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窗口>
阅读文章

美丽中国:美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研讨会在京举行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2-12-04 17:20:59

现实与未来相连,责任与使命并重

"美丽中国:美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研讨会在京举行

本站124日讯: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文化美育处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国家形象研究中心和中国美育网共同协办的“美丽中国:美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研讨会在首都师大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研讨会围绕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展开话题,与会二十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和阐述了建设美丽中国,须先实施生态美育的思想共识,有的专家还结合自己的学科领域,分析并理清了作为美育工作者在建设“美丽中国”伟大征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和肩负的使命。大家一致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既是中国美育界应该积极参与的份内事,也是中国美育界一次整合群体力量,发挥自我功能,参与伟大工程,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好机会,对于创新美育本身的内涵和发展中国美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社科中心副主任杨海英主持会议,社科中心主任杨河教授发表主题讲话。

首都师大副校长邱运华教授、北京大学董学文教授、首都师大国家艺术形象研究中心主任史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王旭晓教授、中国美育网主编李田教授、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教授等专家分别发言,就“建设美丽中国:美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捡珠拾贝,建言献策。

会议气氛融洽,讨论热烈,体现出美育工作者美好和谐的心态与修养。

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杨河教授在讲话中指出:美育工作者应该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注重生态美育与人文美育的结合,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和历史意义。

社科中心副主任杨海英在总结时说:美丽中国的概念是战略性的,它看似遥远,而道路却已在脚下。美丽中国的美,首先应该是人的美。只有人的美才能组合成为一个国家的美。

首师大副校长邱运华教授讲话提出生态美育应该融入学校的教育之中。阐述了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董学文教授指出: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提示我们:不仅要让人民富起来,还要让人民美起来。富起来是物质层面的发展,美起来是精神层面的升华。

史红教授提出“打造美丽中国,早就生态审美人”并用大量详实的资料阐述了生态环保教育和生态美育在世界及中国各自走过的道路和不同的现状。

中国美育网主编李田教授阐述说:美丽中国实际上是指国家形象的美,国家形象的美又表现在生态形象的美。这是一种大境界的中国之美。是当代美育新的能源。

中国美育网副主编兼学术总监王旭晓教授提出: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来看美丽中国,那既是指自然环境的生态文明带来的美丽,也是指社会环境的生态文明带来的美丽,更是指人的全面发展而生成的美丽。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离不开美育的。因而,美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要为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而育人。

清华大学赵洪教授认为:国民素养是美丽中国的重要部分,我们的教育内容缺少这种公民精神教育。社科中心应该通过中国教育报、中国美育网这些相关媒体对美丽中国概念作出导向性的解读。她和董学文教授都建议社科中心尽快申请有关“美丽中国”的国家社会科研项目,以便引领中国美育的走向。

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副书记金永兵副教授说:改革开放极大释放了人们对于财富的欲望,这其中许多财富的获取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面对依然强健的财富欲望,我们的生态美育与生态保护同样艰难,只有建立以新的公民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我们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美育才有可能实现。


北方工业大学校办副主任王文革副教授说:美丽中国自然包括美丽人生、美丽社会、美丽环境等多方面。某种程度上说,美丽人生是实现美丽社会和美丽环境的重要前提,而美丽社会、美丽环境又都是为美丽人生服务的。美育工作者要倡导美丽人生,发挥美育的特殊作用。

中国教育报理论部刘好光主任建议生态美育研究应该与生态美育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显现出美育工作者的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吴文越副教授结合自己的专业谈了美育工作者在现实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应该在思想意识上与时俱进。美丽先从我们自身做起。

社科中心文化美育处马建辉处长代表主办方向两家协办单位首师大国家艺术形象研究中心和中国美育网表示感谢,对各位专家的与会发言表示欢迎。

首师大国家艺术形象研究中心于大雪副主任介绍了该中心几年来开展美育实践的情况。

中国美育网执行主编古海先生介绍了网络世界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反响情况,提出“美丽中国”首先是一个审美视野下的客观存在,没有审美,就没有美丽。今后努力普及以生态美育为重点的审美教育是中国美育网的责任与使命。

大家于会议间歇还在交流探讨。

研讨会现场。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