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窗口>
阅读文章

张建梅:中国美育研究新成果赢得世界认可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5-08-25 11:25:34
 

中国美育最新成果

——王毅、傅晓微再次在世界美学顶级刊物发表研究成果

张建梅

《审美教育学刊》是公认的三大世界美学顶级刊物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美育类顶级刊物。2015年春,中国美育网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我国美育学者王毅、傅晓微教授再次在《审美教育学刊》(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Vol. 49, No. 1 Spring 2015 该刊物为AHCI/SSCI源刊)发表了他们多年“冷板凳”的最新研究成果: Confuciu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Beauty and Goodness(孔子论美善关系)。

王毅、傅晓微是具有东西文化视野,但不轻易发表论著的学者。他们二人在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发表的第一篇论文题为:“An Exegesis to the So-called Proposition of Confucian Aesthetics”(《关于一个“儒家美学命题”的解经学研究》)从孕育到发表,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时间。该文在质疑孟子“充实之谓美”是“儒家美学经典命题”成说,证明“充实之谓美”的“美”,是侧重“六善”之一的伦理学概念的同时,也终结了世界三大美学刊物(正刊)查无中国学者姓名的历史。今年这篇论文,是他们合作在世界顶级美育刊物发表的第二篇力作。

该文对美学/美育的贡献,或者说得到顶级国际学术刊物认可的理由,可以从评审专家的意见那里窥见一斑:

①美善关系始终是美学的中心话题。但同时也使任何就此问题进行的原创性研究带来挑战。这篇论文的独特性就在于,论文作者表面上是在阐明儒家美学的特色不是美善合一,但在这整个论证过程中还有作者对高度重视礼乐文化的中国传统丧失的深切关怀或失望。而这一隐藏的担忧对于理解整个美善关系研究中的潜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这篇论文抓住了早期儒家美学的根本精神,即礼乐并重。它对这一观念的起源--如作者所说“在孔子之前就已经萌芽的”(第2页),发展以及这一思想的衰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概括。更为重要的是,论文强调了教育功能从一开始就是儒家艺术和美学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总而言之,这篇论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艺术之根。

王毅、傅晓微两位学者在世界哲学大会和诸多重要国际学术舞台上,多次发表颠覆中国学术界流行观点的关于中国哲学、中西美学和美育的研究成果,也曾就东西文化的重大问题,与加拿大的格朗丹、美国的傅高义等著名学者针锋相对地激烈辩论,多次获得前辈学者今道友信和包括成中英、杜维明等大师级学者在内的许多有国际声誉学者的赞赏和肯定。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王毅、傅晓微两位学者在世界顶级美育刊物发表孔子美育思想的研究成果,既响应了习近平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对党政官员和知识分子“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的号召,也证明了在两千多年之后,我们仍然可以说:“儒家思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两位教授多次对美育界同仁论及:“今天代表世界高教改革前沿水平的哈佛课程改革,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地强调美育的社会功能,在校长福斯特率领下,哈佛学院对美育的地位一再提升……这种哈佛教育改革理念,恰恰是孔子所提倡的‘礼乐分立并重’”的当代翻版。两位教授的这一观点,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美育精神的现代价值,更提供了一条立足自我,与国际前沿接轨的最佳路径,对于提振中国美育的自信,实现中国美育的伟大复兴,都有不可多得的意义。

为此,我们有理由祝贺王毅、傅晓微两位学者在国际领域为中国美育所做出的贡献。



 雅典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杜维明先生主持王毅发言并逐段翻译点评

2013年8月10日杜维明先生逐段翻译王毅发言,强调乐的重要性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