,学校文化中那些为了提升高考升学率而设计的制度、渠道、措施以及他们背后的软文化将不得不松动和变革。美育在学校文化中的浸润、烘托、引领等作用与价值就会不断凸显出来。

三、从教师发展出手促进学校文化的变革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几乎从没有举办过美育教师的正规培训,这些年来,之所以有许许多多的美育特色学校和美育教师涌现出来,一方面由于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有识之士,尤其是一线的校长和骨干教师,他们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中感受到教育自身的缺陷,发现了美育所能发挥的作用,从而自觉发起这样那样的美育教学研究和美育实践探索。另一方面是一大批美学家从美学落地,让美学服务于国人的人文素养教育而提出的具有美学特征的美育主张。可以说,在中国美育是从下而上发展的,至于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的重视,也正是以上两股力量交替发力的结果。由此我认为,加速学校文化的变革,教师群体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当一个学校里有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骨干教师都能在自己任教的学科里探索和实践美育化教学育人,那么,这个学校的学校文化也势必会加入美育的内涵和取向。这才可能在学校的教学任务,教学实践、教学目标上体现出美育的引领价值。

四、从学校业绩考核下手撼动应试教育的传统价值观

这一点,教育部已经在探索实行,但要说一点,目前可以看到的关于学校美育的测评考核标准还是局限在艺术教育的圈子里,有的学校干脆把音乐课改称美育课1,把美术课改称美育课2,把舞蹈课改称美育课3,这样做表面上是把美育摆上了日程,但不知,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更加重要和需要的是人生的道德审美,生活审美以及国家情怀,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审美化教育。以艺术教育的普及程度考核学校的美育工作,往往会陷入技法、背书、比赛等方面的窠臼之中,背离美育的初衷。

下面我来尝试展望一下,在未来学校文化的变革中,有可能出现哪些具体的变化。

一、未来的学校文化不在把升学率作为办学的第一诉求,育人这个理念将重新主导学校文化的建构。也就是,未来的教育,培养好人将变得比培养能人更加重要,当然,这不是说,重视美育就培养不出能人,美育的重要取向正是培养又能又好的人才。

二、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更加趋于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在学校文化建构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围绕着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深入,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学校美育也将受到重视。美育将不再仅仅是艺术素养和艺术技能那么简单,他将肩负起从灵魂深处引领人生成长的重任。

三、学校的校园文化将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会形成常态化和制度化。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精神体现,沟通和均衡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也将得到空前发展,智能化和互联网技术将在更大程度上丰富和提升学校的素质教育水平和人格修养境界。

四、未来的学校文化将不再是校长一个人的文化,它将更加体现全体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的综合意志。这也是美育的人文精神所能带来的必然结果。目前和以前的学校文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校长个人意志的体现,这样说,有些校长可能会有意见,但事实上就是这样,而且这并不是过错,一个校长对什么学科感兴趣,一定有他的理由,这也必然导致这个学科受重视,校长对美育感兴趣,他就可能在美育上下功夫。他若关注升学率,那考试的分数就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只有我们的美育化教育教学得到更加深入的普及,才会使校长把精力投射到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上。

总结一下我今天讲的内容,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美育对人生的初步阶段的引领作用,对人生中的某些恶意的自然属性的遏制作用和转化功能。第二部分是从变革学校文化入手推动学校美育的持久化和功能化。

这两个部分看起来似乎相距比较遥远,但实际上却彼此难分。没有对美育的深刻认知,我们就不会产生探索美育和实践美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这些主动性和自觉性是需要一定的保障才能得以有效的实施,这个保障,无疑就是统摄了学校灵魂的学校文化。只有当美育的思想观念融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办学理念之中的时候,美育才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可升级进化的潜能。

2017年7月3日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