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十八大新亮点
本站短评:“美丽中国”、“美好生活”——十八大的新亮点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十八大报告字字铿锵的郑重宣示。
“美丽中国”,诗化的语言,迅速成为“热词”,温暖着亿万人: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写在了自己的行动纲领上,也刻在了13亿人民的心坎里。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里的生态文明,既是指自然界的生态环境的文明,也包含人类社会文化艺术生态和教育生态的文明发展。因为这些生态的文明建设是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人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决定了自然生态的存在状况。
什么样的中国才能称之为美丽中国,中国的美丽都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体现呢?中央为什么没有提出建设“生态中国”或者“环保中国”再或者“小康中国”、“富强中国”之类,而是偏偏提出美丽中国呢?美丽中国显然不可能只体现在自然生态的美丽。美丽中国首先应该是一个知道如何审美的中国,一个能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国。看来,在这个伟大奋斗目标前面,还有许多需要广大美育工作者去诠释和深化的地方。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开场讲话就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人民对美好生活有着怎样的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称之为美好的生活。美在哪里,好在何处。这也是需要一个大前提的。也是需要我们广大美育工作者去加深理解,加深体会的现实问题。可以说,美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和全国人民一起去深入理解和探索。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感受和享受生活美的真谛,这应该是美育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承担的责任。

古海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