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吴桢婧:理工科教学应加强美育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3-07-15 08:58:12
 

2013071209:14  光明日报

  “艺术上的修养对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钱学森

  “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她们的关系是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李政道

  笔者曾多年担任理工科学生公共艺术课的教学工作,发现不少学生的思维是单一的,甚至是残缺的,长此以往,十分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他们进行艺术美的教育。

  一般来说,理工科学生强于逻辑思维,弱于形象思维,亦即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缺乏艺术美的理念。应试教育人为地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割裂开来,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强化了理工科学生思维方式的严谨。进入大学以后,沉重的课业负担,加上大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的理工类课程,使学生身上处处都浸润着严谨的、强调理性思维的风格。而在实际的生活及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学生误认为逻辑思维就是思维的全部。也有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学生对艺术美及其思维方式一无所知,甚至还有一部分理工科学生对艺术美及其思维规律采取鄙薄排斥的态度,认为形象思维只不过是一种癫狂,并以理工科学生的理性思维而自豪。

  中国理工科学生思维方式的严重偏差已引起了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钱学森先生就曾对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他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学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艺术上的修养对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他认为中国没有完全发展强大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如何对理工科学生加强艺术美的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观念的纠正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艺术的本质以“美”为前提,科学的本质以“真”为前提。虽然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想象,但艺术更需要提炼、概括,科学则依据本真和逻辑,艺术思维能补充科学思维的不足。应当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使学生能够自觉学习并对艺术之美进行适度的研究。

  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是一个思维全面发展的人,不但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非常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不但要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还要有艺术的想象能力。人的创造力大多源自自身的想象力,想象力越丰富,创造或创新能力也会越强。知识结构的单一会严重局限人的思维创造能力,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国古人在教学实践中早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就是要求学习的内容要丰富,目标要开阔而长远;“审问之,慎思之”就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索与探究;“明辨之”要求学者对所接受的知识内容加以分辨剖析,择精而取,不要不管好坏一概接受;“笃行之”则要求对所学知识加以践行,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这种全面而严格的教学理念正是今天的大学教育所严重缺乏的。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就会造成心理或性格上的缺失,生活中造成麻烦,也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这早已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

  2.范例传播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世界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一不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共同发展、进步的结果。许多科学的重大成就来源于形象思维,最初往往表现为一种艺术美。钱学森先生就曾经说:“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数学家李政道也确信:“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她们的关系是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法国哲学家马利坦曾对逻辑思维与艺术思维做过详尽的考察。他说:“所有伟大的数学家的著作中都蕴含着诗”,在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普罗提诺、斯宾诺莎和黑格尔的哲学见解中,都有神奇的诗性直觉在起作用”;“没有诗的帮助,亚里士多德不可能凭经验完成他的关于菱形基本定义的推断”;“而在霍布斯思想的狂热背景中,有些东西是诗教给的”;“诗甚至帮助了阿西西的法兰西斯,帮助了哥伦布、拿破仑和18世纪意大利著名冒险家克格莱斯特罗……”上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对比美国与前苏联两国在航天竞争上的差异而做的《零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为什么要以“零”为项目命名?参加这个投入过亿、人数过百的专题项目的科学家们认为,“零”表示当时美国对艺术教育认识的空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认为:科学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艺术同样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可以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多种知识营养的输入和多种思维方式的历练,是造就超人才俊的有效途径。这是我们对理工科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最好例证。

  3.典范教育

  良好的典范往往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与激励的作用。过去,我们曾有意无意地夸大各知识门类间的差异,“隔行如隔山”这句俗话曾对人们的学习与研究产生严重误导。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强调跨类思维及跨学科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并不乏典型范例。

  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不仅擅长写散文和旧体诗,地质学的论文也写得“有声有色”,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其喜欢小提琴。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法国留学期间,李四光先生曾创作了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近80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的晚会上,这首小提琴曲第一次公开演奏。

  钱学森先生知识面极宽,兴趣也相当广泛。他既是一位科学大师,又是一个在音乐、绘画、摄影等方面造诣相当高的人。虽然从小就学自然科学,但钢琴和管弦乐方面的造诣相当深厚,曾经是母校上海交大铜管乐团的重要成员。在中学时钱学森先生曾得到一笔奖学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到上海南京路去买俄罗斯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音乐会圆舞曲》唱片。钱学森先生对绘画也有浓厚的兴趣,曾专门抽出时间学习绘画,并受到好评。

  这些例子,都是我们对理工科学生进行艺术美教学的典型范例。

(原标题:理工科教学应加强美育)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