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研究>
阅读文章

杨桂莲:通过审美实现人性的完善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7-08-13 10:47:48
通过审美实现人性的完善
2017年08月01日 07: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桂莲

席勒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自觉地从人性的完善的角度提出审美问题的思想家。在他看来,人既具有感性的自然性,又有理性的道德性。理性的人体现了永恒不变的统一性,而感性的人,即时代的、经验的人,则表现了经常变动的多样性。因此,每个人都有两种性格,即客观的、类属的性格和主观的、特殊的性格。现实中的国家代表着人性中客观的统一性,它力求将各个特殊的个体统一成一个整体,如果个体的、多样化的人不能适应国家的统一性和客观性,国家与个人就会发生矛盾。完善的人性是自然的多样性与道德的统一性的完整和谐。也就是说,既不能为了道德的统一性而扼杀自然的多样性,也不能为了自然的多样性破坏道德的一体性。只有在完整和谐的人性基础上,国家与个人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席勒认为,人性的完整性在古希腊时代曾经出现过。古希腊人身上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他们既有自然的本性又有智慧和艺术;既有完美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既能从事艺术创作,又能进行哲学思辨。但是,人类文化发展到近代,却破坏了人性的完善。一方面,经验的积累和思维的明晰化使科学不断分化;另一方面,国家机构的复杂化使等级和职业的区分更细密。这种分化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来说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个体的人却在这种片面的发展中失去了人性的完整性,个体成为被束缚在整体中的残缺不全的、孤立的碎片。席勒认为,要想恢复人性的完整性,不能依靠观念中的理想国家,因为这种国家只有在人性完整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席勒所说的人性的完整性是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因此,仅依靠理性不能实现人性的完善,尤其是在现时代,理性已经启蒙,知识已经充沛,但是感觉却没有改变,感性与理性还没有实现和谐。要想成为人性完美的人,就必须培养人的感觉能力。

席勒认为,艺术虽然与时代有关,但是它也能超越时代,艺术家创作的素材虽然来自于现时代,但是他创作的形式感却来自于更高尚的时代。高尚的艺术家要摆脱时代的腐化,树立高远的理想,通过美和艺术净化现实的人们,让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获得娱乐,并通过娱乐逐渐使审美趣味高尚化,不知不觉地排除粗野、妄想和任性的毛病,最后达到性格高尚化的目的。但是,席勒也承认,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文化似乎并没有达到这样的作用,艺术的繁荣往往与人性的沦落、美德的堕落联系在一起。因此,他认为,要想纠正经验的美,使现实的审美文化进入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就要先预设一个纯粹理性的美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必须建立在抽象的人性的基础上。

席勒通过对人性的高度抽象,认为人具有两种对立的因素,即人格和状态。人格植根于人自身,是持久不变的,而状态则取决于外界的规定,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作为现实中的人,抽象的人格总是要通过特定的状态显示自身,而状态也必须通过不变的人格给予规范。席勒将这种存在于现实中的人身上的人格和状态称之为“人格性”和“感性性”,人格性是人身上渴望趋向神性的天赋,感性性则是在欲望的驱使下进行活动的本能。于是,就产生了对人的两种相反的要求,即感性本性和理性本性两种基本法则:一是绝对的实在性,一是绝对的形式性,前者要求使理性形式获得感性内容,即使人自身的天赋转化为现象,后者要求使感性内容获得理性形式,亦即使变化的现象显示出统一性和秩序。为了使这两种要求变成现实,在人身上就蕴含着两种相反的冲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感性冲动是由人的感性本性或物质存在而产生的,它把人放于时间的限制之内,成为受自然制约的感性世界的一部分;形式冲动来自于人的理性本性或绝对存在,它致力于使人在变化中保持人格,使人的各种不同表现处于和谐之中。感性冲动使人具有感受功能,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存在的丰富性,而形式冲动使人具有确定功能,能够使人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最大的独立性和自由。表面看来,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一个要求变化和丰富性,一个要求不变和确定性,二者似乎是完全对立的,人的天性的完整性会被破坏。但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要求的变化并不涉及人格的不变,形式冲动要求的统一也不涉及感觉的丰富,这两种冲动从根本上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一种冲动的作用同时就奠定了另一种冲动的作用。人的文化的作用就是为这两种冲动确定各自的界限,让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

席勒认为,当两种冲动同时发挥作用时,就会形成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游戏冲动所指向的目标是使感性生存与绝对存在相协调,使变化与一致相协调。感性冲动的对象是全部物质存在以及一切呈现于感官的东西,形式冲动的对象是事物的一切形式特性以及事物与思维力的各种关系,而游戏冲动的对象则是活的形象。所谓活的形象,指既能从现实生活中取得素材成为“形象”,又能从形象中体现出生命精神的形象,也就是一切具有审美特性的现象或最广义的美。在对美的观照中,心灵处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中间位置,不仅摆脱了法则的强制,而且摆脱了需要的强制,心灵会自由地接受事物的现实性,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因此,美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生命与自由的统一,是人性完善的实现。

但是,席勒也看到,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完美结合只有当人的存在达到完善的高度才能实现,这将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意味着,虽然人性的完善就是美,但这只是观念性的或理想中的美,在现实生活中,完善的人性不可能完全达到。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身上,总是或者是感性的因素占优势,或者是理性的因素占优势,并由此受到两种局限:一种是片面的冲动破坏了人的完整性,造成紧张状态;一种是两种冲动同时枯竭,造成松弛状态。席勒认为,两种对立的界限要通过美来消除,美在紧张的人身上恢复和谐,在松弛的人身上恢复能力,并以这样的方式,按照美的本性,把受限制的状态带到绝对的状态,并使人成为一个在他自身上就是完整无缺的整体。这样,观念中的单纯的、不可分割的理想的美在经验中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美:柔软的美和刚毅的美。柔软的美以恢复人的和谐一致为目标,使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各自停留在自己的界限之内,起松弛作用;刚毅的美以恢复人的冲动为目标,使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都保持自己的力量,起紧张作用。为了防止两种冲动的不平衡造成人性的片面发展,在审美教育中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用柔软的美消除紧张的心灵,使之获得松弛和愉快,防止人成为粗暴僵化的人;用刚毅的美消除松弛的心灵,使之获得力量和刚强,防止人成为软弱无能的人。这样,通过两种美的相互作用,审美教育就可以消除人性中感性与理性的分裂、物质和精神的对立、欲望和道德的冲突,使人成为一个自由、完善的人,从而为社会带来和谐与幸福。

通过这些论述,席勒不仅把美学作为一门知识和学科,而且在人性的完善的高度确立了美学的地位,美学的目标在于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恢复人性的完善,审美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完善,使人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