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窗口>
阅读文章

昕言梅“强化美育意在塑造美好精神家园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5-10-02 10:40:41
强化美育意在塑造美好精神家园

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学校美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意见要求,幼儿园、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都要开设美育课堂。(9月28日新华社) 

在我们的教育方针里,明确的表述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育,不仅是一个教育学科,更是一种修养的培养,是精神家园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某种程度上,美育,就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是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打基础的教育。纵观现实的教育现状,人们会很失望地发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美育教育明显短腿,也由此让不少青少年丧失了发现美和审美的能力。以此来看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美育意见》,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不可否认,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初中、高中阶段,相比“语数外”,“音体美”成为弱势,无疑,这与升学教育考核的科目相关。如果不是报考艺术类专业,大概没人上心去研究“音体美”,而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攻“数理化”题海上。以至于现实社会,人们也趋向于强调物欲,而缺乏精神层面的审美需求。这也对孩子们的美育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然,也不是没有美育教育,而是要么把美育教育简单地等于一般的自由活动,一些学校也开设音体美课程,但没有从美育角度去深研究,在教学上也是几年十几年老一套;要么家长急功近利,给孩子报所谓的“特长班”,学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主持,恨不得一夜成名成才,出人头地。孰不知,这种急功近利的“美育”陷入了误区。美育不是现用现买的,也不是一朝就能成的,而需要培养兴趣爱好,并逐渐渗透到心里,成为一种特殊的人性教育。 

人性教育,就是要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用符合发展规律的方式,进行启蒙和成长教育。这是因为,生活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审美。而生活中不光有真善美,还存在着假恶丑,生活之美,需要人们去发现,而如何去发现?怎么辨别美丑?则需要从小进行美育教育。从这个角度看,美育既关系到社会生活,又关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品格能否得到提升,进而影响到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大问题。可见强化美育教育,就是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而真正的美育教育重在向孩子们传授发现美和审美的视角和能力。因而,在美育教育过程中,就应当重视系统性、适应性。所谓系统性,就是从幼儿园到中学层层递进式进行教学;所谓适应性,就是要发现和适应学生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因势利导,让学生们对美育教育有兴趣。 

美育教育在于打基础。基础打牢了,就为将来艺术深造进而成为艺术家培养了人才。但也必须看到,美育教育从政府文件到学生接受,还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长如何引导,甚为关键。如果依然抱着应试教育考高分不放,就难以把心思用到美育教育上。所以,美育教育走向正轨,需要对应试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 

当然,美育教育不是为了完全培养艺术家的,而是培养人们观察社会、认识事物的基本素养,在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这是人的全面发展题中应有之意。鉴于此,接下来的美育教育,就要在《美育意见》的指导下,各级教育部门、所有学校和家庭乃至全社会,共同营造关注关心促进美育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把功夫下到转变旧的观念培养新的意识上,防止出现一阵风走过场投机现象。实实在在地下去,让发现美和审美成为孩子们的重要能力和素养,我们的美育教育就成功了。(昕言梅)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