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从美育高度开展学校公共艺术教育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6-11-20 15:57:18

从美育高度开展学校公共艺术教育

2016-10-13 13:38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教育部社科中心文化美育处 王晓宁

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教学水平和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美育工作的成效。

近年来,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课程目标更加明确,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注重由艺术理论、欣赏类课程向艺术实践类课程延伸;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注重校内艺术资源和社会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教学改革更加深化,注重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但也要看到,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同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公共艺术教育功能认识不够、师资队伍缺额较大、优质艺术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科学评价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教学水平和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美育工作的成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并要求“普通高校要根据美育课程开设需要,加快公共艺术教师队伍建设”。这既为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寻找到了学科支撑和队伍保障,也把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更加凸显出来。

做好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首先要明确定位,从美育的高度来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艺术美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教育是美育最基本和最容易“落地”的方式。公共艺术教育虽然也需要借助艺术的形式,但它与专业艺术教育有着根本不同,其根本目的不是培养少数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要让学习者能获得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公共艺术教育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站在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高度,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的基本原则,扩大教育活动受益面,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正确处理“美”与“术”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美育人,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技艺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于“美”,而不是“术”。也就是说,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前提,舞蹈、音乐、书法等各种艺术形式是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在教育实践中,要转变艺术学习中只重知识传输和技能训练的技术化倾向,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摒弃艺术学习的功利化倾向。长期以来,社会在艺术教育的导向上,存在着功利化的倾向,重应试轻素养、重比赛轻普及等现象仍然存在。这种导向催热了艺术考级市场,学生学习艺术更多的不是为了提高自身审美素养,而是抱着升学加分等“务实”的目的去学习。这种艺术训练可能在增加学生艺术知识、提高艺术技能等方面效果显著,但却背离了美育的基本理念。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有责任树立正确的育人导向,践行正确的美育理念,使公共艺术教育回归到美育的轨道上来。

[责任编辑:赵伟露]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