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艺术美育>幼儿美育>
阅读文章

让校园成为师生最向往的地方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0-05-10 18:01:57

                                   ——福安师范附属小学创和谐校园纪实

                                   

                                                                        福建福安师范附属小学   黄义雄

 

福建省福安师范附小创建于1902年,迄今已走过百年历史,几经风雨,几经搬迁,如今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富春溪畔。南对原始富春公园,西过千里福安的母亲河富春溪,北与福安市体育中心仅一墙之隔。学校依林面水,环境优美,得天独厚。学校占地21亩,1802名学生,在13216平方米现代化教学装备的校舍中吮吸着知识的神泉。沿着历史前进的车轮,我们依稀看到附小为中华民族文化崛起留下的清晰的痕迹,新中国的曙光,曾给附小注入新的生命力,改革开放又给附小带来勃勃生机。长期的办学实践,几代附小人通过努力,在“和谐发展,全面育人”的办学目标的牵引下,确立了“让校园成为师生最向往的地方”的人文办学理念。学校先后获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名校”、“福建省示范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40项全国全省荣誉。

以人为本重和谐

1、以人为本,教师和谐发展是基础

    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学校建立了健全的、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自主发展。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

    一是管理制度人性化。即在不违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尽量结合教师工作的性质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努力使他们做到自我约束为主,制度管理为辅,不对教师吹毛求疵。

    二是实施管理民主化。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大力发扬民主精神。健全和落实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力营造政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教师主人翁意识增强,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校积极采取校班级成员分别与各年段挂钩,蹲点等形式,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并诚心诚意采纳教师的好建议,做到帮、扶相结合,确立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学校以教师发展为本,制订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发展目标。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灵活地执行教师工作量化评价方案,实行教师成长记录袋,并经常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使之更加人性化,更易为教师接受。

    三是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打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文化,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请知名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以优化心理素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教师心理健康研讨会;开展减轻压力的文娱活动。

    此外着力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我校全力实施“名师工程”,为教师的个人成长搭建平台。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奖励著书立说;分批选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给教师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科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鼓励新老教师结对子,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分享教育教研成果。

2、以人为本,学生全面发展是目的。

    一是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班集体。学校学生干部采取学生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实行任期轮换制,激发其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设立文明监督岗,开展“一帮一”、“值日班长”等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是创建安全、健康发展的环境。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加强学校的保安保卫,开展安全自救演练,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建筑及设施安全管理措施”,对“问题学生”耐心帮教,开展心理辅导室和咨询信箱,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同时,教师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平安为首创和谐

1、健全组织,管理规范,措施有力

    学校成立“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符合校情、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每月定期举行一次专题会议总结阶段创安工作情况,拟定具体改进措施。学校特聘福安市人民法院简易庭陈开廉庭长为学校综治副校长,成立了学校保卫组,下设由师生组成的学校巡逻队、护校队、义务消防队。学校被列入市治安特别管护区,设立了报警点。严格门卫制度工作,确保创安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完善学校各类安全设施,在相关活动场所、走廊、楼梯标志醒目的安全标识和灭火设备。

2、加强教育,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为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校每学期举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宣传和印发《中小学交通安全》常识,举办交通安全图展和交通常识竞赛,组织观看“自护自校”教育录相和举办小学生自护自救技能比赛,抵制路边摊位不卫生食品宣传活动,观看“法制教育”图片展。学校定期邀请市交警中队政委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邀请市法院领导开法制知识讲座,邀请市消防中队干警到校进行消防知识演练,有效地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的能力。学校在每学期第一个月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和安全宣传周活动,并在重大节假日和寒、暑假前重点布置。认真组织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反对邪教,崇尚科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成立心健教育领导小组,经常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对心理方面有障碍的学生进行跟踪疏导,家校配合。对于生活上有困难学生,学校提供帮助,班级同学伸出援助之手,让每一位学生共享一片蓝天,让学校成为每一位学生成长的乐园。

3、严加防范,监控到位,防患于未然。 

     学校坚持“日查、月检、季会、期讲、年签”的安全长效管理制度。每天早上上课前、放学后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向学生强调安全;每天行政值日不定时巡视校园,检查安全,并做好记录。每月组织一次严格的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和隐患,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及时整改。学校党政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认真研究、全面部署学校创安工作。聘请法制辅导员和综治副校长,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或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使人人懂得法律常识,熟悉规章制度,培养和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救护能力。每学年全员签定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各岗位安全目标管理的责任义务和奖罚标准。做到管理目标到位,安全责任到人,强化了全员参与,人人管理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泰山,为防患于未然,学校制定了安全紧急预案等救治制度,并进行了演练。规定学生在校内或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过程中发生安全或意外伤病事件,在现场的教师和学校领导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实救措施对学生进行紧急救治。万一出现重大事件,立即启动安全紧急预案,学校主要负责人必须亲临现场,积极组织开展救治工作。及时把握安全动态,学校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严格信息上报机制,各班级设有一位由学生担任的安全联络员,及时向班主任和年段值日老师汇报当天安全情况,由值日老师做好记载,然后由行政值日人员做好全校安全情况汇总,上报学校创安小组正副组长,校领导及时掌握学校安全信息动态,做到从下至上信息通畅,保证学校安全工作全员、全程、全方位落实。

环境优美建和谐

    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因此,我们努力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以求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素质。    首先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让一草一木说话,让墙壁说话,让校园里的一切都与孩子对话,成为德育的一份子”。这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绿色”是校园的主旋律,凡是能养花、种植树操的地方我们都要让他绿起来、美起来。

    其次,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上,根据德育任务进行了选择和加工,有目的地优化校园环境,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使之产生诱导、约束、凝聚、传承辐射的作用,成为熏心启智的教科书。

    1、我们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积极塑造优美的校园文化。在校门口安置了“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走进校园,你是学校的主人,你该怎么做?”和“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走出校园,你是学校的代表,你要怎么做?”为内容的喷绘画师生激励标语,时刻鼓舞着师生热爱学校,努力学习和工作。

    2、精心布置室内文化。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充满浓郁的健康教育氛围中接受道德教育的熏陶。

    3、创建楼道文化。在楼梯的墙壁上悬挂文明礼貌用语及学生建言;主题鲜明:有“校友寄语”、“人生警句”、“学海无崖”、“艺术熏陶”、“我爱劳动”、“同学情怀”六条主线。还有主线清晰的楼梯文化:“校园文明,你我同行”、“安全伴我健康成长”、“绿色家园--环保我能行”、“科学探索、我们的精神”、“艺术长廊”、“祖国在我心中”、“放眼世界勇攀高峰”七条主线。同时定期在各橱窗中公布师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成绩、荣誉,公布优秀学生名单,师生活动剪影,优秀教师事迹介绍等,以此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在校门口和教学楼悬挂相应的横幅、竖幅,以此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在行政楼和专用教室前,悬挂本校的名师和名生及学生绘画作品,悬挂师德建设锦言妙语等,这些无不提示着师生们做什么,如何做。

    另外,在校园内安装了最新数码录音多功能定时播放机,实现了每天作息全自动控制。音乐教师对所用乐曲进行精心设计和挑选,用清新悦耳的音乐代替了单调刺耳的电铃声,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校园这块净土上,我们以人为本,突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努力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构建精品校园文化。使校园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希望,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乐园。

教育优质促和谐

(一)德育工作时代化

    德育工作继续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与要求,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与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紧密联系起来,紧紧围绕“和谐发展、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良好习惯,探索评价机制,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1、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①我们的国旗下讲话紧紧围绕“八荣八耻”的内容,开展“知荣辱,树新风”的社会主义荣辱教育活动,把“八荣八耻”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②启动了“十个一工程”:班级办一期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黑板报;教室和学校宣传栏粘贴一张“八荣八耻”挂图;每周的微型课程——“德育栏目”和“红领巾之声”栏目播放一次有关学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内容与剪影;由美术组教师举办一次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书画展评活动;楼道文化增设一个学生针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言”,为了加强学校互动与配合,拟定一份“致家长的一封信”,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深入到千家万户;传唱一首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歌曲;开展一次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歌咏比赛;每个班级都组织开展一次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题班队会;利用学校网站开设一个“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论坛,师生互动,以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2、开展主题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①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融入国旗下讲话,形成一个系列,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②福安市交警中队联合举办了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教育图片展,全体学生又接受了一次更深刻的交通安全教育。③科技节活动主要开展:举办“百年历史、百件大事、百架飞机”科普知识图片展活动,并开展观后感征文比赛;科技小论文评比;叶脉书签制作;科技作品的制作;科普专刊。④通过“环保郊游”、“校园保洁”、“绿色小记者团”、“小手牵大手,环保进万家”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能力。⑤举行了“红色之旅”读书教育活动。⑥充分挖掘本地的爱国爱乡教育资源,利用革命烈士墓、革命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寻访、参观、考察、座谈、“红色旅游”读书竞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3、以社会实践体验为平台,在感悟中自我发展。

    ①我们举行了“环保郊游”、少先队与“斗面小学”连谊活动。②少先队大队部举行“福安市工商局、福安师范附小12315红领巾维权岗”启动仪式与授牌,并组织学生参观“红盾维权与行动”图片展。③举行“传递爱的火炬,共享一片蓝天”捐款活动。

    4、开展德育研究,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自2003年上半年起,学校开展了国家级“十五”重点课题研究---“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班集体”,探索充满活力的班级管理模式。承担省级重点道德课题“爱国”的系列研究。开展“争星少年”活动是这一课题研究与实践的载体之一。是我校开展评价改革活动的又一形成创新。结合这一活动,各班(队)把开展自定一个小目标,自人一个小榜样,自夸一个小进步的“三自”活动作为班队创建活动的抓手。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报、通过表彰“星级少年”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文明守纪,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班队集体。学生自我教育,班队自主管理的德育工作特色初见成效。

    近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春雨丝丝入扣、润泽着孩子的心田。孩子们在学校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良好的班风、校风成了校园内外的道道明亮的风景线。2000年以来,获市级以上表彰的学生有四百多人次。有的班级获校“文明班级”称号,学生的操行合格率为100%,学生无犯罪记录。学校于2004年再次荣获“省文明学校”称号。

(二)教学教研工作规范化

1、建设师资队伍

1)加强师德教育,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①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学校坚持两周一次教师政治学习、党员学习制度,每周一次中心学习制度,构建多层面学习模式。在思想上建立合符时代要求的教师道观念。②专家引领先模典范。为了帮助教师建立全新的师德理念,学校请课改教育专家做讲座,举办先进教师及师德楷模事迹报告会。③组织观看《师德启示录》,开辟“师德论坛”,举办教育诚信对话。④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⑤撰写与评选优秀德育论文,每年召开一次德育论文研讨会,交流教育经验。⑥党、政、工、团根据自己组织特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为教职工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培训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2)以创建学习型的学校为“抓手”,为教职工找寻搭建读书学习的平台。

    鼓励与强调教师个人的读书学习,针对不同的层次的教师规定必读书籍和选读书籍。比如,骨干教师每个月阅读量不少2万字,每年精读12本教育名著,学校定期跟踪、点评骨干教师的读书笔记。学校通过抓好“励志、博学、修身”读书活动。让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开展读书沙龙,读书笔记交流和读书心得汇编,演讲、对话等鲜活的活动形式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期末,根据提供的读书计划、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经验论文等材料给予考核评价,根据评价等级,折算继续教育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证书。读书,提高教师的品位,让书香飘满校园。

3)开展“当好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师德体验活动。

    学校要求老师能在教育教学以及社会活动中把自己的学习所得用于指导实践,并从中获得道德感悟。学校还通过举办《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教育案例展示会》,“讲述身边教师风采”的活动以及教师自觉的“课后反思”工作来感受师德力量的伟大和高尚师德的价值。  学校启动“绿色工程”,引导教师多给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全面的关注和浓浓的爱,几年来,全校学生学科合格率不断提高,合格率达100%的学科比比皆是。

4)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以评价促自律,以评价促发展。

     强化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师德的科学评价机制,结合一学年来的教师年度考核工作,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对遵守师德情况进行自评、互评。学校还以不定期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家长评议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行为。学校领导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向教师通报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的评价结果,提出学校评议意见、整改的建议。同时在“教师节”评选学校最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布置光荣栏来展示教师的风采。发挥师德典型榜样和示范作用,以此来鼓励和激励教师,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5)加强和改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⑴抓校本教研制度的重建。

    ·制订并实施《附小教科研条例》、《附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附小教科研成果评选奖励实施意见》、《附小教师读书学习方案》等等。

    ·花大气力抓好备课组、教研组的建设,形成二个氛围:学习氛围、互助氛围。建立学校管理干部下备课组制度,具体参与各种研讨制度。

    ·建立定期提出问题、梳理问题和研究解决的专门交流反馈制度。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成员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举行两次交流研讨。

    ·完善“传帮带”,坚持岗位培养青年教师的以老带新“结对子”工作。发挥高中级职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五个一”活动。即①每位高级教师要与一位年青教师结对子(带师德、带教风、带业务);②每位高级教师一学期要为本教研组或全校性上一堂观摩课或研讨课(讲座可代替);③参与一个子课题研究;④指导青年教师上一节公开课;⑤撰写一篇课题研究文章。

    ⑵抓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的年段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教材,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对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对考试与作业设计,对教学反思的研究。在切磋交流中,提高研究的成效。

    ⑶抓听课评课。学校把听课评课作为研究教学、改革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听课,了解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情况;通过评课,与教师一起反思教学,研究教学。

    ⑷抓教学反思。学校要求老师把学习——设计——行动——反思贯穿于教学和科研的始终。学校要求每位老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必须围绕一个课题,进行持续不断的系统化的反思,并且规定,撰写篇数不少于时数的20%,其数量与质量列入教学工作考核。学校还通过《课改简报》选登优的教学反思,并建立教师教学反思档案。教师的反思过程中再学习、再思考、再提高。

    ⑸抓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①讲座与培训;②课改论坛;③课改问题会诊;④课改教师例会;⑤“微格分析”研讨;⑥同一教材不同教法的研究;⑦教学亮点(精彩)环节的评析与反思;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说课大赛等。

    ⑹抓“名师工程”的实施。学校制定了校级“学科带关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办法,鼓励、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旨在培养一批在省、市级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师”。

2、改革课堂教学

    为实现教学方式与学生方式的根本转变,我们首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进行了定位,提出: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流程,探讨教学模式,变革学习方式,创建教学特色。同时,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重点探讨几个关键问题:1、如何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2、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四种能力?3、如何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有效地合作、适当的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4、如何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的关系,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的需要?5、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

    为实现上述课改目标,我们把教学模式的构建作为改革的切入口,首先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求每位中青年教师先移植、模仿、借鉴一批经过实践检验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然后再根据学科和学生特点创造出各种的变式,最后构建起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改革的起始阶段,我们强调先模仿借鉴再求异创新。为此,学校借助教科室推介一批新的教学模式供教师们选用。与此同时学校还强调不同的课型应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师应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自己的教学个性。直到目前,各学科都有教师创新的教学模式走进课堂,在尝试实践中,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凸显主体。

3、突显教育成效

1)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成长

    课改时间促进中青年教师成为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陈华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黄艳枫、陈瑞清、卢华杰、黄欣、连云容被评为省骨干教师,黄艳枫、陈瑞清、林琴、谢善松、吴梅芳等被评为省学科带头人,郑梅庄、陈武、王志勇、阮志凤、缪少华、王蕊华等老师被评为市骨干教师,陈武被评为省课改实验先进个人,郭洪老师被评为宁德市名师。钟小明、王蕊华、刘晓雨被授予宁德市“教坛新秀”称号。近两年全校有40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省、市级多种荣誉称号。

2)课改实验成果颇丰。

    课改实验以来,学校研讨的课改实验课20多次参加省、市展示与交流,并屡屡获奖。刘晓雨语文课《清清的溪水》、王蕊华数学课《可能性》、薛智华美术课《拼贴画》获省一等奖。吴梅芳、周菊妹、江连芳、郑丹等老师课改研讨课参加省、市课堂观摩课展示与交流,获得专家和同行们是好评。近三年来,学校课改实验课题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德育科研国家级“十五”重点课题通过验收,省青少年道德建设实验课题、语文科“在生活中主动学习语文”课题、美术学科“加强审美实践,体现学科特色”课题已经顺利结题。教师30多篇科研论文在全国评比中获奖,4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交流,多位教师参加省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工作。

3)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学生的学校生活,让学生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我校各类小能手在全国、省、市比赛中崭露头角。《小小山哈闹红灯》获全国首届少儿舞蹈大赛金奖,《舂呀舂》获省少儿舞蹈比赛一等奖。近百幅学生美术作品入编省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4名学生书画作品专集由出版社出版发行。学生黄恬馨参加亚太地区青少年乒乓球邀请赛获女双冠军,学生王曦仲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获南拳铜牌。多名学生科技作品在省级比赛中获奖,并推荐全国展出。近四年来,学生上千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校园和谐,必将带来朝气蓬勃、手帆竞发的大好局面。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相信,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校园必将更加和谐安定,成为师生最向往的地方!

(一丘推荐)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