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校园美育>
阅读文章

章莉莉论文选登(二篇)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0-08-13 16:37:05

中国与日本综合活动教学比较

摘要: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环境等方面来研究以美术为主导的日本 “综合学习时间”和中国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异同,指出我国“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亟需改革之处,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日本 “综合学习时间” 中国  “综合·探索”

引言后现代范式下,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在中小学进行了综合课程的探索并将其写入教育文件中。

日本文部省在1999年公布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开设 “综合学习时间”课程。我国也于2001年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设置了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虽然两国在名称上有所差异(以下都简称为综合活动),但其着眼点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故笔者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日本的相关经验,对我国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以美术为主导的日本“综合学习时间”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

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日本修订了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规定小学和初中从2002年开始,高中从2003年正式开设“综合学习”课程综合学习即:对于综合性的课题等进行自然体验、社会体验,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自主研究。其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充分的人性和社会性,自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成为独立的人。(附表一)

       

            表一  综合学习时间(注1)

(二)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

良好的教学环境:

日本开展综合活动,各学校可根据新“要领”的精神 ,自定教材、计划、形式和时间。学校内部各个部门能积极配合开展活动,提供物力和人力方面的支援,营造了自由、宽松的环境。

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校内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如图书馆、计算机等设备,使学校在综合学习中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

2、校外的美术教育资源:善于运用校外资源,联合社会的力量,主要为以下三个部分:

首先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各类展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借用博物馆场地或邀请美术馆人员共同参与综合学习活动。如,横滨美术馆儿童工作室的教育员松本英树与其他几位馆员来到当地小学,进行美术馆人员到学校合作教学的方式(见附图1-2)  

其次是其它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应用,通过组织学生对当地的文化、艺术等资源进行研究考察,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地缘文化状态,开发多样化有地域特色的资源。如清水中学以家乡流下的雨水和雪水为资源,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创作工艺品,并邀请流行音乐家井上尧之用吉他来演奏以“水”为生命源泉主题的音乐(见附图3-5)。

第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等当代信息手段来关注不同国家、地区与学校开展的多元艺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综合活动的课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国际理解教育、信息教育、环境教育、福利与健康教育等综合性课题。 2.儿童感兴趣和关心的课题。 3.具有地区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题(附表二)。此外,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下述课题以外的内容。

      

                 表二  综合学习时间(注2)

教学方法:

1、多学科老师的合作教学:

教学中,各学科老师互相配合协作,共同参与教学的设计、规划和指导,实现跨学科知识的互动与促进学科间对接的可能。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话与探讨

注重开拓学生的主体创新精神,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利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并激发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对综合性与探究性的学习,并注重在教学各环节中对创意性和个性的培养

3、立足生活的亲身体验,把握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选择孩子们感兴趣及关心的题材来实施教学,如流行歌曲、动漫等,并借助歌星、动漫家和画家等在学生中有吸引力的校外合作者,借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如《同歌手原田真二互动》的活动中,让一年级的学生沉浸在流行歌手原田真二的歌的主题旋律中并借音乐的想象力,把学生各自个性化的感受用绘画加以表现,再将创作的画寄给原田真二并邀请来校共同参与活动,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见附图6-8)。

4、注重探索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

关注自我、他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联,善于以自然保护、社会环境等为主题,以艺术表现为切入点连接相关的学科知识、生活事件、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等。

(四)中小学美术专业的师资力量

学历:日本从1966年在东京学艺大学设立美术专业硕士课程,到1979年扩展至综合性大学教育系。在2003年日本基本上已经实现中小学老师普及硕士学历的现象,而学校的基层干部则基本普及了博士学历。

知识结构:日本的师范教学较重视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等,也关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教学和表现的热爱。

从以上可以看出,日本综合活动关注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之间的普遍关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倡导贴近现实生活,在资源的开发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注重跨院系、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进而培养在国家化、信息化环境下具有生存能力的人

二:中国“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学活动现状:

(一)教学理念和目的:

我国于2001年9月,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设置了跨越美术学科界限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认为通过此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能够深入了解美术学科的特质并灵活运用,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开阔视野,以通过综合活动全面提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基层学校制度缺乏弹性,各个部门协调困难,难以组织全校老师并联络其他老师共同参与活动。存在着行政制度与课程的具体实施之间的矛盾。例如,到校外上课要教师签下“担保书”等现象,造成综合探索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

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课堂的教材为主,对于校外的资源,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利用不够,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上海市美术教师们策划的《古镇博物馆》的活动,引导学生探访古镇独特的文化符号并将寻访采集到各种素材,经过整理,运用绘画、摄影等各种造型艺术手段进行创作表现但总的来说,这种现象只存在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老师身上,没有得到推广。主要原因如下:

1、公共文化设施严重缺位

公共文化资源建设薄弱,特别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公共开放平台社会效能差,难以对学校和社会提供便捷有效的美术教育资源的服务。而有些地方虽然有公共文化设施开放的平台,但是却采取高收费等各种形式将学校拒之门外。

2、美术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美术老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组织能力等各方面的局限,难以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缺乏能力将社会教育资源引入到综合探索教学活动中。因此,在资源的开发应用中,仅局限在学校。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

2、美术与其它学科相综合。

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叠。

教学方法

1、以单个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主要采取课堂教学,通常教学活动基本局限于以班级为单位,教学活动中,由美术老师一个人负责课程的规划、设计和指导等,重视教师在综合探索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2、以学生为主,注重从生活层面来设计课程:

侧重于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引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如上海淮海中路小学美术教师设计以梧桐树为载体,引导学生采用绘画、文字、摄影等方式来记录梧桐树的变化,最后进行绘画的创作和剧本的排练。 

3、注重综合,忽视探究:

在教学中,重视综合性知识的传授,但是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缺乏深度。

(四)中小学美术专业的师资力量:

学历美术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最早是1987在南京师范大学设立,此后陆续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美术教育专业。目前大学美术教师已经普及硕士文凭,但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学历就东部地区基本形成以本科学历为主的师资队伍,而在西部地区,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于很多美术老师是从文化课中”代”为教授。 

知识结构:教师普遍偏向以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为主,忽视提高文化素质和实际教学方法,造成技能和艺术理论修养不同步的现象。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综合活动已开始意识到要改变过去美术课程以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努力向美术文化学习方向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涵养人文精神。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教学实施中难以取得实效。

三:中日“综合·探索”教学活动的比较

(一) 教学理念和目的的比较

相同点:针对过去基础教育存在不足进行改革,均突出强调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不同点:1、着眼点上,日本重视国际化、多元化背景下人才适应能力的培养。中国侧重于民族本土文化下综合能力的培养。2、日本重在培养学生竞争的生存能力,更注重于个人本身的意义。而中国通过综合活动更侧重于一种知识性的积累。

(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比较

教学环境:日本的教学环境能给予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学校、社会和家庭融合一体,配合和支持综合活动。中国的教学环境行政制度缺乏弹性,限制了活动的发展和进行。

教学资源:1、日本能充分的利用家庭、社会、社区的资源环境和人力资源,学校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状态,能得到整个社会力量的配合。中国综合活动大多靠着教师个人的力量,不能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2、中国注重挖掘本民族文化资源,如关注剪纸、皮影戏等地域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而日本在这方面,涉及甚少。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比较

教学内容:1、两国对于学习内容均未设置严格的要求,而日本有比较详细的学习内容的阐述,在主题的选择中,日本主要从学生和社会两方面来选择研究的专题。而中国主要从学生、学科与社会三个角度去考虑。2、价值取向,日本侧重于考虑社区特有的价值,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综合学习课程。中国更多的倾向于社会价值。

教学方法:相同点:都重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并能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来设计教学活动。

不同点:1、日本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打破年级和班级的框架,而中国则以班级为单位,很少有跨班级和跨年级的学习小组。2、日本注重体验性、探索性的学习,认为可以培养综合解决的能力,中国则比较注重综合性知识的学习,忽视探索3、日本美术教师在综合学习活动中跟各科教师互相合作,教师起到调控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调和的作用,处于引导者地位。中国的美术教师在活动中则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4、日本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中国缺少对这方面的考虑。

(四)中小学美术师资力量的对比

    学历:日本师范院校在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上比中国早了近20年。目前,日本在中小学美术教师已经普及硕士学历,中国地区则还没达到普及本科学历,差距比较大。

    知识结构:日本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比中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要薄弱,但是在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强于中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日综合活动的教学既存在着相关性又存在着差异性。日本的综合活动已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能够很好的配合。相比之下,我国在综合活动则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行政制度缺乏弹性、资源开发薄弱等各种现象。因此,我们要正视不足之处,借鉴日本的相关经验。

四:启示

1、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将综合探索活动同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联系起来,以求产生好的影响,得到各个部门的理解。

2、开发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增加社会教育资源机构,并采取公共性、开放性等原则提供公共开放的交流平台,以拓展学校美术教育资源

3、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以及在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设置提高学生综合活动教学能力的课程等方式。同时,美术教师本身也要学会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的方法,提高开展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学活动及其研究的能力。

最后,要注意在综合探索教学活动中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如学生认知能力与人文精神均衡发展的关系,课堂与课外的关系,学校与家庭、社区互动的关系。以求实现综合探索教学活动整体效益的提高,有效推进活动的开展。

          

附图1:横滨美术馆儿童工作室教育人员在樱台           附图2:正在制作作品的孩子

小学开展“未来水族馆”图为孩子们正认真听讲。

        

附图3:多面体装置活动-孩子们正           附图4:多面体装置

在排练多面体                      

       

附图5:孩子们围绕着多面体,伴随着               附图6:与原田真二的互动——孩子

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跳舞                           们以原田真二的音乐进行绘画创作

          

附图7:将原田真二的照片布置在会场,              附图8:原田真二跟美术老师一起组织活动一起联欢

 注释:

[1]:张小鹭.黄珊《日本美术教育概述》[J]. 中国美术教育,2005,(1). 

[2]:张小鹭.黄珊《日本美术教育概述》[J]. 中国美术教育,2005,(1). 

[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综述

 参 考 文 献:

[1][美]小威廉姆.后现代课程观[M].钟启泉,张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张小鹭.黄珊《日本当代美术教育概论》[J]. 中国美术教育,2005,(1). 

[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1年

[4]张小鹭.《现代美术馆教育与经营》[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钱初熹.《跨越综合深入探索》[J]. 中国美术教育,2007,(3). 

[6]崔昌淑.《日本中小学的“综合学习时间”概述[J].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5,(1). 

[7]小威廉姆.后现代课程观 [M].钟启泉,张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 [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在职中小学教师美术馆教学素养的再提升

摘要: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馆教学素养直接影响着美术馆教学的成效,目前我国的在职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在这方面的比较欠缺。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术馆教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再培训和学习的过程,并针对 “在哪教,”“谁来教,”“怎么教”,“教什么”等四个教学问题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在职中小学美术教师  美术馆教学素养  提升  教学问题   

引言:

近年来,美术馆作为学校美术教育重要的一个补充部分,其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基于跟学校美术教育在性质、功能等各方面的不同,对于美术教师们旧有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教师不断地进修和学习以改变教师的行为或增进专业知识。故本文就目前我国在职中小学美术教师在美术馆教学中存在美术馆教学素养不高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再针对教师们的教学培训提出了相关可行性的建议。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馆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不少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对于美术馆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参观”层面,没有深入理解美术馆所蕴含的的教育价值,许多美术教师不懂得利用美术馆资源,教学过程走马观花,以致造成教学成效大打折扣。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有很多因素。 

首先,相比较国内发达国家,我国的美术馆教育发展起步晚,教育基础薄弱,跟学校的交流、沟通和合作少,且在相关设施的提供和服务上也较为欠缺,难以给教师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学校的领导们不重视此教学活动,教师们又缺乏相关的渠道跟美术馆沟通和合作,造成教学活动举步维艰,难以积累相关的教学经验。而教师们先前的教学经验难以运用到美术馆教学中,这些都造成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其次,美术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属于副科,教师配备少,一个美术教师平均一个星期除了上10多节的课程,还要承担学校的美术兴趣班、竞赛、宣传等活动。如此一来往往是压力大、任务重,难以有精力和挤出时间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接受培训

二:如何培养和提升美术馆教学素养

提高美术教师们的美术馆教学素养,一方面固然需要国家、美术馆和学校能够认识到美术馆的教育价值,能给予美术学科更多的关注,如增加教师岗位编制,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等。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尝试着通过将美术馆的概念融入到培训、研习活动中,比如通过在寒暑假或周末等较为集中的时间进修,并授予学分课程这种方式,借以带动教师们学习的积极性。如美国的休斯顿美术馆就曾举办过一个暑期集训,通过几个星期的课程之后,将这些参与课程的老师发展成为种子教师,由教师亲自为他们的学生做课程的设计与规划,最后成形的教案包括学习课程以及录像带与幻灯片大量发行与当地小学,并扩展至其他地区。就具体操作而言,认为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环节:

(一) 在哪教——教学场所

1、学校:学校作为学员们熟悉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充足,也可免除劳碌奔波。只是课程局限于课堂和教室上,学员们亲身体验、自我感悟有所不足。

2、美术馆:在美术馆可以亲身体验美术馆的特质和属性,熟悉并深入了解美术馆内的藏品、公共设施、场所特征等教学资源和环境,也可就近与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沟通,帮助解答疑难问题。促进学生对美术馆教学的进一步认识,以便于他们在教学中能够适当的运用美术馆的作品资源。

3、网络:信息化时代下,网络信息发达,覆盖面广。美术馆网站涵盖大量的展览讯息、公共活动以及一些专家讲座之类的学术活动的信息,而各教育网站也有一些优秀教学课件、优秀的教学案例、活动成果展示等资料。这些学习资料可供学员自主选择,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本低,不足之处就是学习氛围和互动性比较差,且在网络不普及的农村难以实现教学。

4、境外学习: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尝试性的与国外的美术馆或者教育机构取得联系,通过派遣优秀教师出国考察、学习的方式,借此拓展教师们的视野,学习国外发达地区美术馆教学的内容、方法等,吸取他们的经验,避免不足。

(二)由谁教——教学师资

1、高校专家和优秀教研员:高校的专家们具备良好的美术馆教育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实际的教学了解不多,讲课偏重于单纯的理论知识,使得学员们觉得内容枯燥、乏味,难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要弥补这一缺憾,笔者认为可以选派一些优秀的教研员,他们既掌握一定的理论教育知识,与中小学美术教师联系又较为密切,在教学中更能抓住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需求,也能在高校专家和教师之间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致使学员们更好的理解专家讲的理论知识。

2、美术馆教育人员:美术馆教育人员是美术馆中重要的诠释者,具备各种教学技巧,拥有丰富的美术知识,能促进观众与美术的互动。在国外,美术馆跟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非常密切。像学校教师到美术馆参加培训或者美术馆人员进学校服务这种事例很多。如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有推出“教师资源中心”的教育项目,每年6-9月都进行各种培训和进修活动。另外,欧美的有些美术馆有专门组织教师顾问团,定期开会或者经营教师资源,由专门的美术馆人员解说,答疑。

3、在职教师自习:教师们对于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经验、时间分配等都更为熟知,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方式,时间上更自由,只是需要教师具有比较强的自我约束和自主能力。而对于没有美术馆教学基础的教师来说,会造成无从下手,没有针对性的现象。

(三)怎么教——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和学生互动相结合:中小学的美术教师们具备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因此,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学员自我学习结合,除了讲授一定的美术馆教育理论之外,留出部分时间让学员们选定一个课题去寻找资料,做调查研究,以实现单纯讲授的教学补充,培养学员独立思考,有助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2、学生亲身体验教与学的角色互换:亲身体验美术馆教学,使学员成为主动建构的演员,在美术馆的舞台上进行新旧经验的冲撞,教师要引导学员在实际体验中建构出自己的学习。以下就是美术馆体验中的具体步骤和细节,时间为6个星期。

(1)第一周—课前准备:

教学重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场所

过去的美术馆经验和美术教学经验

发个人背景经验问卷表

填写答卷

学校或者美术馆

介绍课程

发课程的纲要并说明课程安排

阅读纲要并提出疑问

同上

沟通和探讨课程的可行性,征求修改意见

主持探讨,沟通协调,并最后决定

提出问题和讨论修改意见

同上

美术馆的运作、功能和相关概念,以及如何通过美术馆资源跟观众的互动

播放幻灯片、说明美术馆的教育意义,重点提醒并引导讨论

观看幻灯片、听教师讲述,提出问题探讨

同上

美术馆近年来的发展,以及国内外一些美术馆的情况。

美国、英国、台湾等美术馆案例介绍,引导学员思考美术馆的发展和教育功能

同上

同上

幻灯片的放映。通过感受虚拟实境,为下周做准备

引导感受幻灯片中的场景

观看幻灯片

同上

(2)第二周—参观体验:

教学重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场所

获悉学员对美术馆的感觉

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观察记录学生活动

感受美术馆并通过文字、或者录音记录感受

美术馆内外

体会美术馆的资料中心,有哪些可以使用的资源

同上

探索美术馆具有的资料

美术馆资料中心

体验人员导览,跟平日自己参观的差别

同上

参与体会导览活动

美术馆内外

怎么样记录参观过程

帮助学员了解记录的目的和做法

聆听、提问

同上

下周的课程

发放下周的文献资料

接收资料

同上

(3)第三周—反馈与创造:

教学重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场所

引起第一次参观美术馆的记忆

发美术馆经验问卷

填卷调查

学校或者美术馆

讲述多元评量

说明

聆听,澄清疑惑

同上

上周参观经验回想

引导并记录观察

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探讨,之后小组报告,最后全体成员讨论

同上

教师将观察心得告知

说明上周的观察感想、提出一些意见

接收并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讨论

同上

针对上周参观过的展览进行教学规划(每组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

引导说明,并提供展览的相关资料

分组(假设为4组),小组间讨论、跟教师讨论

同上

(4)第四周—教学试验:

教学重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场所

第一组

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观察记录,在旁协助,解答疑惑

转换回教师身份执行活动、参与活动

美术馆

第二组

同上

转换为教师身份执行活动、参与活动

同上

第三组

同上

同上

同上

第四组

同上

同上

同上

(5)第五周—试教学的反省:

教学重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场所

现场的观察方法

说明

聆听并澄清疑惑

学校或者美术馆

再次叙述评量方法

说明

同上

同上

回顾本小组活动

观察

小组成员检讨上次策划活动的不足

同上

重新观看现场

播放幻灯片记录

观看

同上

批判并思考教学

引导讨论

确保学员积极性

整理活动概要

适时说明相关理念

各小组写下对自己小组活动的报告心得,并吸取其他组的经验

共同展开讨论批判

同上

(6)第六周—教学总结:

教学重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场所

此课程的内容与流程

播放幻灯片记录回顾课程

观看

学校或者美术馆

学习过程的所得所感

引导讨论

确保学员积极性

整理活动流程

适时说明相关理念

讨论互动

同上

学习评估的说明

说明学习评估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评估、小组互评、教师评比

自评

聆听并澄清疑惑

同上

成绩评定

总结课程过程中观察笔记、活动照片、现场录音、幻灯片记录以及学员最终汇总中课程的教案等

汇总将活动中的录音转写的心得、教案设计、展览规划、活动计划书、活动观察记录等

同上

推广

将活动流程、优秀教案等上传至网站或制作成CD,以供更多的地区和教师们作为参考和学习的资料

再次总结反省、将此作为一次宝贵的教学经验,吸取优秀经验,改正不足,应用到下次的美术馆教学中

同上

(四)教什么——教学内容

1、美术馆相关理念和议题:引导这些在职教师们感受美术馆教育的理念和教育特质,学习、体会、思考美术馆具备的不同于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主题以及教学环境以及其教育特质,如美术馆的展场设置、咨询服务中心、多媒体技术等设施所形成等。

2、美术馆教学方法:基于美术馆跟学校教学环境、教学主题等的不同,其教学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在培训中着重引导学员体会美术馆教学中不同与学校的教学方法,适当的说明做法与原因,以使学员能够将在学习中体会到的建构学、现象学等教学方法进行反省、思考,将教与学进行反转。对于学员来说,有些教学方法是与过去的经验是相反或者有冲突的,教师要帮助引导学员在体验、认识、接受、反省和应用的过程中自我成长,让学员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学习,这是培训者在课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3、研究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它和认知能力、教学能力一样,是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在美术馆教学培训中,要注重对学员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引导学员从行动中检视理论,建构自我理念,根据学生不同需求,自行研发课程,自拟教学目标,从过程中逐步行动和反思,建构出行动研究的能力。

4、美术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美术品是美术馆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教学内容也大大拓展。现今,美术馆教育的内涵实质上已经包括了:“美术馆的相关知识与对其的态度,如创作、批评、艺术史、美学等;透过美术学期其他领域的知识与对其的重要态度。美术馆素养的三方面:创作、批评与文化。”另外,还有多媒体、动画、影视等各种形态的艺术科学的掌握和应用。在培训中,要加强学员对这些艺术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并能够很好的掌握以运动到教学中。

总之,教师们的美术馆教学素养直接影响着美术馆的学习成效。社会各界教育机构以及教师本人都应该给予重视并共同解决好在教育培训和研习中出现的各种教学问题。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水平、公共设施、教学情况等各方面的因素,做合理的调整,使得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参 考 文 献:

[1]刘婉珍.《惊涛拍岸的美术馆教学经验》[J].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2005.

[2]张小鹭,《现代美术馆教育与经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上一篇:长城美在哪里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