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童年学:童年研究的新可能空间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1-12-25 17:17:05

童年学:童年研究的新可能空间

 http://www.gmw.cn 2011-12-23 15:13: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号: ]

 

 

 

多向建构童年学研究框架

  童年的历史生成、观念形态、现实存在,可构成童年学独特的研究面目。当下,童年学可在传统的儿童成长和发展、社会化、儿童保护等议题外,凸显童年现象的特殊性、童年观念的变迁性、童年生态的复杂性等。

  童年学或可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童年史研究。侧重于探索童年的历史生成,回答童年如何出现、何以存在等问题;收集、整理和研究古代相关童年的各类史料,探索童年的历史面貌;研究某一时段的童年史等。方法上可包括人类童年史的宏观研究、个体童年史的微观研究等。二是童年观研究。既可探求童年的知识来源,也可探索观念和现实的相互作用,涉及童年的本体论、认识论的探讨。三是童年文化研究。童年文化是为儿童创造儿童自己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的总和,包括童年精神、审美等层面的研究,也包括童年实践层面的研究。历时上,可致力于还原和探索历史上的童年文化状况,考察童年文化的时代流变和当代面貌;共时上,可进行童年文化比较探索,研究不同地区、区域的童年文化。四是童年社会研究。童年议题的呈现与社会结构、阶层、家庭、教育变革、社会政策等有关。童年社会或童年社会学研究,可既关注家庭养育、学校教育、代际关系、同辈交往、身份认同等,也可重视童年的社会变迁、建构模式、社会功能等研究。五是童年生态研究。可聚焦于童年的现实生态,关注童年精神生态的建构,为儿童营造健康、积极的童年成长空间。相关研究可涉及童年与社会文化生态关系、童年生态建构与教育介入、童年空间与新媒介、童年与儿童健康发展等问题。六是童年批评研究。可关注、分析各种童年现象,如童工、儿童士兵、童年剥夺、童年成人化、童年消费等,从既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获取思想资源,基于童年本位立场,创建童年批评理论,促进童年理想的建立和形成。相关研究可包括童年美学批评、童年政策批评、童年福利批评等,反思成人主义视野下童年面貌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探求童年重构的可能。

  注重跨学科和综合式的研究策略

  在研究策略上,童年学可找一个具体的切入口,并涉及其他,形成既有侧重又相对完备的童年学研究格局。

  童年学是以童年为特定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学科,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哲学、传播学、历史学、文学、生态批评、社会政策等各学术领域的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传统学科关于儿童、童年问题的研究,可作为童年学建构的理论来源。童年学的开创将使以往各个学科领域中的童年研究成果体系化、理论化。童年学应坚持历史视野和现实关怀相结合,倡导跨学科和综合式的研究策略,将童年的现实存在、历史生成与童年的哲学思索、生态构建整合在一起,探索童年现象的人文奥秘,解析童年的普遍意义和永恒魅力。

  推动童年学研究,目前的任务主要有:一是总结和梳理国内外童年研究的理论经验。从国内看,有关儿童、童年的思想纷繁复杂,亟须梳理,民国时期的相关研究尤值得关注。从国外看,不仅童年研究成果众多,而且时间久远,如专门的童年研究刊物早已出现,有挪威儿童研究中心的《童年:全球儿童研究杂志》、美国俄亥俄大学非洲儿童研究所的《非洲童年:跨学科杂志》等。二是从学理上深入探讨童年学的基本问题、核心概念。如童年,有的论者将它看做一个意义体系,有的则视之为一种文化和历史建构。社会化发展阶段脆弱性等相关的核心概念,亦须加以批判性审视。三是在学术期刊、报纸媒体上开辟童年学的学术园地,既方便国内外学者的交流和争鸣,也利于集中、及时展示童年学最新研究成果。

  (郑素华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20年来,有关儿童、童年的议题在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社会学领域,与传统社会学侧重于儿童社会化问题不同的是,新童年社会学视儿童为积极的社会行动者,关注童年动态的、结构的、关系的等特征,对儿童、童年问题有着新的认识。在国内,有的学者则更是将童年上升到一种思想的方法和资源的高度。相关议题的理论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当代社会变迁导致的童年生态剧变亦亟待探索,呼唤着童年学的创建。

  童年学创建的学术契机

  在国外,历史学的童年发现、社会学的童年反思等,给童年研究带来不少新的思路。20世纪,人们对儿童、童年问题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通常,人们认为菲利普·阿里耶斯(Philippe Ariès)的研究最早意识到童年历史的独特性,他认为独特意义上的童年概念建构可追溯到17—20世纪间,此观点影响深远。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社会理论思潮促进了社会学对童年的重构和反思。艾伦·普劳特(Alan Prout)、克瑞斯·詹克斯(Chris Jenks)等学者认为传统的童年概念是成问题的,在解释社会学、结构主义、符号学、社会学现象学等影响下,他们试图反思童年被社会建构的方式。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童年研究已从单一的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扩展到传播学、文化消费、身份认同、意识形态批判等众多相关问题域。

  随着当代人类发展生态学、文化发展心理学、多元文化主义教育等领域的进展,童年研究的可能空间日渐扩大。基于人的发展与环境的研究线索,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建立了人类发展的生态系统模型,把人的行为和发展放在一个与各种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体系中加以考察,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受环境影响的动态过程,其思想为童年研究铺设了新的基础。强调人类发展和文化关系的文化发展心理学指出,人类心理技能的性质是文化的,人类心理发展受到文化的引导和个人的建构。这一认识特别适合于童年早期进行主体性发展的研究。多元文化主义教育的进展则使我们意识到文化丰富性的同时,也应关注不同社会文化童年的多样性。

  近年来,国内青少年工作、儿童权益保护、儿童教育与文学等领域对儿童、童年问题的关切程度日渐提高。当下,有关青少年、儿童及其工作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儿童政策的探讨已成为学者们的关注中心。20世纪以来,儿童权益运动、儿童权利话语则强调儿童主体权利,指出童年不是成年期的附庸或生活准备期,而具有本身的价值。当下儿童教育与文学领域的学者,更是呼吁我们尊重和呵护童年这块日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