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采风的意义何在
长城采风的意义何在
古 海
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84年,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为保护长城写下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了。小平同志将长城提升到国家和民族的相似地位上。即:修我长城就是爱我中华,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然而,千百年来,长城在岁月的风雨中不断衰老,曾经贯穿11个省的万里长城,如今所剩的已经是不足三千公里的万段残城了。长城的修复和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千秋大事了。
中国长城学会与中国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长城采风创作活动,目的就是通过登临古老的甚至残破的“野长城”,来亲身感受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和爱护长城的责任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和壮阔的历史文化,感受古老和壮烈的美,感受沧桑、感受凝重、感受悲壮、感受凄美▪▪▪▪▪▪
这些复杂多样的审美与感悟,是校园里得不到的,是课堂上学不来的,是老师讲不清的,是书本说不透的。
有一个大学生在长城上对笔者说:“登上这古老沧桑的长城,望着眼前这些残垣断壁,破砖烂瓦,我的心很沉重,我仿佛在一瞬间感悟到什么是民族责任感,什么是国家使命感,这次来长城,我感觉我长大了很多。”一位来自新西兰的留学生在司马台上告诉笔者:“来到长城,感觉到这个国家很伟大,做这个国家的人民,应该自豪和骄傲”。
我们的美育,就是美的教育。美的教育是要靠美的体验来做支撑的。长城无疑是一个具有广阔包容性的大美之作。是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她亘古衔今,充满故事。她将带给你的是因人而异的审美感受和错综复杂的心灵体验。到长城采风和创作,既是青少年品德和意志的磨练,更是一次可让每个参与者受益终生的美育实践活动。她将延伸校园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堂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她将以独特的方式,为师生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审美的思想维度和艺术创作的布局气度。使凝聚了中华文明和民族魂魄的万里长城在新一代人的心中永筑根基。活动中安排的现场写生和长城采风访谈以及别具特色的长卷造型等环节都将贯穿立美育人、感物育情的课外补习和实习的美育文化。这就是组织和参加长城采风创作活动的意义之所在。
作为美术教师和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磨练意志,提高品位,增加修养,完善人格,真正长大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