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名师>
阅读文章

丁月华 叶泽洲:新时代美育进展与问题解析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3-04-24 17:12:58

——“发扬西南联大精神暨新时代学校美育学术研讨会”230位发言者的论点透视

摘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美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适逢西南联大建校85周年,西南大学举办“发扬西南联大精神暨新时代学校美育学术研讨会”,230位专家学者与会发言,总结了西南联大美育先驱的思想和卓越贡献,重申美育本质及其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并对新时期美学与美育、美育的生理与心理机制、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美育教学等宏观、微观问题进行探讨分享,提出美育的科学教育路径和社会生活路径,为我国美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诸多参考。

关键词美育理论;美育身心机制;美育实践;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赋予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内涵、新使命与新路径。新时代的美育实践已经初成一定的政策体系与政策工具,“主管部门政策导向”“美育传统弘扬”是我国美育研究的主要动力。在“五育”并举的方针指导下,如何引领新时代美育工作成为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又逢西南联大建校85周年,为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爱国、进步、奉献和科学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20221217,与西南联大有深厚渊源的西南大学举办了“发扬西南联大精神暨新时代学校美育学术研讨会”。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杜卫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黄大宏主持。研讨会由4个板块主题论坛和18个分论坛构成。主题论坛有“西南联大先生与后生们对史上和当代美育的贡献”“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社会美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美育身心机制与神经美学”等;分论坛有“美学与学校美育”“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美育”“学校与社会美育”“德育美育一体化”“审美实验与美育机制研究”“艺术课程标准与艺术美育”“学校美育评价改革”“跨学科与大美育”“审美化教学”“职业院校美育”“民族审美教育”等,几乎覆盖了当前美育涉及的主要领域。此次会议,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70所高校和高等研究机构与近60所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研究者、一线教师230人从理论研究、实施路径及实践范式等方面研讨了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和美育身心机制等问题。与会代表宣小红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美育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当前美育热点包括新时代国家领导人关于美育的论述研究,美育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美育本质与内涵的研究,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我国美育建设的价值取向研究,学校美育体系的建设研究,社会美育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我国美育评价的体制机制研究等。下面选取此次会议涉及的美育热点和研讨重点进行综述。

美育本质及其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之理论思考

认识美育的本质需要有时间意识和特定时代的背景意识。美育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文化远离自然、人的发展趋向理性压抑感性的问题,所以,美育的基本意义是感性教育,通过对人的感性素养的保护和提升,不仅使人性达到完满,而且还能发展人的创造力,为道德成长提供内在基础。杜卫指出,美育的这种现代性观念对于我国未来的教育,在以人为本、尊重和发展个性、培育“意诚”“心正”的人文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启示。崔延强援引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指出美的本质是一种生活经验,美育是直接针对现代性异化所开出的一种高级感性诊疗方案。丁峻指出,儿童抑郁症愈演愈烈,应当引起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高度警示。悲剧审美活动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形式,有助于强力提升人的抗压能力、正能量、创造性能力、幸福感和精神境界,化解万千儿童所面临的心身健康难题。郑茂平、何茜认为,美育是对生命的爱和关注,“爱国”“爱人”“爱生活”“爱过程”“爱多样性”“爱丰富多彩的生活样态”……

顾平指出,对美育误读的三种来源分别是把美育视为隶属于美学的交叉学科,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对美育的教育属性的模糊认识。刘涛提出,“美能否育人”“美如何育人”“如何以美育人”是美育的三个基本主题,蒋孔阳审美关系论里的美育思想强调把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梁玉水指出,美育实践存在“不够”“不美”“不对”“不公”四个不足,理论进步推动了美育研究的深入化、科学化、系统化、民族化、时代化、中国化、现代化。

对美的追求和享受是人的一种天性,美育对主体改造方面不教而教、潜移默化(王雪艳)。美育的目的是溯源文化,是对生命自觉、生命本真、诗性人生的追求(许兰丹),是通过情感结构的改变实现对主体的改造,进而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改造(王杰)。在美育过程中,感性的美育仅仅只是手段,深层的美育是以人性的完整、人格的独立健全、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的现代教育理念(冯学勤、张建、张先璐等)。现代美育所讲求的个体自由、个体价值实现还要站在与集体精神、国家意志或家国情怀相统一的高度进行思考,这个难点实际上是美育元理论的问题(冯学勤)。毕小君、聂磊从“开辟创新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开辟美育新时代”等方面阐释了新时代美育的使命和实践路径。

美育的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对美育实践的启示

赵伶俐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初刘兆吉先生就任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并创立了美育心理学的经历,认为他为美育学科的理论、实证和实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回看刘兆吉对美育心理学的定义(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研究美育过程中师生心理活动的特点、效应及其规律,为美育包括艺术教育科学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建构提供心理学依据,现在依然有指导性意义。李红追溯了19869,西南师范大学招收了历史上首届美育心理学的硕士研究生,设在教育心理学的二级学科硕士点之下,并指出“五育”并举的教育需要心理学的基础支撑。神经美学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审美感知和体验,任重而道远。

美感的激发与大脑情绪情感中枢的运作机制有关,应科学运用审美手段发展儿童“大脑情感区域”(邓佳)。审美的脑的基础为神经细胞和神经网络的可计算性,张俊松分享了古琴音乐认知的脑复杂网络分析以及字形、书法的审美偏好认知计算等案例。张小将采用启动范式和ERP技术,发现没有艺术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欣赏者在书法审美中能完成对书风和文风的分类加工,并且对书风的加工早于文风。高淳海通过fMRI实验对个体诗歌审美的神经机制进行了实证性的探索。邓伟伟借助生理学技术揭示了大众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够预测目的地选择行为,丁月华运用ERP技术揭示了中国画的大众审美认知特点。高雪梅以儿童的鸟巢画为视角,剖析鸟巢画的特征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为审美的神经机制与度量研究提供范式。审美意象创构训练方面,丁月华以视觉意象为例,对从眼睛采集形成视觉图像、视觉记忆图像以及艺术作品欣赏的神经科学研究进行了概述,谈及这些研究对美术教育的启示,如关于偏客观描摹的视觉训练是不是视觉艺术学习者必须经历的一个教育阶段?如果是,什么时候最合适?有关视觉表象的记忆训练如何进行更有利于学生的审美意象创构和创造性表达?对美育的启示是在日常生活中,采用视觉日志而不是手机照相记录的方式有可能更有助于学生审美发现和表达。丁峻概述了悲剧审美的大脑机制:一是大脑加工自我信息之独特功能的相关网络(默认网络—中线结构—自我参照系网络)的显著性激活;二是大脑负责抑制负性情绪和强化正性情绪的相关网络的强烈激活;三是大脑负责自主神经反应和生理内稳态的网络获得迭代性激活。音乐的脑科学研究显示音乐可影响公平决策和情绪(刘争先),与积极情绪相关的音乐训练有助于学习(侯建成)。对于审美判断、审美意象、审美意境等特征理解,相关的脑区研究有了一定的结论(胡俊)。审美实验研究固然重要,但也要在人文方面等进行反思(孟凡君)。陈丽君、王晓宁、田军、王天等用思辨的方式,对当代的音乐教育、大学生生活美育、人工智能对美育的挑战谈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教师的综合素养,包括对现代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前沿的了解,尤其是审美素养的自觉培育十分重要(陈璞、陆俊良)

学校美育实践进展及问题分析

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会人员从学校美育的目标、课程与教学实施、学段美育、职业美育以及区域学校美育概况研讨学校实践探索的成果及遭遇的困境。

美育贯穿一个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进入社会后的全过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美育,超越了一般知识能力要求,首先是艺术课程标准与艺术美育的问题。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副组长、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解读了修订理念与具体实施问题。以“艺术课程标准与艺术美育”为专题的分论坛指出,学校艺术课程理念之一是加强不同艺术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重视艺术与自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联。中国文艺的发展表现为不同艺术之间的互动、对话,如唐诗和画的一体(尹沧海)、齐白石的诗画一体(毛序竹),这种整体性是中国传统美育的一个独特现象。现今时代是第三次轴心时代、审美资本主义时代、文化经济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云计算和区块链是当代艺术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对当代艺术生产方式以及在当代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中艺术和审美所起到的作用的研究十分重要(王杰、张玉元)。艺术教育蕴含艺术创作的创意转化属性、人文关怀的精神疗愈功能以及美感体验的文化传承精髓(田源),艺术美育的逻辑起点是艺生情意教育,美育同艺术教育的关系、有效贯彻美育方针的学理(梁玖),以及体验性的当代艺术创作(姜俊)等都是值得审视和探究的。丹托“艺术”定义的核心概念如“再现”(尚启瑞)、弗洛伊德式的艺术阐释层次,以及与艾伦茨威格的艺术创造力等西方理论的启示是借艺术家与作品的“对话”模式,可以将这种模式延伸到教育实践中(黄敏),可以从过程化的发展目标、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手段和多元化的评价观等角度阐述艺术教育的智能建设路径(滕锐、王真),还可以借助新的媒介,如短视频直播、数字虚拟等技术丰富学校美育(沈郑、李元欣)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具体落实与贯彻美育的方针?顾平指出,美育实施中的困境表现为:美育的目标并没有细化,仅从美育难以通达道德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郭声健指出,新时代美育的目标是培养爱美者,爱美者的素养包括具有向往与追求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核心素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

课程内容的审美之维包括美的知识体系、美的生活经验以及美的学习活动(文建章),美育知识教科书编写方面,把握好编写者主体和读者的对话,教科书式审美的最终走向在于激发学生进行个体心灵的自我对话,促成学生转变与升华个体精神(刘景超),要把握好各阶段的美育课程衔接(丁瑗、白雪)。新时代美育课程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如幼儿阶段,“绘本游戏法”可调动幼儿全身运动和愉快体验(黄雪),在课程开发中要基于儿童本位、利于儿童的自然审美(刘洋)、阅读培养(汪清娅)以及美的发现与畅快表达(高翔、史晓丽)。业余化、生活化为特点的“活动课程”是理想的课程样态(郭声健、黄芹),可以教学内容的美育价值为线索,将课程知识、逻辑、形式、体验等进行审美化的构造和呈现(刘建勇、席文、容海平)。素养导向理念下的课程内容关联逻辑和大单元主题课程设计(毕小君、康丽、王颖洁、卞含嫣、王成兰)、生活视野下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陈晔)、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中小学美育课程规划与实施(江坚)、大美育视域下的“赏美”课程建设(赵伶俐、刘志荣)等都是目前美育课程建设的关注点。

美育的教学实施方面,唤起“活性”是关键:拓宽教学内容,活化教学方法;转化师生角色,动态调整教学走向(孙墨青、沈晖)。课堂上,教师是否激情飞扬、师爱荡漾,这些情绪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影响未成年人社会化进程和方向(尹弘飚)。教师将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创造、表现、欣赏的过程,使教学的内在逻辑美与外在形式美和谐统一,可以促使师生审美愉悦(赵伶俐、范蔚、李进)。美育需要融入所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以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为例,有的强调融合教育视域下TVS视点结构模式(赵伶俐、范蔚、罗建华、于泽元、魏春华等);有的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增加美育课程的选择性,打破学科壁垒,探索和实施选课走班模式的艺术课程,注重艺术实践,美育德育协同发展(何显贵);有的关注“双减”背景下美育方式(钱亚萍、刘艺琳),探索互联网与社会美育资源整合,社会美育、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郭欣韵、陈思怡)。具体实施中,有的学校以美术教学见长,不唯术重道(唐莉、宿强),重视特色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如手工编织(田慧)、粉印版画(曾省建)、农村儿童线描画(欧新德)、渝派花木蟠扎(曹选成)、学校空间设计与环境美育(杨兵、陈昱、余云德);有的学校以戏曲教学见长(王培喜);有的学校以舞蹈教学见长(戴菲、周旋)。通过游戏、主题冥想等活动,帮助青少年用完整的绘画或故事创作抒发情感,这是美育实施的具体体现(于晓航)。新课标理念落实指导思想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呈现出美育课程的新样态(郑兰、方铭琳、张怡、贾添天)

美育评价方面,有的提醒要注意转变“智育至上”及功利主义倾向(郭利娇、耿富云),激活学生审美素养评价,以评促教(孙墨青、沈晖)。可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三区N级作业,让学生在欣赏美中得到最大发展(杨杰),也可以用现在流行的移动媒体,譬如以智能手环为工具进行音乐审美素养过程化体验式测评(文琪),以审美体验为中心的学生美育作品可以实现从以艺术技能为核心的印象性打分向经过模糊处理的客观性评价转变。高校艺术专业招生考试应突出对美育目标的引领、对专业核心素养的全面覆盖(朱德义),对影响艺考改革的问题、政策、政治源流等进行分析(聂磊、李健)

区域学校美育如何发展?刘旭光、葛玮、任晓宁、张莉花、邓达友、胡显强、丁历黎、刘菲菲、汪芳、高燕真、顾梅、赵静宜、薛金、郑兰、李燕、王英奎、刘鸿等分别以上海、深圳、厦门、西安、重庆、成都、长沙、宁夏、锦州、吉林、长春、哈尔滨、大连等地的美育特色学校建设为例,指出政策层面的引导很重要,试点学校要加强对基层教师的美育指导与培训,在日常的教师培训活动中加入美育的相关内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是学校美育特色建设的途径之一,重视体验,突出过程性评价,还需要以“名校+”模式带动结对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共同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职业院校的美育如何开展?以“五育”并举,专业审美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美育目标(杨荣、刘庆美、陆阳秋),强调设计、动手等专业技能(陈明英),建构不同规格人才培养的美育课程内容须研究职业本科、专科、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精神向度(马晓琨),职业学校美育的分层级靶向要明确。目前各级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实际效果很难达到预期,如何有明确的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实施、监督机制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杜哲源)。另外,工业4.0时代美育课程应该是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课程,构建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中心,连接共享、自主开放的智慧校园美育教学课程平台和课程资源库十分重要(曾易成)。邬东洋提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性人才,要通过技术美学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高职学生的敬业精神,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美能力,锻造高职学生的精湛技艺。罗伟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民办高职特有的财政制度对美育工作的支持现状、美育课程现状和学生美育素质基础,以及民办高职美育的机制问题、师资与课程问题、学生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社会美育的理想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和城市始终是社会美育的现场。张振探究了梁漱溟审美思考的意涵,回答其与乡建政治之间的内在连续性以及具有情感、艺术的教育和礼乐实践的政治意义。向勇从建构主义的乡土美育观谈起,乡村美育激活乡村资本,乡村美育涉及与地方创生包括人、文、地、景、产关系的处理。娄金、竺照轩等指出乡土性质中社会主体的非流动性、社会空间的地方性和社会关系的熟悉性三个维度,如何以乡土文化涵养精神根性等是艺术介入乡村社会美育实践中不能回避的现象和问题。王天祥从育己、育人、育社会三方面思考艺术院校开展社会美育的作用,指出乡村的具体实践课程群包括历史之维、生态之维、审美之维、文化之维、社会之维五大课群,进而培养一个有担当的社会人、有思考的行动者、有温情的手艺人。乡村应该生产“家园”的意义,这才是乡村振兴的终点。在学校和社会协同基础上融入家庭美育,扎根乡土特色文化土壤,延伸文化产业链,充分调动乡村留守人员的积极性,才可能让美育更好地服务乡村人民的经济与精神生活(张柯静、陈奇、龚瑜)。徐耘春分析了美育与美好生活意蕴的联系、美育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功用,以及美育追求对江南文化品牌建设路径的契合。王文革指出,文化创意实践的美育属性包括文化创意的审美属性、基本素养、文化创意的人才培养三方面,并呼吁加强创意理论方面的研究。学校和社会美育协同,学生和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扎到基层进行主题课程开发和美育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社区的社会美育持续展开(曾途、张美芳)。“艺术家+美术老师+‘学生+群众+新农人/社区人’”等“1+1+N”美育体系建构才能形成主动参与者和本土建设者“双参与、接地气、自生力”的艺术介入社会建设的新模式(彭玮)

美育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路径实施

当代美育不能脱离中华美学与中华美育精神。尊重和敬畏自然是中华美育精神很重要的方面(陈帅)。现代词汇如“艺术”“图像”“声音”“绘画”等,实际包含了不易被觉察的阴阳法则,即动静、时空、表质等(吴士新)。这些法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也是美育的重要内容。美德也是中华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指向人类生命美善的精神原乡,为“五育”的深层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内核(李西顺、吴用、董渡)。王烁解析了陶行知“诗人”和“教育家”的双重身份,以及其追求诗境中将诗意与浪漫转化为教育实践能量,以诗化困境作为应对现实困难的独特方法。体现文化传统的红色经典(李圆、左厚娟、刘芳菲)、英雄人物IP(陈苗苗)、戏曲的当代在地内涵挖掘(高选宸)、民族音乐教学(刘慧芳)、民族民间美术(祝帅)、民族传统技艺(邓音)、少数民族文化(刘琛)、名家艺术创作中的传统文化意蕴赏析(王译函)、书法(张强、唐楷之)、非遗(范秀娟、杨帆、吴白雨、张丹、谢月婷)、礼俗(白伟伟)等进课堂后,实际上成为民族审美教育的课堂,成为文化传承的课堂,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建和复兴的课堂,能达到民族审美教育感化人、陶冶人的目的。

美育的科学教育路径实施

李政道曾说,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任何美的事物都可能是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的完美统一,通过多通道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多样化改进活动形式、多领域整合活动内容,可以构建课程并培养融合美育师资(白志宏)。儿童科学审美教育模式对于教学效果和儿童审美活动能力具有提升作用(余雁君)。美育要基于生命的本质力量,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探索构建美与创造力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徐春玉)。美育是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建立美的形式的立美活动。重视知识之美,其实质是重视对知识本质的认识;重视动手操作,其实质是尊重人自身成长的规律;重视教学艺术,其实质是遵循教学的内在规律(赵宋光)。化学美育(周鸣鸣)、数学美育(杨斌、刘琦)、生物美育等实践经验都表明,科学和审美思维是创新人才能力的核心。科学美育在课程开发方面,以反映学科本质和框架的学科核心概念以及所有科学和工程领域都通用的跨学科概念为关键词,把科学科技创新美育实践分成科学探究实践、技术工程以及审美创造(赵伶俐、季鑫),在具体培养方面,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训练、对学生的科学发现进行积极评价以增强学习思维主动性都十分重要周祖勇)。

美育的社会生活路径实施

在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美育能在大众化、世俗化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给人以精神的引领和情感的陶养,从而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美育最主要的阵地在校内,但又是为学生漫长的人生服务的(李睦、崔延强等)。美育融入社会实践中,从一所学校的一节课做起,从一次教师培训做起,从一本美育教师手册做起,从一个具体的公益活动做起,最终的结果是人心向善,从真诚开始,关注生命。美育绝对不是单纯视觉上的新奇和刺激,也并非艺术教育软硬件的展现(汪红霞),而是以美育促进生活方式变革。亲子美育是日常的(黄伦灿、刘江南),生存教育以帮助受教育者谋取物质生活资料为目的;而生活教育重视主体性的养成,重视教育过程本身的生活意义。美育在生活方式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能够培养主体对美好生活方式的需要、认知和创造(孙振东、林玮、李姗泽、熊伟、熊志刚)

结语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西南联大培养了诸多国家栋梁或享誉世界的大师、大家。原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联大有深厚的渊源,吴宓和王钟山时任西南联大外语系、地理系教师;刘兆吉、刘又辛、王季超、杨宗干和颜修文等是西南联大的学生。西南联大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和美育导向,对当今中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黄剑武、徐碧辉)。研究美育应当了解美育的历史,如南宋林希逸《鬳斋考工记解》的书籍艺术体现的是数百年前的设计美学与美育价值(张菲云婷)。民国时期学科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历史概况、新中国“十七年”儿童题材宣传画的发展史,使我们在多年之后得以观察到当时的社会面貌及其主流价值取向(许灿、钟佳、史欣)。何圣伦从艺术画作角度分析了在法国的苗族历经战争创伤后在法国的融入与困境,吴帅就中国农民画和来自普通百姓的日本浮世绘比较,阐释中日现代化路径差异及审美的异同,这些属于教学内容的拓展。在倡导生态文明的当前,审美教育必然提倡人与自然的共生以及发展与环保的双赢。当代美育的生态转型从生活方式上是由消费主义转到简约生活,思维层面要关注生态伦理的人类终极关怀,敬畏自然,关注自然万物的生命共同体(曾繁仁)。这些有助于从东方生活美学、用好网络美育资源、注重顶层设计与全民创造性的结合等方面思考并践行民族美育与东方美学的价值邱正伦、李骏、胡泊)。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