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实践>
阅读文章

甘肃省徽县着力补齐师资、课程短板,推动美育在校园落地开花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1-04-28 10:47:06

中国美育网讯 近年来,徽县坚持以美育改革创新促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补齐师资、课程短板,逐步构建起美育课程、校园文化、艺术展演“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美育活动与校外传统文化相融合,推动美育在校园“落地开花”,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多元教育格局与教育生态。

每周三下午,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城关小学最热闹的时刻,舞蹈、书法、琵琶、古筝……每一名学生都在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中自由徜徉,流连忘返。创新美育课程是该校的教改亮点。

聚焦育人主线 美育课程“靓”起来

开泥、拉胚、塑形……伴着优雅的古典音乐,不一会儿工夫,一把精美的泥陶壶跃然手上,这是甘肃省徽县江洛镇中心小学工艺室的一幕。

“泥塑、剪纸、手工艺等创作是我校开设的特色课程之一,学生不仅掌握了美术工艺知识与技巧,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发现美、鉴赏美,并能动手创造美。”校长刘鑫,如今,江洛小学的学生个个都有一手“绝活”。

“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美、读懂美,更要在体验中提升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徽县教育局局长郝世俊介绍说,近年来,依托“薄改”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等项目,徽县为全县中小学配齐配足了音乐美术等活动器材,设立音乐、舞蹈、美术等专用教室,夯实美育教育基础。同时,以“书香校园”“花园式校园”建设为抓手,在“润物无声”中不断涵养美育文化。

针对艺术课程难以开齐开足问题,徽县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出台刚性制度规范课表课时,划“底线”设“红线”,不得随意挤占、挪用相关课时;各学校成立艺体教研组或美育教研组,推动和改进美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项艺术爱好;推广实施走教和“专递课堂”,实现美育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各校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美育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美育活动与校外传统文化相融合,构建起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育课程体系,打破学校、班级、年级界限,努力做到面向全体、“一人一技”“一校一品”,美育课程覆盖率达100%。

徽县二中把书法确定为校本课程,积极探索增强书法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形成的研究专题在县域内广泛推广;县三中设立琴棋书画教室,学生书画、泥塑作品深受好评,部分学生作品多次获奖并在网上拍卖,带动了更多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城关小学结合热点元素,编排的兔子舞、小苹果、新韵大秦腔等绚丽多姿的课间操成为孩子们每天最期待的快乐时光……

优化资源供给,美育教师“动”起来

每周二和周四是榆树乡杨河小学教师谢琳最惬意的时刻。周二,他要去剡坝小学上美术课。周四,他要去榆树乡中心小学,为全校学生上美术课。

一周五天,谢琳三天在杨河小学,两天在走教。在榆树学区,和他一起走教的还有两名音乐教师,他们是全学区最受欢迎的教师,如今,音乐和美术成了学生们每天最盼望的课。

“长期以来,乡村学校美育教师紧缺,偏远学校和教学点的课几乎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带,质量不高,学生提不起兴趣。”榆树学区校长张岁祥无奈地说,“没有专业教师,美育就无从谈起,校园内‘死气沉沉’,学生也留不住。”

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徽县依托“特岗计划”、事业单位招聘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吸纳和补充艺术学科教师,并积极选派教师赴发达地区观摩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等,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各校还从陇南师专、县老年大学、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各艺术协会聘请兼职教师,定期到校开展艺术辅导,提升美育吸引力。

与此同时,该县创新教师管理和育人方式,在各学区积极推广实施走教模式,即音乐、美术、舞蹈等紧缺学科教师区域内统一调配,一人帮带多人、一人执教多校,以弥补农村师资不足。在此基础上,依托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推广实施“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教学模式,实现美育资源共享。

在徽县,一支专兼结合、才艺俱佳的美育教师队伍正在孕育和形成,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活跃在城乡各个校园,为校园美育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得益于走教和‘专递课堂’,农村学校不仅开齐开全了音乐、美术课,而且上课的都是专业教师,课堂充满了活力,校园有了生机,学生脸上也有了自信和笑容。”徽县教育局副局长黄润珍感慨地说。

创新协同机制,多元平台“搭”起来

徽县地处西秦岭山麓,因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驿而得县名,自古便是陕甘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同时,因银杏栽植历史悠久,也是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

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传统文化并深入其中汲取更多养分?为此,徽县实验小学深入挖掘本土资源,提出“和美”教育理念,推行“杏品育人”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让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无论是美育课程还是美育实践活动,必须根植于深厚的美育文化土壤,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合力,助推人才成长。”该校校长张丽介绍,学校通过识、画、诵、学银杏等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探索出德美融合、五育并举的美育新模式,用丰沃的“美育土壤”赋能学校再发展。

马勺脸谱、面塑、山核桃工艺、栗亭砚工艺等传统工艺为当地人所熟知,也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徽县职专因地制宜,积极开展“非遗”教科研、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社团建设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为促进学校美育常态化开展,徽县坚持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举办一次经典诗文诵读和一届教育系统书画展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审美表现力和感受力。同时,依托儿童节、建党节等重大节点,组织师生开展文艺汇演、书法创作、课本剧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用体验、表现、创造、理解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美育经验,不断推动美育深入开展。

徽县四中每组织学生参加汉字听写大赛

除此之外,各校通过组建多种形式的美育兴趣小组或艺术社团,开发美育课程,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艺术周、艺术节大放异彩,学校特色效应进一步凸显。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激发师生审美创造力,艺术之美如春雨般悄悄潜入学生的内心,从而生根发芽。

郝世俊说:“现在走进城乡的每一所学校,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成为‘标配’。各类美育课程与活动不仅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更在教育均衡路上开辟了一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路径,每一名学生都享受到较高质量的美育。”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