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赵伶俐:美育学科学位归属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2-09-14 14:48:12

摘   要: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教育部过去和近期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分类目标》(2018)、《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中,即在教育部认定的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中,非专业的“艺术教育”尚有一分似是而非的地位,而明确面向人人的,以提高全体学生乃至国民“审美与人文素养”为目的的合乎学理的“美育”,却一直没有立锥之地。如何解决如此尴尬的问题,已经不是仅靠某些学者和学校的兴趣去坚持,或者大家讨论讨论的事情。政策和制度的落实,以及各级各类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需求选择和设置相应的美育学科,才是切实加强美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最具效力的行动。

关键词 美育;学科;学位;人才培养

赵伶俐,西南大学教授;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高等教育学博导、心理学博导、美学博导。曾宪梓基金全国优秀教师一等奖获得者,重庆市名师;国家精品课程“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创建与主讲教师,国家精品视频课程“跨界思维”创建与主讲教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学校美育、教师教育、审美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并积极致力学术成果向应用的转化。

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乃至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等,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而在新时代更是肩负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与文化伟大复兴,引领国民追求健康积极的美好生活等更为重要的使命[1]。中国传统美学和美育的重要辩证思想是:“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说苑·反质》),进而引导人们耳知其乐、目知其美、口知其甘、身知其安,切不可探求锦衣玉食、豪宅极乐(《墨子·非乐》)。在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如何引导人们去积极享受、奋斗追求和参与创造这个“美好生活”,美育可以发挥特有作用。

问题是,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如此重要,但是美育学科在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却至今没有明确地位,或者说没有得到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正式认可或者支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确保学校美育实施与发展的几个硬核杠杆。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强美育学科建设,指出要在专业艺术学科、艺术师范教育和美育基础理论等三个层面进行美育研究,“整合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资源”“建设一批美育高端智库”。

一、基本概念

首先,必须明确与“美育学科”有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所谓学科(subject),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也称由某领域科学知识组成的教学科目为学科。“为了教学的需要把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2]。总之,学科的基础是某领域的科学知识,即已经被公认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基本事实;或者是就代表着某领域的科学知识或趋于科学化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学科,还要合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通过教学拟达到的发展水平。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和学科知识,培养出所需要的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的合格公民和各级各类人才。

所谓学位(degree),就是国家认定、由高等学校执行的、用以衡量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达到了相应知识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等级标准与制度,其分别与学科分类和专业目录相对应,用以培养各级高级专业人才,颁发学位证书。在我国分三个等级:博士,基本对应学科分类的一级学科;硕士,基本对应学科分类的二级学科(参见表1);学士(本科),另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体现,一般对应某些二级学科和自主设置的三级学科(参见表2)。

可见,学科与学科分类不仅是某领域知识存在与知识创新发展的基础,也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与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定义美育(aesthetic education)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3]。显然,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个领域或一个典型种类。此外,通过“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来进行”的教育,称为“自然美育”“社会美育”;从“通过各种……美好事物来进行”的逻辑来推理,当然还应包括通过科学领域中的美好事物来进行的“科学美育”;通过中华优秀传统和经典审美方式来进行的“中华传统美育”;通过学科经典知识和美好事物来进行的“学科美育”;和以美学原理和规律来改造学科教学,以提高学科质量与美感体验的“教学美育”,也称“审美化教学”[4]等。

《意见》开篇也明确定义:“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与动物按照本能生存相比,人最大的不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美就是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实践的智慧、创造性和自我净化等本质力量的显现;美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提高自身和社会生活精神内涵的教育。美育能够提高师生乃至全民的审美与人文素养,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协力创造美好教育,全民共同奋斗、参与创造和积极享受幸福美好生活的引擎与助推器。这就是新时代美育: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中华美育精神的继承、发扬与创新,是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想逻辑的统一[5]。

美育学科与艺术教育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却不是相同的学科。近几年艺术教育得到普及和加强,这毫无疑问对推进学校美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学者、管理者和一线实践者就直接将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但是,当我们必须面对美育学科和学位点建设这个问题时,在概念上、理论上厘清美育和艺术教育这两者的异同,就是不可回避的逻辑前提了。

美育是一个有着严格定义与逻辑,同时又囊括了很广泛的美的事物的学科或学科群。在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中,本来就在很多地方应该有她的身影和逻辑位置。也因此,在专题论及美育学科和学位同时,就是在论及美育学科学位设置与美育人才培养,及其有关政策与制度的保障问题,也就意味着需要有必要的政策、制度、经费、物力和人力支持。

二、美育学科学位点的缺环与增补

学科、学位、人才培养,是一个三足鼎立、互为支撑的逻辑闭环。学科是一切的基础。虽然学科的存在与发展,本质上与国家行政和制度没有必然关联。但在现代社会,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学科显然受到学位制约,而学位点的确定和授权最终还是来自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定。学位点的确定也就代表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某学科存在合法性的正式认可,也就意味着,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会有相应考虑。

目前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以“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等三个层次来设置学科和学位。其中有13大学科门类,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代码两位数);13大学科门类下设一级学科(代码四位数)和二级学科(代码六位数)。这是我国教育部认可的学科构成与发展结构图谱,同时也是研究生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授予学位的依据。如按照“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设置专业,指的肯定是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包括其招生、培养方案编制、学位授予,以及相关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工作等的指南。

考察整个《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有艺术学门类和若干艺术一级学科,也有“艺术教育”二级学科等,但是没有科学概念意义上的比较完整的美育学科。也可以说此版目录,对于美育学科、学位点的设定是存在缺环的。以下,笔者就拟在相关学科和学位点基础上,按照学科逻辑提出增补与美育学科和学位点的一些建议,其中,包括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或自设三级学科;同时也可考虑结合新增第14大学科门类“交叉学科”的逻辑,增补“美育学科”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见表1)。

1:《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人才限指硕士、博士)》

198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确定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首次确定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此后经过多次修订,到2011版学科门类增至13个,包括有了艺术学门类。

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据报道,会上提出将新增第14学科门类“交叉学科”。与此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还投票通过了将“集成电路”从原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二级学科独立出来,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和招生专业的提案。待国务院批准后,将与交叉学科门类一起公布。这显然是应对美国打压我国芯片业,我国急需发展集成电路理论和技术,培养芯片(集成电路,智能化的核心理论和技术)设计和制造高端人才,而采取的举措。

同理,美育属于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美学、教育学、艺术学、心理学,甚至是生理学、神经科学、智能科学等,在第14大学科门类下设一级学科“美育学”,并与13大门类中可能增设的美育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表1)合并为美育学科群,是最合理,也合规律、合目的性的安排。

三、美育人才培养体系偏漏或需增补

学科学位点的确定、其意义不仅是促进学科建设,助力学术研究和发展,还意味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能够得到根本解决。而目前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以下简称《学科目录》),只是针对硕士、博士的专业与学科目录。

教育部还专门针对本科专业,设置了专业目录。近期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以下简称《本科目录》),这可以看成是基于《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的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结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历史与现实需求和可能性,所进行的本科专业分类,也是对高等教育高级人才培养种类和招生的规定与限制。该《本科目录》规定,本科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所以如果谈到“专业类”及“专业”,那通常指的是对本科生的培养。两者的关系是:《本科目录》中的专业类与《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相对应,《本科目录》中的专业与《学科目录》中的二级学科相对应。如果某院校某一级学科全国排名在前,那么该院校相应的本科专业也差不了。

关于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学科目录》和《本科目录》,可以看到,学科分类与本科人才培养类别和学位授予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和对美育学科与相应本科人才培养的缺失,以及增补相关专业的可能性(见表2)。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

2020年公布的《本科目录》共703个专业,与上述美育学科学位点直接对应的哲学、教育学和艺术学等三大门类的本科专业有近150个,其中哲学类4个、教育类95个、艺术类专业47个,部分在2015年—2018年新增了若干专业。

笔者建议在哲学、教育学和艺术学中(如表2所示),分别增加3个本科美育专业,即哲学下的“010105美学与美育”、教育学下的“040105+学校美育”、艺术学下的“130512T艺术美育”。同时,教育类中设有的“艺术教育”,而美术学类下未设置“美术教育”,音乐与舞蹈类未设置“音乐教育”,却设有“舞蹈教育”。这是否表明“艺术教育”可以包含或一定程度上就是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这一专业曾经就是为解决中小学音乐、美术和舞蹈教师而设置的,也可以说,这是面向人人的普及性艺术教育的专门师资教育。遗憾的是,从各级各类高校开设的“艺术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教法来看,通过这样的“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胜任“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任务。

这里重点所言的学科专业人才,是指面向人人的美育学科的各级“美育人才”的培养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艺术教育学科学位点建设相关的“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体系,还将涉及远超音乐、美术教育等更广义的艺术人才和艺术教师。因为面向人人的艺术还包含更多种类,如书法、戏剧、影视等;艺术美育之外还有自然美育、社会美育、文化美育、科学美育等;并辐射到“全体、全面、全程、全科、全方位”的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这些都需要更具全面艺术素养的美育教师,唯有他们才能担负起传承中华美育精神,助力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化国家建设、文化自信和公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一系列的使命。这显然需要更多美育相关学科和学位点的支撑。

四、已有美育学科与学位点建设概述

尽管美育在国家或教育部划定的学科学位点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一直未得到明确的认定。但是,以音乐、美术、舞蹈、影视等专业艺术学科学位点,伴随需求也逐渐发展起来,至2011年的《学科目录》中增加了第13门类“艺术学”后,专业艺术学科和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点,更是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面向人人的美育或者艺术美育的研究、学科学位点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还十分薄弱,各高校、科研机构对美育工作的开展处于或坚守或断续的状态。但通过国家近年来不断的号召和学者们的多年努力,还是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如北京大学依托国内最早申办的美学学科,成立了“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称:文科重点基地),形成了中华美学和美育思想研究特色。同样被教育部认定为文科重点基地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基地”,组织编写了9卷本《中国美育思想通史》[6],是对美育史学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浙江师范大学组织编写《美育学概论》[7],现正组织全国美育专家进行系统修改。湖南师范大学的学校美育、教育美学等的基本理论建设和美育政策研究,杭州师范大学继承20世纪年代李叔同的美育事业创办了当代中国第一版美育学术刊物《美育学刊》,在美育研究学术环境及其弱势的情况下,对中国特色美育学科的建设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以来,全国很多高校相继成立了美育研究中心,整合了各个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术力量,不仅承担面向人人的通识美育课程教学与活动,还招收了硕士生和博士生,从各个领域和研究视角上涉及到美育和普及性艺术教育的问题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在美育跨学科和实证研究方面,有独特贡献。南京师范大学长期致力教育学与美学交叉的教学艺术研究,开启了教育美学学科建设的历史;1999年设立“美育研究中心”,主持编制教育部综合《艺术教育》课程标准;2004年在一级学科教育学下,自主设置“美育学”二级学科,设有“美育基本理论”和“审美—艺术教育”两个方向,正式招收美育学博士并持续至今,对美育哲学理论、审美心理学、美育心理规律、美育普及教育、美育思想史、中西美育比较等都有深入研究;并致力于学前幼儿美育实验,最近还出版了著作《公民审美素质调查》[8]。西南大学(2010年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而成)的美育心理学创建者刘兆吉教授(1913-2001)和书法家徐国啓教授(1909-1986),两位先生早在1985年就分别《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了“美育”和“美育心理”辞条,美育心理作为教育、美学好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美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美育心理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感染学生,发展他们的美感和鉴赏美、创造美与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促进他们的智力和身体的健康发展。”[9];1996年教育学院成功申报教育学博士点,其中设置了美育方向;2001年将美育研究室(1991)更名为“美育研究中心”;2005年心理学院在普通心理学中设置“审美认知方向”,并招收第一届博士生,立意在“探索心迹,理解人生,点燃心灵真善美”[10];2006年文学院成功申报美学硕士点,“美育”作为其中一个方向,并正式招生;2008年,在这两个学位点硕博方向设置和建设基础上,文学院组织申报了美学博士点,下设“美育与审美心理学”方向,并正式招生;2010年教育学部在硕士点中设置“学校美育”方向,在博士点中设置“高校美育”方向,并招生至今。形成了跨多学科的美育理论、美育实践、美育实证研究特色,如《美学与美育》[11],《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12],以及在物理学院编写的《物理教育研究》中设有《物理美育》一章,化学化工学院也有多位教师研究《化学美育》专题,以及《美育心理研究》[13],《大美育实验研究——审美教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影响》[14]、《大美育效应》[15]、《青少年儿童审美心理与教育》[16]、《中国公民审美素养实证研究》[17]等,通过大量运用调查、测量和实验方法,对美育提高学生和公民审美素养的效能进行了实证,为美育学科的科学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些综合性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在学科和专业领域进行的美育学科和人才培养相关探索,也很值得关注。重庆交通大学的“桥梁美学”,重庆邮电大学的“移动美育”、 重庆市通讯兵学院和后勤工程学院的“军事美育”、四川泸州医学院(现四川医科大学)的“医学美育”、福州大学的“人工智能与审美”等专题研究与课程建设等,为美育服务于专业教育和高级专门人才审美素质的培养,美育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发展,丰富新时代高校美育创新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做出了卓越贡献。

结语、最有力的行动

将美育学科纳入教育部认定的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到如今已经不能再停留于论证重要性和必要性阶段,而是迫在眉睫必须付诸行动的事了。

概言之,解决新时代美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不可回避的是,要尽快将美育纳入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和《本科目录》中去,使美育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基于前期和当下学者们的美育学科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科目录》(2018)和《本科目录》(2020),笔者拟出美育学科和人才培养增补的若干可能性(表1、表2),可在交叉学科中设置美育学一级学科,并兼顾各美育分支学科;相应的本科美育专业或专业方向,分别可以授予哲学、美学与美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理学、农学、工学等一级或二级学科类学位;各类美育硕士和博士,可授予哲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科学等学科门类的学位等。当然,“至于究竟定级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还是三级学科,并非要紧之事,关键还是看它是否能够有效地和持续地从事美育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美育行业的专门人才。”[19]

其次,在美育学科学位尚未落实的情况下,各级各类大学应该按照自己的办学需求和特点,在不同学科层次中自行选择美育学科来建设。毕竟“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规律和非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规律是不完全一样的。大多数非研究型大学应该根据自己办学的实际发出符合办学规律的声音”,而“加强学科建设,需要处理好学科与学校、学科与学科、学科与学院、学科与重点实验室、学科与专业等多重复杂的关系。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结合点要着力抓好。”[20]换句话说,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乃至带动基础教育美育课程和教学建设,才是切实实现美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落实到美育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上的关键,最后,“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发声、和谐发声,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才能演奏出中国高等教育强国的美妙乐章”[21]。而这也才是美育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完善最本质的意义,也才能够迎来一个切切实实的“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凝聚了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新时代的“学校美育新格局”[22]。

参考文献:

1]赵伶俐.中华美育精神的新时代风范.中国教育报.2020:10.30.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434.

3]徐国啓.美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50.

4]范蔚、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同[1].

6]曾繁仁等.中国美育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

7]杜卫等.美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易晓明.国民审美素养—社会转型时期的审美资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9]刘兆吉.美育心理.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52.

10]黄希庭.心理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1]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2]赵伶俐.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3]刘兆吉.美育心理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4]赵伶俐等.大美育实验研究——审美教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影响.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1996.(获教育部首届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15]郭成、赵伶俐等.大美育效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6]李红、高雪梅、吴睿明.青少年儿童审美心理与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7]赵伶俐、汪宏等. 中国公民审美素质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8]高洪、范迪安、杜卫、王德胜、王一川、易晓明.加强美育学科建设,促进美育事业发展.北京:中国教育报2020:9.1.

19]王一川.加强美育学科建设,促进美育事业发展.北京:中国教育报2020.9.1(8).

20]瞿振元:刍议学科建设历史、现状与发展思路.中国高教研究,2020(11).

21]同[20]

2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