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窗口>
阅读文章

王福阳:谈审美的教育旨趣与实践路径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7-08-17 23:05:04


(在2017福建省“十三五”省级艺术学科带头人、名师名园长培训班上的讲座稿)

谈审美的教育旨趣与实践路径

王福阳

中国美育网讯王福阳2017福建省“十三五”省级艺术学科带头人、名师名园长培训班上的讲座稿

审美审什么美?谁来审?怎么审?一连串的问题似乎都指向教育的核心即“培养人”的问题。美育之所以又称为审美教育,是因为“人”在审视、审看、审判。其实,“审”字包含了更多的是选择。人的一生都在“选择”,简单说,你要选择一件合体的衣服,除了保暖御寒的功能需求,蔽体遮羞、色彩、质感、与自己身份相适切的样式等需求,一定会在你的主要选项之中。“你”就是这个选择中的“主体”,衣物便是“客体”,影响你想买或不想要这件衣物的诸多因素、条件(价格也是)则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进一步说,你在选择衣物的过程中,完成了审美活动过程中的“获得”或“摒弃”。你看,我们似乎把这件生活小事,引进了哲学思辨的过程中了。

我们从“选择”开始进入了“审美”的话题,用的是哲学观察思考的方法,建立了美学认知主客体及其关系的话语框架,这也是老师们在今后审美教育中,理性选择美的教学材料(客体),引导学生(主体),乐于接受美的感性体验,共同参与到教学与实践中的基本路径和方法。

美学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对于因为知识结构不够宽厚贯通,生活阅历缺少磨砺反省的大学生来说,枯燥,对于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也觉得“不顺口”。可是我不时在他们的美育文章、教学设计、课题研究中看出,这些往往是其中陈述观点、表述要点最贫乏的“弱点”。因此,我把大话题简着说,把它围在“老师们”的圈子里,谈一些所谓“经典的、实用的、常识的”话题,能为你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些参考便好。

一、美育,走出“薄弱”的囧境

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孔子提出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就是一种全面教育,礼、乐、书美育功能在其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他主张通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步骤塑造一个人的人格,即是美育核心作用。但严格地说,“美育”在中国是一个近代概念,来源于西方的人文思潮。这一概念是由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在他的《美育书简》(17封书信合集)中首先提出,并以此构成了德、智、体、美四育。他在给丹麦亲王的信简中,在分析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性分裂和人身自由的失落时,力图寻找一条既能使人获得自由,又能避免革命流血的拯世新路,他认为这就是审美教育之路。他说:“我利用您给予我的自由,提醒您注意美的艺术这个舞台,除这以外,对这一自由难道还有更好的运用吗?”“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唯一的路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奠定和谐”。席勒看到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是对世界、对社会的重要贡献。应该承认,审美教育自席勒之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从教育学角度论述美育的是思想家王国维,他将美育与德育、智育和体育并列,指出美育是培养“完全之人物”的重要部分。1912年蔡元培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将美育纳入政府的教育方针之中,倡导重视美感教育。当时中小学开设了唱歌、图画和劳作等课程,以贯彻美育思想。

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和中学的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和中学实施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教育文件首次提及美育。后来由于“文革”,美育被当作“封资修”的专利,从而导致美术、音乐等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不被重视,“小三门”“副科”的帽子由此扣上了。改革开放以后,美育逐渐受到重视,再次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没有美育的教育被认为是“不完全的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发表,明确地把美育和德、智、体三育并提,同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将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

进入二十一世纪,2010年,备受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广泛瞩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13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形成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第一次将改进美育工作要求写进党的纲领性文件。201410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风。”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2015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对新时期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文件明确提出“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到2018年,学校美育要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年,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文件还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明确职责、各级各类学校提出明确要求,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美育历史性的新起点。2016年全国各省相继出台贯彻国务院意见的“实施意见”,教育部与福建等8省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到20176月教育部已经与21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

学校美育综合改革正是这种背景下的重大决策。这些都意味着,美育已被纳入国家的教育和发展战略,融入在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筑过程中,体现在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建设中。理解今天的美育,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归或轮回,而是在中华民族迈进21世纪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国教育在面临着大使命、大作为背景之下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二、美无国界,审美有民族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关于人类普遍“爱美之心”现象。“美”是无国界”的话题,多方争论乐此不彼,审美有民族性总是多于共识。毋庸置疑,一切审美对象都烙有其地域文化的标识,都具有主体民族的鲜明属性。这种深刻沉淀于民族之中的文化血脉,就是深嵌于人民心中的民族文化基因。游离于民族特性之本泛说审美世界,审美教育就无法进入其实践性本源。

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璀璨生辉,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从歌、词、书、画到科学技术、青铜工艺、建筑样式,民风民俗等等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文明大国,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建塑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体系。这就是学校审美教育最鲜活直接的对象,是我们彰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审美意志。

1.从审美视角内化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价值

中西方的审美价值观有很大的差别,源与社会的形态与体制的差别。比如,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有宗教,但宗教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并不起主导作用,中国人的终极关怀是道德的或人生哲学的活法,并且是通过地域文化生成的不同民俗、节庆、仪式、礼制等艺术范式与审美样式来完成的。这就是儒家的“美善相乐”, 道家的“ 美德合一”,现实的善、人生的真实和信仰境界, 都在美那里融合为一了。审美活动将生活精神理想化, 用审美的态度去体验生活、享受学习,去建塑人生。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早就为今天的德智体美相互融合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夯实基础。我们的传统审美强调审美不单纯是向自然索取的工具,“天人合一” 更是人与自然亲和融洽的媒介,满足了人的精神情感的需要。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说,更是增强人的德行和亲情之道。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强调社会、人、自然的生态和谐发展,正是体现出传统审美价值观中的“天下为公”之道。中华传统美德是经过中华民族长期的发展进步而形成的,是被人民大众所认可,并愿意遵循实施,以之为约束,提升自我过程中体现。

今天的学校美育要从审美和人文这一独特的视角,从美的艺术形象、情感切入,让学生感悟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意识是如何衍生传承、外化呈现,从而沁润并内化于他们对国家、民族、家庭在个人成长中永恒的价值信念。

2.从丰富的民族民俗中体验审美的多样性

中华56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每一种民俗事象都有一定美的形式和意蕴、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当生产力水平把人们从民俗的直接功利性逐渐地拉开后,积淀下来的就成为审美的一部分。

从丰富的民族民俗内涵看,大部分旨在祈福、纳祥、禳灾,除瘟以维护秩序,确保群体延续、发展为目的;节气习俗总结了生产生活经验,企盼丰收;祭祀习俗则是用礼制和仪式强化崇拜、获得藉慰;宗教习俗满足人们的信仰及获得护佑的愿望;娱乐性习俗消遣了人们剩余精力,锻炼了生产技能和艺术表现力。虽然这些“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满足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文化认同转向身份认同的“真”。从形式看,他们的服饰都有自己传家的样式和喜爱的造型色彩,都有风格迥异的曲式小调,都有各自建筑结构样式和装饰技巧,都有各自表现勇敢与智慧、强悍与美丽的独特展示方式。它们作为民俗内涵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美”的创造物,也包含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认同审美民族性能形成文化自信的向心力,是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和强大的软实力。在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只要看到软木画,就知道这是福建福州的特色,听到南音,就知道到了闽南,畲族独特的民族审美样式在闽东已经成为最好的艺术教育资源。虽然这些艺术具有强烈地域性标志,但它们始终是与中原大地的文脉音韵共鸣回响。让学生参与体验在地或不同地域民族艺术生存活动,我们的“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美育目标,就不会成为空言无补的坐而论道。

3.从审美教育规律看引领和设计的必要

教育是一种最有效的价值建构手段。上面我们提到的民族传统文化美感教育、形象教育、艺术教育对学生形成审美价值取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丰富独特的美感,提高艺术与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结构,使其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审美活动涉及到不同层次、环境教养背景下孩子们成长需求,涉及到情感和理智、想象和思考、感官和心理、意识和无意识等多种复杂心理活动。学校规定的空间和规划好的艺术与人文课程,恰恰是能促使学生用平衡协调的心理结构对美做出无功利的纯挚反应, 从而不断完善心理结构, 使价值建构潜移默化到人的较稳定心理直觉中。因此,我们既要注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又体现中外融合、既体现地域特色又引导兼收并蓄的整体把握,努力探索建立起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贯穿于各类学校的美育课程体系。

这里必须强调,学校美育是在师生共同参与体验和觉悟过程中感性实施的,关键在引导者的理性设计和主动性的诱发。如果仅以个人的认知爱好,不考虑学生成长环境及其心智发展阶段性、个体差异,或简单照搬跟样它人的口号,缺乏引领创新的规律认知一哄而上,这样的美育走不远!当然,我还有现实的担忧,现代教育中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金钱唯上、考分第一等等还有与传统优秀文化越来越远去的家庭、社会关注问题,这些都是牵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难逾的障碍,正所谓“知之不难,行之不易”。

三、美无唯一,审美有法则可循

美,这个字,千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没有一个明确定义。但美的形式有六个公认法则可循,我们可以在审美教育实践中大大加以利用。我极力推荐将这些法则渗透于各个艺术门类,各个学科的共通性中来诠释,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正确的审美方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把握并运用这些法则,在推进学校美育具体工作中发挥事半功倍之功效。

1.单纯齐一或整齐一律美。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美。齐一、反复能给人一种秩序感,在反复中间还能体现整齐一律的节奏美感。如学校的升旗仪式,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排着整齐的方块阵列,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体现出万众一心的爱国情操美,仪式的庄重美。

2.对称与均衡美。对称,指以一条中心线,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对称会显得呆板,但它具安定、稳重的特性,可以衬托中心主题。均衡是在突破中心线又不失稳定感的均等平衡之美。我们可以将对称美与均衡美具体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环境布置中,让孩子们能从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中知道,两边一样对称是庄重的美;两边不一样但力的重心还很稳定,这是活泼的均衡美。当我们与孩子们这样交流、评论时,审美能力就在这点滴中感悟中得以教化。

3.调和与对比美。调和与对比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一致),以达到秩序化、统一化、优美的目的;对比是在差异中倾向于“异”(对立),是把性质相反的要素并列(形态、色彩、质感、大小或配置情况),如曲和直、长和短、粗和细、明和暗、黑和白、大和小、疏和密等通过比较,就产生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对比现象,形成错落、疏密有致的调和美。

4.美的比例。比例指一件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尺度关系。建筑是以理性严谨的数学来规划建造,但在外观样式设计上就注重体量大小、高低、方圆、前后、色彩运用的比例美感关系。在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抽象的数学也具有的整数和谐美、圆和球体的对称美、黄金比例美等为世人所赞叹。

5.节奏与韵律美。构成节奏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过程,二是力度的关系,指强弱的变化,把运动中的这种强弱变化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形成节奏美感。我们在唱歌、演奏时就很讲究节奏,韵律则是节奏的基础上,而产生的高低、起伏、进退和间隔的律动关系,富有充实的变化美和动态美,在欣赏舞蹈时这种韵律美最为直观强烈。

绘画表现视觉节奏,主要体现在表现造型、空间、色彩的技能,如由静到动,由疏到密,便形成了画面节奏感,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情调的色彩便形成有情趣韵律。

节奏和韵律存在于生活、自然中,如四季更替、动静交互,小桥流水,城市中的曲线、直线、斜线的丰富变化,重点在于发现和感受。对学生进行节奏美感训练,绝不是艺术教师的专利,任何一位教育从业者均可介入受用。

6.多样统一和谐美。多样统一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艺术运用,它能给人一种整体和谐的美感。用在艺术布局中,指既要多样有变化,又要统一有规律。用在校园美育环境规划设计、活动方案设计等方面也是一个首选法则。在艺术中,总是把统一中求变化作为形式与内容统一表现的最高形式,在生活中,多样统一法则也是我们观察世界、认识并把控事物的一个辩证的方法。

四、通感,开启审美的钥匙

“通感”一词,原本是心理学术语,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官能感觉可以交错沟通。所谓审美通感,简单地说,就是在审美活动中引发的各种不同感觉互相替代,心理联觉转换而生成的新美感、新意味。在审美活动中运用并引导学生发现通感现象,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味为有味,从而把情感表现得更具体、更鲜明而生动,顿悟豁然之间激增审美愉悦。

1.有意识的体验通感现象

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应有意识引导学生感悟体验通感现象,比如说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对画面色彩经常会用“温度”感来描述——这张是暖色调,那张是冷色调。说同学唱得真好,我们会说歌声很甜美。追问一句:画面真的有冷暖温度吗?歌声怎么会有甜的“味觉”呢?为什么?

我在中小学经常观察到,学生在活动中会情不自禁跟随节奏手舞足蹈,音乐课上老师引导学生看画听歌,美术课上老师引导学生赏音画画,用意就在于启发学生对音画、冷暖色彩、情绪理解与释放的通感建立关联。这是不同感知器官在艺术活动中间“合理”的连通转换,在艺术表现和审美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2.有设计的渗入通感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通感体验活动实际上更关乎人的情感,在乎人的观察、感知能力养成。把握好以下三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对你指导美育实践工作和教学定有益。

第一,它能产生丰富的联想。每个人在审美活动中都会基于自身的能力和经验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审美联想。在游山玩水时,有的人想到这山的形状像什么,又像什么;有的人能联想到王维《周庄河》“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引起审美共鸣;有的人可能在眼前却是章子怡在《卧虎藏龙》电影中吊在那么高竹子上,一个倒栽葱下来……,唯美画面眼前再现。著名画家潘天寿认为:“画”在本质也是“诗”,画家本质上也应是诗人。能够让人们在山水中所感受到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中有诗情画意,诗画中有音乐旋律等,就是通感在审美中发挥作用。

第二,它可以产生新颖的表达。在艺术创作中,人们由于受到外界事物、生活经验启发、诱导的对艺术构思与创作手法的顿悟,会因此表现出新奇的“语境”。的确,各种感觉都是可以打通的,这样颜色可以变得有温度,声音可以变得有形体,情感似乎也会有分量(沉重的心情)。我们最熟悉的语言文字,只要打破常规,将文字的素材进行不同感知联觉的组织、组合,进行结构的改变,就能创作出文学作品新颖的文体或者诗歌形式和意境。纪录片名“舌尖上的中国”这个看似没有逻辑的修辞语法,却在视觉、听觉、味觉联动中把我们带入全新的审美意趣

第三,它助你大胆的跨界突破。通感突破了我们惯性直线的平面思维,而采用立体和非逻辑、可跳跃的“非分之想”的思维方式。现实理应这样,可是它就不这样,产生了另外一种很新、很奇、很怪,让你如醍醐灌顶般的豁然愉悦快感。在近几年的大型晚会上,各种不同艺术内容与形式现出交互跨界,舞台美术也在视像文化广泛渗入生活的今天,融入数码媒体、3DLD等科技在跨界的设计中,视觉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演员和观众产生了写实与写意、具象与抽象、幻觉与真实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正是这种大胆的跨界创新,也启示着人们在各个发展领域寻找创造的乐趣,更扩大了审美范畴和艺术与生活、社会、科技等领域审美创造的价值。

3.有目的地运用通感创造

通感的形象思维在通感中的作用,是一种催化性质的作用,能促进通感在各门类知识中间发挥新的解释和诠释作用。它随着时代的不同,会在不断的认识和提高的过程中升华知识本质内在的关联,使得文学、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篆刻等门类之间能够沟通并能够互相转换。通感使人们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知器官都能够实现联觉,这是完整的生命具有的基本素质,是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国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艺术课程通过这种这建立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及艺术与科技的广泛联系,强调视觉、听觉、动觉、嗅觉、触觉等多种器官的相互沟通和转换;在保持各门艺术独特性的同时,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接受传统艺术和经典艺术的同时,兼容当今不断涌现的新的艺术形式和大众艺术。”因此,发现并设计好艺术教育跨学科材料,让学生心动(欲望、冲动),激发动心(思考、实施),创意行动(体验、制作),也就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实施过程。有意识运用通感对青少年美感形成、人格陶冶、情感的丰富、创造力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五、审美,启之于人生境界

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源自人的审美活动,而审美活动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的生存实践之中,并且伴随着人类在审视选择、价值追求而成长,它包括对世界与对自身的一种理解,也包括对某种行为方式的认同或否定的思考。

1.美育,在乎生命成长中的精神滋养

审美能力是不是与生俱来,审美品位花钱也买不来。是在良好家风、校园文化艺术浸润的美育情境里以及社会环境,对美的相对稳定和持久价值追求实践中滋养而成。

审美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活动方式。“爱美,追美,美梦成真”是人生成长中的审美需求,在长期鉴别或赏识美与丑、合适与不适、愉悦与痛苦、崇高与卑劣的历程中,“审丑”也成为审美范畴。就是今天,生活中如果只拥有了知识、金钱,这种生活就一定幸福吗?人类生存本质地要求在真、善、知识与意志存在之外表达自己,确证自己,这就是爱美之心作祟,就是作为一个自我存在的确证与表达,但价值判断不同,所表达呈现方式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生存性苦恼总是磕绊精神意愿达成一致,北宋的苏轼却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认为食“肉”的欲望是躯体存在的需求,而赏“竹”的闲雅之趣则是肉体之上不可缺少的审美精神需要。

审美的人生饱含审美的创造。比如,我们站在一幅花鸟画前,有时会惊叹“画的跟真的一样”。真实的花、鸟对人而言,不在于它是一个组合物,而在于它的存在“意义”,而通过画家选择、组织、思考、表现等就赋予了艺术品真正意义的“意象与意境”,即“意味”,此时“意味”大于“意义”。因此,艺术品在更深的意义上与现实相通,让你在画前与现实意义进行再创造。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亚里士多德才会说戏剧比真实更真实。正是基于审美活动不是狭义的艺术活动,学校美育更推崇“艺术的人生”,即在艺术的生活中体现生命的真谛,体会对象的存在,从而深刻揭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内涵。

审美的人生是在生活中品味情趣。走进影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去观赏艺术固然重要,可是生活中的一根木、一段竹、一块石、一团泥,看似原本平庸而无特别价值,但通过文人、艺术家的创作凝情成物,达到“一石一世界”神韵生姿,绽放出艺术的光辉。正是审美的主体情趣注入,改变了人和物的关系,艺术审美,可以说是孩子们生活中的“源头活水”。

2.审美,朝向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境界在人与现实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生成,境界的本质之根深植于人生实践。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是它的特点,一旦人与现实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自由自在状态情感化的觉解和体悟开始共生共融,人就进入了审美体验的最高层次。人生会形成各种不同境界,而审美境界则是其中一个比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人生境界的高层次是超越小我进入大我,把握生活的真谛,体会万物的滋养,将自我与世界合一,也是真善美合一的境界。因此,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展示和自信人生。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是学校美育的核心,也就是今天我们强调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单纯知识传输和技能教育不是它的全部。但是,让学生喜欢并且爱上一二项艺术技能十分必要,这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受益于终身幸福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技之能。如果说爱因斯坦等中外科学家、名人都能展示其较高艺术才华,那么近年来在网络媒体上倍受好评的上海地铁打工的“口琴叔”,四川农村“大妈画家”“广场歌手”等生活不易却能自娱自乐的普通民众,亦让人暖心。因此,除了给学生传授艺术等审美基本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一些实在的、简单易学的艺术技能,让他们在参与艺术展演、校园环境与教室美化、家庭生活美化、社区环境美化的过程中体验美、创造美、欣赏美,而不是美的旁观者。

我们要回应时代对美育的再召唤,要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审美教育,放在学习丰富优质的艺术课程、各学科互相渗透、校园美育环境和活动平台的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中整体实施;放在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人文情怀中来设计巧施、渐进提升。期盼呈现的果实,是内化于孩子们未来一生幸福的人生境界、人文精神逐步养成,外化与终身受用的审美知识和艺术技能以展长才。最终的审美理想就是为我们的孩子们,能在实现祖国“两个一百年”的新愿景中,有态度、有品位、有气质工作和生活。

2017630日于桂湖云庭

报告人:王福阳 教授 福建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上级主管为福建省教育厅,主要开展全省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政策和学术研究并提供决策咨询。福建省政府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669 号文件中要求“发挥‘福建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决策咨询作用。”)

特别提示: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版权和知识产权麻烦,如需引用本文请注明本文作者及文章来源。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