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论毛泽东词《沁园春·雪》的美育功能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2-10-20 10:02:53
 

                             ——纪念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创作75周年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摘要: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体现,有着丰富的美育思想,其思想境界,艺术的造诣雄冠古今,达到了最佳境界。

 

    关键词:词《沁园春·雪》;美育功能;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陶冶人美的情操

 

    原词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美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各种艺术手段,通过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具有高尚的鉴赏美的情趣,发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才能。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词的题目是。词一开头先给我们描绘出北中国茫茫大雪的万千景象。

 

    北国:泛指中国的北方,如南国泛指中国南方一样。这开头一句就点明了地点——北国和要写的事物——风光。虽是泛泛一句,却起到了笼罩全篇的作用。

 

    北国风光是什么样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主席对它作了大笔的涂抹。千里万里、是互文,极言降雪地区的广阔。冰封雪飘,说出了严冬降雪的景象。雪飘点题,是主;冰封是衬,其目的为后文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句作伏笔。两句对北国严冬的雪景作了概括性的描写。三句合起来,语言极浅易,但境界却如此阔大,气魄如此壮伟,笔力如此雄劲。只有这样的美育功能句子,才能驾驭全篇,这样的一首雄词,通篇句句都有着千钧分量,通篇句句都有鉴赏美的情趣,通篇却由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如果没有这样大的气势磅礴的开头,与后文就不映衬了。下面就要对北国风光的雪景作具体的描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七句用艺术铺叙的手法,结合长城、黄河、秦晋高原上的群山、原野,写出了北国大雪下的具体风光。经这样一描写,就不只是一眼所见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而是天地一片白茫茫,无边无际,在读者的眼前呈现出的是一片白茫茫中的壮丽宏伟,生动多姿的具体景象。一个统帅七句。同《沁园春·长沙》相当的句式一样,是作者眺望所及。但这眺望只是一种诗的语言,并非真正望到。不少解释这首词说是毛主席置升高处,极目遥望所见到的景色,其实,即使登临得再高,也决不可能望到长城内外,大河上下。这里是一种美育的艺术想象。长城、黄河是北国的巨景。肉眼决不可能纵览无遗,诗人的想象却可以尽收眼底。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可以看到黄河入海流,而更上一层楼意可以欲穷千里目一样。毛主席登庐山可以望见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也是如此。

 

    大河:即黄河。在古代是黄河的专称。也称为大河,如同是长江的专称,也称为大江一样。滔滔是说水势的盛大,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说黄河上下游全被冰封,失去了往日浪涛滚滚的水势。

 

    莽莽、滔滔本来都是形容词,而在这里却用此形容广野和水势的特征来代替广野和水势,就使所写的景象更加生动、形象。一个字,并非作者肉眼所及,因此,这里的长城内外大河上下,不能仅限于当时军行所在的袁家沟一带,也不仅仅限于陕北、晋西北地区,而且应包括更大的地理区域。长城横贯北中国一万二千里,黄河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滨,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实际上包括了北方大半个中国。千里万里说明了景观的辽阔。这大半个中国的城郭山林,全部埋在大雪里,只剩下茫茫一片白,往日惊涛骇浪也都一一的平静下来,凝固不流,一切都埋在冰天雪地之中。这样的景色不是太单调,死寂吗?这里的惟余莽莽是说大地上什么都隐没不见了,这不是单调吗?顿失滔滔是说河中的流水一点也不活动了,这不是死寂吗?但我们读到这四句却并没有产生这样的感觉,而在眼前呈现出中国严冬浩茫壮阔的境界,令人襟怀开朗,意气轩昂。柳宗元有一首《江雪》诗,开头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十个字,才真的写出茫茫大雪中景色的单调和死寂。下面接着是写孤舟钓笠翁,独钓寒江雪以一个老渔夫在一叶孤舟上独钓的画面,更加衬托出这单调和死寂境界的凄清情味。而毛主席的笔下却完全不是这种境界。莽莽给人带来一种博大浩瀚的景观;滔滔使人想见冰封前的波涛汹涌,而且一条千里冰河,在眼前是一种壮伟的景色。更出色的是作者笔锋一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立即就把静寂、凝重的气氛点活了。这雪景不但并不单调、死寂,而且呈现出一派神采飞扬、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茫茫的大雪覆盖之下,那蜿蜒起伏的群山,象那银色的长蛇在舞动,那绵亘迭起的高原,象白蜡似的大象在奔驰。这山、这原,在遥望中直接形成无尽的天际。

 

    这七句无一字写却句句都是写出了的内涵,写出了北国的雪里风光,写出了雪的外貌,写出了雪的精神,不但写出了雪,而且写出了北国风光的奇丽壮伟,更写出了革命者博大豪壮的胸怀,写出了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者给眼前雪景的描绘得如此壮丽,从而想象到雪晴以后更加美好的风光。这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下文。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须晴日,并非已晴,是想象到雪晴的时候。有待到的意思。红装素裹指的是红日照耀与白雪覆盖交相辉映,这四个字描绘了雪晴时艳丽的景色,使人想象祖国的江山即使在满覆冰雪之下呈现出明丽皎洁的丰姿。分外妖娆,极言景色之艳丽。分外:格外,特别。娇:艳;娆:妍媚的样子;妖娆:娇艳美丽。红装素裹本来指妇女的衣着。妖娆本义是指妇女的仪容。在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借妇女娇艳的丰姿来形容祖国江山的美好。实质是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赞美祖国好一派北国风光。

 

    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挚爱,起笔不同凡响,不先写雪,而赞叹北国风光造境奇特,接着对雪景层层铺开。广袤的大地千里冰封,辽阔的天空万里雪飘一天、一地、一静、一动,气魄宏伟,清新秀丽,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银色世界。作者在这里通过一个字,望见了什么呢?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作者在这里用的是拟人化的象征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神圣不可侵犯长城的爱,抒发孕育中华民族母亲黄河的爱,抒发了银蛇一样舞动群山的爱。作者用这种拟人化的象征手法,赋予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生命,显示了他们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娆,这三句,赞美了一幅雪景后初晴的动人画面,晴日映衬着白雪,犹如红装素裹的美女,多么娇媚动人!这正是祖国明天的象征,这是诗人把赞雪同崇敬祖国的情感融化为一体!强有力的突出了主题,祖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未来,这是雪景,但景中裹情,是美育思想与艺术体现中和主旨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就很自然地从上阙过渡到下阕,作者赞美祖国好一派北国风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一句是对上文的总束,是对上阕所描写的雪下江山景色的赞叹。多娇的江山,自然引起无数英雄的倾慕。一个字,就引起下文一大批历史人物的叙述。折腰:弯腰、鞠躬,引伸为倾倒倾慕,为之拜倒的意思。江山是自然物,她得由人来管领。祖国的江山是这样多娇,怎么不引起人们的爱慕呢?从爱慕又进而企图占领,这多娇的江山,引起无数人物因占领她而进行龙争虎斗,这就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些英雄们龙争虎斗的结果,就使得祖国的多娇江山,在一段一段历史时期成为某一个更杰出的英雄人物所管领。这就自然引起下文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汉等著名历史人物。这里的英雄是正面意义的。因为这些人物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起到过一定的推动历史的进步作用。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五个人,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显赫一时,被称为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他们在历史上都建立了一定功业,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秦始皇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于公元二二一年统一了战国时代各国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推出了一系列进步措施,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中起了重要作用。汉武帝对内打击分裂割据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对外抵抗匈奴贵族奴隶主的掠夺势力,发展同西域各国的商务、交通和文化交流,使汉代封建帝国达到极盛时期。唐太宗在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基础上统一中国,抗击突厥贵族的侵犯,发展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励精图治,选贤任能,恢复社会生产,扩大地主阶级的政治基础,形成唐帝国封建经济文化极盛时期的贞观之治。宋太祖秉承五代十国大分裂的动乱局面,扫荡中原,恢复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成吉思汗崛起漠北,东征西讨,凭借他强大的武力,建立了地跨欧亚、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大元帝国。这五个人,从他们建立的功业看,从他们所处的历史地位看,他们就是代表历史上为多娇江山折腰的英雄人物。但他们不仅仅是英雄,还是帝王,是历史上一个时期的国家最高统治者。他们取得了统治江山,管领江山,主宰江山的地位。既是英雄,又是统治者,他们的才能更贴切地说明了无数英雄竞折腰和下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相对比、相照应;这样美好的江山,引起多少英雄人物为之倾倒,要想得到她,占领她。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都是打下江山、统一祖国,在美好的祖国江山上建功立业的人物。然而,他们与今天统治江山,建设祖国,在祖国多娇的江山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的人民群众相比来说,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一段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七句,用一个字领头,非常委婉而确切。因为这些人物,确实都有雄才大略,立过显赫一时的功业,他们统一了祖国,壮大了祖国,对祖国的发展与繁荣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他们对祖国的多娇江山还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他们毕竟只是封建帝王,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所建立的勋业,不过是一家一姓的统治,他们把这美好的江山只当做一家一姓的私产,籍以压迫和剥削在这美好江山上生活的劳动人民,谋取他们的权欲和私利。他们虽然称得上英雄,但毕竟不能与如此多娇的江山相称。所以作者用一个字,再给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进行的评价。

 

    略输、稍逊:都是稍为差一点、不太够、有些欠缺的意思。文采:文章辞采。风骚;本指《诗经》的十五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用作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代表。文采、风骚,意义相近,在这里都是指的文学才华,概括了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在内。

 

    我认为,毛主席在这里所写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具体是说这些英雄人物只知道打江山,占领江山,把这多娇的江山据为己有,但是,怎样珍惜她、装点她,使她焕发光彩,增添妩媚,这些统治者是无能管的。从这点看来,他们就比较粗鲁无文,不懂风情,有负于江山的美好了。所以说他们不够文采,缺少才华,只知道以弯弓射大雕的武力征服。只有到了今天人民当家作主,管领江山的时候,这多娇的江山才真正得到了她的主人,她的艳丽的姿容也更美化了,她的丰富的蕴藏也被开发了。而这些,在旧的统治者,不管他们如何雄才大略,却是不想去做,也不可能做到。这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封建帝王所以无法同今天的风流人物相比的所在。

 

    这七句,用一个字领头,再加上略输稍逊见识等字眼,就非常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对这些雄才大略的封建统治者在肯定中有否定,在否定中又含有婉惜的意思。但这里是诗的语言,措词虽然委婉含蓄,意义却非常严肃深刻。所谓略输稍逊见识等语的否定意义,就不能仅仅理解为有些不足,而应该提高到对历史人物的严肃批判来认识,特别是与后面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照来看,更可以看出对这五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坚持革命原则对封建帝王本质的揭露,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批判。当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还是封建统治阶级代表人物中的皎皎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评论了历史上统治江山的有代表性的著名英雄人物,认定他们都不足以与如此多娇的江山比美,都有负于如此多娇的江山,于是,俱往矣,一笔把一切旧时代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都付诸东流。三个字总结了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而又以慨叹出之,与前面字相照应。

 

    这些旧时代的英雄人物和他们所建立的勋业都随着历史进程消失了。今天的新时代,有新的英雄。这些新时代的新英雄人物,他们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江山正在与侵略她的敌人英勇战斗,他们要在这祖国美好的土地上建设最壮丽的宏图,他们才真正是统治江山的主人,他们才真正是英雄人物,他们才真正不负这江山的多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比起这些革命英雄来,那一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或是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都只有黯然失色。

 

    毛主席写的俱往矣,则是从历史潮流不断前进的思想出发,不是怀古伤今,而是继往开来,不是伤怀往事,而是歌颂今朝

 

    今朝,指的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叱咤风云的时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宏亮豪壮的声音,唱出了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鼓舞了多少革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多少革命军民的信心,又启发了多少革命军民的希望和理想,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对新社会人民群众的赞辞,这是对新时代革命英雄的歌颂,这是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向共产主义的光辉灿烂的前途迈进,把祖国多娇的江山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战斗号召。

 

    下阕:由壮景到抒情,评点历史人物,赞美当代无产阶级的英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整个词的上下阕中是典型的承上启下的过度句子,巧妙的把上下阕连接得天衣无缝,从上阕开头的北国风光,到下阙的江山如此多娇词义上相互衔接,结构上浑然一体,使整个上阕与下阕成为一个严谨的有机和谐整体。达到了首尾圆合。在思想内容上倾注着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纵观下阙词,指出了上下五千年,历史上有无数英雄人物,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词中例举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个皇帝,用了一个字,显示出词的意义深刻,肯定了他们怀有宏伟的雄才大略,建有赫赫的战功,并对他们作了正确的评价。重武功而轻文治的不足处。作者用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三句词,从一个侧面批判了二千年的封建制度,明确指出了封建君王所作所为的历史局限性。最后三句,惧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状语,情调更为高昂,指出了当今时代,拯救民族危亡,建设强大国家的责任,已经历史的落在人类社会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肩上。

 

    总结全词文:词《沁园春·雪》充分体现了美育思想是塑造美的形象,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艺术的美、人格的美。词中景色的优美,山河壮丽美,人格的崇高美,是一幅伟大祖国壮丽的山水画,它抒发了无产阶级的豪情壮志,震动了当年诗坛与政界,是一首不寻常的词。其艺术魅力令人倾倒,政治思想观点让人耳目一新,成为时代之卓见,这一首诗意浓郁的词对咏雪有着特殊的感情,历代词人都爱雪,雪是词人写作的主要对象,雪,漫天飞舞、洁白无暇;雪天,天地无尘,乾坤不夜。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常以雪为题作诗,文苑诗坛,写下不少咏雪佳作。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雪,刘长卿写的柴门闻伏吠,风雪夜归人,柳宗元写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王昌龄写的青海长云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等,在雪的抒情上,立意上,都根本无法与毛泽东写的词《沁园春·雪》相比,原因是毛泽东咏雪词的美育思想境界的艺术魅力是前所未有的伟大诗作,推动了中华诗词的振兴,从这一点出发,有力的突出了美育思想贯穿在词《沁园春·雪》的始终。此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里我要高声赞扬美育思想在词《沁园春·雪》中的成功运用,从而体现了美育功能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郑 遨(1942——),重庆人,西南大学出版社编审、教授,现反聘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重庆市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