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舞蹈佳作>
阅读文章

古海推荐好文章1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09-03-31 17:19:09
(古海推荐好文章)
 
普通音乐教育的功能
宣舒嫣
【摘要】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情感的乳汁,是启迪智慧的钥匙—音乐确实有这样神奇的功效。音乐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素质。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得到积极的休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音乐能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协作关系,增加团队精神,增强意志力;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音乐能培养创造力;音乐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然而如今我国的音乐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没有真正体现出音乐对中小学素质培养的重大的教育功能,也没有发挥出音乐教育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更进一步地理解音乐在人的素质成长中的作用,同时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普通音乐教育现状中不足的问题,从而真正发挥普通音乐教育全面育人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是指一切通过传授与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来建造或改变受教育者的身心、审美意识,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开发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
 
 
人类很早就开始认识并重视音乐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古希腊的柏拉图,我国春秋末期的孔子,都把音乐教育作为受教育者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或途径。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比起其它教育都要重要的多,是不是为这些理由?头一层,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进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其次,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感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和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的高尚优美。” ①柏拉图在这里认为音乐教育能浸润、滋养、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而且这种浸润的力量能达到心灵深处,能培养“融美于心灵”的习惯,提高对美的事物的辨别能力,并且这种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还伴着受教育者的“快乐”。总之,音乐教育是造就一个完美人格的最佳途径之一,对人的素质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
 
 
孔子同样强调音乐教育的特殊作用。他在《论语 泰伯》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高级的境界,特别是音乐,它是树人育人的终极。孔子又说:“乐者,乐也”,即音乐能给人带来极大的美感愉悦,从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②所以,孔子时代,礼乐不仅被列为“六艺”之首,而且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孔子提出“乐以教和”的英明主张,并明确指出,艺术化的行为和人格,是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最终目的或最终阶段。在学习内容中,像“射”和“御”这样技能的东西,都必须服从艺术的原则,不然的话,就不足以称其为“艺”。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条件下空前激烈的竞争时代。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个人的命运,一切决定于竞争的结果。在十五大前夕李岚清同志就讲过:“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我们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我们能不能赢得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资金,也不是自然资源,最重要的是人,是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③
 
 
所以当今社会对人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艺术教育由于其对人素质培养发展具有巨大促进的作用,而成为展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能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美国,早在1977年,就出现了一份题为《回到我们的感觉:艺术对美国教育的意义》的国情报告,这一 报告提出的15条提议全是基于一个思想,“只有当艺术变成每个学生在校内外和在各个学习阶段上个人学习经验的中心时,美国的基本目标才能实现”,在1994年,《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受教育的人,如果缺少基本的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的教育,就不算是受到了完备的教育;同样,任何一个自称有教养的人,如果不懂艺术,就不算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④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人的心理能力的开发应当包括七个方面:语言的;逻辑的;涉及数理思维方面的;音乐的(对音乐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空间的;身体动觉的;自我的;人际的等。⑤音乐能力是其中之一。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任何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功能。第一,作为美育重要内容的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即“通过教育去掌握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第二,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音乐教育在基础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音乐,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重要的财富。自古以来,无论中外,都对音乐的教育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这说明音乐教育对人民群众有着很重要作用。
 
 
1。音乐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高素质
 
 
   音乐教育对于人的性格、情趣是有影响的,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可以使人得到积极的休息,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李燕在《略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中提到:音乐教育,以音响为表现手段,构建成富有动力性结构的审美形式,通过“诉诸心灵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及声音所显示出这种内容的精华的表现”,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乃至灵魂的陶醉,从而使人们达到完美崇高的思想境界。⑥因此,我们说音乐教育是打动情感的教育,它深切真挚,陶情冶性,移风易俗,在人们的心灵上播下美好纯洁的种子。
 
 
       换而言之,那些充满低级趣味的“靡靡之音”的不良作用也不容忽视。匈牙利著名音乐家柯达伊认为:“穿着低级趣味的人并不危害他自己的健康,但艺术上低级趣味却是一种真正的精神疾病,它将人的心灵禁锢起来。使之无法接触名作及其赋予生命的营养,没有了营养,精神就会萎靡或发育不全,整个的个性就会打上怪异的烙印。”历年来,流行的音乐中优劣混杂,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学校音乐教育要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不仅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而且有助于提到素质,修身养性。
 
 
2。音乐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智力发展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文学、数字和音符。”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开启学生的心理动力,诱导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力,这一切能很好的开发人的右脑,提高人的聪慧程度,有利于智力开发,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站丽萍在《浅析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中提到:音乐是一部小百科全书。音乐教育中要演唱、演奏、欣赏很多音乐作品;要学习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要接触各历史时期、各文化圈及许多地区和许多民族;要了解多种题材、体裁和风格形式;要学习演唱、演奏及乐理、视唱练耳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所有这一切,除了学习音乐本身的知识技能技巧外,还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科学、风土民情等,对于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是巨大的。⑦人们在音乐欣赏中,对蕴涵于其中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是通过想象和联想获得的,在音乐表演中,对思想感情的表达同样也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得以实现。这也就是在音乐欣赏中,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情绪下欣赏同一段音乐,每一次获得的感受也会不禁相同;在演奏方面,对待同样的乐谱,不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合理的”、“好的”处理方式,即使是同一个人演奏,每一次处理也会不完全一样的根本原因。所以,从事音乐活动能提高人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实践证明,经常在音乐世界遨游的少年儿童往往显示出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学生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激发其想象的兴趣。在欣赏斯特劳斯的圆舞曲会使人产生轻盈、飞翔的感觉和翩翩起舞的想法。听到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优美词曲,脑海中就会出现草原牧场的美丽风景:白云在蓝天哂纳感飘动,一望无际的草原,骏马奔驰。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饿,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如爱因斯坦、希思、李四光、梁思成、华罗庚、钱学森等在音乐方面都很有造诣。
 
 
3。音乐能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增加团队精神,增强意志力
 
 
音乐,以高低、强弱不同、音调不同的音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音乐之间的协调与对抗、跳跃与停顿、飞跃与消逝等无穷的变化方式,构成八音协美的音乐世界,对培养学生“分辨音律的耳朵”,发展学生的感知等能力来讲,无疑是最有用的。视奏、视唱和指挥对听觉、视觉和动觉有很高的要求,学习音乐可以使学生受到综合的训练。例如视奏,两眼要视谱,两手十指要有不同的动作,两耳要校正音准、节奏、速度与力度,还要分析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并加以处理,在瞬间取得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协调与统一。⑧音乐的演唱、演奏表演实践不仅要具备上述的能力和要求,还要考虑音乐的处理(比如在器乐表演中,不但手指触觉的灵敏度要好,还要考虑到演奏的速度、力度、色彩等因素),并用自己的声音和双手把音乐的情感内涵表现出来,才能使音乐获得完整的呈现。所以长期的音乐训练,能使人的听觉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人的视觉的速度不断提高,视觉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客体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也会逐步加强,同时音乐演奏又可促进人体的触觉运动的发展,经常进行音乐实践的人,手指的触觉就比较灵敏,手的运动空间感觉也会较好比如,歌手赛、乐器大赛、节日的大型文艺演出等各种校园文艺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手、眼、脑和身体的协调性,同时也增加学生在学习技能时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习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音乐包括有:声乐、曲乐、舞蹈训练、欣赏、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等,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与协作关系,是最好的集体主义教育形式之一。沈海芸在《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中提到:音乐能使人产生共鸣,能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他们之间的友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形成具有统一意识和共同感情的团结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⑨
 
 
韧性就是人的意志力,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智能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的命运是由性格决定的,那么韧性在个人事业成败中就起着巨大的作用。韧性是自我修炼的产物,是人的毅力与耐力的体现。音乐的学习对人的毅力与耐力即韧性的锻炼有着很大的帮助。以弹钢琴为例,所有学有所成的演奏者都要经历长期艰苦枯燥的技术训练,而且在练琴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往往要练习十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为了完整、准确、生动地演奏一首乐曲,更不知花费多少时间苦练;而那些学所不成的人们,多半是因为面对艰苦的训练缺乏坚强的意志力,没有足够的韧性,以致半途而废,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4。音乐教育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中国上午教育方针中,音乐教育常常被放在德育的范畴里,可见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从古到今,音乐对道德的教化功能就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音乐对人精神上能够产生影响,所以具有教育作用。
 
 
西方学者威斯特说得好,艺术不是人类的玩物,而是一种高级的需要,它的本质,即形式不是一种摆设或装扮,而是一个内装生命之泉的杯子,富有生命活力的甘泉由此倒出,送给干渴的嘴唇,供人品尝。⑩席勒早就说过,最终而言,有道德的人不是国家工具造就的,只有打开艺术之泉,通过艺术之泉的浇灌,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的人,因为艺术是一眼永远不受污染的清泉,政治再腐败和肮脏,艺术仍然清澈和纯洁。⑴音乐以美妙动听的旋律作用于人的情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乃至灵魂的陶醉,从而使人达到优美崇高的境界。任何道德素质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做基础,只靠空洞的说教或生硬灌输,都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音乐教育因为其本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因此他所具有的德育功能就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可以以一种令人愉悦的形式将一些深刻的思想内容潜移默化的表达出来。音乐理论家青主认为: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或“灵魂的一种世界语言”,音乐是心灵的表现,是主观的创造,并具有改善人类心灵的功能。在重视音乐内在的情感的同时,强调音乐的思想性、精神性。
 
 
张晴在《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中提到:音乐教育因为其本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因此他所具有的德育功能就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可以以一种令人愉悦的形式将一些深刻的思想内容潜移默化的表达出来。⑵近代音乐理论家王光祈十分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认为用音乐可以唤起中华民族的根本思想和完成文化复兴运动。音乐理论家青主认为: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或“灵魂的一种世界语言”,音乐是心灵的表现,是主观的创造,并具有改善人类心灵的功能。
 
 
这些结论我们都可以在具体的例子中加以阐释。如在欣赏著名的《黄河大合唱》时,作品以黄河为象征,热情地赞颂了中华民族的英勇顽强不屈不捞的伟大斗争精神,讴歌了灾难深重但不断觉醒和崛起的祖国,描写了一幅幅壮丽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场面;欣赏古琴曲《流水》,同学们都被其宁静致远而又积极进取的民族气质所感染;欣赏民族器乐曲《彝族舞曲》,都陶醉于少数民族风情中。又如,欣赏聂耳作的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淳朴悲壮、生动感人的古曲《满江红》体现岳飞壮志难酬、精忠报国的英雄气节。这些优秀作品无不激发着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祖国的热爱。例如,在澳门回归时,《七子之歌》那生动的歌词、满含深情的旋律,很容易唤起学生内心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再如,当教师在教小学生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的时候,他就已懂得了诚实是一个好孩子应有的品德。所以音乐对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有很的促进作用的。
 
 
5。音乐能培养创造力
 
 
音乐给人的应该远远超过音乐本身。人们常说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情感的乳汁,是启迪智慧的钥匙――音乐确实有这样神奇的功效。胡琳、李幼平、葛俊杰在《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影响》中提到:音乐欣赏是一种积极的创造过程,众所周知,音乐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为一首乐曲的诞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活动,是一种“审美的聆听”,人们从这种聆听中要获得的并不对某一外在客体物质表面属性的认识,而是要借助于这个知觉中的客体,把自己内心的某些感受释放出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作为客体的音乐作品将自身的感受特征呈现给欣赏者,以丰富多变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与此同时,作为主体的欣赏者不断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投放到作品中去,达到心灵的共鸣。⑶在不同欣赏者心目中,人的感情是千差万别的。音乐能激发激情和想象,能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6。音乐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是从事任何事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陶冶,而体育则侧重于学生肌体的锻炼。两者相辅相成。音乐教育通过陶冶学生的心灵,保持学生心灵的和谐与健康,从而作用于学生的身体,使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同时,体育运动中的一些项目如:健美操、艺术体操等,也需要音乐的伴奏进行。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音乐教育侧重于学生心灵的陶冶,而体育则侧重于学生肌体的锻炼。两者相辅相成。顾笑瑜、岳欣云在《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中提到:音乐教育通过陶冶学生的心灵,保持学生心灵的和谐与健康,从而作用于学生的身体,使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⑷同时,体育运动中的一些项目如:健美操、艺术体操等,也需要音乐的伴奏进行。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中作用是巨大的,普通音乐教育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中小学教育的宗旨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音乐对人全面素质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所以,音乐教育在基础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当然,音乐能促进人全面素质的提高,但并不是说只要接触了音乐就能起到这些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能产生这种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好的、健康的音乐。因为音乐是一种极为强大而在道德方面处于游移状态的力量。它的所有功能都有积极的或消极的两方面,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音乐能够实现许多伟大和崇高的事业,但同样也能成为“卑劣”、“邪恶”的“帮凶”。现在社会上的很多音乐,已不仅仅用作娱乐和审美,其中有相当大的是鱼目混珠。近年来,我国多次邀请外国青年学生来我国访问交流,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法国等.比较我们发现,中外青年各个方面的表现各有千秋,但就音乐素质而言,外国学生明显比中国学生高出一筹,其演唱、演奏,特别是在音乐欣赏领域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准;而我国的青年学生,大多除了能唱一些流行歌曲,个别学生会一两件乐器外,其音乐方面的修养基本上可算作是一张白纸。
 
 
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在形成过程中,他们求知欲强,对新鲜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最容易受到形象的直观对象和活动方式的影响,所以我要在音乐课上让学生多接触好的、高尚的音乐,通过音乐教育帮助他们有意识地形成他们的音乐价值,使其对美形成一种正确的判断力和辨别力,并能自觉运用他们的辨别力和判断力,对音乐给予明智的选择。
 
 
遗憾地是,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它,接触它,研究它,但它并没有作为一种基础的教育而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真正得到确立、提高,尽管人们在观念上已普遍接受了音乐审美、开发智力、辅德等教育功能,但从深层次上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考虑学生怎样去学习音乐,教师应该怎样去教,以及究竟在什么样的层次上,在什么样的条件在实施音乐教育才能发挥其功能,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具体的实践,离全面素质的培养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鉴于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存在和音乐教育较为落后的现状,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对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落实。
 
结语
 
 音乐教育在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意义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的音乐教育才能使音乐文化永葆活力。现代科技发展给现代音乐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只有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才能促进音乐文化的创新,同时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现代化的音乐教育。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要树立现代音乐教育观念和全新的教育思想,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去促进音乐文化创新,同时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只有依靠现代化的音乐教育,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创新的文化教育模式。
 
 总之,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和提高人的多方面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缺乏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的民族,其精神状态可能是萎靡不振、缺乏活力的。因此,尽管音乐并不能直接给人们带来物质意义上的报偿,我们仍然不能轻视它的益智功能和巨大的精神价值。有鉴于此,在推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摆正音乐教育的位置,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努力改善、解决音乐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加强音乐教育,真正发挥音乐教育全面育人的目的。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