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窗口>
阅读文章

第四届全国美育大会关注点之四:“唯美”课程建设实践探索与反思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9-08-21 22:09:11

【摘要】凤鸣山小学通过对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的深度挖掘,确立了以美育为突破口的唯美课程建设基本方向,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合,构建起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为骨干的唯美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新课程形式和优化评价手段等方式,对教师的课程建设进行行为引导,有效推动了学校的课程建设。 “唯美”课程建设从唯美之魂,展显学校大美气象;唯美之神,造就教师卓越追求;唯美之韵,养育学生人文素养三重意义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三年的课程建设实践已经表明,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正文】

一、背景

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凤鸣山小学借区域课程建设东风,通过对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的深度挖掘,确立了以美育为突破口的课程建设基本方向。在课程建设之初,我们对学校的办学历史进行梳理,在进一步优化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为生活而艺术”的课程理念,“为生活而艺术”,有两方面的意涵。第一,生活就是一件艺术品。生活中的一切都具有审美价值。第二,生活是一个艺术的过程。生活的过程视作一个高尚优美的艺术品的创造过程。每个人都是课程生活的艺术创造者。我们根据课程功能、学习要求以及学科特点,对国家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围绕学校一画教育的办学特色和课程理念谋划“唯美”特色课程。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学校的美育特色锐意改革,通过完善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采取切实有效的课程行为,初步构建起彰显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唯美”课程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初步成果。

二、课程建设实践与成效

(一)文化引领,完善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初步构建起“唯美”课程体系。通过初步尝试,我们从唯美课程之魂、唯美课程之神和唯美课程之韵三个角度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整合,构建起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为骨干的唯美课程体系。

(二)行动跟进,优化课程建设的操作系统

我们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新课程形式和优化评价手段等方式,对教师的课程建设进行行为引导,有效推动学校的课程建设。

1.整合多方优质资源

我们的探究课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分低、中、高段为学生开设了快乐厨艺、植物种植、巧手造美、茶道艺术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但需要一定的材料投入、场地设施,必要时还需要借助家长和社会资源。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积极统筹安排,协调各方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课程建设服务,保证了探究课程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学校积极协同社区、各单位,借助学校周边优质社会资源和多元化的家长资源开展家校共育、馆校共育等课程,将课程扩大到社区、基地、社会,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课程渠道。

  

                                                                                                                                        图一:选修课程:口风琴声满校园     摄影:杨红

                                                                                                                                                                                      

                                                                                                                                      图二:选修课程:经典诵读传承文化      摄影:陈莉 

 

   

图三:书法必修课       摄影:杨红 

        

                                                                                                       图四:校本特色课---扇面画         摄影:杨红

 

2.创新课程组织形式

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对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安排带来挑战。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创新课程组织形式。一是调整课时安排。为了适应整合、改革后的课程内容,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来固定的每节课40分钟,变为长短课。其中“基础课时”为40分钟,主要安排基础性课程;“小课时”为10分钟,主要用于展示活动;“大课时”为90分钟,用于指尖舞蹈、气质瑜伽等课程。二是实行选课走班制。每周四下午,学生围绕厨艺、瑜珈、纸艺、茶艺、足球、田径、篮球、口风琴、象棋、围棋等近四十余个课程项目进行自主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进行同一门课程的学习,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的年级壁垒。

 

                                                                                                                           图五:10分钟短课——日有所诵       摄影:王晓玲

                                                                                                                                                       图六:10分钟短课——诵雏课堂     摄影:彭怡
       3.优化课程评价系统

为了引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我们从两个方面加强对课程的评价。一是对课程开发者的评价。建立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围绕学生选课人数、学生课程学习效果、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以及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四个方面对课程开发者进行综合评价。二是对课程体系的评价。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周期性地对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校本课程不断革新、不断适应学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机制。

(三)成效初现,彰显课程建设的育人价值

“唯美”课程建设的实践在三重意义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1.唯美之魂,展显学校大美气象

“唯美”课程的实施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和社会知名度,展显了学校大美气象。在沙坪坝区小学课程建设展示会上,学校完备的“唯美”课程体系、丰富的校本教材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赞誉。学校先后两次在西南大学参加全国少儿美术展、在重庆市美术馆、沙坪坝文化馆、在磁器口龙吟会馆、三峡广场举行师生绘画展;承办重庆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并代表沙坪坝区参加“我和重庆一起飞创意纸飞机秀”活动。先后接待全国中小学校长与教育行政干部高级研修班、北京东高地小学、云南昭通、重庆云阳等地区校长教师的参观访问,承接教育部2015年“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影子跟岗研修,贵州遵义市校长跟岗学习,国培计划(2015)——重庆市区县教师培训团队转换脱产研修小学美术教师影子研修培训。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尝试受到一致好评。扎实推进的课程实践为学校带来一系列荣誉。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少儿美术特色示范学校”、“重庆市少儿美术特色基地学校”、“重庆市少儿美术特色实验学校”、沙坪坝区“卓越课堂”建设先进集体和“沙坪坝区美术课程创新基地”的称号。

2.唯美之神,造就教师卓越追求

“唯美”课程的实施,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开发力和执行力。教师不断突破学科思维的束缚,从更宏观的课程视角把握教育教学,增强了学科自信,促使教师从优秀到卓越的不断追求。三年来,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不断崭露头角,各获殊荣。多位教师在全国数学文化优质课竞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质课大赛、区级优质课大赛中获得53人次。获得“重庆市最美女教师”、沙坪坝区“学科带头人”、沙坪坝区“优秀青年教师”、沙坪坝区“十佳班主任”、沙坪坝区“卓越课堂先进个人”等殊荣28人次。此外,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比赛获奖丰硕。在重庆市第七届学术论文评选、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重庆市教育学会德育专委会第八届学术论文评选、沙坪坝区小学英语“导学精要”设计比赛和区德育论文评选等活动中获奖262人次。

3.唯美之韵,养育学生人文素养

通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以美育为方向的课程改革在学生身上已经初显成效。学生的人文素养明显得到提高。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喜人。先后在全国青少年美术素养大赛、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全国少儿美术杯年度艺术展评、重庆市第十七届师生书法绘画大赛、重庆市小学生绘画大赛、沙坪坝区第二届师生书法绘画艺术大赛、沙坪坝区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等各种赛事中获得高级别奖293人次。

学生经常参加看望孤寡老人、为社区残疾人献爱心送温暖等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了重庆市“低碳节能、绿色出行”志愿服务季环保画展活动、全国足球新长征重庆站启动仪式、“大手牵小手.创卫路上一起走”百名儿童百米长卷创作暨千人签名等公益活动,展现了凤小学子不俗的人文素养。

三、案例反思

三年的课程建设实践已经表明,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建设之根,离开学校文化,课程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凤鸣山小学开始进行中国画教育的零星探索。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学校确立了“一画凤鸣人生”的办学理念,形成“一画教育”的办学特色。唯美课程正是在办学理念引领下,立足学校特色,根植于学校二十多年少儿中国画的探索实践建立的体系。只有在课程建设上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才能实现教育的提档升级。唯美课程建设的实践,赋予学校发展新机遇。只有在课程建设上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才能实现教育的提档升级。我们将课程着力于“生活”,挖掘、提炼“生活”中的美,重点在于“艺术”,让“生活”因课程而美丽。(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   杨红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