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窗口>
阅读文章

《教育故事》2021.04期看点③|专稿/张建梅:重视美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1-12-24 15:53:01

张建梅 教育故事 2021-11-23

 山川湖海,夕阳明月,因其美好而触动人心。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美因人而生成并对人产生美感作用。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养成健全人格必须实施美育”,即“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树人”。美能引导人们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相互融合,成为人格完整、精神自由、人生幸福的人。


中国美育网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张建梅提出,美育教学重点在于对人的品格培养。进入新时代的美育,要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作为重庆市美育示范先行学校之一的巴蜀小学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让美育走进生活,制定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礼仪课程——《巴蜀儿童礼》,以培养出具有良好素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完美人格的巴蜀学子为目标。本篇我们跟随中国美育网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张建梅的脚步,探索美育的功能和使命。

重视美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某北大毕业的医学博士,由于心高气傲、内心膨胀,不和人交流,紧接着他陷入了一个无法就业的死循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到32岁,都还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如今却成为低保户!这样的新闻实在令人唏嘘。许多家长用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你干这句话来教育孩子,这让很多孩子产生了一种误解,他们认为只要学习好,一切都是万能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如此,人的一切活动不单单只围绕着学习,生活中还有太多学习之外的事情需要掌握。

当代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投资和开发,甚至认为智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孩子的一切,把智商看作是孩子成才的唯一条件。而过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信心”“乐观”“毅力”“兴趣”“与人合作等情感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巨大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有许多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障碍,初中生约为13.7%,高中生约为18.8%。可以说,学生的情感教育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关注学生心性的培养,树立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特别探讨的重要美育教育问题之一。


    美育是社会的问题,也是人生的问题,当你真正感受到它的重要性时,就会不遗余力地呼吁。因为如果人格上出了问题,就注定不幸一生,比如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蔡元培先生曾明确提出了养成健全人格必须实施美育的著名观点。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他反复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所谓健全人格。分为德育、知(智)、体育、美育四项,并主张把德育、智育、美育作为心育,开了文艺与美育从心理学之先河。此外,蔡元培先生还要求教育者重视个性的发展,他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人类的教育也是为了提高生存几率,在动物的基础上,又有一套教育的工具,就是语言文字。对于人类而言,信息的传递主要靠的是文字。人一生的教育和学习的过程,就是生存至上。出生后为了生存,学会了走路;上学后,为了生存,学知识,附带的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也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可以生存得更好。美育教育就应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气质和性格,采用不同的方式,陪伴孩子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而不是形成整齐划一的工业产品。

中国美育网主编李田教授在学校美育与人生发展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汇编一书中说:美育这个概念名词,是由两字构成的,是美之育或美的教育。而事实上还有一个站在美与育背后支撑美与育的字,美是因人而生成并对人产生美感作用的美,育是因人而生为人而育的育人的育。所以,美育乃是一种独特的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树人的一种教育,没有人或不落在人上,美育就是悬空的,就是没有意义的一个虚名。所以,美育教学看来是用各种美、各种艺术和美学来教学,但其目的却不在那美、艺术和美学本身而是在它们对人的作用亦即对学生的作用。可以说美育教学生成和存在的价值不在教学本身而在教学育人上。教学育人是美育教学的灵魂,是美育教学前进的旗帜,也是美育教学是否优质高效的评价标准、尺度和着眼点。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它不仅是艺术教育,更是指通过美育这个渠道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让学生在受到美育的同时,更多的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确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许多课题研究中表明,当代大学生受资助学生群体,他们本就缺乏开阔的视野,面对在互联网上便利地获得各种美育资源,他们更容易出现审美趣味庸俗化,审美趋向功利化的趋势。我在对首都经贸大学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在你认为哪些职业是美的?中就有6%的学生选择了网红主播;在你认为生活中的美是有哪些?中有13%的学生选择了腰缠万贯。因此,受资助学生群体的确需要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加强审美教育,要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观和人类社会中感悟何为美,崇尚劳动美、奋斗美、奉献美,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受资助学生因其生长环境特殊,有时会形成人格偏差,他们更需要通过学校系统的审美教育来纠正,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结构,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从而改变家庭命运。

叶朗强调,一个有最高人生境界的人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他认为,美育就是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这是美育的最终意义。他说,美育可以使人通过审美活动而超越自我的有限性,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所以美育对于培育健康的人格和创新人才有着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美育进入新时代。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审美教育已有很多学校在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巴蜀小学作为重庆市美育示范先行学校之一,一直共同践行教育是做的哲学,有效地利用本土区域积淀的各类都市文化,结合学校综合改革全面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改进学校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巴蜀希望借助互联网,让美育更加形象、生动、自由、简洁和快捷;推动美育实现更积极的教育功能。


 美育对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作用。德育是的教育,它的内容是”,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美育是的教育,它的内容是,也就是调和性情,使人的精神保持和谐愉悦的状态,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大乐与天地同和)。心灵修德艺术向美,中国历史上,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一生推崇礼乐思想,即是治国安邦之道,也是启蒙教化之术,并在之后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中国的美育传统。重庆市巴蜀小学提出习惯,在行动中养成巴蜀儿童礼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关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国内不少学校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面临讲解易、生动难,规范易、巩固难,学校易、社区难等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和现状,巴蜀小学围绕培养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巴蜀孩童的育人目标,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在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教科院的关心和指导下,持续开展习惯在行动中养成等教育活动,让一批批巴蜀学子养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珍贵的人生成长之礼。在第三届全国美育大会主题发掘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根脉,推动美育创新发展。也是按这个规律执行。加强美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发展人的健全人格。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健全人格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实现这个目标来说美育有它的独特功能,是智育不能代替的功能。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冲动,培养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美感创造性。很多大科学家都谈到,新的科学发现不是靠逻辑的推论而是靠一种直觉和想象,美育是培养人的想象力和直观洞察力。这就是美育的创新之美。通过创新之美、协凋之美、自然之美、开发之美、共享之美来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切实转变功利化、技能化倾向,无论是普通学校艺术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必须要转到育人的轨道上来,让审美教育真正成为以美育人、润物无声、走心暖心的审美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独属阶段,而是伴随着一个人终生的过程。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应当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以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身心素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的人。

    美育必须回归人生本位,以审美的精神去建构人生。让学生学习生活,学会生活,让教育面向生活,回归生活,制定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礼仪标准——《巴蜀儿童礼》,巴蜀小学首先统一认识,形成了教书是为了育人的观念。在制定《巴蜀儿童礼》的过程中,学校按照《中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汲取《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智慧,把儿童心理”“生理成长特点、审美趣味、性格养成和教育规律制定在校七礼,努力让巴蜀礼仪标准通俗可行、互动有趣,让不同年龄段学生都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从被动服从到主动遵守,从外化行为到内化思想,实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真正形成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践行的教育文化场。发展人生,实现完美人格的目标。美如果不能影响到人心,作用于人生的改良,便毫无美育的价值。我们所倡导的美育,应该是为人生的美育,通过改良人的精神和心灵进而来实现改良完美人格的目的,美育是以美来化育人生,其立足在美,路径在育,目标在实现完美人格的人。美如果不能影响到人心对人生的改良,不能构建人格完美,那毫无美育的价值。美创造美的人生,同样人生也创造人生的美,美育就是要创造具有审美意义的人生,并为此而立心、立德、立行,最终达成完美的人,这才是其真谛之所在。

    本文并非要用美育替代德育,而是强调美的本身就蕴含着品德与情怀的意蕴,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就具有以美承德,以育载道的功能和使命。好的情感,善的情怀,高的情商更多是来自于美或关于美的教育。(本文来源《教育故事》)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