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校园美育>
阅读文章

苔花虽小仍怒放:安师大学子第十四载赴川支教,鼓励山区孩子勇做自我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1-08-05 14:26:25

报告!我们准备好了:安徽师大学子再度赴川支教

本网讯不忘初心,再度出发;紧张筹备,顺利开学。近期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支教团(以下简称川队)抵达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金鸡乡中心学校,在当地开展为期19天的支教活动。7月14日这一天是孩子们报到的日子,也是川队成员们历练的开端,一段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旅程就此拉开序幕。

马不停蹄,做好十足准备

13日下午,经过一天一夜颠簸摇晃的火车之行,川队成功抵达支教地点。旅途的疲惫并没有消磨队员们的干劲,简单收拾了行李,吃过晚饭后,川队成员们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筹备中。在队长黄芯茹的带领下,队员们围绕学生报到工作、队员生活及工作要求展开讨论,初步制定了大、中、小班课程表,确定授课流程,重点强调学生及队员的安全问题。夕阳落幕,点点星光逐渐散落乡野,初期安排在一声一语的讨论中逐渐落实,大家的心也踏实了下来,怀着期待准备迎接学生。

学生报到,开启崭新旅程

从搬课桌、打扫教室卫生、引领学生签到,到为家长答疑解惑、管理班级纪律,队员们各司其职,确保报到工作顺利进行。在学生陆续到齐之后,各班班主任主持召开了班会:介绍授课老师、讲解课堂规则以及提醒相关注意事项,各项安排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些川队的“老朋友们”对初来乍到的年轻队员们充满好奇与热情,主动跟老师问好、积极回答问题、认真记住每位授课老师的名字,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是他们真诚而又炽热的童心善意。目光里,盛的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大山外的向往;笑容里,装的是对朋友的善意和对未来的期盼;举止中,载的是对老师的尊重和对美德的传承。

图为川队队员积极与家长沟通为其解答疑惑 汪倩倩

顺利完成,铺就良好开端

在报到现场,王灝书记与老师帮助队员们维持现场秩序,协助队员与家长沟通,提供了有效可行的建议,报到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他们的倾情支持,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后续的支教活动铺垫了良好开端。于成员们而言,川皖之行搭建的不只是希望的桥梁,更是情怀的延续;于学生们而言,川蜀支教不只是维系外界的纽带,更是通向更大舞台的窗口。

图为王灝书记在开学现场发表现场讲话 梁亚梅

这些年来,除了川队始终致力于为四川达州、南充两地的乡村基层教育添砖加瓦,党和政府也一直行走在振兴乡村教育的路上。得益于党的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大竹县金鸡乡的条件得到日益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资源不断扩充,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帮助。

再度赴川支教,这是一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接力马拉松。值此百年,2021年的川队可以大声宣告:报告!川队集结完毕!我们准备好了!定当不忘我党初心,不负人民使命!(文徐斯艺 顾航 汪倩倩)

日月伴读,山河为贺:安师大南充留守儿童支教团开展教学活动

本网讯晨曦初露,东方泛白。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支教团(以下简称川队)在清晨的袅袅炊烟与鸡鸣狗叫中开启了崭新的一天。一夜的休息整顿让队员们卸下了疲惫,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教学活动,用行动关爱乡村留守儿童,让他们的暑假不孤单。

破冰行动,拉近距离

距离总是要通过沟通去跨越才能消除。开班仪式上,“小老师”们站上讲台,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授课特点介绍自己。聆听自我介绍时,孩子们的眼中仿佛闪烁着璀璨星光,纯净而质朴地传递着他们的喜悦。随后,队员们有序组织孩子们进入运动场,开始师生互动。“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叫做爱的魔力转圈圈,我们所有人围成一个圈,大家都把手牵好哦。”“大圈!”“小圈!”孩子们主动牵起队员们的手,欢声笑语中,初见时的那份羞涩与紧张已经完全消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与诚意,而“真诚”也是延续14年的“川队精神”之一,川队与孩子之间永远有一条隐形的纽带,连接心,也连接未来与光明。

队员们和孩子进行游戏“爱的魔力转圈圈” 李元浩/摄

生动课堂,用心构建

新祠堂村村小将孩子们分成了两个班级,大班包括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大孩子,小班则是幼儿园到二年级的小朋友。开学第一天,队员张晨欣开始了她的第一节小班音乐课。“有三只小熊住在一家,熊爸爸身体强壮,熊妈妈美丽漂亮。”孩子们跟着张老师的琴声一句一句唱,整个教室被和谐与温馨的氛围包裹着。队员杨陈雪负责大班的英语教学,她通过《颜色之歌》并根据衣服的颜色选择孩子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孩子们对英语产生了很大兴趣。虽然山里的孩子缺少英语课程的学习,但是随着川队成员的到来,孩子们也更加意识到了英语课的重要性。队长李慧琪的语文课让孩子们都开动小脑筋,猜对的孩子将获得小贴纸,获得贴纸的孩子纷纷将贴纸贴在老师们的胳膊上,表达自己内心对老师的深厚喜爱。孩子们总是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与自己最爱的人分享,川队的成员们表示,他们很幸运,成为了孩子们心中那个重要的家人。

送课下乡,让爱延续

为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保障孩子们回家路途中的安全,队员们决定送课下乡。“老师,我牵着你,路滑。”回家途中,孩子们紧紧牵着队员们的手,分享着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状况和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到家之后,队员们与孩子们的家长进行交流,就家庭状况、孩子的身心健康情况以及对未来的规划进行深入询问。家长们还表示,川队的到来对孩子们来说是这个夏天最幸运的事情,因为川队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学习知识、生活经验,更是带来了爱与温暖,这对家庭情况相对比较特殊的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川队与孩子们互相关心、互相治愈,一起向更高处走,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图川队队长送孩子们放学回家 杨陈雪/摄

日月伴读,山河为贺。在蝉鸣的傍晚,川队结束了第一天的教学活动。抖落衣襟风尘,挥去一身疲惫,同着滚沸的热血 ,在那破旧的讲台上唱出知识的和谐音符,就是川队成员的心之所向。(文/郎天妍 朱子涵)

苔花虽小仍怒放:安师大学子鼓励山区孩子勇做自我

2021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一缕阳光”赴四川“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支教团(以下简称川队)奔赴到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金鸡乡小学开展支教活动,用心守护孩子们童真的微笑,顾航正是其中一员。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伴随着夏日蝉鸣,悠扬的音乐声声入耳,讲台上投影仪正在播放着支教教师梁俊和山区孩子们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精彩表演的视频,讲台下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看着,时而跟着旋律轻轻摆头。然而这并不是音乐课,而是支教志愿者顾航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节语文课,这首诗正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想把这首诗曾带给我的震撼和鼓舞带给孩子们。”支教队员顾航告诉记者。和她所教的孩子们一样,顾航也是出身山村。一年前,正在读高三的她从语文老师那里知道这首诗,繁重的作业和人生的分水岭好像是高三的代名词,看不见的远方和匮乏的资源束缚着少年的翅膀,她也曾陷入迷茫。语文老师看他们学习学累了,便轻轻吟诵着这首诗,诗词虽短却重重 敲击着顾航的心,“我当时突然顿悟,即使渺小,也应该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便发奋学习,考出了山村。”

后来,无意中在《经典咏流传》中看到了支教教师梁俊和山区孩子们演唱的《苔》,顾航被深深感动,也有了支教梦,想要给山区孩子带来帮助。“我教孩子们学这首诗,想让他们看到生命的价值,让她们知道即使渺小,即使不被关注,也要积极向上,勇敢的开放。我想这也是支教精神的传承。”

图为支教教师梁俊和贵州省乌蒙山区的孩子们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表演

课堂上,顾航结合自己的经历耐心细致的讲解着苔这种植物,她告诉同学们,苔虽然生在阴暗处,却也能长出绿意,展现美丽的青春,苔花虽然如同米粒般大小,也像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靠着自己生命的力量勇敢开放。引导这群山区孩子们要大胆的展现自我,自强不息的怒放。

“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

“哪位同学愿意主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是讲出自己的名字,在顾航的多次鼓励下,终于一个小男孩举起了手。他站起来快速的走到讲台上,一笔一划的写下了三个字,操着四川口音小声的说:“我叫范君贤”。

“范君贤呀,大家知道关于君子有哪些名言吗?”顾航问道。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台下同学们齐声回答。

“对,这是一个。同学们,你们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不是也有君子?‘君’字的后面又有一个‘贤’字,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他的父母给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贤能坦荡的君子。老师希望不仅是范君贤,而是每位同学都能自强,最终成为很棒的人,好不好?”顾航耐心的引导着。

“好!”同学们点着头大声的回答。

顾航告诉记者,在相处的过程中,她发现许多孩子都不擅于和人交流,不是很自信。“我想用这种让孩子们讲出自己名字的方式,告诉他们要大胆的表达自我,同时也能引导他们向上向善。”

“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

通过观察记者发现,出现在学校忙前忙后为孩子报名的多是爷爷奶奶,鲜少有孩子父母的面孔。随后记者从校长和支教队员那里了解到,这些学生的父母多数在外打工,离异也是普遍现象,缺少爱和陪伴的孩子们看着有点怯儒甚至自卑。

“他们好像觉得自己在父母那里没有存在感,有一半的孩子认为父母并不喜欢自己,甚至有一个学生直接告诉我,他的爸爸妈妈不要他了。”顾航向记者说道。

图为支教志愿者顾航在给孩子们写信

为了让这些孩子们认识自己的重要性,顾航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决定给每个学生写一封信。“你在老师眼里是自信自强的花朵。”“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每封信虽然只有一两句话,却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临近下课的时候,顾航将每封信发了下去,看着孩子们认真的读着,站在讲台上的她露出了笑容。作者:王成成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