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校园美育>
阅读文章

于庆军:学习贯彻《指南》促进美育特色发展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6-06-22 07:42:34
 

 学习贯彻《指南》  促进美育特色的发展

北京市东棉花胡同幼儿园  于庆军

一、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美育特色的发展

(一)《指南》颁布后的反思

在学习、贯彻《指南》的过程中,我们用《指南》精神重新审视对特色的理解,进一步找出特色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让研究《指南》有抓手,让落实《指南》的过程成为发展特色的过程,成为进一步提高园所质量的过程。

对照《指南》,我们梳理出三点优势一个问题。即: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能符合《指南》提出的关注幼儿该知道什么?在指导方法上能注意幼儿能做什么?在评价中也能悦纳幼儿停留在不同发展水平上。但与《指南》中提出的关注幼儿学习的整体性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领域与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做的还很不够;在关注个体差异方面,对促进个性化发展的方法还缺少研究。

(二)发展美育课程的新思考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重新审视园本课程。醒悟到我们忽略了“孩子到底需要什么”的教育思考,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活动环境?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孩子自主的积累多方面的经验?最终,我们将特色课程的挖掘挪移到完整儿童的培养上,将艺术领域的美术课程研究转化为着眼儿童发展的共育课程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基于幼儿原有经验的研究;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当我们从领域学科研究的狭长通道中走出来之后,感觉到教育的视野开阔了,老师们不再纠结于课例如何出新、教材如何编写、课堂如何出彩,而是努力把教育实践的基点建立在以儿童生活为半径的体验、感受之中。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基于反思的美育特色课程研究最大的收获是:我们朝着“努力为儿童提供最适合的、富有个性化的教育引导与发展支持”的教育理想,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我们在美育研究的道路上越走方向越明确,对陶行知先生“做真教育”、养成儿童健全人格的教育主张,理解越来越深刻。现在,我们能欣喜的看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学习与游戏中表现的专注、自主、有想法、有创意;在生活与交往中能热情积极,乐于表达、悦纳自我、欣赏他人。

二、学贯《指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方法策略的完善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为了引导教师透彻领会《指南》精神,我们的学习、研究也发生了两方面的转变。1.转变了研究的视角,由研究教师的教法转变为研究儿童的学习;2.转变了研学方式,把在幼儿园课堂上、文本里的研学,拓展到幼儿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一)关注幼儿表现,研究差异教育方法。

开展成长档案研究,关注幼儿的原有经验与发展。在贯彻《指南》初始阶段,入园难的问题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困惑:班额大了儿童多了,教师如何关注到个体差异、关切每名儿童整体发展、关心学习品质的培养?为了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困惑,开展 “幼儿美术成长档案”的研究,帮助教师提高研究每一名儿童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1.关注美育领域多方面的原有经验与发展。借鉴罗恩菲尔德的评价标准,引导教师从多方面观察与分析幼儿在创作中的表现——情感、经验、能力、常规习惯、社会性、美感、创造等,把握幼儿在美育多方面的现有经验与最近发展目标;

2.关注各领域间的联系与发展。参照美国《幼儿完全评估手册》中“幼儿发展里程碑列表”,帮助教师建立各领域间横向发展与美术领域垂直发展之间的联系,通过各领域教育的相互促进,培养完整的儿童;

3.“标准化的教学与共性教育”的研究,转向“探索个性化的适宜教育与培养”的实践。开展多方面的作品分析。由分析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作品转化为分析家、园两方面的幼儿即兴创作的作品。注重幼儿创作过程的观察与分析。由分析作品作品转化为关注、观察、分析幼儿个体自发艺术创作的动机和需要。⑶根据观察信息制定个性化的发展方案。观察、分析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创设环境、提供材料。

例如:尊重幼儿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有的幼儿偏重视觉、有的幼儿偏重听觉、有的幼儿偏重感觉,把运用多种感官学习的环境作为调动幼儿兴趣, 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的教育手段,支持、引发幼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获得多元经验。⑴提供多方面经验表达的形式。如:儿童动画制作,在传统美术中注入了新元素——声、光、电。引发幼儿尝试运用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手段,通过剪形、拍摄、配乐、配音等操作过程,将静止的作品变成有生命的动画故事短片,表达自己想法与创意。⑵集合具有视、听、触觉、味觉等多种特点的材料。 “宝贝屋”中的海螺,除了具有独特的造型、图案,还能听到大海的声音,从而调动幼儿回想在海边的快乐,激发幼儿创作自己的海边故事的愿望。通过多种感官观察物象、再现物象,将模糊稍纵即逝的表象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象,从而快活地、自由地表达感受,表现内心世界。彻底改变了教师来代替孩子把它说出来、想出来、画出来,引导孩子看事物,帮助他们观察、领悟同一类物象不同,让孩子了解到正是这些不同,赋予各个物象的特色的做法。⑶以幼儿想玩、想用、想做的好奇心来激活幼儿创造的灵感。好玩的——能行进的水杯车的基础模型;能用的——没有图案的购物袋,激发幼儿自发自主的思考、发现与塑造,在满足自己及同伴进一步的游戏需要中获得自信与成功的满足。

用老师们的话说“标准化教学就像服装加工厂的流水线,尺寸单一、技术专一;而个性化培养就是专人定制量体裁衣,每一个细节都要有所调整。通过几年来实践老师认识到:幼儿每一点滴的进步是由多方面发展共同推动的,幼儿之间虽然有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在发展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尽管班额大了,只要把握住这些关键点,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关注和兼顾幼儿个体的发展也不那么难了。

这种转变使教师在贯彻《指南》不断前行的实践中,提高了专业能力,增长了教育智慧。

(二)家长参与教育,丰富共育的方法策略。

《指南》是“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更加注重推动教育机构和家庭形成合力,促进每一名儿童的成长。在学贯《指南》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以往研学在幼儿园会议室或活动室的做法,研学活动向儿童的日常生活以及所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延展。力求在活动中与家长一起领悟《指南》精神,让家长成为我们更为紧密的教育合作伙伴。

为此我园以节日和季节为主线开展亲子美育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与家长共同研究制定活动前的计划与准备、设定活动中的多元目标、开展活动后的共享交流,既促进幼儿情感态度、习惯能力、思维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又面向社会、家庭传播了正确的学前教育价值观,引导家长摈弃对早教、特长的功利性追求,面对孩子的发展建立适度、合理的期待,共同营造出有利于童年快乐、健康成长的环境。

如:洼里——乡居楼远足活动

目的地和活动方案的制定,家长们积极的提出许多建议,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季节特点、兴趣经验,请家长围绕着五个方案做出选择,形成决议,使远足活动最大可能的应和家庭的需要、贴近幼儿的需求,实现幼儿、家长、教师的共同发展。

在活动的准备上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和家长一起设计有趣的、合作性郊外游戏;讨论、准备便于幼儿记录美好事物的工具材料;丰富随时引导孩子观察的启发性的语言;积极运用相机、手机、图片、视频等记录孩子们活动的精彩镜头,不仅让审美、环保、友情、思维、规则、自护、勇敢等多方面的培养悄然渗透在孩子的远足活动里,更把尊重、等待、合作、宽容、榜样带进了家长的亲子教育体验中。

家长发现:孩子们在游玩中都能找到最美丽的事物、色彩,最喜欢的造型、图案,和大家分享起来异常兴奋;当看到有人遇到困难时,孩子们会主动帮忙、想办法;在表达美的感受时孩子们创作的角度、思考的重点、表现的方式都不同,但是流露出的都是满满的兴奋与自信。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洋溢着对周围事物关注和海阔天空的想象热情,家长们感慨:“真实的教育不仅给孩子带来了发自内心的快乐,也为我们家庭教育的改善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以后带孩子出游再不会是观光、美食、消费三部曲了。”

学贯《指南》的过程,成为了教师、家长转变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了

提高教师、家长教育水平与能力的过程,成为了了解儿童、有效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三、收获与体会

1、提升与延展特色教育的育人价值,尽心培养完整儿童

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我们将领域特色研究提升为教育发展研究,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现在教师们无论是主题活动开展还是区域环境创设,都努力做到五大领域七个学科不缺失。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园本课程不仅仅是特色,更是特色之下人的和谐发展。目前,我们不断朝着多领域融合构建园本课程。

2、将外显的特色研究转变为发展性研究,包容个体差异

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我们将领域研究变成了多样化发展上的包容,在活动中,想说的幼儿让他充分的说,乐唱的让幼儿尽情的唱,愿做的让幼儿的专注的做……,在扬长的成长氛围中,孩子没有了能与不能。这种研究反之又推动老师在贯彻落实《指南》时对自己有了更高的成长期待,自主的扬长补短成为了学习与提高的内在需求,转变成为推动、贯彻、落实《指南》的具体行为。

3、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教育资源,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我们将家长参与的教育内容,变成活动中点点滴滴都落地的教育,并拓展在一日生活之中。如:在探索围绕着家庭教育的缺失和需求为主题,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实践里,我们把家长的“担心”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动力。老师们把大班家长担心问题转化成家长信,激励幼儿自律、自省挑战自我:“爸爸妈妈给我们写了好多信,这封信说我们坐不住。为什么?”“怎么能让自己坚持做完一件事?”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我坚持不了的事、喜欢做的事、应该学会的事”,并围绕着孩子们这些成长需要,通过主题活动支持孩子们主动发展。

四、研究成果

1.百余名中、外幼儿在国际、国家、市、区等各级别美术大赛获奖。50余幅幼儿作品刊登在《学前杂志》、《童趣的飞翔》等书籍中。

2.教师撰写的研究论文多次获“京研杯”一、二、三等奖;

3.10余篇文章刊登在《学前教育》杂志、《幼儿教育报》等专业媒体发表。

4.先后出版了2套“我能做动画”的系列光盘。

5. 美术活动每年全国早教论坛或国际论坛中展示

6.我园在区域内,率先与美,加,日,韩,丹麦等国进行学术交流。经验在塞浦路斯、香港国际学前教育会议,在台湾、日本等友好校进行交流。

五、今后的展望

在推进《指南》促进全面发展过程中,我们在思考如何通过课程培养完整的儿童,围绕整体儿童的培养,关注更有效的教育、更和谐的发展。让玩变得更有意义,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将把促进儿童自发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家园携手营造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化儿童真实体验、感受与探究的氛围,创设多样化环境、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开展多样化的研究内容。

做追求儿童和谐发展的真教育,创共育合作润物无声的高品质,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将以今天为新起点,让家园成为儿童喜欢的彩色世界、儿童乐园、创造天地。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