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王一川:美育树信仰——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的目标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8-10-16 17:55:35


摘要

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的目标及其重心在于培育大学生的以信仰养成为核心的艺术素养,使其成为高素养的文化公民。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应当特别突出反思性、经典性和信仰性。当前需要继承蔡元培有关美育代宗教的遗志,以美育树信仰的新姿态重新出发,切切实实地通过美育去涵养大学生的与审美意象紧密结合的信仰素养,促进高素养文化公民人生信仰的养成。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网生代;大学美育;反思性;经典性;信仰性;美育树信仰

说到大学美育的目标,一个流行的见解是美育旨在培养个体的健康的审美趣味,或者至多是培育健康的人格。这种表述当然在原则上绝对没错,但细究起来,却实在是没有点到真正的关键处。一旦追寻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源头,特别是诊断当前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症候,就会发现上述流行观点确实到了需要认真纠正和果断改变的时候了。

在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当今时代,大学美育应当怎样做,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学美育同行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甚至说开来看,也同时是大学生及其家长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已经知道,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有其独特性:几乎整个人类社会都被置于互联网的运作与控制中,被它诱惑、影响、支配、建构或形塑,直接或间接地,你甚至业已无法逃避,也无处逃避。它所展示的即时传播、大量信息、个人化、碎片化、信息过剩,特别是双向互动功能等,会前所未有地满足人人都有知情权和话语权的需求,力图让一切都暴露在阳光下。特别是随着人们所说的网生代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主干,这些年轻人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根基似乎都已建立在互联网的无所不在的构造网络之中了。这就对当前大学美育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01

网生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

说到网生代,通常是指生长于互联网时代并习惯于运用互联网去从事日常生活、学习乃至追寻人生意义的一代或数代人。而鉴于当前大学在校生(以下一律简称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可以列入上述网生代行列,因而网生代大学生无疑已成为当前大学美育的对象之主干群体。

探讨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所面临的网生代对象群体的特点,不妨从五年多前上映的故事片《搜索》谈起。该片讲述了一件与互联网有关的网络直播新闻事件:都市白领叶蓝秋在意外查出淋巴癌晚期后几乎痛不欲生,在公交车上赌气拒不为一老人让座,并说出一时气话要坐坐这儿,导致老人怒而按她气话所指,径直坐到了她的大腿上。这一幕碰巧被实习记者杨佳琪及时跟拍而上传到互联网上,引发网民围观。这件看起来偶发的事件,却随即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的五位女性以及更多人的命运:叶蓝秋本人一下子就变得声名狼藉了,万念俱灰的她一心赴死;媒体新人杨佳琪则借机出名,她的上司、资深电视人陈若兮力图固守新闻道德,不幸遭遇职场与情场双失意;上市集团老总富豪沈流舒一家因此而陷入不安的湍急漩涡中,其阔太太莫小渝居然选择从被人们羡慕加嫉妒的婚姻中逃出,沈的年轻女秘书唐小华则借机成功上位;失业且负债的婚庆公司打工仔杨守诚则获意外之财,在伴随叶蓝秋逃逸的过程中竟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她……这则网络直播新闻产生了一种类似蝴蝶效应的神奇后果。这么一件偶发小事,由于互联网的特殊的发酵作用,竟然迅速演变成一桩轰动性的社会大事件,导致所有相关人物的命运都被改写,而在其中如鱼得水的受益者则是年轻的网生代个体,如媒体新人杨佳琪和老板女秘书唐小华。

这里叙述的虽然不是大学校园事件,但在互联网业已深深嵌入全社会各个角落的当今时代,却对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美育应当怎样开展,发出了一种普遍性的警示。警示之一在于,正像叶蓝秋在公交车上的遭遇那样,一名普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可能处在互联网的无所不在的网络规训之中,他不可能轻易挣脱这种网络的可怕规训甚至残酷惩戒。叶蓝秋是由于刚刚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才在一瞬间出现心理抑郁问题,此刻她本来就已经成为精神病人了,但在互联网的无情曝光的摧残之下,这个本应受到特殊同情和关怀的病人却在一瞬间被网络公共舆论打成了道德败坏之人,从而立即坠入万劫不复的道德深渊。警示之二在于,也正像叶蓝秋在走投无路之下最终选择自尽一样,身处于互联网中的普通大学生,容易在网络的强大规训之中突然间变成千夫所指的焦点性人物,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迅速迷失自我,并且难以找到自我拯救的有效途径,从而轻易走上绝路。其自我迷失的焦点就在于,在网络世界的无情打击下,作为个体生存之根基的信仰容易失落,从而可能遭遇到深重的信仰危机。

在此情形下,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美育该怎样做?有两种可能的选择方案。一种方案是,把互联网视为万恶之源,要求大学生们断然舍弃互联网而回归于过去的无网年代?这显然办不到,因为整个当今世界及其时代潮流,已经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球居民放置于国际互联网的无所不在的网络框架之中,使之无可选择和无路可逃,并且借此加以重新形塑。所以,大学美育要主动选择甩开互联网而自行其是或另搞一套,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使得我们只能采取另一种选择方案,这就是,当今时代大学美育不仅不能脱离互联网的作用而进行,反而需要利用互联网而进行。这就是说,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美育,要善于利用学校教育方式,当然也要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便利,对受教育者网生代大学生实施美育,这种美育的重心在于培育大学生的以信仰养成为核心的艺术素养,使其成为高素养的文化公民。

如何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生存和学习的特点而实施以信仰养成为核心的大学美育?这本来是见仁见智的事,这里也不妨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02

大学美育的反思性

首先应指出的是,在美育的性质上,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美育应当特别突出大学美育的反思性特点,也就是突出对互联网的规训的拆解、批判或抵抗作用。过去时代的大学美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在于,美育资源较少甚至较为贫乏,需要积累、集中或开发优质资源以开展美育。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当一名普通大学生自己都可以从互联网的几乎无所不有的美育资源中获取自身需要的养分时,大学美育的重心就应当稍作调整,从美育资源的提供转变为美育资源的甄别、选择或反思了。

确实,如今的互联网上美育信息已经十分丰富,审美与艺术知识格外丰盈,查询和学习空前便捷,但与此同时,又错漏百出,误导现象十分严重,给人带来诗人穆旦《出发》中所说的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针对互联网上的过剩信息容易给人带来丰富的痛苦这一弊端,大学美育应善于引导大学生养成美育知识的辨识、质疑、反省或批判态度,也就是对古今中外已有美育方式采取一种习惯性的反思态度。应在迈克尔·波兰尼所谓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结合上更加突出隐性知识的优先地位,强化个人知识的培育。在今天我们纷纷崇尚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鲁迅的以《狂人日记》为代表的作品中的强烈的反思性态度和观点,都可以起到一种及时的警醒作用:帮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反思的态度。并非一切被视为文化遗产的东西都无条件地富有当代价值,关键还是从中发掘或提炼出黑格尔意义上的活的现实因素。黑格尔指出:一切材料,不管是从哪个民族和哪个时代来的,只有在成为活的现实中的组成部分,能深入人心,能使我们感觉到和认识到真理时,才有艺术的真实性。正是不朽的人性在它们多方面意义和无限转变中显现和起作用,正是这种人类情境和情感的宝藏,才可以形成我们今天艺术的绝对的内容意蕴。重要的是,把古代遗产中经过反思后的活的现实因素提炼出来,融入当代现实的创造性转化之中。

03

大学美育的经典性

进一步看,在美育资源及手段上,当前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应当致力于强化大学美育的经典性特点。

互联网上美育资源及手段高度先进、便捷、丰富,大学生都能随时从网上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往高深和难以企及的如今变得通俗和俯拾即是了。但是,这些可以随时拾取的东西往往具有低俗化、游戏化、休闲化、娱乐化等特点,甚至垃圾遍地,以次充好、误人子弟。有鉴于此,用作大学美育手段的艺术作品鉴赏及其环境培育都应当具有经典性,也就是要把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后,以及当代人的理性反思后仍然具有典范地位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过,需要看到,艺术经典跟艺术时尚潮流所好尚的东西并不一定一致。与那些低俗艺术作品总是给人以轻松愉快不同,经过反思后的艺术经典给人的有时可能不是快感而恰恰正是痛感,也即不是舒适而是沉重,或不是麻木而是启迪。正像美国当代批评家布鲁姆所主张的那样,经典文本给予的不是愉悦而是极端的不快,或是一个次要文本所不能给予的更难的愉悦成功的文学作品是产生焦虑而不是舒缓焦虑。但这种来自经典的极端的不快体验,由于加入了当代审美理智的精心过滤、筛选或凝练,却往往可以唤醒或强化公众的社会关怀之责任感和个性涵养之自觉性。

说到艺术经典,今天的大学生可能会同时与至少四大类艺术经典形态相遇:一是先秦至清代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品,二是清末民初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品,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品,特别是改革开放时代以来的当代文化艺术品,四是西学东渐以来的外国优秀文化艺术品。可见在理论上看,一名普通大学生完全有条件同时接受到来自多重美育资源的日常熏陶。

中国古典优秀文化艺术品,确实应当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的宝贵资源之一。《红楼梦》第23回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三月中浣的春情萌动时节在大观园里共读当时的禁书《西厢记》,产生了深切的共鸣: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随后又叙述林黛玉一个人聆听《牡丹亭》唱段时,不禁回想起此前的那一系列相关的阅读体会,产生了更加丰富的诗意联想: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 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从林黛玉作为符合作家对完美的读者的理想设定的拟想读者的阅读体验中,可集中见出古代经典艺术所产生的意味深长的魅力。

同时,从人们对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画家的花鸟画或山水画的欣赏,则可以见出清末民初以来面对西方绘画的强势冲击而寻求振兴的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实现自身的转型再生的强大生命力。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十分喜爱19世纪欧洲及苏联的文学作品,从这些外国文学艺术品中获得了新的生活诗情。这一点可以见出外国文化艺术品的美育价值。至于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品的美育价值,只要提提观众从电影《芳华》里重温《草原女民兵》《英雄赞歌》《驼铃》《绒花》等歌舞作品的情景就清楚了,尽管它们是否都算得上经典或许还有争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对那些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时代初期的亲历者来说,该片结尾时缓缓播放而不绝如缕的《绒花》这首歌,可以引出一个令人激动的纯真年代的亲切回忆,尽管年轻的大学生观众可能难以投入进去。大学生们所喜爱的,则可能是另一些艺术作品,例如更体现当今时尚潮流的美剧和网剧等。

当美育资源异常丰富时,特别是当互联网时代流行趣味有可能左右大学生的爱好时,大学美育就需要主动地加以选择和优化组合了。而在此时,突出艺术经典在大学美育过程中的优先价值,就具有了必要性。这种经典优先性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其说仅仅在于满足大学生的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不如说指向更高而又更根本的美育目标——大学生的信仰构成的优化。

04

大学美育的信仰性

这就需要看到,从根本上说,在美育目标上,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美育应当优化大学美育的信仰性特点。如果说,网生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常常受到网络共同体的挤压或扭曲(当然这一点是与网络共同体的自由紧密相连的),导致人生信仰面临迷失的痛楚,特别是互联网上的美育资源及手段常常破除已有的规范和信仰而造成平等化、平均化或个人化,那么,大学美育的目标就应当是优先或重点培育大学生的与艺术兴趣紧密结合的人生信仰或信念。

按照自蔡元培以来的有关大学美育的阐述,美育的目标首先应当落实在个体高尚人格的养成上,尽管这还不是美育的终极目标。在蔡元培看来,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这里说的是美育的主要任务。而美育的方式则依赖于包括大学在内的多种机构,是故东西各国,莫不有国立美术专门学校、音乐院、国立剧场等之设立,以养成高深艺术人才,以谋美育之实施与普及,此各国政府提倡美育之大概情形也。而他所理想的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显然,美育的目标在这里是被明确地规定为高尚纯洁之人格养成上的。

不过,这还不能代表蔡元培自己的完整的美育目标建构。这就需要重新考察他在五四年代提出的美育代宗教之说。应当讲,这是一个重要而又待落实的未完成的审美现代性规划。一方面,它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的制订凸显出美育的信仰地位(可取代宗教信仰);而另一方面,它之所以停留在待落实的和未完成的水平上,是由于它出于历史局限,暂时忽略了实现信仰所必需的中国传统资源——以古典心学(含儒道禅等)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假如没有五四年代熊十力和梁漱溟等倡导的以儒学为代表的心学传统在现代的创造性转化,而只满足于从西方借鉴来现代美育观念和艺术手段等,那样的大学美育就只能是舍本逐末,培育的很可能是空心人。

正是在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命题之后不久,他所聘请的梁漱溟到北大讲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该书初版于1921年),在中国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三者之间的比较视野中提出了中国哲学的信仰特质:与西洋文化直觉运用理智不同,中国文化的特点在于理智运用直觉。再后来,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冯友兰在西南联大期间相继出版贞元六书,建构起现代新儒家体系,从而为现代中国人如何传承传统信仰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案。他关于哲学讲理而使人知、艺术不讲理而使人觉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领会中国传统艺术及诗教等精髓。假如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能与后来梁漱溟和冯友兰等有关中国文化传统的探索相匹配,那就可能不失为富有意义的中国现代美育方案了。

不过,今天提出这个看法也为时不晚:与其说当代中国人需要美育代宗教,不如说更需要美育树信仰,这就是要通过美育手段去帮助受教育者重新树立其发源于本民族传统根基上的人生信仰,也就是从艺术形象所创造的指向未来的审美意象中发现新的人生价值信念。假如说丧失本民族传统根基的现代中国人本来就需要重新树立新的人生信仰的话,那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当代中国人就更应当优先看护或拯救容易在网络世界里被扭曲的个体灵魂。正因如此,蔡元培以来有关大学美育的目标之说,就需要重新予以完整地表述:大学美育的根本目标,与其说在于个体高尚纯洁人格的养成,不如说在于个体高尚纯洁之人格以及作为其灵魂的个体信仰之养成。

落实到当前,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的目标,似乎就应当是在互联网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特质和全球多元文化艺术相互激荡的复杂情境中,帮助大学生在指向未来的审美意象中树立基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世人生信仰。在这个意义上,美育永远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旨在培育学生的艺术技巧和艺术兴趣的艺术教育,而是要让艺术教育服从于和服务于更高和更基本的个体信仰的养成。

当前推进大学美育,需要继承蔡元培有关美育代宗教的遗志,并且需要以美育树信仰的新姿态重新出发,将美育目标扎扎实实地指向大学生个体信仰的养成,再切切实实地通过调动多重美育资源,涵养大学生的与审美意象紧密结合的信仰素养,以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高素养文化公民人生信仰的养成尽一分力量。假如继续将大学美育仅仅理解为培育大学生的审美爱好或艺术趣味上,那必然是舍本逐末,如同丢了西瓜而捡了芝麻一样糊涂。切实找到个体信仰这一根本目标,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才会重新确立自己的方向和重心。

(作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王一川)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