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王毅:从艺术教育到审美教育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4-01-23 15:23:19

本站序:这是著名美育专家王毅教授应中国美育网之邀,发来的由他了解和整理的关于世界美育前沿最新动态及发展走向的综述文章。希望对国内美育界、高等院校,美育教师在谋求、探索中国美育的实践中产生应有的价值和影响。


从艺术教育到审美教育

——哈佛美育类通识教育改革镜诠

王毅 傅晓微

甘阳曾批评我国高校现状说:“中国所有的大学实际都在学美国大学,尤其目前的通识教育更是都特别标榜和学美国大学体制,特别是所谓哈佛模式”[1]。这话应该说是比较公允地反映了“世界学美国,美国学哈佛”的态势在中国高校的反映。不过,国内高校“学哈佛”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虽说哈佛被公认为世界最好的大学,而且“随便拿出一位教授都是世界一流”,但世界高校学习和借鉴的“哈佛”,是以通识教育为核心,含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哈佛课程体系以及其他教学部分的有机整体,而不是说只要和哈佛沾边的东西,就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换言之,我们和世界其他高校需要学习的,代表了世界高教改革前沿动态的哈佛,是指哈佛的整体,而不是哈佛的某一个局部。而且“哈佛模式”本身,也不是都值得学,能够学。

第二, 2009年,哈佛通识教育学术委员会主席J·哈里斯曾对笔者明确表示,核心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新世纪的需要了”[2],到2012年新生进校后,核心课程在哈佛正式全面终止[3]。由此可见,许多世界名校模仿、借鉴的哈佛核心课程体系,已经不再代表“哈佛”的最新高教理念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仍然以核心课程体系为模板,难免永远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所以,如果要在高教改革竞争中走向世界前沿,决不能够不愿意,甚至不屑于了解和借鉴哈佛最新改革成果。换言之,只有在了解哈佛改革真髓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需要,才有可能取得接近世界前沿,赶超世界一流的成果。

那么,哈佛最新改革理念有哪些特点?在刚刚完成的哈佛通识教育改革中,美育类课程是三大核心内容(科学、人文、艺术)中最热门的一块。2007年,校长福斯特一上任,就任命一个艺术特别小组,反省哈佛过去轻视“艺术”课程,或对“艺术”重视不够的现象,发表了提升“艺术”在研究型大学地位的意见。近年来,哈佛已经初步完成了美育类课程由艺术教育到审美教育的升华——虽然绝大多数世界名校还没有对高教前沿这一变化做出反应。

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曾深入通识课堂,一同与哈佛官员、教授、教学助理(博士生)、本科生面对面采访和讨论,并不断对哈佛教改新动态做跟踪调查。现在这个报告,就是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立足中国文化特色和高校一线需要而整理出来的,关于哈佛美育改革的一部分。我们力求为学术界和管理层提供一点尽可能真实的前沿信息,为提供建立适合中国文化土壤的美育模式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讨论展开前,对本文核心术语“美育”做一说明。在1945年以来的多次哈佛通识教育改革文献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审美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的概念,哈佛艺术的技能方面和审美鉴赏能力或文化方面的侧重,是通过英语语言习惯来表现的。这与中国文化很难对应。为了表述的方便,本文在一般情况下,将哈佛改革前核心课程体系的“文学艺术类”和改革后通识课程体系的“审美与阐释理解类”,统称为哈佛“美育类”课程。“改革前”美育类课程,指核心课程的文学艺术类;“改革后”的美育类课程文学艺术类指“审美与阐释理解”和“文化与信仰”的统称。

哈佛美育传统与空前重视概况

具有370多年历史的哈佛大学(1636~今)建校初期,受美国早期清教传统的影响,曾排斥一切“可能导致道德败坏的娱乐性成分”,也曾禁止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涉及到娱乐的活动。艺术课程更加没有地位。这种早期的清教传统影响至今还留有一些痕迹:哈佛大学到今天为止,没有美术学院、没有音乐学院和戏剧学院,仅有的音乐系和艺术与建筑设计系也分别只有20来个教师,规模不大。

1 “重乐”——哈佛两百年美育传统

美国清教传统对哈佛的影响,持续了100多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哈佛传统是忽视艺术和艺术教育。相反,也许正由于没有专门的美术学院,戏剧学院之类专业院校,使得哈佛的音乐、艺术形成了不以艺术专门化为追求,淡化纯粹艺术教育,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艺术与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相结合,与道德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的特色。下面这个例子,或许能帮助我们真切地感受哈佛“艺术”特色。

迈特·奥柯恩(Matt Aucoin)是个优秀的英语文学专业学生,也是一位音乐天才,曾在意大利和奥地利学过指挥。在他选择大学时,亲友们认为他应该进号称“音乐界的哈佛”——茱莉亚音乐学院(Juilliard)。但奥柯恩担心,一旦进了茱莉亚音乐学院,将意味着每天都得好几个小时待在练习室里练钢琴,这就没有时间发展其他方面的才华。所以,他最终选择了上哈佛。奥柯恩说:“我知道,一个人的教育应该不只是练钢琴。当时择校的时候,也看了一些哈佛的招生信息。我觉得好像只有在这里,我才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追求自己的音乐事业。我真的喜欢这里的自主氛围”。显然,奥柯恩放弃上“音乐界的哈佛”的可能,是因为他现在的选择能提供给自己多种表现音乐才能和利用音乐才能全面发展的机会[4]

奥柯恩的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音乐界的哈佛”——茱莉亚音乐学院是一个纯粹的艺术殿堂,而研究型大学的哈佛更重视艺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这种重视艺术对全面发展完美人格作用的传统,在最近的改革中表现得十分充分。下文将展开说明,哈佛在新世纪以来强调“艺术”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功能,就是强调艺术对于全面发展完美人格的特殊价值。

哈佛重视文学艺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大约从19世纪初开始。1808年,哈佛建立了第一个校园管弦乐队,这个乐队就是著名的拉德克里夫管弦乐团(Radcliffe Orchestra的前身;从1855年开始,哈佛开设了音乐课程;此后,音乐和多种艺术形式在哈佛愈来愈受青睐。20世纪以来,哈佛课外活动和与课程相关的艺术活动几乎是不设限的。几个本科生就可以成立一个合唱队,并得到学院的支持。到2012年,哈佛学院(即哈佛本科生学院——笔者注)有400多个学校注册的学生组织,学生组织的数量和性质随着学生们兴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哈佛学院通过学生俱乐部(Students Club)和艺术办公室(Office  for the Arts)为学生们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和活动空间。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成熟的组织者都可以找到机会学习或体验艺术。一个想进交响乐团的学生不一定非要学音乐专业,想参加戏剧表演的学生不必有过戏剧经验,想做记者的学生可以直接为学生出版物撰稿。哈佛学生俱乐部会尽量为大家在各个领域的学习提供和补充各种机会。所以,虽然哈佛历次改革方案中,从没有提过席勒的“审美教育”概念,但是说重视音乐,重视美育是哈佛保持了200多年的传统,应该说是不过分的。

2 萨默斯“重理”、福斯特“重乐”与哈佛传统

哈佛长期的审美教育传统,或许从哈佛科学家的“不满”中更容易得到印证。2004年,时任哈佛校长的萨默斯Larry Summers)在南加州哈佛校友会的一次演讲中说:“在哈佛——包括这间屋子里的所有人——如果说不出五部莎士比亚戏剧的名称,你会羞于承认,但如果无法区分基因和染色体,你会说那不过是技术问题……这是不行的。科学太重要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的事情。”[5]。萨默斯的报告显然流露了一种对哈佛“重乐”胜过“重理”的不满。不过,这话恰好从一个有趣的角度传递出一种有趣的信息:哈佛浓重的美育氛围和传统,让本校科学家也忍不住有几分“妒忌”。

作为从事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家,萨默斯于2001年上任的第二年,发动了最新一轮通识课程改革,应该说萨默斯对哈佛最新教改成就功不可没。萨默斯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带有偏于科学的情感立场,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样的道理,现任校长,历史学家福斯特(D. Faust)作为文科出身的校长,倘若也具有偏重文学艺术的情感立场,至少也无可厚非。不过,如果仅仅这样理解两位校长主政倾向的异同,那就大大低估了哈佛的美育传统,也无法理解今天哈佛的通识教育改革精髓和校园艺术活动的真谛。

200711月初,上任不到一个月的福斯特校长宣布,自己任命了一个关于艺术的特别工作委员会Arts Task Force,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由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史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教授领衔,成员有文学、历史、艺术、音乐、设计、教育学和物理等学科的教授和学生以及一位舞蹈家共19人。福斯特称:我要求“委员会”反省和总结艺术教育在哈佛应该承担的角色和地位;艺术在自由教育中的角色和地位;艺术在课程体系内和课程体系外的关系;艺术在激发创新性方面可以与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之间建立怎样的关系……福斯特还要求“委员会”研究,如何在管理层面或制度方面更好地支持哈佛的艺术发展;如何从“具体的组织方面去推进我们的目标”。并要求“委员会”在一年内拿出改善现状的方案。

在福斯特看来,“多年来,哈佛尚未全面系统地思考研究型大学与艺术的关系”,“今天,艺术在许多学生和教师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艺术在哈佛的地位却没有得到明确的定位”——这是席勒和赫尔巴特们没有陈述过的问题[6]——所以,尽管哈佛对艺术的态度已经超越了许多其他同类高校,“但相对于艺术本身的重要性而言,哈佛的理解仍然不够深入,支持力度仍然不够强大,措施仍然不够完善”[7]

在我们的视野内,有的教育学研究者把福斯特关于艺术在高等教育中“没有得到明确的定位”等见解视为一种操作性观点和实践性研究。这种看法大大低估了哈佛艺术改革的理论价值。下面陈述的事实将证明,哈佛官方从教学第一线提炼的见解,不仅代表了世界高校改革前沿的操作理念,它本身也是对席勒和赫尔巴特美育理念和操作模式的超越。

3 《艺术报告》的审美教育理由

福斯特为什么将艺术摆到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地位?又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提升已经受到科学家妒忌的“艺术”的地位?“委员会”为她做出的回答是:哈佛要培养具有创新型思维的世界公民和全方位领袖人才,而艺术最能启发创新性思维,并且为科学发现所必不可少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8]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委员会”对一批美国名校作了深入的采访、调研、比较、分析、借鉴,并于200812月,发表了哈佛近50年来第一次全面考察艺术在哈佛地位的成果:《艺术特别工作委员会专题报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the Arts,以下简称《艺术报告》)。

该报告开篇便指出:“如果我们希望校园内充满了创新与想象力,如果我们要在所有学科领域教育并培养创造性的心灵,如果我们要为21世纪作出贡献,那么,哈佛就必须使艺术成为这所大学认知生活的组成部分:因为……艺术既是体验性的又是实验性的——是无可替代的知识手段。”因为艺术既需要人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又要求人们将全新理念以感性形式显现出来,所以它对创新思维的意义和育人效果和境界是不可替代的。在任何时代,艺术都应该视为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艺术报告》,校长福斯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在各种场合多次提醒哈佛上下重视《艺术报告》,因为这个报告对艺术的深刻认识,揭示了艺术对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价值。

在对艺术教育做了重新研究和全新认识的基础上,《艺术报告》针对福斯特校长的要求,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 立即结束轻视艺术类课程的局面,承认艺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 改变课程体系,使艺术课程既显示其重要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 增加艺术类课程数量,与科学、人文学科并列为哈佛教育三大内容;

第四, 增设艺术设施和场所,让每个哈佛学子都能受惠于学校艺术设施和条件。

……

2009年以来哈佛大学课程改革现状看,《艺术报告》成为了哈佛通识教育改革纲领性文献《通识教育特别小组工作报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以下简称《通识报告》)重要的分支性文献;其中的诸多理念与《通识报告》中“审美与阐释理解”Aesthetic and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和“文化与信仰”Culture and Belief两大类课程描述互相呼应,互为犄角,支持了哈佛艺术类课程及其第二课堂走向成熟,另一方面《艺术报告》提出的建议,也正在福斯特校长的亲自倡导和过问下,一步步变成现实。

由此可见,自福斯特校长上任以来,审美教育在哈佛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且越来越受重视的原因,就在于现任校长和她的团队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艺术”对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思维,和对领袖级人才特殊的,无可替代的意义。

客观地说,福斯特和她的管理团队对审美教育的高度认可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9],但它冲破了席勒、赫尔巴特[10]以来,艺术教育仅仅停留于侧重艺术的形式的西方文化传统,仅此而言,哈佛目前搞得风生水起的活动,在西方美育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核心术语和关键词:哈佛美育类课程性质的要义所在

1 哈佛教改和核心概念内涵

随着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球独大,伴随“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和“美国有两个总统,一个在白宫,一个在哈佛”……之类观点,哈佛自己也以“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山巅之城”[11]和“一直是美国高校改革的前沿阵地”[12]自命。他们选择核心概念的术语,或赋予核心概念的内涵,并不在乎与其他美国高校使用的同一或同类概念接轨,而首先考虑如何表述眼下的哈佛改革理念本身——譬如哈佛的主修课称为“concentration”,大多数美国大学称为“majors”,意思很接近,但细微区别是有的,这就体现了哈佛重主修课深度的诉求[13]

除了哈佛对很多术语的含义有自己设定的界限,或采用这个字眼与众不同的义项外,在每次改革文献中,哈佛也会伴随时代和自身需要对不同核心术语赋予不同内涵,所以,理解哈佛改革的关键词和核心术语,往往不能以一般词典意义和过去的权威解释为标准,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误区。从这点上说,如果“世界学……哈佛”的前提是了解哈佛,那么关注哈佛高教改革中那些术语的内涵的微妙变化,进而弄清哈佛一系列改革术语的全新内涵,是学哈佛的前提的前提。下面两个例子或可帮助我们认识这一点。

1978年核心课程体系中,涉及美育类的课程类别之一是Foreign Culture 一般译作 “外国文化”。面对“Foreign”我们很可能不假思索地联想到“外国”,即“美国以外的国家”。殊不知这个“理所当然”是完全错误的。核心课程纲领性文献《核心课程指导》陈述《外国文化》课程目标说:“外国文化类所有课程的共同目标是:通过学习美国,英联邦国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某一文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构成人们生活的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为学生了解自身文化与传统提供新鲜视角”。也就是说,核心课程的“外国”不是“美国以外”,也不是英美国家以外,这个概念的边界,可以说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之外”。确切地说,这个语境下的“foreign”应该理解为“异质的”。或者说核心课程体系“Foreign Culture”包含的是一个文化概念,不是一个政体概念。如果“学哈佛”而不注意概念的微妙含义,难免变成隔靴搔痒,甚或不知所云。

所以,哈佛教改使用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既容易被忽略,又往往是“世界高教风向标”最需要捕捉的动向。如果对此不加注意,按照传统的,以欧美“权威”教育学话语为依据去解释哈佛现象,很容易将哈佛打扮成作者自己“理想中的女孩”,而不能从哈佛这个“风向标”看出世界高教改革的动向。

2 《哈佛红皮书》“通识教育”概念

200993日哈佛通识教育庆祝暨推行大会上,福斯特的校长报告指出:哈佛通识教育传统是1945年,从欧洲引进的“通识教育”概念开始的。她同时指出:如今哈佛改革核心的“通识教育”是“对通识教育概念的重新认定”[14]。在福斯特报告之后,一位听众提问说:“你认为1945年的人们会怎样看通识教育?”随即引起了全场哄笑。台上有人友善地代替福斯特回答说:“你应该问30年前的人怎样看通识教育”。代替福斯特回答的台上发言者,是《通识报告》两位执笔人之一,哲学教授艾利森·西蒙斯(Alison Simmons。他之所以说“应该问30年前的人”,显然包含了这样的意思:1945年通识教育,与今天讨论的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缺乏可比性。

客观地说,这种在哈佛被视为笑话的错误,并不是谁都可以避免的,事实上,到今天为止,不少国内学者也难免受困于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的考察有必要澄清为什么我们认为的“合理”,在哈佛却是笑话。这个问题,只要回到1945年的通识教育成果,以及校长柯南特对通识教育的界定,应该不难理解:

柯南特在《哈佛红皮书·导言》中说,“本书虽然起源于对学院教育的思考,但是学院教育并不是它关注的主要问题。相反,它是……针对中学和学院的通识教育问题所提出的质询和探索……呈现了对美国教育全景的理解”。

从柯南特的上述一段声明中不难看出:1945年的通识课程改革关注的主要不是学院教育,而是“中学和学院的通识教育问题”。也就是说,这里的“通识”概念本身,包含了大学和中学的知识结构及其衔接的内容——而这一点,是作为大学课程体系核心部分的“通识教育”所不具备的内涵;反过来说,这个“通识教育”概念里,也不包括高校通识课程体系那个“通识”的主要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1945年的人怎样看通识教育”,和今天的哈佛教改如何看通识教育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可见就是在“通识教育”这个概念中,哈佛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下为这个概念赋予的内涵,也会有无法并提的巨大差异。事实上,哈佛70年来的几次重大课程改革,每次都有不少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体现或包藏在术语的变化中。所以我们说,如果不能在理解哈佛教改核心术语上下点功夫,去弄清哈佛教改核心概念,很难领会哈佛教改的精髓。基于这一认识,下面我们从哈佛《通识报告》和《艺术报告》的基本概念入手,考察哈佛美育类课程和课堂的特色。

2  Artsarts异同

哈佛侧重于审美教育,而不是突出纯粹的艺术教育的特点,在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以后的校园艺术活动,表现得非常突出。而这个变化和升华,在“艺术”(Arts/arts)概念的微妙表述当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在欧洲历史上,art(艺术)的语义变化很大。在柏拉图时代,凡是涉及技能,技艺的都归入艺术,比如诗歌是艺术,航海也是艺术。文艺复兴以后,学科开始分化。18世纪诞生了艺术的现代体系(Modern System of the Arts)。这个体系里的“艺术”包括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有时还有园艺,但人们更多的联想是Fine Arts(美术)。在当代英语世界,对“Art/arts/Fine Arts”等概念的理解也仍不统一。好在这些语义上的区别和现代汉语在“艺术”的语义区别有一定相似性;所以,在区分哈佛“艺术”概念的时候,可以从汉语“艺术”概念的不同“所指”中获得某种帮助。

现代汉语“艺术”的常见“所指”有三种。一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的总和。如绘画、雕塑、建筑、歌唱、锣鼓、钢琴和影视、戏曲等讲究技能的专门艺术,其所指大致与刚刚成为与文学并列的学科门类的“艺术学”的那个“艺术”相当。二是在“艺术学”单列之前,名义上属于“文学”,并归属于“文学”大类下的“艺术”;三是除了指技术层面的“艺术”之外,还包括诗歌、小说、建筑、服饰、民间工艺……在内的,各种各样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形态,和成套的,独树一帜的处理事物的方法如“领导艺术”,“指挥艺术”“篮球艺术”……

如果说第二种含义的“艺术”,是国内学科分类独有的时代产物的话,那么第一种和第三种“艺术”大致可以分别称为狭义的艺术和广义的艺术。当我们论及高校艺术教育的时候,如果旨在提升某种专业技艺能力,也就是提升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视为提升狭义的“艺术”能力的话;那么旨在提升和激活每一个人的审美素养和捕捉各种对象审美元素的能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可以视为提升广义“艺术”的能力。后一种“艺术”能力的教育,也就是公共艺术教育即审美教育的教育目标。“狭义”和“广义”的“艺术”。

在当代英语中,“art”的所指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打头字母的大小写,常常令一些学者也对其异同感到无奈。一般说来,当代英语中大写的“Art”或“Arts”,指美术、音乐、舞蹈等某一专业技巧的艺术。用作单数的艺术“Art”,通常指视觉艺术“Visual Arts”;小写的“art”,也是美术“fine art”的缩写。

但小写的复数“arts”的所指就完全不同了,这是文化(culture)概念下一个十分宽泛的范畴,包括人类的各种具有创造冲动的产品。既包括诗歌、小说等文学艺术(literary arts/literature),也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陶艺、戏剧、电影、表演(performing arts)……等各种专门性艺术。也就是说,小写的“arts”通常指代一个宽泛的审美对象范畴,大概对应于广义的“艺术”。哈佛当下的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所用的“艺术”概念,便是“arts”,而不是“Arts”;而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艺术”则是狭义的“艺术”,指代范围是大写的Arts,而不是小写的arts

值得注意的是,哈佛核心课程体系的“文学艺术类(Literature and Arts)”中,所用的“艺术”都是与“文学Literature”并列的,大写的Arts,即狭义的艺术;而通识课程改革以后,“审美与阐释理解类”的“艺术”,则是指广义的,小写的arts……所以这个“艺术”不是纯粹的,技巧性的“艺术”,而是可以指称所有审美对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艺术”。所以我们说,改革以后的哈佛“艺术”课程,更符合“审美教育”的旨趣。

3 哈佛“艺术实践”(arts practice)的所指

对“arts/the arts”的概念有了必要的把握,就不难理解校长福斯特的演讲,《通识报告》、《艺术报告》的措辞,“艺术第一”(Arts First)活动,还是艺术办公室(Office for the Arts)使用的“艺术”概念,为什么都是小写的,复数的——arts或“the arts”。不仅如此,可以说今天所有通识教育改革文献中的“arts”都是广义的艺术。也就是非专门性,非技巧性的“艺术”,侧重创造性思维和审美阐释的“艺术”。

还需要指出一点:Arts/arts的差异对于汉语文化圈来说,比较复杂,但在英语国家,相对来说,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美国著名美学家,菲利普·欧博森和卡罗尔最近在一篇批判当今分析哲学把音乐、美术、影视之类艺术与社会语境、道德伦理剥离开来,孤立地进行艺术分析,事实上也就解构了艺术本身的社会价值,使艺术走向死亡的论文中不无嘲讽地说:“这些所谓‘艺术’,大概只是我们现在要用大写的A开头的‘艺术’”[15]。这话好比为Artsarts在语用学方面的不同侧重和不同所指,做了西方文化常识角度的补充说明。

哈佛出乎意料之外地使用的概念内涵,远不止以上列举的方面。和美育相关的,就是艺术实践”的概念。在汉语中,艺术实践通常无需解释,我们很容易理解为艺术模仿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譬如唱歌、跳舞、写字、雕塑,绘画……殊不知这样对应哈佛的艺术实践,又会产生类似“外国文化”的理解误差。

哈佛的“艺术实践”课,往往不是“实际操作”课,而是实物欣赏课。譬如目前“世界中的美国”类第30号课程《哈佛收藏中的世界历史》Tangible Things: Harvard Collections in World History)也属于审美与阐释理解类。这门课充分利用哈佛博物馆收藏,鼓励学生以文物和艺术品本身为对象,通过文物强化或是挑战社会学学科疆界,从而为美国在世界文化定位[16]。为此,会经常组织与课程相关的展览,定期在哈佛校园的博物馆现场举行讨论会……这一类实地考察课程,在哈佛都叫做“艺术实践”课。

更难理解的“艺术实践”课是,除了“审美与阐释理解”和“文化与信仰”课堂上大量的审美欣赏课可以视为艺术实践课外,其它通识教育课程如“伦理推理(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德育——笔者注)类”、“世界诸社会类”、“美国与世界类”……各类通识课程都时常将小说、诗歌、绘画、电影、博物馆文物等具有arts元素的艺术品引进课堂,从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的不同视角,探讨人文社会科学。这些将艺术引进课堂,借用其审美元素,增进教学效果的授课形式,在哈佛都称为叫“艺术实践”。可见,哈佛的“艺术实践”与汉语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实践”判若霄壤。几乎所有美育类课程都可以归入“艺术实践”的广大领域。

所以,哈佛教改的关键词和核心术语,除了西方语言特色还往往赋予一些通俗词语特殊含义,或采用了这个词语的不同义项,特别是它们会因时代的变化有相应的新含义。要想了解哈佛改革思想,绝不能对基本概念内涵的微妙变化视而不见。

三 改革前后美育类比较

总起来看,哈佛美育类(arts)通识课的特点,是相对于核心课程的“文学艺术”(Arts)而言的。所以,理解哈佛美育类课程改革,不能不弄清1978年出台的核心课程体系和现在的通识课程体系中美育类课程的异同与新的走向。

3.1美育类核心课程概述

哈佛的《核心课程指导》(Introduction to the Core Curriculum)要求:每个哈佛毕业生应该……得到某一具体专业的训练。学生们需要接受指导以达到这一目标,教授们有义务指导这群受到教育的青年男女获得一套特有的知识、智力技能和思维习惯[17]也就是说,核心课程强调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某一种职业技能”。在这一理念下,“文学艺术”类和“外国文化”类课程要求教授们:“培养学生对艺术表达的批判性理解能力;讲究阐释,分析不同领域的知识构成,它的种类、形式、范围、应用与滥用,以及不同的阐释形式”。这里的“批判性理解能力”,更多的是评判能力,也就是学科的研究能力,加上强调“专业”和专业界限的大氛围,教授们很容易走向:在“狭窄”的学科知识领域教学生模仿自己的研究能力。[18] 这样的学科分界和诉求,在“文学艺术”分类和课程描述上有反映:

A类,“本类课程集中讨论文学文本和文学批评方法,基本不包括听觉、视觉艺术的内容。”

B类,“本类课程集中讨论视听艺术。引导学生了解非文学表现形式。主要介绍视觉艺术、音乐理解的元素,以及对视听艺术的理解。课程往往围绕特定的风格、类型、个别作品或大的话题设计。可以集中学习某一时代的艺术品或音乐,讨论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作品”。

C类,“本类课程大多以跨学科的形式,探索艺术之间的关系。研究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时期。探索文学艺术品在特定文化氛围的作用。集中讲授重要的文化时期、文化风格或运动,描述并分析文化的产生、阐释与传播方式”。[19]

此外,按照不同艺术各自领域和界限把“文学艺术”划分为三小类有个缺点,就是由于学科之间的画地为牢,不利于通过学一门课而举一反三。譬如我们通过一门“文学艺术B类”的《音响风景》课,所获得的提升,就只能局限在音乐、舞蹈艺术的某一种思维方式,而至少在课程要求上,不要求了解它的文学基础,也不要求了解其“文化”背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文学艺术”类的“艺术”,所用的“艺术”,是大写的Arts——不是小写的arts。而三小类艺术(Arts)课程的共同指向是:让学生掌握一套“知识,智力技能 / 知识性技能和思维习惯。”根据这样的引导,教授们有权理直气壮地把学生引向自己擅长的学科——只是这种引导,对于全面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目标而言,显然会受到某些局限。

3.2 改革前后美育类课程比较

3.2.1 改革强化了美育类课程基础地位

作为继承哈佛艺术传统的核心课程体系,突出的标志是在核心课程7大类,11小类中,“文学艺术类”课程占了三类;“外国文化”中还有部分课程可以归入美育类。加起来美育类课程在核心课程中的比例约为30%,总共约有40多门课程,比起其他类别课程少则不足10门课,最多不超过30门课相比,这个数字已经非常突出。

在通识课程体系中,“审美与阐释理解”取代了原核心课程的“文学艺术”类。从表象看,三类合成一类,好像比例有所降低,但从课程的绝对数量看“审美与阐释理解”已经达到了60门(包括交叉类课程),加上“文化与信仰”类,属于美育类的课程更是大大增加。在增设“文化与信仰”类课程之后,美育类课程地位也有所加强和提升[20]

在《通识报告》中的“课程目标”有四条:第一是为公民参与做准备,第二是了解自己和他人都是伟大传统的创造者和创造物,第三是在科技能力基础上,了解、掌控生活和判断能力,第四,理解所说所做的道德伦理意义。如果说第一条是总目标,那么在第二~四条目标中,首先是了解自己和他人都是伟大传统的创造者和创造物。而这一点也是审美与阐释理解的起点。[21]所以,“审美与阐释理解”在通识课程中,非常明确地处于课程目标的基础位置。

3.2.2 改革扩大了美育类课程的“深度”、“宽度”

在通识课程体系中,以“审美”(Aesthetics)取代核心课程的“艺术”(Arts),讨论的艺术(arts)范畴扩大到更广大领域。自然山林的美,花鸟虫鱼的美,社会生活的美,都进入了审美的视野。这样,知识覆盖面更“宽”,也更容易和校园外和将来的生活相联系。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也就比过去更“深”了。这就从一个重要的视角诠释了:“自由教育的特点是又宽又深”[22]

“审美与阐释理解”类,不要求分析文学艺术的“主义”和“流派”,不要求学会专家教授圈子的游戏规则,但并不意味着将来做教授、专家那一部分学生的能力会降低或受限。因为敏锐地捕捉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审美元素,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能力,既是全面发展完美人格的基础,也是做专家教授的基本功。未来的:“职业学校不教这些,雇主们不教这些,甚至大多数研究生院也不教这些”“上述机构会训练他们像职业技术人员那样思考。”[23]所以,通识教育只管打好基本功,把“专家教授那样思考”和运作的训练,留给专业课或职业教育(即研究生教育),那些志在当教授、做研究的学生,在他们未来的岗位上,也比没有接受过通识教育的人更有发展后劲和潜力。这样,美育课程也凸显了通识课程的旨趣:“不是培养做什么工作的人,而是培养将来可以应付各种挑战的人。”[24]

3.2.3 改革后美育课程要点

所以,学生在美育课程里,只需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解读文学艺术作品——例如分辨字面意义与象征意义——这是评估和理解宗教文本、抒情诗句、流行乐曲、电影画面的关键……[25]不再重点考虑“批评家和教授们是如何思考的”[26]。基于上述理念,“审美与阐释理解类”课程目标被描述为:

A 启发学生的批判技巧,即他们的审美敏感和诠释能力;

B 导读原文文本和一个或多个媒体的艺术作品;

C教导学生如何在某一理论框架下分析这些作品,例如文学批评理论,美学,艺术哲学,修辞学,语言与意义理论,或认知理论;

D如果可能的话,还应包括课堂以外的经验,例如参观展览、表演和诵读,或与演员、导演、策划人(馆长)交流,或者让学生创作。[27]



[1]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同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王毅,傅晓微,《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哈里斯访谈录》,载《美育学刊》2011年第5期,第34页。

[3] 塞布丽娜·A·穆罕默德(Sabrina A. Mohamed)《叮咚,核心课程寿终正寝》Ding, Dong, the Core Is Dead 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2012/5/24/gen-ed-value-questioned/

[4] Colleen Walsh, “Let there be musicHarvard resonates to 'the universal language of mankind', ” http://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12/02/let-there-be-music/

[5]参阅:www.president.harvard.edu/speeches/summers.../pasadena.php20042月,萨默斯在南加州哈佛校友会上的演讲。

[6]席勒因率先提出和阐述了“审美教育”的概念而被视为“美育之父”;但最先将美育课程引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他在学校课程中设置了歌唱、绘画、文学等课程,此后,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课程体系中,逐步加入了艺术类课程,最初,这些课程都是技艺性的。

[7]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the Artswww.provost.harvard.edu/reports/ArtsTaskForce-Report -12-10-08.pdf

[8] 哈佛通识课程改革对创新的强调,有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教育,二是倡导“合作的文化”。参阅:王毅·傅晓微《哈佛美育类通识教育实地考察报告之三:哈佛通识课程改革创新理念与践行》,《美育学刊》20121期。

[9] 当今哈佛美育理念,与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精神高度一致。所以就人类教育史而言,最早看到美育重大价值的是中国先贤。从这个意义上,哈佛“重乐”理念并非人类美育史上的原创。

[10] 西方最初的“学校美育”,更多的是各种艺术门类教学实践的总和,侧重于艺术教育,而不是美育。

[11] Harry R. Lewis, 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 How aGreatUniversityForgot Education. 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6, p.253.

[12] 200993,哈佛通识教育改革完成暨正式推行庆祝大会上,文理学院院长麦克·史密斯( Michael Smith)的现场讲话,未经本人审阅。

[13] 王毅,傅晓微,《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哈里斯访谈录》,载《美育学刊》2011年第5期,第33页

[14] 200993,哈佛通识教育改革完成暨正式推行庆祝大会,傅晓微应邀出席,并接受了《哈佛粉红报》记者采访。以下凡此场合内容,均出自傅晓微现场笔记。

[15] Philip Alperson and Noël Carroll, “Music, Mind, and Morality: Arousing the Body Politic,”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Vol.42, no. 1 (2008),p.1

[16] 研究生通识课是为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所做的试点,其目标还是为本科生通识课服务。

[17] Introduction to the Core Curriculum. [2011-09-20]. http://my.harvard.edu/icb.do?keyword=core

[18] Welcoming Gen Ed: Harvard Forum Extols New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2009-09-04).http://news. harvard.edu/gazette/.

[19] Introduction to the Core Curriculum. [2011-09-20]. http://my.harvard.edu/icb.do?keyword=core

[20] 到本文定稿前,2013年哈佛通识课程目录中,审美与阐释理解类已经超过60门(含交叉课),文化与信仰类课程也已经达到了59门(含交叉课),共约100门课。

[21]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HarvardCollege.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HarvardUniversity, 2007.

[22]王毅傅晓微《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哈里斯访谈录——哈佛通识教育(美育类)实地考察报告之一》,载《美育学刊》20115期,第34页。

[23]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HarvardCollege.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HarvardUniversity, 2007.

[24]王毅傅晓微《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主席哈里斯访谈录——哈佛通识教育(美育类)实地考察报告之一》,载《美育学刊》20115期,第34页。

[25]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HarvardCollege.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HarvardUniversity, 2007.

[26] Introduction to the Core Curriculum. [2011-09-20]. http://my.harvard.edu/icb.do?keyword=core


[27]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HarvardCollege.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2007p.11.

四条要求的关键在第一条。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阐释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第二条“导读原文和艺术作品”,是提高审美阐释理解能力的必要步骤,第三条是对核心课程积极因素的保留和延续,第四条则是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进一步实践的步骤。总之,新的“审美与阐释理解类”的目标,首先由艺术教育提升到了审美教育。不以专业和研究能力为唯一目标和终极目标,但并不排斥相关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课程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门艺术的某一种技巧,而是全面提高审美鉴赏力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审美与阐释能力”只是“美育类”课程目标,这个目标要服务于通识课程的整体目标,即通过审美对象,了解不同社会的文化与信仰进而了解各种文化传统及其与个人的关系,从而增强对自己和他人“既是创造者,又是创造物”的理解。所以,哈佛艺术类课程改革不仅从艺术教育升华到审美教育,对审美教育的旨趣本身也有提升。

3.3 改革后美育类课程的深化:文化与信仰”

“文化与信仰类”的要求,首先也是导读艺术作品,所以我们也将其归入美育类课程。只是在美育框架内,文化与信仰又有三部分内容:跨文化,宗教信仰,和审美体验中的社会问题等内容比审美与阐释理解又有自身侧重。而且这些内容,体现了在前前一类美育课程基础上的升华。下面这段文化与信仰课程描述,首先证明了文化与信仰的美育性质。

在启发学生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是文化和信仰传统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创造物的同时,除了获得诠释与赏鉴艺术和观念的技能,学生们要把这些作品放在背景中—察看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和跨文化条件如何促使观念与艺术品的产生和接受。他们也需要学习文化和信仰如何协调人们对本身和世界的了解。[1]

从这段描述可知,“文化与信仰类”和“审美与阐释理解类”之间,呈递进关系。在“文化与信仰”类课程中,不仅要从审美的视角去鉴赏和理解文艺作品,更要达到通过审美对象理解自己和他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创造物”目标。它必须和审美对象背后的文化背景相联系。当然,两类美育课是有交叉、互补、转换的。这就是审美与阐释理解和文化与信仰两大类课程中,有一些是既可以归入前一类,又可以归入后一类的理由[2]。但“文化与信仰类”的课程要求,除了兼顾两类课共同要求,还有更多更深的要求。试看下面几条:

1)“导读原文文本和一个/多个媒体表达的艺术作品”。

2)“教导学生如何从这些作品的历史性、社会性、经济和(或)跨文化角度分析其创作与接受情况”

3)“检视文化和信仰如何塑造个人和社群的文化身份

4)把教材和学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或感兴趣的文化议题联系起来。”[3]

以上四条要求,既体现了要从文化背景的方方面面去分析和了解文艺作品背景,又阐述了不同文化间文学艺术品的跨文化影响,尤其是传播和接受的情况,还体现了把作品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考察的深意。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理解作品的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是什么”,达到审美与阐释理解的课程目标,还要进一步弄清文本意义背后的文化culture层面的“为什么”。这就是美育类课程比改革前进步的一面。

为什么说“文化与信仰”是在“审美与阐释理解”基础上的提升?我们在《课堂教学案例》还将做进一步讨论。现在要说明的是:“文化”作为“生活型式”[4]的总称,它渗透在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各个领域。集中了解“文化”的路径,往往以通过文学艺术(如音乐、影像)作品为最快捷。另一方面,仅仅理解和阐释文学艺术还是不够的,文学艺术品的阐释理解,往往涉及到传播——包括翻译,出版;不同文化间的相遇、冲突、接受、排异或融汇。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地涉及到宗教、信仰等更接近价值观和宗教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跨文化问题,譬如文艺作品的版权问题,剽窃问题,翻译中信息的损益和对应问题,导致演变和抵制演变的问题,在文化名义下不同族群的冲突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有“文化与信仰”的基础知识,只有在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与信仰的基础上,才更加接近“了解自己和他人都是某种文化的创造者和创造物”,进而培养文化自觉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与信仰既是和审美与阐释理解相通的美育课,又是比审美与阐释理解更加深入一步的课程。

四 哈佛美育课程案例剖析

1美育类改革理念与课堂的关系

《核心课程指导》要求:“每个哈佛毕业生应该……得到某一具体专业的训练。学生们需要接受指导以达到这一目标,教授们有义务指导这群受到教育的青年男女获得一套特有的知识、智力技能和思维习惯。”所以:核心课程的着力点在于强调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某一种职业技能。

而《通识报告·审美与阐释理解》类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艺术品的基础上,形成审美敏感力以及智慧与感官的互动”。知性地、以批判的目光去理解和发现作品意义是怎样产生、怎样传播和怎样接受的……这样,哈佛美育类通识课就不再把对一种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研究能力放在首位,也不强调对于“一套思维方式”和“一种”职业技能的训练,而把重心放在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上,这种改进,就从艺术教育转向了审美教育。

不仅如此,“文化与信仰类”课程目标还指出:“在启发学生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是文化和信仰传统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创造物的同时,除了获得诠释与鉴赏艺术和观念的技能,学生们要把这些作品放在背景中,察看社会、政治、宗教、经济和跨文化条件如何促使观念与艺术品产生和被接受。他们也需要学习“文化和信仰”如何协调人们对本身和世界的了解”……这里的潜台词也可以说:审美教育的更高层次,就是通过审美与阐释理解,实现文化自觉。

哈佛美育类通识教育从核心课程到通识课程的升华,也就是从艺术教育到审美教育的升华和达到“文化自觉”的境界的路径,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哈佛美育类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都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下文将介绍,哈佛美育课和其他课堂一样,主讲教授在学生选课前,就会将课程简介和课件挂到网上,供学生选择。在这些课件中,将把两个课堂的内容都展示出来。如 英文系戏剧、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马丁·普赫纳(Martin Puchner),开设的“文化与信仰”类(2012年第56号)《资本主义文化》的课程介绍说:

本课程分析文化产品:包括文学、戏剧、电影如何捕捉到资本主义精神,点燃它的幻想,反思它的影响,记录它的各个危机时刻。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系,它还创造了新的生活习惯,心灵和由新的艺术形式锻造和提炼出的新的价值观。重要读物有笛福、富兰克林、奥尼尔、兰德、米勒、马梅特等的作品;背景知识读物有史密斯、马克思、泰勒、韦伯、凯恩斯、哈耶克等的作品。[5]

在《资本主义文化》课程介绍里,“文化与信仰”方面的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被展现得非常充分。而且,本课程与艺术的联系都是和arts即广义的文学艺术的联系,基本上没有和Arts即狭义的“艺术”的联系。从这个普通的“文化与信仰”类课程性质中,改革以后的哈佛美育类课程坚决地将审美教育内容贯彻到课堂教学的意识也就凸显出来了。

2 《音响风景》(Soundscapes)“两个课堂”概貌

哈佛作为研究型大学,提升arts地位理念的主渠道,还是课堂体验。理解这一点很重要,但要认识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再现课堂教学的原貌。为此,本文以兼属“审美与阐释理解”和“文化与信仰”两大美育类课程的《音响风景》为例,解剖和描述“舞蹈穿越文化边界”这堂课的课堂内容。力求全面,详细地从哈佛美育类通识课堂本身,显示美育类课程从艺术教育到审美教育的转变和升华。

《音响风景》主讲教授凯伊·考夫曼·谢勒梅(Kay Kaufman Shelemay)是哈佛音乐系非洲与非裔美国人研究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民族音乐协会会长,在美国和世界同行中都是领军人物。她主讲的《音响风景——探索变化世界中的音乐》(Soundscapes: Exploring Music in a Changing World)原来属于核心课程文学艺术B类。在改造为通识课程以后,大大弱化了对学生进行“某一具体专业的训练”,即关于Arts的内容,加强了arts的内容。而且从笔者亲身体验来看,从教学目标到课程描述,从课件要点到课堂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努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既是传统(文学艺术,文化观念与价值观)的延续者和创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获益者和创造物的诉求——而这一点,正是通识教育总目标中,与审美教育门类目标最紧密的一点。

《音响风景》课是开放性的,这个课堂上既有毫无专业基础的学生,也有音乐专业的学生。那些音乐专业和有艺术创作才能的学生有机会与哈佛校园作曲家,《丝绸之路计划》合奏团的扬诺夫-扬诺夫斯基(Dmitri Yanov-Yanovsky)共同解读美国经典爵士音乐《芳心之歌》(Mood Indigo)。还可以加入由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于1998年创立并担任艺术总监的《丝绸之路计划》将INDIGO作为一种隐喻和教育工具,来解读文化间的关联[6]然后透过不同的音乐传统与文化传统的视角重新建构相同乐曲。不过,对音乐进行艺术解构和建构有兴趣的学生,必须在第三周前与谢勒默教授及其教学助手组长联系,以确定他的“第二课堂”时间。这个现象,显示了谢勒梅教授的“第二课堂”辅助和呼应第一课堂的定位。在“第二课堂”对音乐的解构和建构中,也就落实了通识报告》:“把熟悉的变为不熟悉的;先让学生失去方向,让后重新定向”的教学理念。这一点是将核心课程改造为通识课程以后的实质性变化。

《音响风景》课一般是每周两次讲座课(lecture),一次讨论课(Section),周五(或周六)还有电影、作曲家或研究者演讲等“第二课堂”内容。还有如朗读,听CD,看电影等活动。但所有的“课外活动”都不是随意的第二课堂,而是有明确的,辅助第一课堂必要内容的“课程”。它们和第一课堂一样,是开课之前就公开展示在计划中的。

《音响风景》还有小论文作为作业。第一次小论文,要求三至五页,讨论第二课堂的一个音乐表演,或是评星期六在桑德斯剧院听过的某个音乐会。第二篇论文作为半期考试论文。一般在10页纸以内,还要在三个选题中任选一个……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讨论对象,至少要讨论某个音乐案例。并在春假(一般在三月下旬)前,把确定的选题告知教学助手。另外,课堂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否则会受扣分之类惩罚;半期论文,期末论文都要计入期末成绩。

《音响风景》的分组讨论课、第二课堂、表演……都要考勤,讲到课率。正如哈里斯所说,Section是强制性的,学生必须到场,不得缺席;而主讲教授的lecture反而没有那么严格,学生有请假,缺席,可以请别人帮抄笔记,学生只要显示自己读过必读资料,就可以根据笔记参加讨论。交了相应费用的学生,还可以申请下载本次课的录像。但谢勒梅的讲座课要求教研,如果缺席,必须请假,请假还必须有以下三种理由之一:突发重病;突发紧急事件;无法避免的冲突(如别门功课考试)。诸如我国高校选修课的常见请假理由,“准备演讲、音乐比赛,代表学校参加体育比赛,系部组织学生听讲座,为某种关系单位当志愿者……”云云,是不能准假的,学生一般是用自己的钱在买课,也不会随便请假。他们会说:“I Paid.”因而不会随便糟蹋自己掏钱“购买”的课。

3《音响风景》课程描述

哈佛新生选课,主要依据每门通识课的课程描述。有了《课程描述》,学生对所选的课,就有个大致的了解,或多或少地避免了选课的盲目性。《音响风景》的课程描述概况大致有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和阅读教材:教材有《音响风景》(Soundscapes: exploring music in a changing world)《大脑对音乐的反应》(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the science of a human obsession)[7];另外还有3本必读阅读资料;此外还有6种必读的CD音像资料,6本参考阅读材料,共17种参考资料。

第二部分,每周授课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两个课堂:

第一周,《绪论》:介绍“音响风景”概念,及其在社会中所需要的挑战;

第二周,《凝听音乐,思考声音》,周一,关于发声;周三,乐器;讨论:声音特点与乐器分类;周六,在桑德斯剧院请南非著名民族合唱团表演[8]

第三周,《理解音乐,建构文化》周一“音乐与大脑”,主讲:一位博士生;周三课主题:“环境,音乐如何建构地区(特色)”;周五,电影专场《音乐本能》后讨论:说唱;饶舌,世界各地“嘻哈”文化的差异。

第四周,周一主题,《音乐与意义》。周三主题:作为符号转换系统的音乐。阅读《音响风景第三章》。周五:请风笛手主讲;讨论:风笛曲(用于军歌、挽歌)哀悼麦克·李杨:题目为:21世纪以后风笛曲的意义和音乐转向。

第五周,《音乐迁移》1,周一:音乐与被迫迁徙(阅读第四章),交第一次小论文;周三授课内容:丝绸之路,(阅读《音响风景》第六章),周五:电影:哀哭的语言,讨论巴厘岛的民族乐器:加麦蓝(按教材内容)讨论:音乐合作与交流的结果与意义。

第六周,《音乐、伦理与人权》周一:电影:《丝绸之路》(课前:阅读第六章),周二,听“人权日音乐会”,周三:《从塔什干到剑桥——丝绸之路》,由作曲家主讲。

周五:讨论该作曲家作品:“预言之路”,题目:音乐家创作音乐时,什么样的伦理关注会受到威胁。

第七周:《音乐、表演与记忆》周一,《马友友与丝绸之路》组合在交响乐厅表演。周三,(阅读《音乐与记忆》)第五章,讨论:叙利亚犹太人传统歌曲。题目:音乐如何保留独特记忆(时间、地点、环境)。

…………

第十二周:音乐与舞蹈周一主题:在舞蹈中跨越文化边界;周三:探戈中的音乐与运动,(阅读《音响风景》第九章)。周五:探戈课,讨论:彭戈拉:文化传统与创新元素如何在音乐中共存……

第十四周,结束课程

……

虽说哈佛学生面对陌生的教授和太多的课程描述,也时常抱怨不知如何取舍,因为他们不了解哪个教授课更适合自己。但有了课程描述,起码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需要学的大概内容,知道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要求他们做些什么,避免某一教师和某一门课成为“标题党”。而对于中国高校美育教师而言,至少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课程描述的全过程,侧重的是审美教育,而不是纯粹的艺术教育。

此外,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美国高校的“第二课堂”的确是第二课堂,并且在课堂描述中已经有具体的反应,显然没有第一、第二课堂脱节,甚至本末倒置,以“第二课堂”名义,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的情况。

五 《音响风景》之“舞蹈穿越文化边界”课堂写真

1 教授舞蹈语言与哈佛美育课程特色

《舞蹈穿越文化边界》(Crossing Cultural Boundaries Through Dance)是《音响风景》第十二讲。标题“舞蹈穿越文化边界”的概念,自然带出了哈佛审美教育的旨趣——不强调音乐舞蹈的技术性,而强调其中的文化意蕴。“舞蹈穿越文化边界”的第一个主题是:“为什么学习舞蹈”。在这个“为什么”之下,又分设了4个二级主题。

a了解舞蹈动作的文化信息;

b 探索音乐的动觉表现;

c 了解动作表达的情感与概念意义;

d 更好地了解舞蹈的跨文化作用。

熟悉哈佛《艺术报告》和《通识报告》的读者不难看出:这里每一个二级主题,都反映了通识课程的改革诉求。比如“了解舞蹈动作的文化信息”,不再将“介绍视觉艺术或音乐理解的元素”当成重点,而突出了“审美与阐释理解”类通识课程那种不再侧重技术,而着力于审美的诉求;第二条,“探索音乐的动觉表现”不再是:“课程围绕特定的风格、类型……设计”也反映了向通识课目标的转变;第三条和第四条,都不以 “学习视觉艺术或音乐形式”(核心课程)为要点,而是强调“动作表达的情感与概念意义”和“了解舞蹈的跨文化作用”……这样,只要仔细玩味本课程的旨趣,不难体悟哈佛美育类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到美育课堂的概貌。

《舞蹈穿越文化边界》作为一个专题,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以下称上部和下部)。上部从进化的角度,先从动物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入手,列举动物人类学成果,介绍动物肢体语言存在方式及其意义。谢勒梅教授特别注重启发学生的联想,以了解社会动物肢体语言的交流方式和交流意义,她对人类学成果的描述中,提到了猩猩、狼群和大象社会的肢体语言交流方式。

接下来,谢勒梅阐释了人类舞蹈语言所蕴含的各种文化意义。讲解了如何观察和理解舞蹈语言:包括如何从古典和现代的不同观察角度,去了解舞蹈传递的信息。谢勒梅教授结合情感表现,列出了几幅表现各大洲、各民族舞蹈场景的图片逐一指出:埃塞俄比亚的舞蹈,重在表达身份;夏威夷的舞蹈,侧重表达地域风情和时代特色;迈克尔·杰克逊的现代歌舞可以表现“性”(sexuality);有些舞蹈表现娱乐情绪;也有一些舞蹈没有明确的或严肃的文化意义……她不停揭示舞蹈语言的文化象征,让听众清楚地感受到舞蹈作为动物肢体语言对人类文明和发展的意义……我们作为考察者和听众,明显感受到一个教学效果:由于主讲教授几乎不提舞蹈元素本身的技术问题,所以不会打断学生理解肢体语言对人类文明发展意义的思考。

针对舞蹈语言的表现力,谢勒梅分析了各种舞蹈表演代表的特殊的文化价值观。讲解了读书、聆听等方法对理解舞蹈文化意蕴的作用。她分别举日本舞蹈,南亚舞蹈说明:人们可以通过舞蹈词汇理解各自的文化意义,也可以通过舞蹈语言表述一种纯粹的精神;还可以通过舞蹈语言构成或培养一种性格。在教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们不自觉地联想到了中国的龙舞、狮舞、巴渝舞……蕴含的中国某种地域艺术精神——这一点,也正是谢勒梅教授所设计的,让每个学生都产生的联想,也就是她的教学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主讲教授始终自觉和紧密地联系和实践了《艺术报告》和《通识报告》的教学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指出:“了解学生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艺术,宗教以及文化观念的历史,有助于学生理解其所居世界的信仰与习俗的偶然性,有助于学生理解自身身份的构成;帮助他们理解自身传统与其他传统的关系。”而谢勒梅对日本舞蹈、南亚舞蹈的解说,明显紧扣了上述课程的目标要求。所以,仅就这一门课而言,它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从核心课程到通识课程的变化,不是改个名称,“换汤不换药”,而是自觉地从艺术教育向审美教育的全面提升。

2 东亚舞蹈——日本舞教学环节

介绍了动物肢体语言和舞蹈语言的发展关系,谢勒梅将话题集中到东亚的nihon buyo,即“日本舞踊”[9]。谢勒梅放了一段日本民族风情的视频,不时指点那些日本民族传统舞蹈中各种动作所指的不同涵义。并将日本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特点做了深刻全面的挖掘。她说:日本传统舞蹈中的技巧(Kata in dance)有特定的程式。这种程式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日本民族所独有,学会和运用了这种舞蹈程式,也就在一定意义上接受和熟悉了日本民族的习俗和传统。

在播放视频的间歇中,谢勒梅解释了日本民族舞蹈的卡塔(Kato)。她援引Tomie Hahn著《情感知识:日本舞蹈中体现的文化》(本门课程中要求的课外阅读书之一) 中有关Kata作用的一段文字,说明了“日本舞蹈中的Kata即艺术技巧,是表演者的技术语汇,或表现语汇……[10]谢勒梅展示了三个日本民间舞蹈的传习视频。通过这几个片段,学生对日本舞踊一对一,手把手教习的基本形态和风格特征,有了大概的了解——伴随视频的进展,谢勒梅像画外音一般讲解视频中的内容和动作的文化意蕴,通过三个视频动作的逐一解读,日本民间舞蹈是如何塑造,陶冶和“转变”舞蹈者性格的:“视觉转变”,“触觉转变”与“口头转变”也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由此可见,谢梅勒教授讲解日本舞蹈,只是以日本舞蹈为载体,启示学生的审美与阐释理解能力,展示异文化特点。这种审美教育方式,与教日本舞的艺术教育方式,有本质的区别。

在教授完日本舞俑的舞蹈后,谢勒梅又及时将其与南亚舞蹈、西方舞蹈做了文化视角的对比,以提醒舞蹈语言传递的地域文化精神。她还指出:在通过肢体语言的表演体现内心情感的优势上,日本舞踊的感染力是西方舞蹈所远远不及的。

总起来看,上部是以全球文化和人类学视野,深入全面地介绍舞蹈作为动物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其教学目标,始终落脚在理解各种舞蹈语言蕴含的文化原料上,而不在乎对音乐和视觉艺术的理解和研习。尤其是关于学者们如何评价日本舞踊,这种很能显示教师“学问”的内容,课堂上只字未提。

通过这些舞蹈技能的介绍和学习,使学生知性地,以批判的目光,参与对特定舞蹈艺术和特定的文化观念做批判。在这个基础上,来自日本的学生可以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又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创造物。而其他民族的学生则进一步认识了,理解了日本文学艺术、文化观念与价值观等传统与自身传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是伟大传统的创造者和创造物”。

由此可见,在哈佛美育课堂上,学生可以提升对多种艺术形式及其背景知识的理解深度,提升对艺术作品和审美文化现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阐释能力,对作品背后的民族文化特色与信仰特色,也可望有更加敏锐的认识。今后也就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岗位”迅速适应当时当地的文化需要。

3 哈佛彭戈拉[11]演出队的课堂表演

如果说上部从“面”上探讨了“舞蹈穿越文化边界”,那么下部则围绕一个“点”讨论学习舞蹈对于传统与个人那种“创造者和创造物”的关系。这个点,就是南亚著名的舞蹈“彭戈拉”(Bhangra)。

进入教学阶段之前,主讲教授展示了一幅亚洲地图——“彭戈拉”在世界版图上的流行地区和范围就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她告诉学生说,彭戈拉是一种南亚民间舞蹈,是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居住的旁遮普人丰收季节以之狂欢而庆祝丰收的艺术形式。

旁遮普是南亚的一个较大的民族。他们的祖先来源比较复杂。有古代雅利安人,有后来进入旁遮普地区的希腊人和塞族人,也有蒙古混血儿。人口不到一亿,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的哈里亚那邦和旁遮普邦。印度、巴基斯坦其他地区还有少许分布。随着南亚人大量移民美国,彭戈拉舞蹈在美国也开始盛行。教授还播放了不久前举行的一次彭戈拉舞蹈比赛。从而引出了本门课的一个主题:“共生并相互作用于今日社会的,不同文化的音乐风格;探索它们对其历史家园与其当前文化背景的关系”。

彭戈拉舞蹈的曲调简明、短促、欢快。通常的伴舞乐器有三种。谢勒梅教授还根据视频,对各种乐器的音响效果,做了简要的介绍。第一种是朵儿鼓(Dhol),这是最重要的乐器,一群旁遮普人只要有这一种乐器,就可以按它的节奏跳起舞来。第二种是双长笛(Algona)主要展示旋律,第三种叫其木塔(Chimta),主要控制节拍[12]。课堂上也以幻灯片展示了这三种乐器。接下来,谢勒梅告诉学生:彭戈拉作为一种丰收时节的狂欢舞蹈,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跳。没有严格的规则规定,只要能给人们一种新鲜、自然和充满活力的印象就成。在现代社会,彭戈拉成为南亚的一种艺术身份的象征。

不过,这种舞蹈要跳好也不容易。它要求四肢不停地大幅度摆动,运动量极大,有些跳跃似乎是竭尽全力,而且必须与音乐节拍相呼应,这种不折不扣的“手舞足蹈”,对舞蹈者肢体和全身柔韧、协调的要求极高……南亚地区对这种体现阳刚之气的舞蹈能力,就像中、韩等东亚民族看重琴、棋、书、画修养一样非常在意。能把彭戈拉跳得熟练的青年男女,在南亚国家求职、晋升等方面,都可以为自己的人格魅力加分。

彭戈拉演出队由南亚籍哈佛学生自由组建,也和其他学生艺术团队一样,受到哈佛艺术办公室的支持。它是哈佛“第二课堂”的缩影,也是移民将南亚民族艺术融入美国文化的一种代表性形式。有资格进入这个舞蹈队的学生,都是从中学起就开始,并长期坚持艰苦练习的青年。正由于彭戈拉舞蹈能力对于南亚裔美国社群不同寻常的意义,每个有幸加入的青年都非常珍惜业余演出队员的身份。

这个演出队的活动是哈佛“第二课堂”的典范,在哈佛艺术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过,它仍然服从第一课堂的需要,呼应和补充第一课堂的培养目标。所以,可以说它体现“两个课堂”的有机联系,也反映了《通识报告·基于活动的学习》所指出:“课外活动如何影响课堂学习”和课堂与课外经验之间建立的“知识链接”。也证明:“通识教育作为自由教育的一部分,要和其他部分共同作用才有意义”。

3 “彭戈拉演出队”现身说法

我们没有想到,谢梅勒在对南亚舞蹈彭戈拉做了整体的介绍后,直接宣布邀请一支彭戈拉舞蹈队到讲台上现场表演。随即,一队穿着崭新的,彭戈拉舞蹈服装的青年学生——哈佛彭戈拉演出队鱼贯而入,直接走上了讲台。这个事实让我们这些考察者着实感到意外,但课堂上的学生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这种情形,除了礼貌的鼓掌外,完全没有国内学生面临类似情形时那些欢呼、尖叫的兴奋。这,大概是因为在哈佛,请当事人(如著名作家、科学家、经济学家、音乐家、画家包括诺奖得主等)现场表演的情形早已是家常便饭——而这一点,的确不是其他国家的每个学校都可以学到的。

演出队表演的“彭戈拉”片段,大约不过5分钟。但就这几分钟下来,几个演员都汗流浃背,一位男生顾不上体面,不停地擦汗。据谢勒梅教授介绍,哈佛彭戈拉演出队并不是为通识课程组建的。很多年来它一直存在,每周按时训练。所以他们的表演基本功非常扎实,动作非常熟练。另一方面,他们又毕竟是学生组成的演出团队,每个人都很珍惜这个展示才艺的机会,表演非常投入……

演员们喘息未定,谢勒梅教授便抓紧时间,让学生向演员提问。这些问题中的一个是:你们舞蹈队的章程是什么。演员对这个问题很在乎,有三个演员对这个问题做了先后的回答。大概的意思是:一开始想成立这么一个组织,要有唱有跳,要延续传统,要体现南亚文化特色……

有学生问道:你们的舞蹈动作,有没有性别属性,为什么。演员回答,“有”。并由一位女演员专门表演了一段表现性别特征的舞蹈。之后他们还告诉这位提问的同学,至于性别属性的“为什么”,在网上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查到……

谢勒梅教授让六个演员(三男三女)现身说法,要求每个人都讲自己对舞蹈的认识。大家差不多都谈到了要想进入这个演出队竞争非常激烈,很不容易。还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之所以要这么努力地挤进舞蹈队,是因为南亚民族的舞蹈在本民族中的社会功能很丰富。作为一个社会人,具备音乐能力和舞蹈能力,是完美人格的重要条件,具备彭戈拉表演能力,也是在国内求职的一个条件……接下来,演员回答了观众各方面的问题。

问:为什么说进舞蹈队竞争激烈?

答:从高中开始,就已经在坚持训练,每周至少要练三次,常年累月,到了哈佛也得坚持,由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如果不在这样的队伍里训练,就很难保持状态。也是由于繁重的学习任务,要坚持下来当然也是非常艰苦。但是为了未来,必须苦练。

问:“你们从舞蹈中得到了什么?”

答:彭戈拉舞的历史。从中学开始,我们通过彭戈拉舞蹈了解和熟悉了我们的文化,我们还可以让未来的年轻人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注意:所提问题,都集中围绕着《艺术报告》和《通识报告》的教学目标。)

问:你们服装有什么意义?

答:南亚的头巾(印度人,包括印度士兵都会围在头上的那种大头巾)就代表了民族风格和审美意义,这次没有带来,无法现场表演其不同的意义。但身份的意义是明确的。头巾表明我的民族身份,表明我从哪里来……

有趣的是,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侧重“彭戈拉”艺术技巧,显然,很多问题是谢勒梅循循善诱和学生预习的结果。

在教授引导下,台上台下师生始终围绕通识课程目标一问一答。不知不觉到了下课时间。在教授的提议下,最后1分钟,全体起立。在台上彭戈拉演员带领下学一个再简单不过,但富有内涵的舞蹈动作。学这个彭戈拉动作,不是要为了学彭戈拉表演技巧。谢勒梅让大家练习这个动作的意义在于:增进理解并显示和阐释南亚艺术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仍然体现围绕美育——而不仅仅是艺术教育的旨趣。

哈佛美育课程理念抵御西方文化浸润的意义——代结论

2010年末,中文互联网开始流行哈佛、耶鲁等名校的公开课视频。主题多为:“公平、幸福、法律、正义”……公开课教授没有一个不是世界著名的佼佼者。他们的授课方式既新鲜、又形象、而且推理严密,赢得了网民青睐和很高的点击率。有的网站广告词直接用:“我们不爱逃课爱淘课”(如网易——笔者注)来做公开课的广告词。很少人注意到:网上公开课主讲教授多为美国本土的专家,他们的理论中那些“不言自明”的公理性前提,都是美国文化土壤的结晶。换言之,他们是站在美国(西方)母文化核心价值观立场,宣扬符合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伦理标准的理念。问题是,这些“公理”对于中国读者和观众未必是公理。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对公平,正义、幸福、法律……等概念的理解和态度也大有不同。如果把“西方核心价值观”作为“普世价值观”输入到“非西方”头脑,——这是欧美公开课的重要诉求——就会发生以西方价值观取代“非西方”社会旧有传统和信仰和价值观的转变。结果难免使非西方的头脑迷失“核心价值观”——心甘情愿地改变自己的母文化价值观,而代之以西方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这就是被“洗脑”。一个民族被“洗脑”,将意味着什么?

而哈佛美育类课程及其哲学理念,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抵御这种“即将到来的危险”。在《通识报告》总目标和”审美与阐释理解”教学目标中,有一个要求重复了五遍。这就是:“学生们要理解他们自己既是伟大传统(文学艺术,文化观念与价值观) 的创造者,又是伟大传统的创造物。”毋庸讳言,这个命题表明:哈佛教育理念中主张:来自世界各地、各种文化(譬如中国文化或犹太文化)的哈佛学子,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明确自己的母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异同。进而意识到:无论是热爱还是嫌弃自己的母文化,你都是这种文化的创造者和创造物。这是无论怎样挣扎也无法变更,无法回避的事实。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部分还要求:“帮助学生对自身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进行批判地反思,并学会理性地为其辩护”。

我们在谢勒梅教授课堂上看到的,也正是承认各种文化存在合理性——而不是推销美国文化——的哈佛理念……由此我们说,哈佛美育类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非西方”大学生应该警醒和应对美国强势文化单向涵化的思想资源。这种思想资源用中国话表述,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由于这种东西方共有的思想元素与“哈佛”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可靠性和说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胆和有选择地引进哈佛美育类通识课,本身就是抵消网上美国公开课之类强势文化攻势的铠甲。或抵消西风东渐,单向涵化攻势的一剂良药。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二日星


[1]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HarvardCollege.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2007p.11.

[2]《工作报告》对通识课的要求规定:“有些课程可能适用于不止一个通识教育方向的学分,学生们应该能够有选择的余地”。

[3]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HarvardCollege.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2007p.12.

[4] “生活型式”(mode of life)是美国人类学家威斯勒(Clark Wissler)用以概括“文化”的名词。这是世界数百个文化(culture)定义中最简短的一个。

[5] http://www.registrar.fas.harvard.edu/culture-and-belief

[6] 如哈里斯采访中所说,新的哈佛通识课面向专业和非专业学生,所以教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考核时注意到兼顾两类学生。因此,在作业与考试要求中,与校园音乐家合作解读音乐作品并写出专业的论文是对专业音乐学生和选修这门课的有专业根底的成年艺术家。详见该门课教学大纲。http://webdocs.registrar.fas.harvard.edu/courses/AestheticandInterpretiveUnderstanding.html

[7] 《音响风景》教材在哈佛通识课中,是比较少的。有些通识课的课前阅读资料会涉及几十甚至上百本经典著作、论文和音像资料;也有的任课教授把这上百中材料中,需要学生阅读的星星点点的部分节选、装订为一本厚厚的材料出版称为Source Book。学生大多是购买上届学生用过的折旧资料做课前预习。但这个阅读量也非常大,一位和我们同期到达的中国博士试图获得一门通识课学分,最终选择放弃。原因是:“阅读量太大了”。

[8] 桑德斯剧院是哈佛最豪华和有代表性的剧院,很多国家的顶级乐团、歌舞团都以在这里演出为荣。

[9] 一种日本民间舞蹈。有关日本舞俑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8世纪日本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舞蹈虽经历了很多变化,但其基本特征依然存在,并集中反映了日本文化特色。

[10] Tomie Hahn, Sensational knowledgeEmbodying Culture Through Japanese Dance.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2007, pp.42-43.

[11] “彭戈拉”在中国也有一些人关注,关于彭戈拉的一些要素,可在百度百科和有道词典查询。

[12] 汉语音译为:阿尔戈萨,是一种和笛子相似的吹奏乐器,只是两根笛子一起吹,所以叫双长笛。相传古时印度北部有人把用于火堆或火炉中翻弄木炭的铁夹子( 夹火钳)做出声音来打拍子,摸样有点像四川的金钱板。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