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窗口>
阅读文章

应试教育让语文教学堕落(优秀博文选登)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1-03-09 16:42:52
    
该帖被浏览  37,433 次,回复 23 次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和一个中学生的家长,我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深感悲哀。因为自己是教语文的,而且正好没教中小学的语文,所以有所忌讳,悲哀只能埋在心里,难与人说。但年前年后各一件事刺激了我,憋不住了,非说不行了。

年前,我打扫卫生整理家,从床抽屉里找出了我25年前保留的学生的作文、周记和征文比赛的参赛作品,这些都是学生当年手写的;还有当年领着学生办文学社时蜡纸刻印的学生作品期刊;二者加起来厚厚的一摞。虽然字迹已经褪色,但每一篇作品和文章都内容鲜活,感情真实。翻看这些“历史文物”,读着学生的作品,往日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分在一所师范学校。一年四季,我们语文老师领着学生春游、夏游、秋游、冬游,领着学生办文学社……春天领着学生到南边的小山岗上放风筝,到西边碧草青青的小河畔看小鱼、捉小虾;下雪时领着学生去踏雪、打雪仗……回来就让学生写作文或周记,有这样的体验,学生的作品能写不好吗?更何况,那时的师范学生个个都聪明,他们入学的分数与重点高中的分数是一样的。   

俱往矣……

自从女儿上小学,我就对所谓的“语文标准答案”深恶痛绝。女儿自幼读书不少,又承家学,虽说语文成绩不错,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现在的高中,每次语文考试失分最多的题就是所谓的“有标准答案的阅读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答案,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凭什么一个语文教研员的解读就可以成为成千上万个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圭臬?没有道理呀!想起了一个朋友的故事,他写的散文,曾被选作中学考试的阅读题,教研员制定的标准答案里有“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的用意是……”,这让我的朋友大为恼火,他在博客里痛斥标准答案的制定者,曰:胡说八道,分明是“强奸”我创作的本意……

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小学生回答:“变成了春天!”被语文老师判为零分,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变成水”。中国孩子的天才的艺术想象力就这样被一点点扼杀了。

昨天是兔年的正月初二,我在网上又看到了一个帖子,原文如下:中国式教育,真无语了!!!孩子二年级,这次期末考试,语文成绩98.5分,错了2道填空题,题一:滑(  ),孩子答案是 滑(水)。错!被扣0.5分,正解是滑(冰)。题二:灿烂的(  ),孩子答案是 灿烂的(花朵)。错!被扣1分,正解是灿烂的(阳光)。这是一位小学生家长悲愤的呐喊!看了让人心痛不已!

    应试教育让语文教学堕落,应试教育扼杀了中国孩子的天才的艺术想象力!应试教育正在摧毁中华民族的根!板子该打在谁的身上?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