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艺术美育>
阅读文章

回望2012 西安公共美育起航年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3-02-22 11:28:42

回望2012 西安公共美育起航年

2013-01-29 00:13:10 来源华商报(西安)  

 

    魂系长安——艺坛巨匠徐悲鸿精品展正在西安美术馆展出,自120日开展以来,以档次高、观众多、影响大而受到业内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徐悲鸿也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为中国公共美育所做的努力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大师已逝,让我们略感欣慰的是,他所昭示的公共文化、公共艺术精神在过去的2012年,在西安,已经初见端倪。也许我们可以说,2012,西安的公共美育已经起航。

2012西安呈现美术馆建设热潮

    有人将2012年称为中国美术馆年,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很多美术馆,公共的、私人的,传统艺术的、当代艺术的……当然,西安也不例外。老牌的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在全民关注艺术的热潮下,焕发着新的青春;位于曲江的西安美术馆,在三年的探索后走上了正轨,成为西安人口中美术馆的代名词;而第一家由媒体创办的美术馆——华商美术馆,也以举办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展的形式华丽登场,引得业内人士众说纷纭;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的美术馆已建成,或正在扩建;而其他以企业名义、私人名义命名的美术馆也都在积极筹备中,或有些已开门大吉……

    总之,在2012,玩艺术、开美术馆是件时尚的事情。

    2012年出现的美术馆现象,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认为,如果说,上个世纪是画院、美术学院的时代,21世纪将是中国美术馆发展的时代。美术馆建设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将这一现象看做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工作在不断热涨,对社会、对大众都是好事情。其中,华商美术馆的成立为艺术连通大众搭建了直接的媒体平台,通过举办长安三月——陕西中青年实力派艺术家展风华——陕西艺术院系毕业生精品展第二届九城联展西安站等各种大展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来关注艺术,借助主流媒体的号召力,通过举办新书房运动以及各种形式的艺术课堂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来学习艺术。种种发力,也让业内看到了一种新颖的艺术推广方式。

    徐悲鸿展中的美术馆内涵

    然而,在这样的现状下,也有一部分业内人士提出:西安人需要什么样的美术馆?进而,美术馆在构建城市文化、承担公共美育责任的过程中,又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此次徐悲鸿精品跨年大展的策展人、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就是其中一位,他说,举办这样的跨年盛展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引发美术馆界同仁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在艺术界,20世纪是徐悲鸿的世纪,这是毫无疑问的。杨超认为,徐悲鸿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他是个文化现象,他的观念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相关的,他的文化理念和未来国家的发展是同步的,甚至是超前的。徐悲鸿是人民艺术家,是艺术界最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一个艺术创新的倡导者,用写实绘画改造中国画成功的典范,更重要的是,徐悲鸿又是个中国公共文化教育的推动者。

    杨超介绍,20世纪初,以鲁迅、蔡元培、徐悲鸿为代表的一些重要人物都提出中国要建立自己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要把自己民族的优秀的艺术作品,陈列起来供广大老百姓来欣赏,提高中国的美育教育。当时西方绘画的价格是非常低的,徐悲鸿更进一步提出,希望国家出钱收藏西方的优秀的代表作品,建立西方绘画的博物馆供中国人来学习、欣赏。可惜的是,这些想法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实现。

    当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时,徐悲鸿也是积极的支持者和推动者。杨超说,这些在当时,包括到今天,眼光都是超前的,依然需要中国人去认真思考,特别是中国在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和精神价值的重要时期,尤其如此。

对话杨超美术馆承担着公共美育使命

    徐悲鸿是中国20世纪公共文化教育的推动者,作为西安目前发展势头最快的西安美术馆,馆长杨超也是希望能以这样的大展为开端,在徐悲鸿文化艺术精神的感召下,拉开西安美术馆2013年度的公共美育系列活动。而对美术馆应该承担的公共美育使命,他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现状:中国美术馆处于初级阶段

    华商报:对于2012年的美术馆热,您怎么看?

    杨超:应该说,这十年来,国内建立了很多美术馆,但99%的美术馆还处于仅仅做展览的初级形态,中国的国家级美术馆也一样,收藏不系统,学术研究滞后。这两年又出现了很多私人美术馆,大部分是为个人树碑立传的平台,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

    华商报:西方美术馆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杨超:架上绘画诞生后,西方的美术馆也相应诞生了。首先是展览、收藏的平台,再是为艺术研究提供作品的平台,再发展,美术馆本身成为艺术作品研究的平台,直到今天,美术馆成为被研究的对象,成为一门学科。

    华商报:这是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和整个社会发展相吻合的一种体现。

    杨超:是的,当美术馆成为研究对象的时候,我们仅仅还处在美术馆是展览作品的阶段,说明我们的美术馆是非常落后的。我们缺少收藏,本身的学术研究不够,公共性缺失,功能不够健全……但这些问题都不是最终的问题。

华商报: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杨超:美术馆是干什么的。美术馆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个公共文化、公共美育平台,肩负着一个城市、一个地区重要的文化使命。今天中国的美术馆基本是画家和批评家自娱自乐的平台,美术馆和大众、和城市之间的关系被切割了。

原因:中国历史中公共文化缺失

华商报:西方人已形成了周末进美术馆的习惯,而中国人现在基本还没有形成这样的观念。这种差别有着怎样的历史原因?

杨超:首先要明确,不能说今天的人不进美术馆博物馆是今天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历史文化问题。今天之所以形成中国跟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文化、公共艺术上的差距,主要在于文化形态的不同。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建立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时候,在公共文化方面是缺失的。

    华商报:怎么讲?

    杨超:西方文化从诞生那天起,就带有很强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具体体现文化本身的公共性和文化展示的公共性,以及文化传播的公共性。其文化本身是对个体生命、整体精神信仰和精神价值的体现,而这种带有强烈公共性的文化展示以城市的精神物化地标为平台,这种城市精神物化地标又是传播公共文化的媒介,从而形成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紧密结合。如:古埃及和古希腊的神庙,中世纪以及后来的教堂等。中国不一样,中国文化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个缺乏公共文化的家国文化系统,在朝廷和家庭之外,广大的公共空间缺乏文化诉求。

    华商报:按您的逻辑推理下来就是,没有公共文化,所以直到今天,没有建立公共文化空间,老百姓也就不会走进公共文化空间去欣赏文化、品味艺术?

    杨超:1949年以后,新中国建立了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特别在一些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很多博物馆有了自己的收藏,但这些藏品有个大问题,就是基本上不展出,依然延续中国人古老的收藏文化,收回来然后是藏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收藏,是没有公共文化的具体表现。

解决:推倒美术馆和社会的围墙

    华商报:徐悲鸿去世后,廖静文将他的藏品全部捐献给国家,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杨超:这就是徐悲鸿的伟大之处,如果没有他的收藏和捐献,也就没有这样系统的作品今天在西安美术馆的展出。徐先生不仅将自己的代表作进行系统的收藏,更重要的是他将中国古代大师的作品大量收藏,并视为生命,《八十七神仙卷》就是典型代表。而徐先生对同时代大家的作品也大量购买收藏,这些藏品的系统性是对艺术的极大贡献。

    华商报:美术馆在普及公共文化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杨超:公众走进美术馆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公共文化做得怎么样?美术馆和城市的契合点在哪里?跟老百姓的关系怎么样?这种文化使命既有阳春白雪的高度,又有普遍意义上的公共性。

    华商报:在上述这些问题下,2013年,西安美术馆有哪些针对性的规划?

    杨超:首先要做的是广场艺术。今年我们暂定用每周末的时间在西安市的几个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广场,进行艺术品公共展示,和市民互动;其次是艺趣易教课堂计划,将在我馆一楼常设公共艺术教育展厅,通过讲解、观看展览、互动活动的形式为中小学生设置室外艺术课堂。此外,我们还推出艺术之旅的概念。邀请专家担任艺术总监,带领大家前往世界各地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国家,以平民的价格让大家去看世界名作、艺术家故居、艺术场所,感受一场真正的艺术之旅。另外,2013年我们最重要的活动是中国西安艺术30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等。这样,使得美术馆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向公众灌输一个欣赏的习惯。推倒美术馆和社会之间的那面墙,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更大。 本报记者敬江晴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