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窗口>
阅读文章

首届“全国美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3-09-27 08:35:48

本网讯2023923日,首届“全国美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美育学学科承办,中华美学学会美育学术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青年博士生们共聚一堂。

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美育学博士点负责人易晓明教授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人文社科学资深教授周宪,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美育研究院院长赵伶俐,教育部高校美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原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杜卫,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贲国栋,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副院长薛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余嘉云等出席开幕式。

贲国栋副书记代表会议主办方南京师范大学,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和青年博士生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120年的建校历史、深厚的美育传统,以及美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并热烈祝贺首届“全国美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

杜卫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本次全国美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从无到有的过程,对主办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表示了感谢。杜卫教授指出,以往我国的美育研究者主要是艺术学、文艺学等背景,专门的美育研究尚存一定空间,针对青年学者的美育交流平台也相对匮乏。因此“新时代美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论坛主题正逢其时,不仅具有现实针对性,对构建当代美育的现实图景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最后,杜卫教授对我国美育学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论坛设有专家主题报告,以及围绕“美育历史研究”“美育基本理论研究”“美育创新实践研究”“跨学科美育研究”“高校美育研究”“社会美育研究”六个议题所展开的博士生学术汇报和专家点评。

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一由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教授边霞主持。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教授杜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美育研究院院长赵伶俐进行主题分享。

杜卫教授以《美育理论研究如何创新》为题,从自身的研究经历出发,基于对“美育”概念的历史梳理与辨析,提出美育就是基于艺术经验的一种教育形态,其基本属性和特点是感性教育,而当下本土的真问题正是美育研究创新的根本动力。现存的真问题包含:学生感性素养的发展尚未得到真正确认、对美育的现代性价值缺乏认识、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认识不清、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结构发展阶段缺乏研究、对美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不够。最后,强调了美育研究者的多学科知识积累和艺术素养至关重要。

赵伶俐教授以《美育(艺术教育)博士生学位论文撰写主要问题分析》为题,由博士生普遍的论文撰写问题入手,从背景与问题、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价值与创新的角度介绍了学位论文基本框架与内在逻辑,强调了概念界定的精准性、理论基础的深厚性、论证逻辑的清晰性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案例,重点为博士生提出了如何从论文标题体现创新点的实用建议。

主题报告二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美育学硕士点负责人、副教授王丽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人文社科学资深教授周宪、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易晓明进行主题分享。

周宪教授以《作为美育教学理念的游戏》为题,提出美育不是知识型教育,而是智慧教育的核心观点,以“美育传统中的游戏观-游戏的哲学本体论-游戏的心理学特质-游戏的教育学实践”的逻辑展开,指出游戏趋于韵律与和谐之美、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游戏是“第二生活”、戏剧化作为游戏“抓手”等特点,谈到了游戏情境与游戏效果、游戏与完善人格建构之间的关系。最后,以游戏如何从哲学理念转变为教学方法、游戏教学如何从学前教育进入小中大学、游戏美育如何由技入道等开放式的问题作为结论留给在场的博士生思考。

易晓明教授以《基于艺术的教育研究》为题,从对人文社科领域科学理性、工具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出发,进行了基于艺术的教育研究的历史梳理。指出该研究范式,在认识论上,立足于知识是建构出来的和艺术可以把握真理的两个基本假设,旨在追求教育研究的情境性、地方话语性和唤起性,丰富看待教育的视角,建立研究者、研究对象和读者之间的移情性理解,发挥教育想象,寻找和呈现教育的复杂联系和多种可能。在实施层面,结合丰富生动的切身实践案例探讨了如何将审美感受与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融合进教育研究的教学方式。

博士生大会分享

在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高敏主持的第一组博士生大会分享中,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王琰以《论通过艺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性》为题,强调了以“想象力”为中心的审美教育理念将重构人文教育目标,关注与培养学生的伦理想象有利于现代社会理解审美教育的功用。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谭玉玺以《礼治·礼乐·礼俗——中国传统美育生活化进路的价值探析》为题,分享了以“礼”贯穿始终的传统美育生活化进路是如何塑造人的主体性、启发生命情感、在审美语境中开启艺术化人生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李进以《新时代师德政策解读:审美之维》为题,提出了师德养成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真善美统一的价值追求,师德培养需要遵循“他律—自律—自由”的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规律,完成身份、意识、境界的三重转变与超越的观点。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乔光辉为三位博士生的发言进行评议。首先,肯定了师德这一选题,建议在师德即美德、教师美德的审美形态、如何彰显真与善的魅力等方面可进行进一步论证,其次,肯定了礼制、礼乐和礼俗对中国传统的重要性,但在论述中国传统美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其内涵需进一步厘清与深掘。最后,肯定了想象力是一切创新思维的源泉、美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创造力这一观点的价值,建议标题的论点性提炼可再斟酌。

在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周栗主持的第二组博士生大会分享中,中国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博士生徐元以《国立艺专时期的社会美育实践》为题,从国立艺术院创建初期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的社会美育实践出发,从开展艺术运动、宣介艺术理论、推进新兴木刻运动的视角梳理了早期我国社会美育的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生王雪以《道家身体观视域下的舞蹈美育内涵延展与内在超越》为题,强调了在道家身体观语境下的舞蹈美育应聚焦身体素养的培育,观照身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与自由精神的涵育,探求工具性身体向超越性身体的升华。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徐晟以《走向整全审美生命:当代学校美育的人学探寻》为题,针对学校美育的育人危机,从人学立场上提出了回归以美育人本位、突破校内场域边界、加强主体审美互动、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等美育策略。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人文社科学资深教授周宪为三位博士生的发言进行评议。其一,借由“每个时代的人都跟他的过去确立新的关系”的引入,建议博士生们对历史事实进行新的尝试。其二,根据对“道家思想与舞蹈如何关联更能形成学理上的高站位”的建议,为在场博士生们提供了论文写作的方法论建构。其三,在探讨“人是什么意义上的人”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思考“以人为中心有没有错”,并建议加入培养人对万物的亲近感来丰厚论文的层次感。

分论坛一

分论坛一【美育历史研究】由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秦维主持。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教授杜卫,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周伟业作为点评专家与本场青年博士生进行了与谈。

各位博士生从各个角度展开了精彩论述。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秦维聚焦于当代学术史对王国维美育思想的发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夏斌关注了多学科推动的日本创造美育运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生王正浩分享了美育视野下的梁启超“真”“美”合一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李妍介绍了阿部重孝艺术教育思想;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李明慧阐释了中国现代“尚力”思潮的人生论美学意蕴及当代启示;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金子涵探索了考察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思想的新视角。

杜卫教授进行了整体性的点评。其一,注重历史的关联性。将所研究的美学当中的一部分和非美学中的一部分关联是博士生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其二,概念与命题要做到具体展开。因为理论一定是依托于概念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其核心就是概念。

周伟业教授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在肯定了各位文献梳理和发掘的扎实功夫以及选题价值意义的基础上,为每位博士生如何进一步思考和深度挖掘文章内涵提出了完善性的修改建议。

分论坛二

分论坛二【美育基本理论研究】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文建章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李如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王丽作为点评专家与本场青年博士进行了与谈。

各位博士生从各个视角进行了学术争鸣。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文建章尝试建构新时代高质量美育课程;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周春雨关注于美育与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刘凤立足于学校美育该如何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翟毅斌研究了教材审美时间性的内涵、特征及育人路径;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宋雨提出了美育教师准备及其知识结构的路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侯家英探讨了发生现象学视野中的美育认识论基础与启示。

王丽副教授一方面为每位发言者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建议,另一方面根据共性现象提出了对博士生们的期望。很多发言者谈到了对高质量美育课程的展望,并以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如多种高端技术、人工智能的介入作为思考的切入点,仍有进行更加辩证思考的空间。同时,建议博士生们可进一步扩大阅读面,强化对概念梳理清晰度的把握。

李如密教授提出了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一,研究的东西应该从实入手,从实到虚会更好,先从实践中提炼、打磨问题,得到一个比较实的问题。其二,问题要新,是否借助新的视角、思路、方法、理论和工具等从而有发展、突破或创新。其三,立论所使用的关键概念必须做到一贯,保证理论的深层含义的统一性。

分论坛三

分论坛三【美育创新实践研究】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刘锦诺主持。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主任、教授林东坡、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杜悦艳作为点评专家与本场青年博士生进行了与谈。

各位博士生从多元视角构筑了美育创新实践的研究路线。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刘锦诺提出了新时代美育以美培元的实践路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高敏聚焦于XR-TECAN 模式下中国传统艺术教学创新模式破与立;宁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王丽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美育在学校教学中的路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林扬帆探索了舞蹈教育从“离身”到“具身”的当代转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潘晓云展示了以育人为导向的学校美育发展的策略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李元欣论述了神经美学如何赋能艺术教学中的审美性。

林东坡教授首先肯定了博士生们的理论根基与概念梳理的清晰度。在此基础上,向在场博士生们提出了想要探讨的问题:美育若想融于四育中,美育学科自身的特点是什么?

杜悦艳副教授接着提出了几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渗透性美育和综合美育课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艺术是情感的互动,艺术更强调情感,观众可以通过解读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要实现这种价值用这种技术的东西能否实现?以什么方式让学生去学习、传承这些民族文化?舞蹈教学和教育之间有什么差别?

分论坛四

分论坛四【跨学科美育研究】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左漪漪主持。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教授边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陶金鸿作为点评专家,与本场青年博士生进行了与谈。

各位博士生以不同学科为基石,构建了美育创新研究的新范式。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左漪漪尝试了以设计作为一种美育路径的新探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叶泽洲考察了科学美为对象的课程美育何以可能的路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王国东分享了美学视角下学校管理的意蕴、现实问题及路径构想;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徐园园描述了中国现代体-美育思想的融合趋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罗建华分享了“生动数学”审美化教学的实效性研究;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聂磊阐述了以“情境化”促艺术深度学习的发生逻辑与实践策略。

陶金鸿教授在点评时整体强调了在思考美育创新性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美育整体性价值,更多地从问题出发思考美育的价值,并逐个点评了每位博士分享的亮点与问题。

边霞教授则重点强调了美育的基本概念,从社会、教育、研究价值等视角为各篇论文提出建议,提醒博士生们关注教育背后的生态、强化个人的理论素养、思考研究的现实应用意义。

分论坛五

分论坛五【高校美育研究】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张先璐主持。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冯学勤、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李骏作为点评专家与本场青年博士生进行了与谈。

各位博士生基于自身实践,深入探讨了高校美育研究的新近成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张先璐关注了交叉学科视野下高校学科美育的理念变革;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周粟分享了如何助力名家编写新兴领域的新形态教材的经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路亭聚焦于回归“本源”的大学美育路径探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刘素萍调研了学前教育大专学生幼儿美术教育素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育路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张颜论述了拔尖创新人才科学审美素养培养的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邓瑞玲分享了历史自信融入大学生美育思政教育的三重向度。

冯学勤教授在肯定了每位作者选题意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了一些修改意见。此外,对于作者的学术态度给予高度肯定,感谢每位博士生所做的精彩汇报,其中包含了多种研究方法的应用,选题视角也多样多元。最后建议作者们所选研究对象更有针对性,研究可以更加具体以及细节化,以形成更系统的研究。

李骏研究员对每位作者的汇报进行了总结性评价,建议博士生们追求求真之趣与求美之趣,关注现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在框架性的表述之下更要注重实际的体验。此外,还对作者们的发言表示赞同,指出论文与发言透露出浓厚的现实关怀,极具现实意义。

分论坛六

分论坛六【社会美育研究】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职博士后张羽清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易晓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美育研究院院长赵伶俐作为点评专家与本场青年博士生进行了与谈。

各位博士生从自身的理论关怀出发,回应了社会美育研究的多向度诉求。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职博士后张羽清专注于美育融入乡村振兴中的景观设计研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张秋实聚焦于城市红色美育资源的跨媒介重构与再造;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温建兴阐释了人地关系视角下的乡村学校美育建构;韩国世翰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刚进行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道技双育”书法美育模式构建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刘彦探索了数字化情感转型视角下民族博物馆美育的在场体验和具身实践。

易晓明教授在点评时指出,每一个研究报告都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五位青年学者运用自身专业素养对社会问题、社会需求的关怀。同时强调了每一位研究者还应不断深化自身的理论基础,打磨自身的研究素养。最后,易晓明教授也为青年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要厘清美育的概念和用法;二是要明晰研究中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从而让研究问题更加聚焦。

赵伶俐教授在点评中强调,在研究题目上,文献梳理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做翔实梳理和汇总,且要从各种理论中凝练总结,基于严格的概念界定一以贯之,期望能够形成系统性的多级概念框架。同时,赵伶俐教授强调了问题意识,研究要存在可行性和必要性,要有核心概念的意识,并有所取舍和聚焦,不同概念、相关概念要厘清。

闭幕式

闭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杜悦艳主持。各分论坛主持人在总结本组发言情况后以“对话”为关键词表达了真挚的谢意。他们由衷感激南京师范大学筹办了如此高质量的学术盛宴,为艺术学领域的人提供了难得的对话机会,让他们近距离领略美育学界大咖的风采。在这次精彩的学术对话中,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前辈和同仁们在美育研究领域的卓越学术水平、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深切的学术热情,这一切都激励着他们继续深入研究美育。这次论坛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一次心灵的对话,为美育领域的年轻学子们开启了更广阔的学术探讨之路。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易晓明教授以“感谢”为关键词进行了闭幕式总结。感谢青年博士生们展现出的研究热情和学术钻研精神;感谢与会专家们所体现出的学术精神、人格魅力以及细致严谨的点评;感谢各位具备多元学科背景的参与者,共同构筑了这个多元生态的学术共同体;感谢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使得这次论坛得以顺利举行。期待着论坛将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为年轻学子提供持续的学术发展平台,提升美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中国美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博士生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夏斌以“收获”为关键词发表了参会感言。作为美育研究的新生代,与专家前辈们的交流与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启发与激励的旅程。这些珍贵的经历激发了年轻学子内心深处的热情,激励博士生们在美育研究中探索出更多的创新思路和火花。

最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美育研究院院长赵伶俐代表下一届的主办方,以“展望”为关键词,展望着未来论坛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未来的论坛将不断扩展其影响力,为美育领域的研究和合作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