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党建品牌创新实践——以南昌工学院图书馆“五育十美”建设为例
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师生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为了更好地做好党建思想教育的建设工作,南昌工学院图书馆利用现有资源和空间,向师生读者提供丰富的红色阅读资源,打造了“党建+红色阅读”阅读推广矩阵创新模式。立足“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从空间建设、资源服务、艺术展览、阅读推广等方面,特色打造了文化美、艺术美、劳动美、科技美等“五育十美”党建品牌体系,有效实现了图书馆红色文化场馆育人,盘活了红色资源、传承了红色基因、建设了高质量红色文化空间,形成了南昌工学院推介红色文化传播的主阵地。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服务的主阵地,有红色文化育人的职责,应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从红色文化知识底蕴、红色文化认知力、红色文化实践力等多方面传承红色文化,许多高校图书馆掀起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潮。
二、案例分析
对于南昌工学院图书馆,区域性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性、多面性的探索性工程,高校红色阅读空间的党建品牌体系构建,需厘清各种相关因素,妥善处理各项关系,协同合作,才能释放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巨大潜力,实现高校党建空间服务质量的超越,推动红色文化育人的真正发展。
因此,本案例将引入活动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通过文献搜集与研究,探究该理论对高校红色阅读空间的党建品牌建设的适用性;再依据“动机→活动→结果”的规律,提炼高校红色阅读空间开发江西红色文化活动的相关要素;在确定该活动的主体、客体、中介各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开发活动中的生产、交流、协作、消耗子系统;子系统与活动要素进一步融合,建立南工图书馆开发江西红色资源活动模型,为后续路径建设提供执行框架。并且以南昌工学院红色党建空间为例,从五育并举、场馆育人,以及党建十美为基础,优化“五育十美”党建品牌体系创新模式。
三、南昌工学院图书馆红色阅读空间案例举措
为满足师生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围绕资源建设,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髓,贯彻落实党建政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红色文化360°场馆育人。让读者走进图书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肩负红色使命,传承红色力量,发扬红色精神。围绕高校图书馆区域性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活动框架,在“德智体美劳”的基础上,从文化氛围、空间布局、读者服务、科技引领、阅读推广、沙龙活动、红色艺术、飘带设计、历史呈现、劳动育人等十个方面,特色打造了“十美”党建品牌阅读推广体系。
1.文化美:红色文化,文化育人。2023年5月,为了更好地鉴往知来,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科学内涵,全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红色文献资源建设和开发,打造了党史学习文献专区。其中红色文献纸质书籍2万册,《百年回望 红心向党》《百年征程 百图纪念》展板100块共计500余张图片,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历史。
2.空间美:红色培元,空间育人。图书馆借助空间现有设施,借助美术作品中的经典党史、红色灯箱、新书展区,以“红色文献+标识设计+图片展览+电子书墙”展示方式,打造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的空间历史体系。在图书馆四楼,主要打造了党史党建空间、红色名人空间、经典党史油画、中国精神、专题阅读区,构建“一史一画一精神,一书一建一阅读”红色阅读空间。
3.服务美:红色精神,服务育人。图书馆工作人员,秉持着“以生为本、读者至上”的理念,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塑造学生。2022年新馆筹建期间,图书服务进馆人次达745255人次,日均馆3745人次。借出图书13409册,归还图书11564册。完成新生入馆教育培训9310人次。2022年,图书馆设计的红色送温暖考研大礼包,红色包装寓意着革命精神“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累计考研送温暖1500余份。
4.科技美:红色资源,数字育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体验区,是从视觉、听觉和互动体验上唤醒读者,增强趣味性,为读者量身打造的新型阅读空间。该区域提供有AI机器人、光影阅读、瀑布流、文化长廊、朗读亭、音乐仓、数字阅读吧台及数字人屏等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涵盖《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岁月、党建历史等专栏内容,累计4173册。
5.阅读美:红色阅读,推广育人。为推动校园党建建设,加大红色阅读推广传播力度,2021年以来,图书馆打造了党建专栏:党史推介、党建热点、党建书目、党建南工等等系列活动,累计75期。陆续推出《百炼成钢》8讲,《党史故事100讲》56讲,《江西红色故事绘》12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5期,二十大5期,二十大活动8期,习近平精神24篇。
6.活动美:红色体验,实践育人。为了鼓励青年高校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爱党爱国,树立远大人生理想,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2022年10月,“献礼二十大 书写新篇章”阅读推广主题活动,从“听、说、读、写、看、观、赏、猜、典、展”矩阵多维度打造了一系列“阅读+”活动。主要有《红诗诵中华》、《经典能言》、《光影映初心》、《巧绘二十大》、《青春红影》《红影配音》、《风雪千山》等系列活动。力求学生们“阅”享红色文化,通过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电影、听红色歌曲、看红色展览,品读党建文化的阅读之美、阅读之乐、阅读之趣。
7.艺术美:艺术展览,以美育人。图书馆通过馆院合作、三馆合作、红色展览进校园等,策划了一系列艺术展览活动。主要有《八一军旗红》、《江西籍共和国开国将军展》、《吹响时代的号角:五四青年节主题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党建图片展》《青春心向党 献礼二十大:南昌工学院教育学院手工作品展》、《心向党 再起航:党史党建扫码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永远的旗帜》等8次专题红色展览。同时组织马克思学院、团委、宣传部等部门师生参观展览,让红色教育活起来,推动“以展促研,以研促教,以教促学”。
8.飘带美:红色飘带,传承育人。图书馆为了更好地营造红色氛围,创设红色历史主线。在四楼阅读空间建设中,注入色彩,焕新空间,定义功能,讲好故事。通过80m红色文化长飘带,展示了《党史故事100幅》,展示了从五四运动至今的重要历史事件,重大改革,重要历史时刻等红色历史照片。
9.历史美:红色历史,以史育人。为了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红色历史,图书馆围绕红色展览、红色资源文献和红色文化空间的营造,让师生读者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江西325位开国将军的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百年征程,百年变革。
10.劳动美:红色品德,以德育人。图书馆为高校生提供劳育平台,15个实习生岗、100余个勤工俭学岗,每个月工时4000余小时,培养高校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优良品格,提高高校生红色素养,身体力行,勤工俭学,为民服务。在新馆建设中,他们完成了17万余册的图书整理以及3万余册的图书改造。从2022年3月份开始,先后协助完成对新馆的空间功能数量布局、新馆家具、新馆密集书架采购和旧书架的改造项目等工作。
案例总结
南昌工学院图书馆将党建红色文化恰如其分地结合到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场馆服务中,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实现全面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实效。进一步完善了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目标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教育新体系。深度挖掘了南昌工学院特色资源以及江西省红色基因、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等,成功打造了属于南昌工学院图书馆独具特色的红色培训基地、学习场所、资源库。其红色空间建设和阅读推广经验,特别是“五育十美”党建品牌建设,打开了民办高校“纵向+横向”的红色文化浸润网格化设计思路。这不仅对民办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也为如何切实发挥师生党建学习提供场所服务。此外,通过红色专题空间建设和推广服务,还推动了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拓宽了学科建设平台,丰富了学科发展路径,培养了师生学习和科研能力,协助了做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播和发扬了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作者柏洪、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