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名师>
阅读文章

仝根章:苏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述评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2-08-24 10:53:38

 苏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述评

                                作者:仝根章

 

    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美育理论家和美育实践家。他不仅在美育理论上有自己的独特建树,而且在长期的美育实践中作出了辉煌的成绩。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应当体现德、智、体、美、劳相互滲透与和谐的统一。他说:“全面发展的和谐,也就是身体、道德、美学完美的统一。”而“劳动是大地上一切智慧和美的基础。”“美好的东西是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甚至体会不到大自然的美。”“没有美的教育,也就谈不上是完整的教育。”他认为,美育可以促进德、智、体、劳的发展,美育对于丰富、陶冶人的情感有直接的效果。更可贵的是,他亲自主持美育实践,在乌克兰克列明楚格附近的巴夫雷什中学,他设计了一整套具体、生动的美育措施。在这里,一切都渗透着对于美的追求,一切都闪耀着美育的光彩。

    具体来说,他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能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

 

    在《怎样才能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一文中,苏霍姆林斯基把“个人要有丰富的美的知识,敏锐地去发展对美的需要”看作是真正的人的重要特征之一。他认为:“美能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确切地说,美的世界里的精神生活能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进行道德教育,造就真正的人一一就是在号召做一个美的人。”

那么,什么是“美的世界里的精神生活”,它又怎样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呢?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美的世界里的精神生活,就是在体验、创造、保持周围世界里的美,即在自然界里、人际关系里、特别是精神范畴里的美。”

    他接着写道:“美的世界里的精神生活会激起那种不能根绝的人的需要一一成为美的人的需要,追求奉献的需要。”

    他说::“小孩在发现自己周围的美,并对这些美而感到兴奋、赞叹的时候,这宛如在照镜子,会观察到人的美。孩子对美的这种感受越早,对美的惊奇越精细,他的自尊感就越高。”所以,教师要教小孩子通过认识美来认识自己。比如说,通过“认识一朵小花的美,岸边上色彩斑斓的小石子的美,鲜红色霞光万道的美、朗朗语调的美以及人们的行为美来认识自己。”

    他强调:“教师的权利就在于为幼小的儿童打开通往美的世界的大门”,“使每个孩子能实实在在看到美,让他们对着美惊叹不已,把美的东西化作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经常感到语言和形象的美。在教育的这个领域里,每颗心都在期望能亲身而且非常精细地领略这一点。”

    他说:“我们周围美的世界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重要的是“你要会开辟这个世界,使你的语言像音乐一样,在孩子们的心里铮铮作响。要使你那些冥思苦想出的话语,成为孩子无与伦比的欢乐。如果在你学生的心灵里奏出语言的音乐,那他就会变成你的受教育者。”这样,你的话,即道德的教诲就会深入到他心灵上最隐秘的角落,唤起他做一个美的人(即真正的人)的愿望,也就是说,他会“使你的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生活里,都会有使美大放光彩、对美惊奇以及在美面前有股喜悦的成分”。

    这里的关键是要触及孩子们的心灵。因为“对美的东西的感受能在少年心灵中反映出一种极其敏锐的力量,使其成为刚毅果敢、宽宏大量、心地善良而又十分热忱的人。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童年时代没有领略到人的心灵美的话,他就不可能成为有教养的人。”

    心灵美和精神美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培养真正的人,就是用人的精神美使人变得精神高尚。正是那种思想高尚的精神,才会促使儿童去思考: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活在世界上是为什么?”苏氏强调:“要善于对自己幼小的学生讲这番话,接着对青少年讲精神美”。要培养自己的学生,“从学生的幼年起就让他们的心灵受到精神美的阳光哺育,使他们的心灵成为纯洁、细微而敏锐,并易于接受道德上的教诲”,从而成为心灵上、精神上美的人。

 

        二、理解和感受美是自我教育的强大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精神美的人。他把美称为“心灵的体操”,认为“它能矫正我们的精神、我们的良心、我们的情感和信念”;他又把美比作一面镜子,说是在这面镜子面前你能“看见你自己”,“同时也能知道如何对待自己”。

所以他得出结论说:理解和感受美“是自我教育的强大源泉”。因为“美是照耀世界的明亮之光,借助这种光,你能看得见真相、真理和善良,在这种光照之下,你会体验到一种献身精神和毫不妥协的精神”,在这种光照之下,你能认识恶并与其进行斗争,从而“用美把邪恶和丑恶现象挤跑”,使你成为心灵美、精神美的人

那么,如何理解美、感受美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孩子去观察美,同时去思考美和人的高尚品格。”因为“美只有向聪明的人和会思考的人才会展现出来”。

基于这种认识,苏霍姆林斯基常带着孩子们到池塘边迎接霞光,在那里给他们讲童话故事。他说:“我有一整本关于美的儿童童话集。这些童话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启迪对美的东西的思考,培养对自然界、人及其行为美的观点和信念的形成。”因为“对美的东西的追求,对丑恶现象难以容忍一一这一切都要求在智慧上是发达的、细致而敏锐的。只有智慧和美融为一体,才会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人成为心灵美、精神美、行为美的人。没有观察、没有思考、没有思想,美就是在你眼皮子底下你也难以发现,更不要说去理解它、感受它了。

此外,还要去创造美,和孩子们一道去创造美的东西、美的环境,让他们在美的环境里得到熏陶。“长期在美的世界里熏陶,再碰上坏的、丑恶的东西突然会觉得不能容忍”,因而就会“用美把邪恶和丑恶现象挤跑”(教育规律之一,就是用美把邪恶和丑恶现象挤跑)。

    所以,他说:学校教育“就在于使认识和理解美去唤起孩子们不安、焦虑的情感,想方设法使现在的周围变得越来越好。”让美的环境,美的思维唤起孩子们对于那种由于冷漠、懈怠、游手好闲、漠不关心所带来的环境有一种不舒适、定不下身来之感。我们从孩子的童年早期就应该“让他们懂得:讲台上不漂亮的桌布,地板上布满灰尘,墙角里有蛛网,在这地方上课是不可思议的。”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自然界美的感受,积极去创造美的东西,是对青少年心灵的一种极重要的训练,是使人力求看到人的美及其心灵美,力求去确立人自身那种美的东西并蔑视懦弱、萎缩、意志薄弱不可缺少的东西”。

 

      三、老师的使命就在于使集体永远去追求道德美


    在《怎样启迪孩子们具有高尚的行为举止》一文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老师的使命就在于使集体永远有一种精神去追求高尚品格,去追求道德美。”他说:“应当在儿童、青少年的意识中播下善良行为的种子,使他们有能力去同冷漠无情、无同情心、道德无知、利己主义斗争,使大家的思想意识永远处在对抗不道德行为的境地,使每个少年心灵中的善良能立刻去反对邪恶。使邪恶成为不能容忍的东西。”他强调:“老师应当是道德财富的创造者,而不应当被迫经常同不道德行为的肇事者斗争去充当从事审理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使“集体的精神状态”永远向上。这样才能使那种坏行为、不良思想、丑的、邪恶的东西引起人们的普遍的激愤而没有立足之地。接下来苏霍姆林斯基打了个比方。他说:“我们大家,我们这个集体好比是个合唱队。”这个合唱队正在唱着美妙的歌曲。当我们的心灵正在被那美妙的歌声亦即我们所创造的美而陶醉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地痞流氓出现在我们面前,他想以自己的造作、扭捏作态、怪相来破坏我们所创造的美。这时候,他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在我们心中激起一股愤怒,大家会毫不迟疑地把这个流氓赶走,然后才去继续干我们的事……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就是思想生活。他说:“我是这样理解集体生活,即思想生活的:对于想去破坏我们所创造美的流氓,我个人是不能容忍的,因为他不让我生活,一时不除掉这种丑恶现象,我就不会得到安宁。我对邪恶毫不留情、毫不妥协是和我的学生们的这种情感融为一体,共同组成一股力量,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会使行为不轨的人感到很不舒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这就是道德意识的活动,以及他付诸行动的一种准备。没有这种活动和准备,学生集体就会在邪恶面前解除武装,不会再是严厉谴责邪恶的一股力量,相反,它不得不防备意外行为的袭击。”

 

         四、美与精神力量、劳动、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把孩子行为中的“应当”、“困难”和“好”连接起来》一文中指出:“教育者的使命就在于去教会孩子们、青少年去追求美好的东西,去逼迫自己思想好,做好事,对自己心灵上的消极和懒惰要有不满感。”他说:“我们应当启迪自己的学生们有一股精神力量,使他们想成为好人,而且使这种愿望能成为自愿的劳动。”

    这就涉及到了精神力量、劳动、美、自我教育等问题。

他认为:“人的精神力量是从理解美开始的。会思考、会创造、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克制自己的人都懂得并感受过克服困难的欢乐与美好,他们的良好品格也正是随着克服困难而产生的。”所以他说:“依我看,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儿童在思想意识中,“不能把美好的东西同愉快的,尤其是轻松的东西混淆起来。”应当使一个人从幼年起就懂得:“美好的东西是劳动的结果,是手和脑的创造。美好的东西往往来之不易。没有劳动,甚至也领会不到大自然的美。”

    为了证明这一点,苏霍姆林斯基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他们集体农庄一位农艺师有个5岁的儿子。在夏天,天刚蒙蒙亮,父亲就唤醒儿子:“起来,儿子,我们去寻求美。”儿子很快起床,穿好衣服,和父亲一块儿走到田野里。这时,东方的天空出现鱼肚白渐渐呈现出蔚蓝色,然后又显出玫瑰色,星星渐渐隐没了。只见从远处田野里的某个地方升起灰蒙蒙的一团,渐渐升向高空。突然间,那灰蒙蒙的一团像火一样在浅蓝色的天空中燃烧起来,而且就在这一瞬间,父与子听到了惊人的音乐。仿佛在田野上空有人在弹琴,又像是一只小火鸟,用翅膀在拨动琴弦,在田野上空发出奇妙的声音。儿子屏住呼吸,头脑里产生一个念头:如果我还在睡觉,我会听到云雀唱歌吗?“爸爸,”儿子问道,“现在睡觉的人,能听到这奇妙的声音吗?”“听不到。”父亲肯定地回答。“那他们多乏味啊……”

    整个暑假,那孩子都在田野里干活。每天他比父亲早起半小时,到田野里去看日出,去听云雀歌唱。然后,他和父亲一块儿到草原去,每人都在自己的地段上干一整天,到了傍晚才彼此相聚一起回家,同时在观察着星星的闪烁,聆听着夜的寂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是一种深奥的人所具有的东西,美的存在是不以我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美又是“可以为人所发现或者为人所认识”的。这种认识和发现是需要付出一番劳动,甚至是艰苦的劳动的。农艺师的儿子看到的那种大自然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他不是每天3点钟就起床到田野里去,他是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感受不到这种美的。正如农艺师回答的那样,睡觉的人是听不到“奇妙的音乐”即云雀的歌唱的。

    农艺师的儿子早早起床,“匆忙下田为的是看那从田野里升腾起的一团变成火鸟”。“这也是劳动,是创造美的劳动,况且还是不轻松的劳动。”正是这种劳动让他看到了美,感受到了美,以至于这种美变成了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促使着他继续去通过自己的辛勤的劳动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这时,劳动已经变成了美好的东西,变成了他的自觉自愿的行动。

    由此可见,“精神力量、劳动、美、自我教育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没有劳动就不会有精神力量,没有美的创造就不会有劳动,没有基于劳动的精神力量和美的创造,就不会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纪律。这些东西的相互作用创造着一种理想。即善于使人去看到自己生活和斗争的目的,善于想象出自己的创造和自己的未来。”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接着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东西就是培养人的这种精神力量的方向,使他想象到未来:为什么而去劳动。我们的学生在把荒地变成良田的同时,他会为一种崇高思想所鼓舞,即这块荒地将会成为美好的园地,而且在这种创造美的当中,他会看到自己的未来。逼迫自己去做应当做的事,只有受到崇高理想所鼓舞的人才有可能;这种理想是劳动、美、精神力量、自我教育和自我纪律的产儿。”他说,“学生对劳动(包括对学习,这是非常复杂而紧张的劳动)持消极、冷漠的态度,这是由于老师不善于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展现美好的未来的根由。”

 

        五、美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们成为美的人

 

    如上所述,美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我们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但美又是可以为人所发现,或者为人所认识的。“我们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认识美,确立美和创造美。”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他能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因受美的感染进而去创造新的美;“他能看到蔚蓝色天空的奥秘,群星闪烁,晚霞那粉红色的光,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的薄雾,风暴前那火红的日落,地平线上那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人看到了,感到惊奇,他无论走到哪里,也会创造新的美。”当他停在一个地方,会对着美感到惊讶,美在他的心中生开出高尚品格的花朵。他在人的面前展现生活的欢乐,是因为他听到了树叶的沙沙声和鸟鸣,欢乐的小溪那潺潺的流水声和夏日炎热天空中云雀的银铃般的鸣叫声,小雪的刷刷细语和暴风雪的吼叫声,波浪轻柔的拍溅和夜间庄严的宁静,这一切他都听到了,并屏住呼吸在聆听着千百年来生命的奇妙音乐……他陶醉了,他在感受着、欣赏着大自然的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他常常反复向孩子们讲这番话,并且经常领着自己的学生到美的发源地去。他说:“这是观察美的课堂。”在那里,他教孩子们学会观察、欣赏、聆听周围世界的音乐,并理解它。

他说:“美是滋润善良、热诚和爱情的一条小溪。孩子们对长满红酱果、黄叶子的野蔷薇丛,对小槭树和有几片黄叶子的齐整的小苹果树,对受到初秋寒夜冻着了的西红柿丛感到惊讶的时候,这都会唤醒孩子心灵中对有生命的、美的东西的爱抚、善良和关心的态度”。

他总是尽可能的把美的东西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使他们受到感染,说是“他们受到这种美的感染越深刻,去创造美的欲望就越强烈”。

    综上,我们所进行的一切美的教育都是为了使孩子们、青少年们成为美的人(即真正的人),使他们的内心美和外表美统一起来。他说:

   “内心美和外表美的统一,这是道德高尚的一种美的反映。人追求美,爱美这是人之常情。不过这种追求的实现要取决于人的道德面貌,也就是取决于人的美同他的创造、活动的本质融为一体到什么程度。当人在从事自己所喜爱的活动时,人的美表现得更为明显,外表仿佛由于内在的灵感而放出光彩。”

    他认为,劳动在培养美的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他说:“如果你想成为美的人,那就忘我地去劳动吧。劳动能使你感到自己是你所喜欢事业的创造者、大师和主人。劳动能使你的目光反映出人类伟大的幸福一一创造性幸福的崇高精神。”他强调,“外表的美是来自内在、源于内心的道德美。喜爱的创造性劳动往往给人的脸上留下痕迹,变得更清秀更富表现力。”

    他指出:“内在的创造性生活,给外在的美留下最清晰的痕迹,这不只是新的财富的创造。这同样要善于观察周围世界的美。凡是细心的观察和感受到美的人,其本人就会成为美的人。相反,内心空虚,外表只会表现出迟钝、冷淡、毫无活力。”“如果内在的精神财富能创造这种美,那么,不尽职现象,尤其是不道德活动会断送这种美。”

    所以,他特别指出:“不道德活动会使人变丑。养成撒谎空谈的习惯渐渐会变成游移不定的目光:使人常常躲避别人的眼睛;很难看出他的眼神中有思想,是他把思想掩藏起来的缘故。”

总之,“人美的理想,同时也就是道德美的理想。全面发展的和谐,也就是身体、道德、美学完美的统一。决不能这样:我们的生活是美的,而在各方面不成其为美的人。人美的高峰,就在于我们千千万万个成员中的每一个人,形象地说,都能用自己内在的美闪着亮光。”

 

           六、怎样使内心美与外表美统一起来

 

    “教育的意义,实质上就在于使崇高的思想成为人的志向和理想,因为这种志向和理想在使人充满崇高精神的同时,又能展现出他自身的美”一一亦即“内心美和外表美的统一,这是道德高尚的美的一种反映”。

那么,如何体现这种“教育的意义”使孩子们、青少年们的内心美和外表美统一起来,从而成为美的人呢?根据“外表的美是来自内在、源于内心的道德美”(即内心美决定支配外表美)这一原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关键的是让美占据他们的心灵,使“少年的心灵”“成为美的容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做一个有高尚情操、道德纯洁而美好的人”,“这是人的最美好的自由,同时也是最严肃、最不可违反的义务”。还要在少年的心灵中培养蔑视卑劣、丑恶行为的情感,丰富他们的“精神情趣”,让美充满他们的心灵,从而使那些卑劣的行为、丑恶的东西没有立足之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让生活中“人们中间的美”占据孩子们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在《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一文中说:“我力求使孩子们在整个学校学习时期,都能理解一门细微而又复杂的学科一一善于观察自己。使每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就要考虑到:我在人们中间、在劳动中、在朝气蓬勃的时代里能留下什么呢?”

他指出:“为了使孩子们学会观察自己,就应当教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在观察中“理解和感受到人们中间的美”,“把自己和所看到的理解到的人比较一下”,“把自己的品格同他认为是楷模的人的那些品格衡量一下”,在对比与衡量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就会明确并把握好做人的方向,从而自觉地把内心美和外表美统一起来。

    2.让列宁及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占据孩子们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伟大的列宁形象具有极大的教育力。他那闪光的生活,革命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目标,善于珍惜知识,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们学生自我教育的标准。”所以,“当我在讲述列宁的时候”,我总是“极力使孩子们、少年们对思想美、忠于理想的美、为共产主义胜利而劳动之美产生兴趣。”

他还强调:要在孩子们、青少年们面前经常展现出那些为真理的胜利,为未来一代的幸福而献身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要使他们的心“永远追随”着那些“光辉形象的火热的心而跳动”,要能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产生“最大的刺激”,刺激他们立下“一种志向”一一“做个有智慧、有教养、有文化、精神上丰富的、思想上不屈的人。”一一这时,内心美和外表美就会统一起来,而这种统一的美将会“变成学生个人财产”,这种财产会使知识和智慧“变成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又促使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

    3.让好书占据孩子们的心灵

“对孩子,特别对青少年来说,最大的幸福、壮观、享受就是同好书打交道,去读书,去思索。”也就是说要让好书占据孩子们的心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有健康而充足的精神食粮(这也是防止青少年精神空虚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一个最重要的教育问题。”他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的、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使人终生都入迷地想同书中的思想、美、人的伟大精神、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打交道。”他还特别指出:“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发现学校里的图书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智力生活的欢乐的话,那么,学校也不会给他什么,他只能怀着空虚的心灵走进生活中去。”而人的“最大的不幸就是精神空虚。”

    为了引导孩子们同好书打交道,让好书占据孩子们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经常把他的每一个学生领进他的私人图书馆。在那里,他同他的学生进行着他认为是惟一可能、惟一顺利和幸福的“精神交往”一一

   “这些书您都读过吗?”男孩子科里亚问道。

   “这里很多书。每一本我都读过了(大约有300册)。个别书我读了好几遍,现在我正在一本接一本地重读。你看,这里足足有两书架。这些书对我来说,好比乐师和他的小提琴,让他不接触自己心爱的乐器能活下去吗?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生活下去的。……我图书管理的图书约有4000册我已全部读完了。还有1000册左右还没有去读……”

   “那其余的,您没有来得及去读,是吗?”

   “是的,剩下的还没有来得及去读。”

    吃惊的科里亚看了一下图书,他的眼神表明他有了一种新思想。

   “这怎么办呀?”科里亚小声问道。“剩下许多书没读……”

    苏霍姆林斯基描述道:这时“我的心由于高兴而激荡起来,这是由于这个男孩子想到了:人的周围有一个知识财富的大海,可他甚至连一小部分也未了解。”他说;“使每个学生头脑里都有这个想法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力求做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按自己的方式得到这个想法。”

    一旦学生有了“这个想法”,苏霍姆林斯基就会“把人类宝库最优秀的图书给自己的学生们读,这些书的内容通俗易懂,很适合孩子的感情世界。”他说:“这许许多多作品,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美的世界,思维的世界和人的感情的世界,这一世界本身在孩子面前展现着生活的欢乐。”所以,“我总是极力使我的孩子们觉得,不去阅读和反复阅读那些令人喜爱的图书,不静下心来去攻读那些图书,生活就会像是阴暗的牢狱。要使人认识到只有图书才是无价的、永久的财富,其他的一切都是暂时的。”

    为了引导孩子们“同好书打交道”,让好书占据孩子们的心灵,他还经常同自己的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地交流读书心得。”他说,这样“能使孩子们认识到人的精神的伟大,充满对自身的一种尊重感,使他想在充满文化价值的世界里过着有趣的、丰富的生活。”

总之,我们要引导孩子们、青少年们“细心地去理解和感受大自然中、艺术中、人际关系中以及图书中的美,并使美成为个人品德的尺子”。如此,就不难使人的内心美和外表美统一起来,从而成为一个美的人。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